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转型呼唤远见卓识的领导才能:迈进学习者充当学习主人的时代

来源 :中国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7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030年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到那个时候学习者将主动策划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式以及选择自己的学习之旅,因此,必须重新思考各个层面的领导才能。数字技术使当今这个充满活力的世界互联互通,我们必须变革领导风格和领导重点才能培养学习者为这个世界做好准备。各级领导者可以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透明方式鼓励可持续的开放教育计划和活动,为这种变革做好准备。他们可以激励学生并使他们成为终身学习者,为营造开放氛围铺路。领导者和管理者能够促成数字转型对本机构所带来的文化变革。培养质量文化至关重要,而且文化变革必须符合各方的利益诉求。但是,这种变革必须得到领导者的赋权和鼓励,因此,我们需要有知识、有能力、有才干和有个性的人才领导这个过程,分析和评估数字工作环境。
  【关键词】 数字化;数字转型教育;学习;领导才能;开放教育;适应能力;无边界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8)5-0022-14
  导读:今天,数字技术随处可见,已经融入社会方方面面。就教育领域而言,高等教育数字化进程来势迅猛,势不可挡,包括教学、教学管理、后勤管理和行政管理,无一不得益于数字技术的应用。面授教学一直是传统高等教育机构的“坚强堡垒”,然而,今天技术在面授教学的阵地里一样“畅通无阻”,并且正在加快真正意义的“自主学习”时代来临的步伐。从高等教育机构的角度看,数字转型牵涉机构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因此,我们必须重新思考高等教育机构各级领导的才能和管理风格,调整领导方法、风格和重点,确保数字转型顺利进行,满足时代的要求。这是本文的出发点。
  面对数字化时代,高等教育机构却还没有做好迎接数字转型的充分准备。因此,文章第二部分指出,高等教育需要现代化和新议程;“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应该影响这种转型,而不是袖手旁观,顺其自然”。文章简要介绍欧洲委员会的开放教育数字议程和Erasmus 项目,这些是欧洲高等教育应对数字挑战的尝试。一言以蔽之,欧洲委员会“希望通过改革、资助和其他方面的努力,在全欧洲提倡和推行新的高等教育议程”,并认为“领导才能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和数字转型的系统变革中发挥关键作用”,因为这是改革系统性和根本性的保證。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详细阐述数字时代高等教育所需要的领导才能。本节首先引用相关研究者的观点回答什么是数字领导才能这个问题:“数字领导才能是一种战略观念和一系列行为”,“有助于营造一种有意义、透明和激发学习热情的教育文化”;数字领导才能指“有策略地使用机构的数字资本达成21世纪的目标”。21世纪高等教育的特点是数字化越来越鲜明,开放性越来越高,教育范式越来越多元化,因此,“领导者的任务不再是引进技术,而是成功应用技术,开展可持续的变革,使机构文化充满活力”,推动大学走上数字转型之路。本节共分为六小节。
  第一小节介绍了与数字领导才能相关的几个项目、框架和计划,包括:①英联邦学习共同体“旨在鼓励、支持和促进全球教育领域数字转型”的“英联邦数字教育领导才能培训在行动”项目,强调必须全面认识数字教育领导才能;②欧洲“D-转型”(D-Transform)领导才能学校计划,培训对象是欧洲大学高层领导(比如校长和副校长),旨在加快数字领导才能培养,帮助领导者理解他们在数字化世界中的角色以及数字技术和开放教育资源在他们学校数字转型中的角色;③欧洲“赋权在线学习领导才能学院”项目,“为学校领导提供在线、开放和灵活学习领域最新发展的专业意见和指导”,“探索现实问题、具有挑战性的个案和未来发展前景……从战略角度回应高等教育机构面临的机会和威胁”;④欧洲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的“开放教育框架”,领导才能是这个框架的四个核心维度之一(其他三个是策略、技术和质量),它们不但彼此互动,而且影响到其他六个维度;⑤英联邦学习共同体技术赋能学习计划,其意义之一是强调必须“从实际出发,着眼全局,才能提升数字转型质量”;⑥欧洲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的“教育工作者数字能力框架”,这个框架“涉及领导才能和领导者在员工数字转型专业发展中的角色”,换言之,“要保证教育工作者掌握数字技能,首先必须认识并满足他们在时间、资源、鼓励、激励机制和动力方面的需求,而没有强有力和始终如一的领导是难以做到的”。
  第二小节指出,数字化的可持续性不容忽视,因此要在创新上下功夫。作者认为,领导者必须主动作为才能保证可持续创新。对于教育机构而言,资金不能准时到位和领导岗位人事变动并非少见,因此“必须有相应策略保证教育创新工作的连续性”,此外,还要发现各层面工作的带头人。在这方面,作者认为科特的变革模型有助于我们开展系统变革。
