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内土地征收补偿的研究综述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imitere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镇化进程推动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长,农地征收成为新增建设用地的主要途径。由于制度内在缺陷,损害了农民的根本利益,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因此,本文从“公共利益”的界定,征地补偿标准和范围,征收补偿收益分配,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改革的探讨四个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研究提供参考。
  Abstract:TThe urbanization promote the demand of the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and the rural land requisition becomes the important way of the newly-added construction land.However, due to the systematical defects of land requisition, have been preventing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damage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farmers . The article will summarized the study of land requisition compensation of domestic scholars, from the definition of "public interest", standard and scope of land requisition compensation, distribution, the reform of land requisition to discuss the land requisition compensation, for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f land requisition compensation.
  【关键词】征地补偿;补偿标准;收益分配;制度改革
  keywords:Land requisition compensation; compensation standards;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 reform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土地征收已成为增加建设用地的主要途径。然而,伴随征地而来的是一系列社会问题,造成了农民利益的损害[1]。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为土地征收补偿。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虽对土地征收补偿问题做了相关规定,但在补偿范围、标准、利益分布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本文就国内学者关于土地征收补偿问题进行总结,即“公共利益”界定、征地补偿标准和范围、征收补偿收益分配、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改革四个方面,以期对推进土地征收补偿有关研究工作的完善有所助益。
  1、公共利益界定的研究内容
  我国法律规定,国家只有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才可以对土地进行征收或征用。可见,“公共利益”是土地征收的唯一限制条件,但我国现行法律中没有对“公共利益”的标准做明确界定,所以出现征地范围过大等问题。目前国内学者对公共利益的界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公共利益概念的界定
  我国现行法律沒有对土地征用“公共利益”进行明确界定 [2]。梁慧星(2004)解释公共利益是范围广泛,包括科教文卫、环境、文物古迹及风景名胜区的保护等众多公共资源[3]。陈江龙(2002)则认为公共利益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并对公共利益划分了层次[4]。王利民(2005)在阐述公共利益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得出在法律上界定困难的结论 [5]。所以对于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的界定仍需探讨。
  1.2 对公共利益范围和判断标准的研究
  文晓波(2010)认为,由于法律没有规定社会公益征地的具体范围,导致公益性征地界限模糊[6]。钱忠好(2004)也指出现阶段我国土地征收呈现出一定的非均衡态势,指出扭转非均衡态势关键在于严格界定“公共利益”范围[7]。陆红生(2003),钱弘道(2007)等认为,公共利益的需要是行政征用的首要原则,也是判断征用合法与否的重要要件[8] [9]。
  从以上研究可以发现,对于公共利益的界定问题,国内许多学者观点都很接近:即缺乏对土地征用的公益限制,公共利益的界定缺乏明确的标准和规范。因此,公共利益在法律上的模糊性是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
  2、土地征收补偿的标准和范围
  我国现行法律关于土地征收补偿的标准是按被征收土地原用途给予补偿,而补偿范围仅包括土地补偿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青苗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及社会保障费。除法律规范外,学者们也对征地补偿的标准和范围进行了相关研究。周诚(2004)认为土地征收补偿的公平性,要注重补偿标准和范围 [10]。彭小英(2010)则直接提出应当扩大补偿范围如非经济损失 [11]。黄祖辉(2002)认为在城市规划限制区,应当予以补偿,;在城市规划控制区,可不进行补偿 [12]。陈江龙(2002)等提出了按不完全补偿的设想 [13]。
