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IB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教师标准化病人(teacher as standardized patient,TSP)在诊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随机选择2011级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学生192名,分为TSP组和以课程为基础的教学(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组,各96名。TSP组采用教师模拟标准化病人的方式开展教学,LBL组则采用传统教学。实践教学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病史采集、病例分析、职业素质、体格检查及病历书写等方面的临床技能考核,并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教学效果。

结果

TSP组在病史采集、病例分析、职业素质及体格检查考核分数分别为(69.66±4.15, 17.78±1.39, 27.10±1.68,47.83±4.92),均明显优于LBL组得分(53.99± 8.39,11.82±1.31,20.09±3.54, 39.95±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历书写的考核分数为(3.09± 1.95),与LBL组(2.63±1.53)无统计学差异(P=0.089)。

结论

TSP应用于诊断学实践教学,既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同时能够提升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及职业素质。

其他文献
近年来,越来越低的课堂出勤率已然成为困扰高校教学质量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按照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微观系统工程的理念及其SIMPP方法,开展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学生课堂出勤的相关因素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与主观因素有关的指标涉及个人应对考试失败时的态度、个人学习兴趣以及个人掌握知识的主要来源;与客观因素有关的指标分别为学校和教师。对于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出勤率,本研究亦给出了相
目的探讨E-learning平台(以下简称"E-learning")在培养护理本科生"护理学基础"课程自主学习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二年级护理本科生176人为研究对象,对"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E-learning前后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应用后平台使用情况进行调查。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前后两次自主学习量表(self-rating scale for self-directedness
教学过程中学生受到教师影响的程度关系到教学有效性,即是否可促进学生学习和达成预期教学目标。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在教学改革微观系统工程的理念指导下,对中医药院校教学过程中学生受教师影响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了SIMPP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受教师影响程度不仅与教师本身有关,也和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有关,和学生自身的状态、家庭背景等因素存在内在联系。深入研究这些因素以及学生受教师影响的相关行为模式,有助于形成
中医老年心理养生学说博大精深,可以指导当代老龄化社会老年心理养生体系的构建,为医学院校开展中医老年心理养生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老龄化背景下医学院校开展中医老年心理养生教育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开设中医老年心理养生教育相关课程,作为临床医学专业老年医学方向、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定期到社区和养老机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到老年病科见习和实习;整合教学资源,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教
在"3+2"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综合课程》第一轮课程实施中,首先制定了紧紧围绕"全科、基层、双向转诊"开展教学活动的原则。教学方式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基础教材选用"五年制本科教材",同时参考相关的"疾病指南"编写教学讲义,为提高教学质量开展了所有课程的集体备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对下一轮教学工作提出建议,教学大纲应贴近教学对象的实际需要;编写专用教材但难度仍然掌握在"五年制本
为了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课程团队初步完成了对原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在课程建设中注重课程内容、方法、技能、素质有机结合,课程的转型升级实现了精品资源的进一步优化和充分共享。
我们班有一个“偶像天团”——三帅,他们分别是大帅5号,二帅7号,三帅39号。他们的成团之路又有什么坎坷之路,且听我慢慢道来。  那是一个风高云淡的中午,老班刚一踏进教室,就有人飞速举起了于:“老师,39号带皮带到学校。”老班一脸诧异:“哦?竟有此事?39号,交上你的皮带。”39号一脸不满地瞪了举报的同学一眼,将一条褐色的皮带递了上去。  老班仍有些惊讶:“你把皮带到学校里干吗?”39号不情不愿地说
期刊
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大学生学习热情,同时也影响着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以大学生兴趣度相关因素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利用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方法,开展大学生学习兴趣度的微观系统工程研究,探析与大学生学习兴趣度相关的微观因素及其复杂关系。结果发现,积极参与课余讨论学习、听课感觉良好、学习目标明确的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同时,教师影响力以及课堂上积极引导会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研究为教学过程中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
以学科专业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形式等为基本原则,对航空航天临床医学脑电图课程教学进行调整。从教学准备阶段开始,把握教学重点,认真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典型病例开篇,引出授课内容;运用多媒体手段,使理论讲授深入浅出;设置病例讨论,当堂检验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总结教学经验。由此建立学生参与、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目的系统评价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相对于以讲授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在国内医学本科教育基础医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医药数据库,搜索关于TBL教学在我国医学本科基础医学课程中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其中实验组采用TBL教学,对照组采用LBL教学,课程考核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