浅谈高一学生“历史情结”的培养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J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历史情结”指的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特有的热情和持久的动力,而我们的现状恰恰是学生对文科不重视,对历史学习没有激情。“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可以说高一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其整个高中阶段至关重要。
  我觉得,影响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学生们的基础较薄弱。由于初中历史课时安排少,又缺乏专业教师,甚至很多时候只是划重点、死记硬背,初中学习结束后,学生们也仅仅知道一些极为凌乱、松散的历史知识。
  其次,学生普遍存有错误的认识。大多高一学生对当前高考改革形势一无所知,在学习方法上简单地认为背诵就可以,不积极主动去思考、总结。这种观念如果长期得不到不纠正,必然会影响学生对高中历史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最后,主、副科观念左右着学生的思想。学生和家长们普遍存在“重理轻文”观念,包括历史在内的文科被认为是无足轻重的“副科”。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学生给予历史学科的重视、时间和精力必然严重缩水。
  鉴于上述情况,如何培养高一学生的“历史情结”,克服他们对学习历史产生的某些心理障碍,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威逼利诱”学生学习历史。
  几乎所有老师都会在第一节课就和学生强调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往大了说历史关乎国家兴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国可灭而史不可灭,往小了说历史关乎人的素养,读史使人明智。但是对于学生们,他们会觉得这离他们太遥远,一般不会对他们产生什么触动。和他们关系最大的就是考试,所以“威逼”就是要和学生说明历史在考试中的重要性,不仅高考会考历史必考,甚至上了大学都要继续学习近代史纲要,现在好好学才能打好基础。另外,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都渴望被崇拜,通古博今的男生和才貌双全的女生更能吸引大家的目光,我觉得也可以利用这点引诱他们去学历史。
  其次,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历史学习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保鲜剂,那么怎么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呢?我们常用的培养兴趣的方式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比如给学生放映历史纪录片、创设情景、角色扮演等等,但说实话并不是每一节课咱们都能利用这些方法,一般也就是公开课的时候才会这样。学校一直在提倡课改,我自己其实并没有完全以课改方式上课,但是我觉得问题导学的教学方法确实是有用的。有一些学生会问到一些上课时我都没有注意到的问题,而能提出这些的学生可以说都是喜欢学历史的,再加上满堂灌确实效果不佳,如果在教學过程中,我们以问题导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思维处于兴奋状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与课本、教师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展开讨论,不光能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也能使学生的知识经验不断丰富。
  再次,“授人以渔”才能“乐学”。
  大多数人总是看到有路才敢继续往前走,学习也是这样,学生找到方法了才能真正的学进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历史教师除了研究“教法”外,还必须特别重视研究“学法”,教给学生高中学习应掌握的基本方法。例如,教会学生在学习中把握历史线索,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之一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繁多,弄不清来龙去脉,像一团乱麻,理不出头绪。因此,教会学生把握历史线索是教学生会学习历史的第一要务。如必修一第一单元就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成两部分:第一课讲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夏商周奴隶社会政治制度),二到四课讲从秦到明清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制度(两大矛盾是3.4课的基本线索)。以前就许多女生说她们喜欢政治多于历史,因为她们觉得政治有万能公式,而历史无从下手,我说其实只要善于总结历史也是有万能公式的,比如:统治者实行某些政治制度根本目的必然是维护统治,文化发展的原因必然离不开政治经济统治者和前代基础,做选择题的排除法,材料题的分值决定答案组织几点,还有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可以从深远、直接、国内、国际、积极、消极、政治经济文化这些角度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应该一分为二辩证看待等等。所以历史教师应该在平时有意识地交给学生一些做题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思路,避免学生因为找不到头绪而放弃。
  最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我觉得没有人会不喜欢别人夸赞自己,因为被夸赞就是被肯定。教师要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多加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始终抱有信心。每一阶段的教学完成后,提出一定的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有信心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网上有句话说我是教师,但我不愿意做蜡烛,我要做电灯泡,照亮别人也温暖自己。我觉得我们确实应该做电灯泡,比蜡烛更高级,更有内涵。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作者单位:山西省武乡中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人都有生老病死,所以医学是人们持久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而高校的医学教育对国家的医学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基础医学教育也在向着社会需要的方向培养人才,出现了对基础医学课程进行整合的情况。本文主要讲述了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研究背景,面林问题,并提出基础课程与基础课程的整合、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整合、增强老师的专业能力、PBL课程开设、增强实验教学等对策。  关键词:基础医学