  上述研究表明,目前大部分学者普遍认为征地补偿范围小、标准过低。征收补偿只考虑土地原用途,没有涉及土地他项权利,如生态补偿等,更没有遵循市场价格。
  3、从土地征收收益分配角度的研究
  关于土地征地收益分配问题,在理论和实证部分,均进行了诸多研究。
  3.1关于土地利益关系及收益分配理论的研究
  于恩和等 (1997)认为级差地租Ⅰ应归土地所有者所有,级差地租Ⅱ应归土地投资者[14]。毛泓等(2000)认为土地利益关系及其收益分配本质上是土地产权制度在经济领域的表现[15]。姜开勤(2004)则认为应当对对土地征收过程中的增值部分进行分配 [16]。   3.2关于土地利益关系及收益分配的实证研究
  黄朝明(2004)等对全国部分区域研究发现,土地补偿收益分配呈现农户获得附作物和青苗补偿费为主,农村集体获得土地补偿费为主的状况[17]。朱道林(2006)利用大数据估算了土地征收转用后增值情况[18]。有的学者进行个案分析。马贤磊等(2006)认为土地征收收益应该还包括土地市场扭曲的价格 [19]。高珊(2004)以江苏部分市县为研究对象,发现土地征收的收益分配格局呈现:农户占1~10%,集体占25~30%,政府占60~70%的特征 [20]。诸培新(2006)、曲福田(2001)等人研究了经济发达地区在征收过程中的土地收益分配关系[21][22]。
  研究发现学者们以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土地产权理论为基础,明确土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土地增值价值构成。但对该问题的研究,大多数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少,应该加强对土地增值价值的实证研究。
  4、关于征地补偿制度改革的探讨研究
  关于征地补偿制度改革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补偿范围和标准方面,究其根源在于制度存在缺陷。刘永湘(2004)等认为农村主体利益得不到完全补偿症结在于我国价格制度的失灵 [23]。郑文博(2006)、张英洪(2006)等则从我国土地制度的缺陷解释土地征收补偿问题产生的根源[24] [25]。王华春等(2005)认为,工业化资本积累也是造成土地征收补偿过低的原因[26]。还有学者认为征地补偿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法律制度存在缺陷。周其仁(2004)认为法律制度导致了目前土地征收补偿收益的分配格局 [27]。吴郁玲(2006)等认为土地征收补偿差异是由于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的[28]。朱启臻(2006)等认为,土地征收行为使政府和用地单位获得了土地增值收益,同时也剥夺了农村主体的土地发展权 [29]。关于完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合理界定公共利益,明确土地征收的合法性][30];二是引入市场机制,合理确定征地补偿最低保护标准[31];三是明确集体产权,重视参与监督机制,完善集体土地收益分配[32]。
  结语:
  综上,国内学者关于土地征收补偿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利益的界定,土地征收补偿的标准和范围,土地征收补偿的收益分配以及征地制度改革的探讨等方面。但现有研究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从公共利益的界定问题来看,已有研究多是公共利益界定的必要性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标准和规范。从征地补偿标准和范围来看,大部分学者普遍认为征地补偿范围小、标准过低,但如何补偿,怎样形成机制并没有深入的研究。针对土地征收补偿收益分配问题,已有的研究多是对存在的问题或现象进行分析,没有对其根源及解决措施进一步研究。对征地补偿制度改革的探讨也只是给出了一些思路,但就补偿标准和范围、土地利益关系等核心问题,没有给出满意的回答。因此,如何界定公共利益,如何確定补偿标准和范围,如何完善收益分配机制等是以后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薛刚凌,王霁霞.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研究[J].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5,23(2):86-94.
  [2]黄东东.土地征用公益目的性理解[J].中国土地,2003,(1):36-38.
  [3]梁慧星.谈宪法修正案对征收和征用的规定[J].浙江学刊,2004,(4):116-120.
  [4]陈江龙,曲福田.土地征用的理论分析及我国征地制度改革[J].江苏社会科学,2002,(2):55-59.
  [5]王利明.征收、征用制度与公共利益的界定[N].人民法院报,2005,10,26.
  [6]文晓波.农地征收过程中的制度失衡与政府责任[J].行政论坛,2010,117(5):73-75.
  [7]钱忠好.土地征用:均衡与非均衡——对现行中国土地征用制度的经济分析[J].管理世界,2004(12):50-59.
  [8]陆红生,韩桐魁.关于征地制度改革的若干问题的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3-75.
  [9]钱弘道,吴亮.论行政征收的公共利益判断[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7,(6):46-53
  [10]周诚.农地征用中的公正补偿[J].中国土地,2004,(01):29-30
  [11]彭小英.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存在的缺陷及其影响[J].法制与社会,2010,(4):270-271.
  [12]黄祖辉,汪晖.非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行为与土地发展权补偿[J].经济研究,2002,(5):66-71.
  [13]陈江龙,陈会广,徐洁.国外土地征用的理论与启示[J].国土经济,2002,(2):43-45.
  [14]于恩和,乔志敏.重新认识级差地租及其与土地收益分配的关系[J].经济问题,1997,(3):9-10.
  [15]毛泓,杨钢桥.试论十地利益分配[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2):31-33.
  [16]姜开勒.征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分析[J].农业经济,2004,(10):14-16.