  第三小节讲的是要把数字化植根于机构文化之中,使之成为机构文化的一部分。换言之,我们必须重塑数字化进程的质量文化,“领导者必须支持、鼓励和促成这种文化”,而其成败取决于观念和态度。作者赞同有关学者的观点,要使数字化在一个教育机构里生根发芽,领导者必须处理好六个方面的工作:①数字转型从教学法开始(“任何教育改革总是要以教学法和教学实践为先……单纯在教学中引入技术则很有可能以失败告终或效果甚微”);②弄清成效方面的根本问题(数字化不是目标,“但是推动数字化必须有明确目的”,目的明确有助于准确把握“达成目的的方向和方式以及是否达成目的”);③通过研究发现适合创新性学习环境的技术(必须重视对技术进行改造以适合教育用途,同时,必须认识到技术应用对学习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需要假以时日才能见效”,因此,要加大这方面的研究);④谨记数字工具必须实用(“如果技术不实用,新创意难以付诸实践,新实践难以开展,一切必将成为空谈”);⑤用证据和责任心证明教学回报(从目前情况看,技术促进教学的潜能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充分的发挥,但是,教学回报又是一个关乎数字化可持续性的问题,因此“应该更加强调教学设计、数字教学技巧和高标准的学习考核方法”,赋权于教师和学生,使学生真正掌控自己的学习);⑥反思使用数字工具的结果(作者赞同相关学者的观点,数字工具影响的不仅仅是学习成效,也包括领导和管理成效),并评介可能会影响到学校数字转型的一些相关因素。   第四小节指出领导者必须能够把握自己机构的数字或技术成熟度,明确数字化目标(即其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发展方向)。文章引用普特杜拉的“替换、增强、修改和重新定义”(SAMR)模型说明机构的方向,认为领导者必须清楚本机构数字化的目标是转型还是仅仅是提升。如果是后者,“技术只是一种替代工具,没有对功能带来任何改变”(即“替换”)和“技术是一种替代工具,对功能有所改善”(即“增强”);如果是前者,则必须“借助技术重新设计任务”(即“修改”)和“借助技术设计以前想象不到的新型任务”(即“重新定义”)。SAMR模型为机构的数字化进程提供了一个路线图。
  第五小节讨论如何改善无边界工作环境。数字工具的广泛应用与“缺乏技术支持、激励机制、基础设施、认可、问责制和管理,以及不了解如何防止出现这些问题等”形成鲜明对比。诚然,因特网给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和灵活性,我们因此能够在非常规地点和时间工作和学习,但由此形成的无边界工作(和学习)环境却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作者认为“领导才能影响职场的文化和规范”,因此,领导者必须考虑无边界工作环境的消极影响。“要研究职场文化和规范,制定单位以外的工作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如何使员工知晓并坚持执行规章制度,最终达成改善无边界工作环境条件的目的”。
  第六小节强调领导者要从我做起。文章引用相关研究者的观点,认为“所谓领导才能,并不是告诉别人该干什么,而是身体力行让别人知道如何干”,具体做到:检查目标落实情况(愿景固然重要,“但目的、意图和决心都必须付诸实施”。从教育的目的看,愿景最终必须落实到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人都支持变革但又不愿意变革发生在自己身上,因此,“领导者从一开始身体力行,带头推动变革,成为员工的榜样”并且“能够建立互信,激发积极性,采取激励措施”),以及建立富有同理心的关系(“赋权于人是变革的关键”,没有互信就没有感情,也就难以实现真正的变革,“强有力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同理心的基础上的”)。
  领导才能(也称为领导力)是近年来教育领域一个研究热点,尤其是技术促成的变革对现有教育体制、机制、范式等的冲击越来越强,学界意识到这对教育机构领导者的领导才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作者爱芭·奥西恩尼尔森博士有丰富的远程在线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实践经验,对很多问题有深入研究,尤其擅长宏观(政策和策略)层面的研究,为诸多机构和组织提供数字教育发展的专业意见、建议和指导,著述甚丰。近年来她也把目光转向数字时代的教育机构领导才能,因此我诚邀她撰写此文,分享她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考。
