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1-000-01
摘 要 健美操课的出现深受广大女生的喜受,开创了体育教学的新局面,然而如何全面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深入探讨。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认为今后健美操课应在健、力、美综合训练上下功夫。健、力、美综合训练,将是健美课发展的新途径。
关键词 健 力 美 力量 力劲 力度
一、健、力、美综合训练的理论基础
健美的人体应体现人体外部形态和谐、匀称,内部又显示健康和力量。现代人体健美即体格健壮,形体匀称,协调,精神振奋。也可以说人体健美是以健康为基础,以力为中界,以美为特征的人体形象。
健、力、美是人体健美的三个方面,它们之间有质的不同,又互为前提、依存、渗透,互相完善的关系,三者是辩论统一的关系。
健——是指健康。是在精神上、心理上,身体上以及社会上保持健全状态,而且有完善的心理状态和适应能力。健康应体现人体无处不蕴含着旺盛的生命活力。表现为各机能系统处于良好状态及协调配合。因此,健康的机体是人体具备各种能力的基础,健是力和美的基础。
力——是指力量。包括力劲和力度,是肌肉抵抗阻力的能力。由于力量是人体最主要的运动素质,所以说,人体在大量的运动状态中,无处不体现其力劲和力度,因而人体旺盛生命力的存在是以力为中介。
美——不仅对个体有益,并对社会有一定的影响。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是人类对美追求的结晶。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美包括外在美和内在美,人的内在美通过行为和语言表达出来,是构成社会美的中心。体育与社会美的关系比较集中地表现在体育与人的内在美的关系上。人体美包括两方面含义:就人的形体、容貌而言,其特征符合形式美的法则,就人体美的本质而言,美的人体必须充分体现人类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人体美必须是这两方面的和谐统一。具体的人体美又可分为动态美和静态美,千姿百态的动作美无处不表现出健康和力量,美是健和力在各种时空下的具体展现。
没有健康的身体基础,便没有力劲、力度的自如体现,将失去人体美的魅力,没有力量素质的保证,生命将失去健与美的活力;没有对人体美的追求,健康及力量水平的提高将失去动力。健、力、美是人体健美的三个基本要素,又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
二、健、力、美综合训练的实施
(一)健、力、美综合训练的内容
1.健美操训练。健美操教材针对性强、灵活性大,可根据需要编选不同特点的健美操,以适应教学的需要。健美操有以下几种类型和风格,可结合综合训练的统一效果进行选择。
健美操训练可包话:(1)姿态健美操;(2)形体健美操;(3)现代舞;(4)跑跳热身操;(5)韵律操;(6)竞技健美操。
2.力量训练。力量训练应包括改变肌肉状态的重力性力量训练和提高爆发力,、协调力的速度性力量训练。结合女生形体特点和运动素质现状,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安排一些徒手和器械的训练内容。
(1)利用健身组合器进行上肢肌、腹背肌、下肢肌的综合训练。(2)利用简易拉力器,进行肩、胸、上臂肌的训练。(3)利用哑铃、杠铃进行上肢肌的训练。(4)利用实心球进行腹、背肌的训练。(5)利用跳绳进行盆带肌,腿肌及全身协调力的训练。(6)利用小垫子做各种腰腹训练。
3.姿态训练。结合学生特点,采用芭蕾和艺术体操的基本训练手段、基本动作与小组合、舞蹈相结合的训练内容。
姿态训练可包话:(1)基本姿态训练;(2)姿态组合训练;(3)舞蹈训练。
(二)健、力、美综合训练的效果评价
主要通过学生生理、心理方面的反映,形态、机能、素质指标的分析、成绩考核的办法进行效果评价,良好的效果表现为主观感觉良好,状态、机能、素质指标自身对照进步幅度较明显,向标准值趋近,体育课成绩提高明显等等。
1.主观感觉。对健、力、美综合训练持较高的兴趣,锻炼的自觉性高,心情愉快,精力充沛,饮食及睡眠呈良好状态。
2.形体、机能、素质指标测定。形体指标测定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譬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紧张围、放松围),臂肌厚度,腹肌厚度。
机能指标测定内容包括脉博、血压、肺活量、30次下蹲等。
素质指标的测定内客包括立位体前屈等(以上指标的测定,宜在每学年开始和结果各进行一次,便于自身对照)。
(三)成绩考核
1.技评:对健美操进行技术评定考核一在熟练动作的基础上,以能够体现幅度大、力度强、姿态美、充满活力为优秀。
2.达标:对力量素质进行达标考核。
哑铃推举(三KG)-40次/30s;仰卧起坐-45次/min;快速跳绳-100次/30s;
达到以上标准为优秀。体育课成绩评定可以技评、达标为主,结合学生进幅度步和学习态度,综合评定出健美操课的成绩。
三、结束语
通过多年教学的经验与总结,我们现已具备了进行健、力、美综合训练的良好条件,师生对健美操锻炼的认识较高,教师体验以健美操为主的教学内容不是完成健美操课教学任务的最佳方式,达到理想的健美操课教学效果的新途径需继续开拓;学生自我完善的意识在不断提高,对健美形体的追求日益强烈,她们对健美操课的期待是新意、适用和有效,因而可从健、力、美综合训练中寻求答案。我们认为只有通过对健美操课的教研及外出学习,可使健美操课不断发展创新,开拓健、力、美综合训练的教学模式,是健美操课发展的新途径,必将给健美操课进一步增添生机和活力,推动健美操课向纵深发展,使之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 魏国旗.对高校健美操课教学的探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8.4.
[2] 庞亚俊.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的复杂系统模型研究[J].五邑大学学报.2009.1.
[3] 汪洋.健美操运动——高校体育教学贯彻健康第一的有效途径[J].中国科技信息.2006.3.