  [17]黄朝明,陈建文,王宏伟,等.试析征地过程中的土体利益分配[J].农村经济,2004,(7):21-24.
  [18]朱道林,强真,毕继业.中国农地征转用的价格增值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6,20(4):24-27.
  [19]马贤磊,曲福田.经济转型期土地征收增值收益形成机理及其分配[J].中国土地科学,2006,20(5):3-12.
  [20]高珊,徐元明.江苏省农村土地征用与收益分配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2):54-57.
  [21]诸培新,曲福田.农地非农化配置中的土地收益分配研究——以江苏省N市区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6.
  [22]曲福田,冯淑怡,余红.土地价格及分配关系与农地非市场化经济机制研究——以经济发达地区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1,(12):54-60.
  [23]刘永湘,杨继瑞,杨明洪.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与征地制度改革[J].中国软科学,2004,(4):50-53.
  [24]郑文博.当前土地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N].中国经济时报,2006,9,7.
  [25]张英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征地制度改革[J].求索,2006,(4):24-27.
  [26]王华春,唐任伍,段艳红.地价“剪刀差”的形成及其解决思路——兼论土地供给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J].山西师大学报,2005,l32(1):34-38.
  [27]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8]吴郁玲,曲福田,冯忠垒.论我国农地发展权定位与农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J].农村经济,2006,(7):21-23.
  [29]朱启臻,窦敬丽.新农村律设与失地农民补偿)农地发展权视角下的失地农民补偿问题[J].中国土地,2006,(4):19-20.
  [30]陈莹,谭术魁,张安录.公益性、非公益性土地征收补偿的差异性研究——基于湖北省4市43户农户问卷和83个征收案例的实证[J].管理世界,2009,(10):72-79.
  [31]李萌.论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失地农民权益的保护[J].现代商贸工业,2011,(12):47-48.
  [32]周建亮,吕振臣,尹建中.我国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12,(7):23-26.
其他文献
锅炉及供热系统的节能降耗与燃料、锅炉燃烧和锅炉本身有关,本文从燃料燃烧、热量传递及锅炉日常维护、保养几方面,总结出了一系列供热系统节能的措施和方法.
燃气工程中的管道材料的选用是燃气工程施工的基础性工作,管材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的质量.本文对钢管的选材、应用及钢管的防腐问题做了研究.
【摘要】物联网和云计算形式共同构成智慧型平安城市,考虑到各项指标的具体要求,需要从城市当前发展现状入手,将云计算形式落实到实处。在本次研究中将对云计算在智慧型平安城市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型平安城市  近年来,云计算引入我国后,引起广泛热情和追棒,出现“云海”、“星云”、“云端”、“云超市”、“天翼云”、“运营云”、“私有云”、“企业云”、“混合云”、“桌面云”
“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是渎职犯罪客观方面的重要特征,是构成渎职犯罪的必要条件.认定损失结果是查办渎职犯罪案件必不可少的工作,缺少这个环节,就丧
作为知识和信息重要载体的高校学报是我国学术期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里不仅是传播知识、积累文化的载体,更主要的是创新知识、开拓学科的工具。高校学报编辑的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学报的质量,在这个历史的新时期,高校学报编辑必须具备和强化哪些方面的素质,已成为学报编辑队伍建设的重要议题。    一、知识经济对高校学报的影响    知识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一种经济形态,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
大学生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主体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必须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保证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均衡发展。针对当前大学生群体中感恩理念的缺失,感恩教育已成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载体,本文就如何切实有效的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理念教育,从而推进和谐院校建设,提出自己的浅见以求抛砖引玉。    一、感恩及感恩教育内容    感恩在中国常被表述为仁、义、孝,是一种传统
一、“十一五”期间会计监督工作取得显著成效rn2006年初,温家宝总理在财政部上报的关于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报告上做出“加大会计监督检查力度,综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
城市中住区环境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大家议论的焦点问题,中原地区的城市同样也存在着这些问题。城市的主体是人,住区的环境与人的关系可谓“似水如鱼”,所以住区环境的宜居与否,会直
一、认清形势、明确目标,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加快发展rn56号文件是财政部和注册会计师行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成果.该文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取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孕育到发展,从决策到实践,时间较短,由于处在探索过程中,曲折和偏差在所难免。目前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中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外部原因  1、政府部门定位不准,政策法规支持不够  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政府部门扮演的角色沿袭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旧制,对高职教育认识不清,支持力度不够,带来了诸多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