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让追问和儿童数学深度联结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xiang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追问”,是教师对学生答问结果中表现出来的问题的一种有效处理方式,是对学生回答的进一步提问。这种提问往往是在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是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某一个问题,在一问之后又再次补充和深化、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深入理解、沟通联系。
  [关键词]
  追问;延伸;拓展;生成;智慧
  笔者认为,“追问”本身不是目的,只是引导学生更为深入理解数学本原的手段。在动态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答问、讨论等学习活动的情况,对学生思维行为进行即时的疏导、点拨、适时“追问”可以对主体学习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努力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追着学生的意想不到处,问出“真实想法”
  课堂教学随时会发生意想不到的“节外生枝”,然而一些教师对之或是熟视无睹,或是草率了断,常与有价值的“生成”擦肩而过,这样就在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禁锢了他们的想象,熄灭了创新的火花。因此,教师要大胆打破预设的框架,对学生的意想不到的回答,给予积极的回应和主动激疑,以睿智的追问,激活学生思维,拓展想象空间,让教学中“节外生枝”演绎出独特的价值。
  如在教学两位数减法时,笔者出了这样一题:“100-35=”,在交流时大部分学生都是按照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只有一位学生说他不是用这种方法计算的,当时笔者就追问他“那你是怎样做的,能告诉大家吗?”他很快回答“我是先用99-35算出结果是64,然后再加上1就是65。”此时班上同学还不理解,我继续追问“你怎么想到要用99来减呢?”那位同学充满自信地说“因为99减任何一个两位数都不要退位,计算起来很简便,我口算就能算出了,现在被减数是100,只要把算出的结果再加上1就可以了。”这时同学们豁然开朗,一致表扬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笔者抓住这一绝好时机,继续追问其他同学“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不需要退位”“简便”“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顿时,课堂上就活跃起来了,同学们纷纷肯定了这种计算方法的好处,认知也在意想不到中得到了进一步深化。试想,如果没有及时而有效的追问,课堂中那不曾预约的精彩会不期而至吗?
  二、追问让知识产生过程,得到还原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概念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以引导者的身份,告知学生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被动接受,会阻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进一步发展。而通过适时的追问,可以让学生更清楚概念的形成过程,还原概念产生的过程,让学生在接受概念时不觉得枯燥乏味,积极主动地理解体会概念。
  案例:“倍数和因数”
  师:请找出2的倍数。
  生1:2、4、6、8、10。
  师:你是怎么找的?
  生1:我是这么找的,2的1倍是2,2的2倍是4,2的3倍是6,2的4倍是8,2的5倍是10,所以2、4、6、8、10都是2的倍数。
  师追问1:谁能接着找下去?
  生2:12、14、16、18、20。
  生3:22、24、26、28、30。
  师追问2:找得完吗?
  生:找不完。
  师追问3:你能用一个词来表示2的倍数的个数吗?
  生1:很多很多。
  生2:无数个。
  师追问4:2最小的倍数是几?最大的倍数呢?
  生:2最小的倍数是2,2的倍数有无数个,没有最大的倍数。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恰当的追问,教师组织创造一个适宜自主探索的学习环境,学生自主地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师生、生生的合作交流中接受理解概念。在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计追问,不仅使学生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而且能够使问题的本质有阶梯性地一层层呈现出来,使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和知识信息得以碰撞,从而达成共享、共生、共长。
  三、追着学生缺乏深度之处,问出“深入思考”
  学生在积极学习、认真思考中,思维遇到障碍和矛盾,不能进一步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使得回答缺乏深度。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追问和引导,及时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搭设思维跳板,帮助学生开拓思路,突破难点,并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思考,进一步激起学生创新的火花。
  在“余数要比除数小”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用小棒搭正方形,引出一组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直接说几题,学生说了好多,如21÷4=5……1、22÷4=5……2、23÷4=5……3、24÷4=6……随后追问:“24÷4=6为什么不说=5……4?”“28÷4=7为什么不说=6……4”,通过这些追问,促使学生在操作活动时显露内隐的思维活动,从而掌握思维技能,当学生说一连串算式后,又三次追根究底地问,第一问:“你们为什么不用做就能很快地说出结果”诱发学生迅速进入主动探索的状态,促使学生自觉将思维点落在余数、商上,“余数大1、商不变,当余下满4根,商又会大1,因为又可以搭一个正方形”。这一问题促使学生自觉地发现余数、商的变化规律,紧接着第二次追问“余数为什么会大1?”促使学生积极观察、比较、思考、最终发现、“被除数大了1,除数没变,所以余数大了1。”然后再次追问“余数能一直大下去吗?”“余数不能一直大下去!当余数满4根,商又会大1,因为又可以搭一个正方形。”学生深深地理解了余数要比除数4小及其中的道理。这样,在教师的层层追问下,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的创造思维就有了充分展示的余地。“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也就水到渠成了。
