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现代文讲评课可以这样上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07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学伊始,不是进入新课,照例弄一张试卷让学生做一下,一来检查一下学生假期作业的情况,给学生一个下马威;二来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提高教学效率;三来刚开学,缓一下教师进入上课的匆忙节奏,便于充分备课讨论。这次语文试卷由两篇文言文、一篇现代文阅读、一首诗歌阅读组成,总分为100分,年级平均分为48.3分,惨不忍睹!
  高二以这样的分数开始语文学习并不让人太畅快,该如何开始语文课,从枯燥的文言文一字一句地开始,还是从数落责备开始,还是稍稍让练习课有些吸引人的地方,这是需要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切入口的选择
  所谓切入口,即在教学开始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入手处,它对全课往往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古语有云: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切入口因文因课不同而不同,一个好的切入口或是一堂课的“领”,或是一节课的智慧而精彩的开篇曲,无论你选择文题,还是结构、细节等,都应该是深思熟虑的。
  针对学生的疑问抛出了两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一是文章题目为什么是《日月行色》,请大家思考;二是针对最后一题31位学生0分的情况,切入口是从文章的情节入手,请学生缩文,去掉一切景物描写,一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只留最核心的人物对话,从而概括文章写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出乎意料地精彩,生1回答:“日月”为文章的写作时间的变化,从傍晚夕阳西下的时候到新月升起的时候,这两个时间段在古诗词中用的最多,文章写男女爱情非常适合这样的景色和氛围。“行”为变化,“色”为天色。生2回答:我同意他的第一个观点,但是我认为“色”为“景色”的意思最好,因为本文在第一二节中集中进行了夕阳西下的景物描写,而在文末又用一二句话对新月升起之时的景色也做了描写。生3回答:我同意第二位同学的回答,只有如此美丽的景色才能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对人物美的描写上去,景美衬托了人美。师生共同讨论,他们的回答很精彩:生1说到傍晚与黄昏是爱情发生缠绵的最佳时间,很准确;生2对“色”是“景色”的意思,诠释非常准确;生3对景物描写的作用做了说明,对生2的回答是一个非常好的补充。这样的切入带来了预想的效果,比在ppt上直接亮出答案好很多。总之,想要找到好的课堂切入口,需要教师有改变现状的决心和认真研究琢磨的态度。
  二、注意对学生欣赏习惯的培养
  如果一到练习课,总是从问题切入,所有的讲解都围绕问题展开,围绕学生的错题展开,长此以往,学生对好文章的领悟能力就会下降,敏感度就会减弱,教师只会就着答案讲问题,教师的水平也显得低下,自然毫无魅力可言。进一步来讲,如果语文课不以提高学生阅读写作水平为主要抓手,恐怕也就失去了语文味,索然无味。所以,换一个角度看待语文练习的讲评课,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诗词都可以成为教会学生赏析的例文,都会给师生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赏析习惯包括:细读文章,品味语言的习惯;体味构思,分析技巧的习惯;发现新颖,咂摸独特的习惯;等等。有了这些习惯,学生的心就会静下来,会沉浸到文字中去,会领悟到一篇文章、一首诗词的精粹之处,解答那些问题自然都不在话下了。不落痕迹地将景物特点作用分析,以一种学生不反感的方式嵌入课堂,不仅课堂是艺术的、流畅自然的,而且学生也会投入地积极思考。
  三、将问题巧妙嵌入文章的赏析中,使答案自然而然地呈现
  可以说文章讲评课,最差的讲评方式是一题一题依照顺序根据答案讲解,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常常茫然无知;较好一些的分题型、分做得好差一类一类地讲;最高明的是将问题巧妙嵌入文章的赏析中,使答案水到渠成,让学生觉得答案不官样,不拘泥,不硬套,学生在无意中答案得来全不费功夫。
  仍以《日月之行》为例,赏析到景物的作用时,问题2的答案就自然而然地组织好了;在提炼文章的主要情节时,将作者构思的精心分析到位,问题3就迎刃而解了;文章没有一波三折的情节,只是用人物的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分析人物形象特征,自然离不开语言,问题1和4的答案也就水落石出了。其实,拟题的人无非也就是围绕文章的内容、结构、主题以及其中的一些细小点,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学生赏析也不外乎从这几方面下手,如果教师能将问题巧妙地嵌入赏析中,学生就不会觉得问题面目可憎了。
其他文献
题记:真正的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澄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人们带来自信。  ——肖川  教育是艺术,看似重复劳动,其实重复中充满了各种可能与变化。而导致这种变幻莫测的魔法棒就掌握在我们为师者的手中。雅思贝尔斯说:“教育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教育,是慢的艺术;教师,是一
