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治教育在社会政治动员中的作用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aixiao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时期,通过政治教育加强人们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感,增强公民意识,动员人们积极的参加到社会主义建设中,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稳定的环境和保障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政治教育;政治动员;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8)04-0033-03
  
  纵观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发展、壮大,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的每一次成功都离不开广泛而深入的政治动员和人民群众的参与。
  政治动员是一定的阶级、阶层、政党、国家等为了组织、鼓励社会成员实现当前主要目标,促进公民的政治参与而进行的广泛的政治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广泛深入的政治动员,能够极大地提高社会成员的政治觉悟,激发他们的政治参与热情,增强他们对党的执政方略、政治制度的认同,顺利实现执政党的执政目标。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是政治动员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政治教育在社会政治动员中的主要任务
  目前国内对政治教育的界定颇具代表性的观点如:“政治教育是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1〕(P98),“政治教育主要是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家关系的情感、立场、态度的教育”〔2〕(P91)。由此可见,在社会政治动员中政治教育是围绕意识形态的灌输而展开的,主要解决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信仰这些根本问题。承担着以下重要任务:
  (一)进行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教育
  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规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任务,以及完成这个任务的道路和途径,为了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以及为实现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服务的方针和政策。向社会成员进行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教育,获取最广泛的社会成员的支持,为保持党的方针政策和连续性和长期稳定、社会的稳定,提供有效的社会心理保障。党的十七大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政治经济等方面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而且对接下来五年中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进行了规划。这不仅是党和国家对社会发展所提出的基本纲领,更重要的是它对全体公民进行了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教育,使公民对国家的发展有所了解,并把涉及到自身的具体要求逐步纳入自己的观念体系中。
  (二)灌输主导政治思想,培养公民政治价值观念
  一定社会的主导政治思想即该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它是一定阶级的人们关于政治生活、政治制度、政治关系,包括阶级、国家、政党、政治集团、民族、社团等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观点的综合,是系统地、自觉地、直接的反映社会政治现象的思想体系,居于政治文化的主导地位。它能够为政治实践制造政治舆论,进行政治动员,设计政权组织形式,培养公民正确的政治价值观。无产阶级政党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就运用先进的政治思想动员和组织广大劳动人民为自己的翻身解放和建立美好的社会而奋斗,在建立起初步的新型政治制度以后,又始终坚持用居于统治地位的政治意识形态教育人民,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培养人民群众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信仰。西方各国政府都对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做出原则性的规定,美国学者认为:“任何社会,为了能生存下去,必须紧密地围绕保持期制度完整这个中心,成功地把思想方式灌输进每个成员的脑子里”〔3〕(P137)。纵观美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从争取独立到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资产阶级一直十分注重政治教育,注重向其公民进行资本主义及其优越性的教育、公民权利和义务教育。
  (三)进行既存政治制度的教育,规范公民政治行为模式
  政治制度是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它一方面反映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另一方面又提供了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政治行为规范,规定了公民政治行为的基本模式。因此,提高公民对与社会主导政治思想相对应的既存政治制度的认知程度,是使公民认同一定社会的政治思想、形成正确的政治行为模式的基本保证,是促使社会的政治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措施。在政治教育中帮助公民认知既存的政治制度也是提高公民参政知识和能力,培养富有政治责任感的“政治人”的过程。十七大报告在“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4〕这既是对公民进行政治制度的教育,也是对公民合法行使政治权利规定了范围,鼓励大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有序的政治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从这里可以看出,政治教育对于优化社会政治心理,塑造公民现代政治角色,形成浓厚的社会政治凝聚力有着重要作用。
  
  二、政治教育在社会政治动员中的主要作用
  政治教育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提高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为目的,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因此,政治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政治动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确立政治动员目标、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树立现代思想观念、促进人格完善和促进人才的智能开发等方面。
  (一)扩大政治认同,形成政治共识
  为政治动员奠定社会心理基础。政治认同是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对该政治共同体的肯定和接受。社会成员对国家制度和执政党的认同与支持是一个国家政治得以稳定发展的基础。通过政治教育,促使公民对社会政治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形成较高的政治共识,使国家所确立的意识形态经过一定的社会心理过程在社会政治心理中得到反映,内化为社会成员的意识,各个社会成员政治心理趋向的合力,可以形成一种政治力量。早在抗日战争初期,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的进行全面抗战路线的政治教育,阐明全民抗战和全面抗战的重要性,使中共的方针深入人心,全国人民共同抗战的局面从此形成。正是由于合理的运用了政治教育对政治动员的巨大影响,才使全民抗战局面形成。
