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校文化建设为龙头 促进学校快速发展

来源 :教育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ubao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安高新第三中学是西安高新管委会投资创办的第一所公办完全中学,占地52亩,建筑面积34287㎡,绿化面积占60%以上,现有学生人均空间100平方米以上。投资近一亿元,硬件设施到位:12个设备精良的理、化、生实验室,每班均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300米塑胶跑道,室内体育馆;历史、地理、书法、美术、音乐、舞蹈、陶艺、机器人、烹饪教室以及干净整洁的学生公寓和餐厅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到2011年9月,办学规模2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00余人,正式教师95人。
  学校制定了发展策略——以学校文化建设为龙头,形成特色,促进学校快速发展。因为,学校文化是名校保持长盛不衰的基本保证,没有深厚文化根基的学校是短命的学校。而在学校文化的影响下,狠抓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学成绩、教研水平,注重特色形成,学校就能快速崛起。
  下面结合西安高新第三中学的办学实际,谈谈西安高新三中的学校文化建设。
  一、西安高新三中的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定位
  西安高新第三中学在建校初期就提出:学校将建立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西方的人文精神和现代科学相结合、追求厚重风格的学校文化。具体讲:就是弘扬中国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结合西方人文精神与现代科学理念,突显“崇善尚真,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体现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形成高新三中和谐、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
  2、学校文化的基本内容
  学校精神是“崇善尚真,追求卓越”;办学宗旨是‘树人为本,立德为先,文道并重、全面发展”;校训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校风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办学思想是“感恩教育、养成教育、书香教育、科学教育”四育并重、全面发展。
  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把人性之美与科学之美有机结合,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完美结合。而学校文化的落实主要集中在办学思想与管理理念的落实上。
  二、办学思想
  1、办学思想提出的背景
  创办西安高新第三中学,是为解决高新区内普通群众子女的受教育问题,面向高新区学区范围内所有住户,因而决定了学校生源来源广,生源素质参差不齐,招收的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习惯、思想意识等方面差别很大,针对这样的生源现状,如何有效地进行教育,如何在高新区名校林立的周边环境中,办好普通公办学校,如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是学校一度认真思考的问题。
  师资部分也存在一定问题,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和老师是高学历、低能力,心理素质差、思维不灵活,语言表达不流利,无创新精神。只重视分数、只重视了考试成绩,而忽视了人其他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因而导致现在相当一部分人是高学历、低能力。
  我们认为,从学校发展的角度来说,教育既为学校现在的发展,更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打基础;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教育一是为了学生的现在,既要考高分,又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二是为了学生的未来,即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且能终身发展,为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因而我们确定的办学思想为:“四育”并重,全面发展。即感恩教育、养成教育、书香教育、科学教育。
  2、办学思想的含义
  从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来看,到底什么是“‘四育’教育”呢?
  简单说,“‘四育’教育”是以感恩教育为基础,唤醒人的良知,使人变善,构建良好的德商;以养成教育为主体,开发智商与情商;以书香教育为保证,以巩固和强化感恩、养成教育成果,以科学教育为升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追求真理的人格和精神。“四育”有机结合必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三商”——德商、智商、情商,最终达到“三终身”——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终身完善的目的。感恩教育,育人之德;养成教育,育人之行;书香教育,育人之魂;科学教育,完善人生。
  “四育”教育中,感恩教育是基础,养成教育是主体,书香教育是保证,科学教育是升华。感恩教育、养成教育、书香教育培养学生如何做事、怎样做人,科学教育培养学生做怎样的人。即在“感恩、养成、书香”三种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知识的熏陶,形成科学素养,最终达到培养出具有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永远追求真理的人才。
  3、办学思想落实的基本途径
  办学思想落实的基本途径我们概括为“三全过程”,即全过程又有效教学,全过程有效学习,全过程有效教育。