期刊
最近几年,高中毕业生做整形人数逐年上升,甚至形成一股整形热。与此同时,北京多所高校艺考要求考生们素颜进入考场,并准备好卸妆工具。社会越来越多地想要看到人们的“真面目”,唯有不琢的璞玉才会得到大众的认可和赞美。  演员王宝强,在《士兵突击》《天下无贼》中饰演的人物的朴实的外表和憨憨的演技,被很多观众认可。他出生在邢台农村,少年就去少林寺学功夫,说着不标准的邢台普通话,让观众一下子记住了他。电视中的他
期刊
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不只是传统教学强调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是在打造阳光的数学课堂中,是课堂教学改革进行的有效教学的一种尝试,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良方妙药?如果背离或片面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教学就只能是无效或低效的。也就是说在充满阳光的数学课堂上学生才能如沐浴在阳光中树苗,枝繁叶茂,茁壮成长。多年来我立志于构建阳光的数学课堂,在艰辛与快乐中努力追求着阳光教育的真谛。  一、建立良好的
期刊
农村基层党组织处在农村生产生活的第一线,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农村和农民群众中去的重大任务,也是整合农村社会资源、凝聚群众力量、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性力量。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以健全党组织为保证,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创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推广在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的做法
期刊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管理的组织和引导者,对学生的思德修养、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工作头绪多,事情杂,做好班主任工作如果没有爱心、信心和耐心是绝对不行的。因此,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黄×同学是一个好动、散漫、脾气倔强的男生,这位看似貌不惊人的学生,却是我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大
期刊
诗歌是通过精炼、生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来创造鲜明独特的形象,构成优美而深远的意境,能够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作者思想感情,表达作者理想愿望的文学体裁。而现代诗歌在感情抒发上则显得更加奔放,不受旧体诗严格的格律所套,不讲究语言外在的格律,只注重诗歌内在的旋律与和谐的节奏。所以现代诗歌教学既是一种知识教育,也是一种审美教育,更是一种情感教育。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诗歌就像是个矿藏,开采起来很
期刊
时间过得真快,掐指算算,走上工作岗位已经二十多年了,我越来越感到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也有了这样的感受:教学的成功和失败,“我”是起着决定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景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让人开心,能伤人,也可以救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化或解除,儿童是
期刊
一、中考作文的润色  语言要亮丽出彩。语言是文章的外衣,不同文体的文章对语言有不的要求,那么,作文就该体现出所选文体的语言特点,如记叙文的语言应该简明、生动、形象、传神,而议论文的语言应该鲜明、准确、概括、逻辑性强等,生动的语言会使文章脱颖而出。  1、语言特点要鲜明  (1)修辞增魅力。综合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生动性,把读者引入一个美丽的境地。  (2)引用添文彩。可借用、彷用古诗词或名
期刊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梦想是美丽的,一个没有梦想的人,犹如鸟儿没有翅膀,一个民族没有梦想,是没有希望的民族。的确 ,如果梦想没有行动的支撑,就会趋于消亡。所以,我们要勇敢去实践,去探索,去开拓,去奋斗,用行动托起梦想。  罗阳是奋斗在国防科技前沿的航空英雄,他用行动托起了梦想。  罗阳,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他所在的沈飞集团是中国重要的歼击机研制生产基地,他
期刊
在中小学阶段,几乎每个班都有一两个行为偏差生。对行为偏差生的教育转化,是每个班主任最为头疼的工作。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抱着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对行为偏差生进行教育转化。  一、行为偏差生的界定  所谓行为偏差生,是指那些学习习惯差、行为习惯差或者两者均差的学生。一类行为偏差生是学习习惯差,做事丢三落四,接受知识较慢,学习吃力,学习效率差,成绩不理想,这样的学生通常被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