摘 要 健美操课的出现深受广大女生的喜受,开创了体育教学的新局面,然而如何全面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深入探讨。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认为今后健美操课应在健、力、美综合训练上下功夫。健、力、美综合训练,将是健美课发展的新途径。
关键词 健 力 美 力量 力劲 力度
一、健、力、美综合训练的理论基础
健美的人体应体现人体外部形态和谐、匀称,内部又显示健康和力量。现代人体健美即体格健壮,形体匀称,协调,精神振奋。也可以说人体健美是以健康为基础,以力为中界,以美为特征的人体形象。
健、力、美是人体健美的三个方面,它们之间有质的不同,又互为前提、依存、渗透,互相完善的关系,三者是辩论统一的关系。
健——是指健康。是在精神上、心理上,身体上以及社会上保持健全状态,而且有完善的心理状态和适应能力。健康应体现人体无处不蕴含着旺盛的生命活力。表现为各机能系统处于良好状态及协调配合。因此,健康的机体是人体具备各种能力的基础,健是力和美的基础。
力——是指力量。包括力劲和力度,是肌肉抵抗阻力的能力。由于力量是人体最主要的运动素质,所以说,人体在大量的运动状态中,无处不体现其力劲和力度,因而人体旺盛生命力的存在是以力为中介。
美——不仅对个体有益,并对社会有一定的影响。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是人类对美追求的结晶。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美包括外在美和内在美,人的内在美通过行为和语言表达出来,是构成社会美的中心。体育与社会美的关系比较集中地表现在体育与人的内在美的关系上。人体美包括两方面含义:就人的形体、容貌而言,其特征符合形式美的法则,就人体美的本质而言,美的人体必须充分体现人类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人体美必须是这两方面的和谐统一。具体的人体美又可分为动态美和静态美,千姿百态的动作美无处不表现出健康和力量,美是健和力在各种时空下的具体展现。
没有健康的身体基础,便没有力劲、力度的自如体现,将失去人体美的魅力,没有力量素质的保证,生命将失去健与美的活力;没有对人体美的追求,健康及力量水平的提高将失去动力。健、力、美是人体健美的三个基本要素,又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
二、健、力、美综合训练的实施
(一)健、力、美综合训练的内容
1.健美操训练。健美操教材针对性强、灵活性大,可根据需要编选不同特点的健美操,以适应教学的需要。健美操有以下几种类型和风格,可结合综合训练的统一效果进行选择。
健美操训练可包话:(1)姿态健美操;(2)形体健美操;(3)现代舞;(4)跑跳热身操;(5)韵律操;(6)竞技健美操。
2.力量训练。力量训练应包括改变肌肉状态的重力性力量训练和提高爆发力,、协调力的速度性力量训练。结合女生形体特点和运动素质现状,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安排一些徒手和器械的训练内容。
(1)利用健身组合器进行上肢肌、腹背肌、下肢肌的综合训练。(2)利用简易拉力器,进行肩、胸、上臂肌的训练。(3)利用哑铃、杠铃进行上肢肌的训练。(4)利用实心球进行腹、背肌的训练。(5)利用跳绳进行盆带肌,腿肌及全身协调力的训练。(6)利用小垫子做各种腰腹训练。
3.姿态训练。结合学生特点,采用芭蕾和艺术体操的基本训练手段、基本动作与小组合、舞蹈相结合的训练内容。
姿态训练可包话:(1)基本姿态训练;(2)姿态组合训练;(3)舞蹈训练。
(二)健、力、美综合训练的效果评价
主要通过学生生理、心理方面的反映,形态、机能、素质指标的分析、成绩考核的办法进行效果评价,良好的效果表现为主观感觉良好,状态、机能、素质指标自身对照进步幅度较明显,向标准值趋近,体育课成绩提高明显等等。
1.主观感觉。对健、力、美综合训练持较高的兴趣,锻炼的自觉性高,心情愉快,精力充沛,饮食及睡眠呈良好状态。
2.形体、机能、素质指标测定。形体指标测定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譬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紧张围、放松围),臂肌厚度,腹肌厚度。
机能指标测定内容包括脉博、血压、肺活量、30次下蹲等。
素质指标的测定内客包括立位体前屈等(以上指标的测定,宜在每学年开始和结果各进行一次,便于自身对照)。
(三)成绩考核
1.技评:对健美操进行技术评定考核一在熟练动作的基础上,以能够体现幅度大、力度强、姿态美、充满活力为优秀。
2.达标:对力量素质进行达标考核。
哑铃推举(三KG)-40次/30s;仰卧起坐-45次/min;快速跳绳-100次/30s;
达到以上标准为优秀。体育课成绩评定可以技评、达标为主,结合学生进幅度步和学习态度,综合评定出健美操课的成绩。
三、结束语
通过多年教学的经验与总结,我们现已具备了进行健、力、美综合训练的良好条件,师生对健美操锻炼的认识较高,教师体验以健美操为主的教学内容不是完成健美操课教学任务的最佳方式,达到理想的健美操课教学效果的新途径需继续开拓;学生自我完善的意识在不断提高,对健美形体的追求日益强烈,她们对健美操课的期待是新意、适用和有效,因而可从健、力、美综合训练中寻求答案。我们认为只有通过对健美操课的教研及外出学习,可使健美操课不断发展创新,开拓健、力、美综合训练的教学模式,是健美操课发展的新途径,必将给健美操课进一步增添生机和活力,推动健美操课向纵深发展,使之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 魏国旗.对高校健美操课教学的探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8.4.
[2] 庞亚俊.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的复杂系统模型研究[J].五邑大学学报.2009.1.
[3] 汪洋.健美操运动——高校体育教学贯彻健康第一的有效途径[J].中国科技信息.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