  所谓全过程有效教学,也就是教学常规的全部过程均有效,即预习指导、教学设计、课堂导学、复习指导、作业练习、检测反馈这些过程都有效。为了很好的落实全过程有效教学的要求,我们总结出了“四步十二法”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可概括为:先先学后导、引领探究、训练检测、总结升华。
  全过程有效学习为:科学有效的课堂学习,生动有效的课外活动,丰富有效的社会实践,自主有效的发展空间。它涵盖了学生学习的基本时间空间。
  全过程有效教育主要是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结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有效教育。
  “三个全过程”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四步十二法”的课堂教学模式落实;二是各种教育活动的开展。
  三、管理理念
  我们的管理理念可以概括为“价值观统领、制度化管理、专业化提升、人文化关怀”。
  1、价值观统领(集体价值观)
  我们认为价值观包括“使命观、大局观、幸福观”。使命观就是以民族复兴大业为使命,以学生健康成长为己任,对工作尽职尽责,对事业无怨无悔;大局观是以教育大局、学校大局为重,与学校同利益,共荣辱,同命运,共发展;幸福观是以欣赏的眼光看学生;以成功的心情待工作;以辩证的思维对挫折;以阳光的心态待生活。
  2、制度化管理
  用集体价值观统一老师的思想,用制度规范每个人的教育教学行为。我们教育老师要正确认识学校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权威性和规范性。任何一所名校的发展,都离不开细致、严格的制度管理。对于学校的管理制度,要正确认识、理解并落实执行。我们制定了完整、科学、详细的管理制度,形成《规章制度汇编》,在工作中落实并建立了逐级负责制、目标责任制。   根据高新区管委会的管理要求,学校执行由上到下、逐级负责制度,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校长向高新区管委会负责,每学年开始,同高新区教育局签订目标责任书;各处室主任向校长负责;各处室行政人员向本处室主任负责;各年级组向教务处和政教处负责;各班级向年级组负责,形成由校长到各基层班级的一条非常清晰的管理脉络,一级向上一级负责,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每周值周工作,是落实制度化管理重要组成部分。每周由一位中层领导带班,各任课教师和行政老师、值周学生组成值周小组,对每天的各项常规工作进行检查和督促,值周教师认真负责,检查彻底、落实到位,确保了各项常规工作的有效开展。教学工作、学生养成教育,都是通过值周检查、督促,促使学生养成规范的学习、生活习惯。值周工作,在落实制度化管理、学生养成教育、学校总体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还建立并形成了考核评价制度,更加客观、公平评价每一位老师的基础。建校初,我校就建立了完整的考核评价制度,对各个岗位上的教职工从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包括,由高新区教育局组织,对校长进行考核;由校长组织,对各处室主任进行考核;由学校各处室互相配合,对全体教师和行政人员进行考核。同时,每月对全体教师进行月常规工作考核,考核教师的常规工作完成情况,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当月的考核工资。真正把考核工作落在实处。
  3、专业化提升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专业水平提升,是学校发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我校提供一切机会、创造有利条件,让老师参加培训、学习,帮助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创造条件,推出名师,上示范课,公开课。还建立了教师成长记录袋,记录教师成长的经历,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的角度,体现学校的人文化关怀。
  4、人文化关怀
  (1)理解、尊重每一位教师,为老师提供宽广的工作平台,发挥才能,干好工作
  理解每一位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理解每一位教师的脾气和性格并予以尊重。尊重每一位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特点。在工作中为大家提供广阔的平台,让大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展示自己的教学特色,工作才能,尊重教师的工作成绩,让教师在工作中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工作中找到幸福感!每天早上,辅导早读分老师顾不上吃饭,食堂就把饭送到老师办公室。老师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匆匆吃早餐。为的就是抓住早上的时间,多辅导一会儿学生。大家抽时间、争着、抢着干工作的氛围,逐渐在学校形成。高一年级的生物老师一—张瑞亮老师,期中考试过后,自己主动把各班差生集中到一起,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晚上休息时间给学生补课,学校没有要求、没有报酬,完全是老师自动自发的行为。这是集体价值观统一思想的结果,也是学校对老师们关怀,老师们回馈的结果。
  (2)帮助解决老师的切身利益,消除后顾之忧
  帮助老师解决住房问题、工资保险、落户问题,评职称等问题,彻底解决老师的后顾之忧,让老师全心全意干工作。联系“丈八壹号”、“龙天明俊”等房地产公司,帮助80%的老师解决了住房问题,联系丈八路派出所,解决老师的户口落户问题;逢每位教师过生日,学校都要送上蛋糕进行慰问,让老师感受到家的温暖;去年开学初,逐个登门拜访了家不在西安的老师的生活情况,让老师感到身在他乡却不孤独。关心老师的生活、解决老师的切身利益问题,体现出学校的人文化关怀。
  (3)帮助解决老师的学历进修问题
  今年,我校联系陕西师范大学,利用暑假时间,在我校进行研究生上课学习,解决了老师学历进修和工作的时间冲突,使老师们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提高学历,进行专业深造。
  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漫长的过程。以上谈的办学思想和管理理念,是校园文化建设最核心的部分。落实办学思想、管理理念的过程,就是形成校园文化的过程。我们坚信,在学校正确的办学思想、管理理念的指导下,高新三中一定会科学、可持续发展,一定会实现办学目标!