  2015年我曾约请美国在线学习联盟首席执行官凯瑟琳·S.艾维斯(Kathleen S. Ives)博士和在線学习新兴领导才能研究院联执院长、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学习在线创新中心联执主任劳伦斯·C.雷根(Lawrence C. Ragan)博士撰文介绍“在线学习新兴领导才能研究院”项目①,因为“在当今高等教育越来越数字化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在线学习领导者的领导才能素养至关重要,而为他们提供优质、适时、合宜的专业发展培训机会则是提升在线学习领导才能的有效途径,也是在线学习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国际论坛”还有一些文章也在不同程度上论及领导才能对于数字化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比如,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研究院院长、爱尔兰首位数字化学习讲席教授马克·布朗的文章②。
  必须指出,开放大学同样需要数字领导才能,以确保开放大学在现在和今后能为达成教科文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持续贡献,艾伦·泰特教授在给“开放和远程教学大学校长圆桌会议”(2017年10月16日,多伦多)准备的讨论提纲中也提到发展领导才能是一个紧迫议程。事实上国际远程开放教育理事会、亚洲开放大学协会和欧洲远程教学大学协会一直都很重视开放大学领导才能的培养。泰特在提纲中提出四个讨论主题:应对充满挑战的政策环境的领导才能、保证质量和维护声望的领导才能、机构变革与数字革命、确保机构可持续性的领导才能。
  数字化席卷全球高等教育领域,当然也包括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我们希望本文能给我国高等教育同行提供一些有益启示,更希望有更多聚焦中国高等教育机构领导者应该如何应对数字化挑战的研究。建设国际一流大学离不开与时俱进的数字领导才能。
  最后,衷心感谢爱芭·奥西恩尼尔森博士对本刊的支持!
  引言
  当今技术发展迅猛,全球化和数字化步伐加快,人口处于变化之中,因此,教育一直在发生变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30年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SDG4)着眼全球学习、终身学习和全方位学习,根据这个目标,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应该能够通过任何设备接受教育,而且学习者将主动策划自己的各种学习过程和方式以及选择自己的学习之旅(UNESCO, 2015a, 2015b, 2015c)。这些目标旨在提供和保证包容、公平和优质的教育,将通过提供机会、践行民主、确保负担得起、提高效能和体现平等等途径得以实现。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实行现代化管理体制,使领导和管理队伍充满活力、积极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Irina Bokova)说:“教育对民众个人福祉和我们这个星球的未来有重大影响,因此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对教育在全球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当今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责任应对21世纪的挑战,符合21世纪的期望,培养能促进可持续和包容发展以及和平共处的正确价值观和技能”(UNESCO, 2016)。欧洲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 2017a)认为数字时代有其潜力,但也指出必须克服监管上的障碍:“因特网和数字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但是目前在线的障碍意味着公民无法得到某些东西和服务,因特网公司和初创企业的视野受限,商业和政府不能完全得益于数字工具。现在该是使欧盟单一市场适应数字时代的时候了,即拆除监管围墙。”
  此外,诸如全球化、可持续性目标、变化中的人口、数字化以及教育功能的“拆解分售”(unbundling)和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等全球挑战对教与学都带来影响。的确,第四次工业革命改变了我们的行为、表现、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式,这反过来又影响着商业、组织和民众(Schwab, 2016)。其他挑战包括来自区块链、3D打印、物联网、云技术、人工智能、学习分析技术、机器人化、社会学习和移动学习、技术赋能学习(technology-enabled learning),以及日趋流行的微证书趋势等方面的影响。在过去几十年,关于教与学的讨论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从聚焦教学转向以学习为中心,把学习者看作协作者和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pro-consumers)(Laughlin
其他文献
经销商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盈利,这样的因果关系是不可颠倒的。在这个问题上,经销商不会有更长远的规划,放长线钓大鱼,所有经销商职业经理人及团队都是短期的。  提及即将实施的“汽车三包”, 笔者认为这个法案离真正落地并顺畅实施还有相当长的距离,还需要认真研究细节。客户说有质量问题,厂家就能找出一千个理由说明不是质量问题,专家组裁判能否做到公正性?有些环节没有好好的想清楚就要实施,到最后大家都不敢卖车,那
