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者中心”的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国际经验

来源 :比较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ugui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信息化2.0时代背景下,“学习者中心”的教师数字胜任力对于保障在线教育的质量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整体胜任力模型,分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挪威和西班牙的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如何体现“学习者中心”的原则.教师的数字认知胜任力是智识基础,是指教师在具备相应知识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发展,由指向学生发展的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着眼于学生需求的关于学生的知识、保护学生隐私的技术伦理知识三方面来体现;教师的数字功能胜任力是外在表现,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方面的数字胜任力,从旨在协助学生学习的数字资源使用能力、关注学生多样化需求的适应性教学能力以及赋能学习者实现学生驱动学习三方面来呈现;教师的数字社会胜任力是实现路径,体现在他们与他人之间的专业互动中,从关注学生发展的实践反思、聚焦学生发展的沟通合作、引领学生发展的持续在线专业发展活动三方面来实现.国际上“学习者中心”的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数字胜任力是一种多维的能力,具有多元的结构特征.同时,教师数字胜任力的不同维度之间又表现出互动性特征.“学习者中心”这一原则便是在教师数字胜任力的结构多元性和内在互动性中体现出来的.
其他文献
全球城市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始终面临学龄人口剧烈变动带来的结构性供给不足,以及居民教育质量需求持续提升的双重挑战.因此,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结构,提升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实现基础教育资源供给的“公平性”和“充足性”是政府的长期诉求.本研究选择生师比、班级规模和生均教育经费三个指标,分析纽约、东京、新加坡及伦敦近年来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发现四座全球城市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在逐步提升,其中纽约表现最佳.纽约、东京、新加坡和伦敦提升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水平的政策措施:一是建立学龄人口变动预测机制,适应性调整学
作为21世纪教师的必备专业能力,教师社会情感能力重要性日渐凸显.近年来,教师社会情感能力逐渐成为全球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新兴热点.采用领域综述法分析23项国际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实证研究发现:理论模型上,当前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实证研究立足于四大模型,呈现三种取向,即以Gross情绪调节过程模型为代表的过程取向模型、以Mayer和Salovey情绪智力模型为代表的结构取向模型、以CASEL社会情感学习框架以及Jennings和Greenberg亲社会课堂模型为代表的整合发展取向模型.研究设计上,呈现出以幼儿、小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三点半”现象成为持续困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难题.实际上,中小学作息时间和家长上下班不一致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澳大利亚开展课后服务具有悠久的历史,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中小学课后服务体系,通过中小学课后服务以增强学生的身份认同感、加强学生与外部生活的认知和联系、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塑造孩子成为自信的、积极的学习者和有效的沟通者.澳大利亚中小学课后服务发展经历了以看护、娱乐为主的生活服务,逐渐发展出教育的功能,拓展了课后服务的方式和内容,力求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其具体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