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凝血四项联合血清D二聚体(D-dimer,D-D)变化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作用.方法 2014年7月到2019年12月选择在西安市第九医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术前1 d测定血清D-D指标与凝血四项指标,在术后1个月观察与记录患者的DVT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发生DVT 60例,发生率为18.8%.DVT组的年龄、体重指数、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手术部位等与非DVT组对比差异无
【机 构】
:
西安市第九医院输血科,西安,710054;西安市第九医院检验科,西安,71005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凝血四项联合血清D二聚体(D-dimer,D-D)变化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作用.方法 2014年7月到2019年12月选择在西安市第九医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术前1 d测定血清D-D指标与凝血四项指标,在术后1个月观察与记录患者的DVT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发生DVT 60例,发生率为18.8%.DVT组的年龄、体重指数、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手术部位等与非DVT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的PT、aPTT、TT、D-D、Fbg值高于非DVT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TT、D-D、Fbg为导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的主要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aPTT、D-D、Fbg预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4、0.754和0.777.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比较常见,术前凝血四项联合血清D-D检测能预测DVT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全程血栓防控干预体系预防骨科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VTE)的效果.方法 以60例骨科手术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全程血栓防控干预).比较两组VTE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未见VTE发生,对照组VTE发生率为13.33%(4/30),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VTE低危风险比例高于对照组,高危及极高危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升高,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水平降低,观察组aPTT水平高于对照组,D-D、Fb
目的 探讨综合保温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凝血功能及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 以120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综合保温护理.对比两组术后凝血功能及苏醒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均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水平均
目的 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对产后出血患者血小板聚集能力及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2月~2021年3月期间于本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74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7).对照组仅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治疗后2 h及2~24 h的出血量,并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 h及2~24 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卡前
目的对二聚体(D-D)联合腹部CT在缺血性结肠炎(IC)患者早期的诊断价值进行探究.结果腹部CT诊断阳性32例、阴性28例,以腹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测结果为对照,腹部CT诊断IC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1.08%、91.30%、85.00%、93.75%、75.00%,Kappa为0.695;D-D诊断中IC组患者D-D水平为(1.02±0.75)mg/L,显著高于非IC组患者的(0.31±0.06)mg/L;IC组D-D阳性32例、阴性5例;非IC组D-D阳性
目的 探讨项目管理对普外科围术期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 以我院180例普外科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统计两组DVT发生情况.结果 项目管理后护士预防DVT知识测验评分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DVT风险评估率、评估正确率、预防措施落实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为1.11%(1/90),低于对照组7.78%(7/9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95.56%(86/90)(P<0.05).结论 项目管理可将护理工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参数及D二聚体(D-D)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期肾损伤患者的价值.方法 以60例妊高征患者为对象,依据患者是否发生肾损伤将患者为肾损伤组(n=28)和非肾损伤组(n=32).检测患者D-D及血小板参数,分析其与妊高征早期肾损伤的关系.结果 肾损伤组D-D、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水平高于非肾损伤组,血小板计数(PLT)水平低于非肾损伤组(P<0.05).D-D诊断妊高征早期肾损伤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27、92.86%、81.25%;PLT诊断妊高
目的 探讨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凝血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60例妊娠合并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高风险出血性疾病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自体输血)与对照组(异体输血).对比两组凝血、炎症指标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中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6(IL-6)、白细胞-1β(IL-1β)水平升高,观察组GM-CSF、IL-6、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6%(2/30),低于对照组(26.67%(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