  (二)进行宣传发动,推进政治参与
  每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和政治发展都伴随着思想动员、舆论先行和政治文化的变革。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以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和思想解放运动为先导的。在这个过程中,代表社会进步思想的理论、纲领、路线只有通过各种渠道传达到社会公众之中,当他们接受并成为自觉和积极的行动时,社会变革才能成为现实,并取得成功。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政治教育就是一种特定形式的社会动员,是动员群众和团结群众的有效手段。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参加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中,每当面临重大的历史转折和社会变革的时候,总是通过强有力的政治教育,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可以团结的力量参加到自己的事业中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这个时代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政治教育遵循一定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实现一定社会发展目标服务,广泛的动员社会成员加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中心任务中来,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三)平衡利益冲突,维护政治稳定
  在政治动员过程中,通过政治教育解决政治参与中出现的影响政治参与的不稳定因素和沖突,为政治动员和政治参与提供稳定的环境。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重大原则,是党的优良传统和特有优势。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使全党在错综复杂的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党始终把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坚定其争取方向放在首位,安排系统的政治教育。我国目前正处在历史大转折时期,政治价值观、经济体制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因此,保持社会稳定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政治教育在形成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思想基础、树立社会共同理想和坚持价值导向方面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段时期的政治动员结束之后,通过政治教育,把这一时期政治动员的榜样、先进事例、经验教训向社会成员进行传达。对于巩固政治动员的现存结果和下一时期进行整治动员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我国一直十分注重运用多种载体进行政治教育来巩固政治动员的结果,以榜样教育为例,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根植于中国土壤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以及新时期的钟南山、徐虎等。通过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例,对其他社会成员进行向先进榜样学习的政治教育,在社会上广泛的掀起向他们学习的热潮,巩固了这个时期政治教育的成果。
  
  三、全面改进政治教育,增强政治动员的有效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迫切需要公民积极参与到社会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法制建设中来,政治动员面临着十分紧迫的任务。政治教育和政治动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通过政治文化的传播,灌输主导政治思想,培养社会成员的政治价值观念,为一定阶级和政党的政治实践制造舆论,进行政治动员。当前,通过全面加强和改进政治教育是增强我国政治动员的有效性的主要举措。
  (一)政治教育要从服务于精英政治转变为民主政治建设服务
  长期以来我们对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解,仅仅把它看作是维护现实政治的手段,典型表现就是把学校政治教育的目标设为培养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5〕(P14)。以“接班人”为目标的政治教育,依赖的“精英政治”理念,这种理念认为普通民众缺乏政治参与的能力。因此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进行的政治教育只是针对少数精英分子,并不是唤醒广大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培养他们的政治参与能力。要通过政治教育增强政治动员就必须改变“精英政治”理念。而是面向全体公民培养他们参政、议政的能力,从而达到政治动员的目的。
  服务精英政治,主要不是承担社会政治动员的职能,只有着眼于为民主政治建设服务,才能实现理念与功能转向
  (二)以民主和法制教育为重点着力增强公民意识
  政治教育应该提高公民对现行社会政治制度的认知,提高公民的参政知识和能力,优化政治心理,提高政治素质,塑造公民的现代政治角色。公民教育主要目标是向公民传授政治知识,培养与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的现代公民意识。从思想上对社会成员进行动员,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培养公民对国家制度、法律制度的合理性认同。核心是一种社会主体意识的培养。通过社会主体意识的培养从而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社会政治凝聚力,为社会政治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稳定的心理保证。
  2.培养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这种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意识教育就是要求公民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同他人、个人同国家、个人同社会的关系,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使命和责任。
  3.培养人权、自由、平等、民主的现代观念。这种现代观念是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重视这些先进观念的教育,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政治支柱。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
  (三)把社区建设为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成为与社会成员息息相关的新的空间。各种社区组织、社区工作、活动逐渐成为政治教育、政治动员的新领域。要做好新时期的政治教育就要把握住社区这个新阵地。
  1.通过社区服务进行政治教育。社区服务是一项社会区域性的便民措施,它是社区工作的具体内容。由于社区文化具有传承、导向、整合等功能,因此,社区服务应成为社区服务中与政治教育、政治动员结合最为紧密的一环。
