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例药物性肝衰竭临床特征及生存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c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51例药物性肝衰竭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以加深对药物性肝衰竭的认识.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51例药物性肝衰竭住院患者的用药史、临床表现、实验窜检查、并发症及预后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51例患者中,引起肝衰竭的药物主要是中药(28例次,54.9%)和抗结核药(13例,25.5%),肝衰竭类型以急性(13.7%)、亚急性(78.4%)为主;并发症以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和腹水为主;总治愈好转率为29.4%,无效组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的发病率均高于好转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对实验室指标分析表明,凝血酶原活动度在好转组与无效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总胆红素、胆碱酯酶和总胆固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药物性肝衰竭的致病药物主要是中药(包括成药及汤剂)和抗结核药,其治愈好转率低下,预后不良,用药过程中应予以严密监测.
其他文献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Cytokine-induced killer (CIK) cells and autologous dendritic cells-CIK (DC-CIK) cells co-cultured with autologous dendritic cells (DCs)
目的 探讨脂蛋白脂酶基因Hind Ⅲ、S447X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检测401例研究对象(包括20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和201名对照
血管性抑郁为抑郁症的一种亚型,在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和治疗转归等方面均有其特殊性.文章综述了对血管性抑郁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诊断、临床特征、治疗和转归等方面的研
为了提高热透镜法的测量精度,对表面热透镜法进行了测量技术分析,根据菲涅耳衍射定律和材料的热膨胀特性,建立了共光路表面热透镜测量的理论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抽运光的
肺炎链球菌病已成为全球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范围内,肺炎链球菌始终是导致婴幼儿严重疾病的首要因素,也是引起肺炎、菌血症、鼻窦炎和急性中耳炎的最常见病因.2005年
总结了15例新生儿手指损伤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是局部清创换药、减轻疼痛、防治感染和降低伤残率.经保守治疗,7例患儿痊愈,另外8例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左拇
研究和制作了一种新型Au/n-ZnO/p-Si结构的肖特基发射极、异质结集电极紫外增强双极型光电三极管.分析了器件原理,测试了I-V特性、C-V特性以及器件的光谱响应,从200到400nm的
目的 观察姑息性肝切除对肝脏残癌转移潜能的影响及其转移相关基因功能网络的变化.方法 以高转移人肝癌细胞(MHCC97H)建立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14 d后将36只成模裸鼠随机分成3
乳腺癌内科领域的药物治疗涵盖两个内容,其中之一便是无病灶的治疗,即术后辅助治疗.因患者已无具体病灶,且无法明确患者的无病存活和总存活时间,所以无法对辅助治疗进行个体
退行性眼底病是临床多见而又难治的一类致盲性眼病,已成为目前眼底病防治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其共性病理特点是视网膜神经细胞数量减少和视网膜功能异常.要治疗退行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