  因此,在学生思考欠缺深度时,要通过一环扣一环的追问,将问题不仅指向学生思维的深度,使其能知其一,又能知其二;而且指向学生思维的过程,使其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这对于引发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具有独特的价值。当学生遇到困惑时,教师不能很快做出判断、评价,而是让他们自己想办法来证明,消除疑惑,正确构建新知。这时,教师需要借助追问来帮助其开启新的思维方向,因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追问,巧妙地引发学生思考,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历程,展现学生各自的思维方法,引导他们在争论中求真知,在释疑中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不仅仅“知其然”,更要思索“其所以然”。   四、追着学生的争论处,问出“意想不到收获”
  不同学生的思维水平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在数学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意见不同的情况。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争论的内容抓住冲突点连续追问,巧妙引导,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例如,在教学“平均数”时,当学生观察完两张表示男、女套中个数的统计图后,我问学生“你觉得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议论开了,不过这回女生的声音稍大些,因为很多女生都认为女生套得准一些。笔者现场采访了一位,温焕雯自信满满地说“我认为女生套得准一些,因为吴燕套中了10个是最多的。”陈嘉熙立刻站起来反驳:“女生中还有套得最少的,只有4个。”我追问“吴燕是女生中套得最多的,她一个人能代表女生队整体的套圈水平吗?这么比公平吗?”学生们纷纷摇头。张小林高高地举起小手:“可以比总数,女生一共套中30个,男生只套中28个。”她的发言再次引起男生们的反对,“女生有5个,而男生只有4个,这样比不公平。”我一脸不惑的样子追问:“男女生人数不同,那该怎么比?”赵晓曼若有所思地站起来回答:“可以分别求出男生和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然后再进行比较。”他的想法不就是我想要的吗?通过前面的争论,同学们也慢慢有了求平均数的意识,因此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
  课堂追问看似简单,但实施起来却往往有相当的难度。它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变化莫测,使实际的课堂追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难预料性。课堂追问的有效性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要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总结,从不会到会,从无效到有效,从不熟练到驾轻就熟。问出质量,问出品位,问出智慧。
  [参 考 文 献]
  [1]彭晓明.追问,提高行为面试效度的关键[M].北京:人力资源出版社,2009.
  [2]叶澜.试议多维度开发教学实验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钱华.熏陶与提升——谈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J].北京: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
  (责任编辑:李雪虹)
其他文献
深化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安全管理,是当前电力企业最为关心和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当前信息化建设在电力企业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重点提出了电力系统程序性管理的自动
在证据表明围手术期输血可增加大手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恶性肿瘤中根治术后的复发率,这与输血所致的免疫抑制有关。有作者成为成分输血可能降低术后免疫抑制,如过滤全血,浓
目的研究并分析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措施。结果通过采取精心
妇产科无处不在的风险决定了必须对妇产科进行风险管理,同时在现代医院经营管理中风险管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其他科室相比妇产科的风险控制要高出几倍,近年来随着社会
转基因动物技术是生命研究中的一个全新研究技术。通过这一技术,能在个体水平从时间、空间角度同时观察基因表达功能和表型效应,有效地将基因水平、蛋白水平和临床水平的研究有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卵巢囊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
最新的研究表明,FHIT基因的异常在肺癌发生的生物学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而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
[数学问题290.1]以τ(n)表示正整数n的正约数个数.设x为正整数。满足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伴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2年至2016年期间收治的200例胃溃疡伴出血患者。随机将200例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参照组治疗的
(试题A)“已知实数a,b满足a√1-b^2 +b√1-a^2=1,求证:a^2+b^2=1.”试题A被许多高三复习资料所引用,普遍认为其直接的代数方法证明是麻烦的,所附答案几乎是清一色的“三角法”证明.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