  2.通过社区发展进行政治教育。要缓解和消化积淀在社会基层的各类矛盾,为改革提供一个比较稳定的依托,就必须强化社区发展,通过社区的经济建设,带动社区组织、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建设,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增强社区凝聚力,培养社区成员的社区意识,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政治动员,形成社区发展的综合效应。
  通过社区服务和社区发展,以实际行动去教育、动员社区的居民。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出发,把建设和谐社区、解决人民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作为教育、动员公民社会参与的结合点。在社区运用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方式,使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去了解和熟知、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从而起到政治动员的作用。
  (四)充分重视榜样与典型的示范效应
  我们党在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十分注意榜样的示范作用,通过对榜样和先进事例的宣传,在某个区域或范围内形成向榜样学习的趋向,扩大政治动员的影响力。在思想政治教育和舆论宣传这些动员方式中,邓小平极其重视典型示范的动员方法。发现和树立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激励、引导作用,是行之有效的动员方法。在新的形势下,不仅要进行专门的向榜样学习的宣传教育活动,更要把对榜样的宣传融入到其他的教育、动员方法中去,要和大众传播媒介等多种途径和教育载体相结合。
  (五)运用大众媒体实现政治教育的有效覆盖
  大众传媒对公民的政治教育表现在培养政治兴趣、扩充政治知识、形成或改变政治态度、强化对政治观念的认识和理解、鼓励政治参与等方面。具有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特点,与正规的学校政治教育相比,它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认可。如今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等新兴传播媒介的出现,使政治教育的途径与以往相比有多的选择。在新的时期进行政治动员必须注意一下几点。
  1.大众媒体必须努力增加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社会等各方面进程的透明度,从传统的秘密政治、精英政治变成媒体政治、公共政治,使公众能够从多种媒体渠道获悉消息并发表见解,从而营造政治动员参与的基础。
  2.大众媒体还必须努力争取中间群众。在任何一场媒体战中,真正的赢家是那些能争取到中间受众的媒体。李希光在《国际媒体中的政治力量》报告中指出:“最有效的动员是选择某个特定的新闻事件传递信息做政治和社会动员。”
  新时期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凝聚力量,巩固全党各组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以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动员广大公民参与到政治生活中,使他们在参与中受到教育的启发,从而提高政治动员的有效性。
  政治教育是扩大政治认同,形成政治共识的基本途径,只有对社会成员进行广泛的动员,才能引导大家积极的参与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去。因此在现阶段,我们的政治教育一定要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用邓小平理论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影响和教育全国人民,动员广大群众同心同德为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王勤.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吴大英,杨海蛟.政治行为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3〕张耀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宋迎法.政治教育概念的中西比较——兼论中国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探索,1996,(5).
  〔5〕孙其昂.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有地位〔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
  〔6〕林伟京.转型时期党的政治动员实效下降的原因分析〔J〕.科学社会主义,2007,(3).
  〔责任编辑:张振华〕
其他文献
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GSS)是在2011年《K12科学教育框架))的指导下起草的。框架描述了重要实践、跨领域概念、各阶段必须掌握的核心概念,并指导在各年级的实施。目前全美已有26个
汽车工业诞生一百多年以来,一直是工业发达国家的重要经济驱动力,未来也将会是成就中国向发达国家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汽车也是空气污染、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那么如何在履行节能环保的前提下又不限制汽车产业的发展呢?除了发展轻型小排量的传统汽车外,新能源汽车的出现,无疑是一个两全其美的选择。  近年来,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纷纷加快部署,推动新能源汽车加速前行,我国也不例外。自20
一、基于全国平均水平分析企业养老保险费负担为排除具有缴费能力而偷漏缴企业存在的情形,假设目前所有企业都没有缴纳养老保险费.社会保障负担的加重即企业按照工资总额的20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3-0159-01    加强反洗钱工作,打击洗钱犯罪活动,是关系到金融、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安定团结的大事,也是《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银行的一项基本职能和重点工作。2003年,随着人民银行职能的转变,反洗钱被纳入人民银行的职责范围,并相继出台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违法犯罪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导致高职生违法犯罪的因素主要有来自于社会和家庭环境中的负面因素,学校教育力度的不到位,自身法律意识弱等。因此,应抓好新生
我国保税区作为一种“境内关外”的特别开放经济区域,经过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在实现与世界经济接轨和促进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那么,保税区在新形势下应如何进
期刊
奶牛蹄叶炎是蹄壁真皮乳头层和血管层的局限性、弥漫性、浆液性、无菌性炎症.本病奶牛发病率较高,得病后因长期卧地不起,大大影响了产奶量而被淘汰.
从呼和浩特乘飞机只用45分钟就抵达了素有“北疆明珠”之称的二连浩特。  初见二连浩特,虽是小城,笔直宽阔的街道、风格各异的建筑却透出繁华的气息。在这里,经常可见“中国·二连”四个大字。随处可见的悬挂中、蒙和新蒙语三种文字的店铺招牌,不时驶过的挂蒙古国牌照的汽车,会说多种语言的商贩也昭示着这个城市所具有的国际化、全球化特征。  二连浩特直面蒙古国、俄罗斯及东欧国际市场,是我国向北开放的最前沿;背靠我
2001年:B股  人物:股民 张培芬    2001年2月19日到6月1日,上海B股指数涨幅达189%,很多B股个股甚至上涨超过300%。然而,就在B股经历了那个“疯狂的春天”之后,立即迎来了暴跌。今天,B股已成了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2001年年初,张培芬的单位里开始有不少同事议论B股可能会对内开放了。“当时我压根不知道B股是什么东西,后来听说B股风险比A股大,我就有些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