期刊
摘 要:高校学生宿舍是学生主要活动场所,学生心理对其在宿舍活动中的行为与个人成长具有重大影响,为此高校在学生宿舍管理中融入积极心理学内容。本文将阐述高校学生宿舍管理融入积极心理学的积极作用,为高校强化宿舍管理,加强学生人格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管理;学生宿舍管理  学生宿舍管理是高校校园管理中重要内容,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由于高校学生的人格初步完成,三观已基本形成。
期刊
摘 要:正如当今体育发展趋势一样,我国高校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筹划,不少高校已经开始采用了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将课内外体育教学活动统一于一体,本文就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体育俱乐部教学特点、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构建及意义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构建  为了更好的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高校教育要
期刊
摘 要:新形势下的司法警察类高职院校的教育,应将职业需求作为第一目标。职业需求既包括专业精准、技能突出,更需要有积极、健康且由衷热爱的职业精神为从业保障。因此,新型司法警察类职业教育应凸显全方位立体化教育模式,为未来的司法警察队伍输送业务能力强、职业道德标准高的高标准人才。  关键词:创新型教育;职业精神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使一线劳动者内
期刊
学习高中数学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才能学好高中数学,本文针对高中数学学习主要讲解以下内容  一、预习  1、通览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2、预习时如发现与新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掌握得不好,则查阅和补习旧知识,给学习新知识打好牢固的基础。  3、在阅读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发现自己难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以便在听课时特别注意。  4、做好预习笔记。预习的结果要认真记在预习笔记上,预习笔记一
期刊
摘 要: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中国的经济水平逐渐地上升,在这样的发展前景中影视业也在慢慢的露出来。在家中无聊的时候就会看起电视,有的影视作品有着很有用的让我们学习的地方。在影视业中就必需要有摄影师的存在,没有一个好的摄影师就不能有好的作品展现出来。那么在商业中有着一种商业摄影,一般的情况下,在高职院校当中会给学生们开设商业摄影这门专业课程,这门课程涉及的方面很广泛,会有很多的科学知识以及实验给学生
期刊
审美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审美情趣和爱好,识别美,丑能力等。幼儿早期阶段时的审美教育对于孩子的一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位教育家曾说过:“美能磨练人性”。一个人如果从幼儿时期就接受美的教育,那么,以后他离邪恶之事就会甚远。由此可见,在幼儿期给予审美的教育能为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学前期的儿童,他们的审美发展的潜能开始得到发挥,开始出现了审美感兴能力的萌芽。幼儿园的
期刊
摘 要:化学这个科目是对于学生实践素质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技术能力是一项挑战,我国的各项科技的发展都离不开实验的力量,因此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对于今后国家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仅仅应对高考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应当运用自身的专业素养,在课堂上添加丰富多彩的元素,让课堂能够更加的趣味和原创,不要一味的模仿以往的教学方式,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善于运用科技手段对于化学这个学
期刊
摘 要:语法就是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要学好英语,必须要打好语法关,由于我们母语与英语之间的差异,很多高中生在学习语法知识时,都感到难以理解、枯燥乏味,学习质量和兴趣都不高。本文以自己的学习经验为出发点,谈谈高中英语学习中语法的训练方式。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习;语法;训练方式  英语是高中教育阶段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未来我们工作中最为可能应用到的语言工具之一。随着国际间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日益
期刊
摘 要:现阶段职业院校学生管理问题已成社会性问题,尤其是职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加强思想重视、优化教学体系,对于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效果显著。本文先对目前国内职业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重点解决,谈一下个人的观点与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随着国内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职业教育呈现出跨越式发展模式。同时,我们也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