其他文献
书法教育是我校素质教育园地里盛开的一朵奇葩。学校立足于让学生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用墨香浸润孩子的童年,用书艺陶冶孩子们  的情操,努力实现“工工整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目标。始终坚守书法教育特色创建,学校的书法特色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  一. 加强组织建设,注重长效管理  写字特色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为确保写字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了以马爱武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教导主任、骨干老师
期刊
【摘要】汶川地震已近一年,灾区教育的恢复重建正如火如荼进行,灾区师生受伤的心灵重新燃起了希望。但是,教育重建是一项巨大的长久的系统工程,教育的复兴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教育恢复重建中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临时教学场地狭小,板房教学互相影响,教学秩序、教学安全、教学质量成为学校和老师心头之痛;地震的影响挥之不去,灾后重建大力巨大,教育教学难以保障,教育者的生活和心理急需得到关怀,师生的心灵重建必须得到
期刊
【摘要】兴趣是教学中的必要手段,它不仅能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智慧,增进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借助这一能动的开发、传导智力的作用,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尊重历史的客观规律,正确树立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提高学习效果,重视学生兴趣心理因素的发展,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关键。  【关键词】培养;教学;开拓;拓宽    Developm
期刊
一个人独具特色,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座城市有独具的风格,可以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所学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可以培养出各种个性化、多样化的高素质人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校要“办出各自的特色”,那么,什么是办学特色呢?办学特色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个性风貌和风格。它包括特色教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培养目标、管理模式、管理风格、教育教学组织运作形式、校园文
期刊
2005年1月,我从江西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岗位被提拔任命为江西教育电视台台长。2014年7月,我重新回到省级教育行政机关,担任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研究室主任、江西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处长。2015年1月,我又转岗担任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江西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处处长。在江西教育电视台台长岗位上前后工作近10年,由一个满头黑发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布满白发的“小老头”,把自己39岁
期刊
【内容摘要】目前,国内应用型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大都在探索之中,专业建设标准没有现成的模式或样本可直接借鉴。本文试图围绕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重点、专业发展规划、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专业特色与优势等要素,通过对照,探讨地方性、应用型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建设标准体系建构。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标准  一、应用型背景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定位及人
期刊
北京市昌平区阳坊中心小学由中心校阳坊小学和完小校后白虎涧小学、四家庄小学组成,学校有三分之一的生源是外来打工人员的子女。阳坊中心小学校长王孟如说:“很多父母忙于生意疏于照顾孩子,缺少家庭教育这一环节,光凭学校教育提升育人质量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两条腿走路才能事半功倍,所以学校历来都很注重和家长的沟通。”  主管德育的主任胡亚丽告诉记者:“我经常听到家长说‘现在把孩子全权托给学校,我们就省心了!
期刊
万金陵,男,1963年10月出生,江西德安县人,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江西省特级教师,江西省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江西省首届中小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教科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九江市第九次、第十次党代会代表。  1984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学士学位,2001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1994年任九江三中副校长,20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以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为参照对象,通过对其教学过程进行梳理,探讨其在互联网教育情境下实现开放化、多元化、全球化、个性化教学效能创新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效能创新;高校教学;建构主义  教育学家尼尔·波斯特曼的一段论述颇耐人寻味: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而毕业时却像个句号。学校本应是赏识和培养创造性才能的场所,而事实上却有可能成为压制其创造性才能发挥的所在。究其原因,教育者往往以自己
期刊
在网上阅读了关于“农村学校是农村文明的长明之灯”后,深受启发,平顺县位于太行山南端的上党盆地边缘地带,突兀于晋、冀、豫三省交界,为典型的石灰岩干石山区,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是全国贫困县之一。我所在的阳高中心校是地处平顺县北部河谷,太行水乡风景区腹地,浊漳河畔,北连黎城、东接河南林州,省道潞林线横贯东西。全乡辖21个行政村,43个自然庄, 9290口人,国土面积196500亩。在校学生300余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