摘 要:《慈悲》是作家路内的最新长篇小说,语言疏朗、深邃,全书12万字,分为38个小节,本文将重点分析第1、2两个小节,并指出这两个小节对整部在作品叙述基调、故事发展、情节结构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慈悲》;悖论;困境  作者简介:刘鹏(1987.4-),男,汉,山西临汾人,硕士研究生,内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圖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
摘要:情绪识别是当前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情绪识别目前多采用面部表情、身体行为和语音信号分析法。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兴趣点的情绪识别算法,该算法从包含情绪特征的视频中提取大量的时空兴趣点,并将兴趣点进行优化处理,从而对情绪进行袁征,最后利用最近邻分类和支持向量分类分别进行情绪识别。实验在FABO数据库下,分析了开心,悲伤,恐惧,愤怒,迷惑,无聊,惊喜七种不同的情绪,分别对面部和面
曼哈顿金融区一个宜人的夜晚,在一家叫作Stout的酒吧里,每个人都在玩儿Tinder。酒桌边坐满了在华尔街的金钱交易中忙碌了一整天的男男女女,现在他们仍在忙碌地寻找——床伴。每个人都边喝酒边膘着手机屏幕,Tinder上显示的陌生面孔被他们左右滑来滑去,其中或许就有稍后其度良宵的对象,也可能没有。“哎哟,这哥们儿有啤酒肚,”一名年轻女性对屏幕上的一张照片评论道,然后把照片向左滑掉(表示不感兴趣)。她
摘 要:本文引入了描写性翻译批评方法论,且基于多元系统理论这一视角,介绍了它的内容和批评方法,并从全新的视角对从改革开放至今产生的20多种汉译本的《洛丽塔》进行历时性描述的与研究。本文力图阐明以下要点:一、翻译行为直接受译入语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与控制。二、《洛丽塔》汉译本在中国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社会地位与社会功能。三、为了发展完整的翻译批评系统,进而推动翻译文学事业的发展,文学翻译批评研
摘 要:小说《人生》将高加林塑造成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才能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渴望通过自己的奋斗脱离黄土地、从农村走向城市,实现自我意识的觉醒。但命运的道路曲折的轮回之后又回到了原点,他最终还是不得不回到自己渴望脱离的土地。小说中作者赋予高加林这个人物的复杂性格也是除去政治因素外,造成他曲折人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路遥;《人生》;高加林;性格特征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最近上映的《怒晴湘西》让我们看到了内心极其丰富的“陈玉楼”,他遇事坚忍但又因义气和责任而不得不犹豫多思,他好胜但也爱面子,理智但也感性。这是潘粤明极力想表现出来的,他希望所有的人物都是立体的,不能单一,这一份演戏的“方法论”也被他付诸生活,他自己的画作也是如此。而生活除了按部就班的重复眭外,也充满了惊喜,就像这次的《怒睛湘西》:“我太久没演年代戏了自己也一直盼着有一个年代戏的好剧本,没想到就是《怒
儿子就要参加田径运动会了,作者匆忙带着儿子到一家餐厅,想买份套餐为儿子补充能量,但却被告知东西卖完了。他们只得来到一家食品店,一名女店员看到作者满面愁容,就主动想办法为他配齐了一份“套餐”,这令作者感动不已,于是把写给这名店员的感谢信分享出来。  I am sharing a letter I wrote to the kind lady at the grocery store by my ho
海词积累  1. optimal adj. 最适宜的;最理想的;最好的  2. extravagant adj. 奢侈的;铺张浪费的  3. equivalent adj. 相等的;相同的  How much does a person need to feel rich? A recent survey from Charles Schwab revealed that a net worth
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日前印发 《关于做好2018年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明确2018年再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左右,淘汰关停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的目标任务,要求坚决出清“僵尸企业”,并且要保持总量平衡,防止出现结构性、区域性、时段性供应紧张,引導钢铁、煤炭价格稳定在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