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妊娠糖尿病母亲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分析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m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观察探讨妊娠糖尿病母亲血糖控制水平与其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68例妊娠糖尿病的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血糖控制理想)38例和对照组(血糖控制不理想)30例,观察对比两组分娩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的剖宫产率、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大于胎龄出生率、巨大儿发生率、先天畸形率、低钙血症发生率及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对比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糖尿病母亲的血糖控制水平能直接影响着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的预后,因此,产前对于妊娠糖尿病的母亲进行及早评价与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母亲血糖控制水平;分娩结局;新生儿
   妊娠糖尿病指的是在妊娠期间首发或被发现的糖耐量降低,后诊断为糖尿病,属于围产期中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对于妊娠糖尿病的研究越来越多,对新生儿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观察探讨妊娠糖尿病母亲血糖控制水平与其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68例妊娠糖尿病的孕产妇,所有患者均符合WHO(1999年)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均排除有严重的慢性并发症、肝肾功能异常、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及其应激状态等。实验室检验结果为HbA1c在8.5%以上,空腹血糖在8.0mmol/L以上。年龄在21~37岁,平均年龄为29.5岁,孕周在34~41周,平均孕周为36.6岁,新生儿68例中男40例,女28例,体重在1500g~2500g有4例,2500g<体重<4000g有39例,体重≥4000g有2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血糖控制理想)38例和对照组(血糖控制不理想)30例,观察对比两组分娩结局及新生儿情况。观察组经孕期调整饮食、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后,空腹血糖在8.02±1.42 mmol/L,糖化血红蛋白在6.95±0.22%,餐后2 小时血糖在12.06±2.25 mmol/L。两组患者从年龄、孕周、新生儿性别等方面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出生后一周内的足月儿、早产儿进行脑功能检查,分别对其纠正胎龄40周时,进行神经行为测定(NBNA),包括20项内容。同时依据具体的临床需要在住院期间进行脑电图检查、脑干视觉诱发电位(VEP)[1]。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分娩结局及新生儿情况数据经卡方软件V1.61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本组新生儿体重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单位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均数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的剖宫产率、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大于胎龄出生率、巨大儿发生率、先天畸形率、低钙血症发生率及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对比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体重在3.47±0.75kg,对照组新生儿体重在2.91±0.76kg,两组新生儿体重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68例新生儿经脑电检查后,脑功能异常有46例(67.6%),其中观察组有16例(23.5%),对照组有30例(44.1%),两组新生儿脑功能成熟欠佳比例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娩结局及新生儿情况比较[n(%)]
  
  3 讨论
   本文中统计发现,在众多新生儿并发症中,以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大于胎龄出生率、巨大儿发生率及低钙血症发生率最为显著,血糖控制理想的母亲,其低血糖发生率为28.9%,大于胎龄出生率为15.8%,巨大儿发生率为5.3%,低钙血症发生率为13.2%,表明以上常见并发症往往与母亲在孕期血糖控制情况有直接的关系,其中以新生儿低血糖发生为最普遍,影响也较大。因此,临床认为母亲在孕期对血糖进行良好控制能有效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而对于妊娠糖尿病的新生儿进行常规管理,并给予及时诊治,是预防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保证,以防止引起脑损伤,尤其对于出生后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的新生儿,应给予长期的随访及采取相应的治疗,经早发现、早干预的手段,将其脑神经细胞的可塑性充分开发及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残的发生;对于无明显症状的新生儿,也应给予常规管理,避免后期才发现有智力或运动异常,被发现时往往已失去良好的治疗时机[2]。
   综上所述,妊娠糖尿病母亲的血糖控制水平能直接影响着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的预后,因此,产前对于妊娠糖尿病的母亲进行及早评价与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玲玲,侯红瑛,邓妮,妊娠期糖尿病的及时干预与妊娠结局的关系[J],中国热带医学,2009,9(3):463-464
  [2] 杜晓红,罗红权,常军,控制血糖对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意义[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8):501-503
其他文献
【摘要】 研究探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ITP发病、免疫抑制治疗之间的关系;为ITP患者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以88例临床确诊为ITP、并分别接受常规和常规联合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为对象,采用三色免疫荧光抗体标记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和CD8+比值,参考正常对照组水平将患者分为比值正常型、比值倒置型和比值超高型3个免疫亚型,分析和比较
期刊
【摘要】 目的目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价值。以利于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方法 对300例孕妇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以显示脐带的血流,与产后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对300例胎儿脐带绕颈超声诊断确诊292例,误诊8例,准确率为97.3%。 讨论彩色超声诊断脐带绕颈的准确率高,为临床选择分娩方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脐带绕颈;分娩方式  
期刊
【摘要】 目的 评估手术室护理潜在安全隐患的管理与对策实施后在降低手术室不良事件中的作用。方法 整理分析实施手术室护理中潜在安全隐患的管理与对策前后发生手术室不良事件的种类和发生概率。结果 制度和对策学习后,有效降低了安全隐患及隐患进一步向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结论 手术室潜在隐患管理与对策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效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管理    Man
期刊
【摘要】 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和瞳孔改变是TOBS的核心表现,早期易继发应激性溃疡、顽固性呃逆及中枢性高热、肺部感染、呼吸节律改变等。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因基底动脉尖部位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现将我院收治的34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05-2010年我院收治的TOBS患者34例男20例女24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大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要采用子宫捆绑术的操作方法,把子宫从腹腔当中取出,双手用力握住子宫来止血。子宫逐渐收缩,色泽由灰白色转为红润,出血量也明显减少,尿量很正常,生命体征也很平稳,则表示有效。结果:所有患者都能够很好地止血,没有一例患者由于捆绑术治疗后止血不佳而实行子宫切除术。结论:使用捆绑术治疗后收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剖宫产;出血;治疗效果   
期刊
【摘要】 目的 评价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妇科门诊2010年1月~2011年6月经妇科细胞学、阴道镜及活检初步诊断的131例各种宫颈病变患者,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在门诊采用高频电波刀术治疗,切除全部宫颈转化区,并对术前、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高频电波刀治疗131例患者成功率为97.7%(128/131),平均手术时间8.8min,平均出血量(9±1.5)mL,且不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卡托普利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5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1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胎儿畸形与羊水过多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3月~2011年6月对3316例孕妇的超声资料,胎儿为16~40孕周,记为羊水正常组与羊水过多组,比较两组中胎儿畸形的发生率。结果:羊水过多者共121例,发现胎儿畸形23例,畸形发生率为19.01%,羊水正常者为3105例,其中发现胎儿畸形37例,畸形发生率为1.19%,其中造成羊水过多的胎儿畸形主要有中枢神经系统畸形1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B超检查对于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期间收治的26例妇科急腹症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声像图表现,以评价B超检查对于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组26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经过B超检查,初步诊断结果为:宫外孕患者有14例;急性盆腔炎患者有7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有3例;卵巢囊肿破裂患者有2例。后经医务人员结合患者病史以及实验室其他检查结果,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管理对2型糖尿患者知信行的影响。方法:对36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12个月的健康管理,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管理前后患者健康知识、生活习惯、运动方式、遵医行为的改变情况作出评价。结果:病人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信念、生活习惯、运动方式、遵医行为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实施有效的社区健康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增强患者的健康信念,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形成,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