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全面优化育人环境,不仅是为师生提供优美的工作、学习环境,而且是全面提高师生素质及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突出“净化”、注重“绿化”、讲究“美化”、坚持“优化”,力求把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结合起来。
一、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发挥陶冶情操功能
优雅的环境有着陶冶师生情操的功能,它给人一种享受,使人心旷神怡,从而以境滋情,由情生爱,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褒美贬丑”的感情。因而这几年我们精心规划校园,合理布局场所。新建一幢功能齐全的综合大楼,修建环形跑道、直跑道、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台、旗台、沙坑等。同时在校园四周能绿化的地方全种上草坪、树木、花卉,使之形成绿化带。如今校园内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小鸟成群,一派生机。
为了让每一个场地都成为文化熏陶的好场所,成为教育学生的好课堂,我们充分利用每一块空间,每一个角落进行美化。
二、坚持爱国主义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两年来,学校把“全面发展加个性特长”作为学校办学的宗旨,坚持开展多种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儿童文化活动,让爱国主义主旋律飘扬在校园上空。
学校坚持每周一升旗仪式活动。升旗时要求全校师生立正恭敬,唱国歌时严肃认真。为使师生树立“心中有国旗,心中有祖国”的爱国主义思想。我们坚持“校长国旗下的讲话”,从做人、立志、生存、爱心到国旗、国歌、国徽;从悠久历史文化、优良道德传统到继承先辈遗志、进行新长征,形成一套由浅人深,由抽象到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学生由于直接聆听这种有针对性、有计划性、有演讲性的国旗下讲话,爱国主义种子深深在孩子们心中扎根、开花、结果。
同时学校开展读百种好书系列活动,有意识地向学生推荐必读书目,使学生增强了阅读能力,学会了选择。《中国人口报》刊登了我校学生在寒假中,用自己零用钱和压岁钱购买有益图书的大幅照片。在流行歌曲十分盛行的今天,大唱旋律优美、内容健康的儿童歌曲,对占领校园文化阵地,用积极向上的思想引导学生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除了教唱《国歌》、《校歌》外,每周五利用晨会时间,全校集中教唱一首好歌。每学期举行一次班班有歌声歌咏比赛和小歌手赛活动。
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校园内健康向上的气氛浓了,文明礼让的学生多了。为此《建瓯报》作了《芝山中心小学文明教育成效大》的专题报道。
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师生关系是构成校园文化的主要方面,尊重学生,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激发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我们要求广大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成和自己平等的人来看待。既要爱那些品学兼优的“凤凰”,更要爱那些暂时后进的“丑小鸭”。除此之外我们还建立了“慢生”转化目标、计划和措施,提出对“慢生”应做到“四清”:知识底子清,学生生活行为习惯清,思想情绪心理清,家庭及校外情况清,对他们教学坚持“四优先”:提问优先、板书优先、批改优先、辅导优先。每期定时召开爱生座谈会,发放“慢生进步奖”、“典型爱生奖”,从而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生活不仅消除了冲突,而且提高了全校师生的精神文明程度。
四、创造良好教改氛围,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创设良好教改环境,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激发学生乐学、会学、增强能力、发展个性是优化教育环境的关键所在。为了寓教于乐,我们采取了“备课讲科研,教学讲乐学,课后讲兴趣”的做法,即:以教育科研为主导,研究教学,提高质量;讲课生动活泼,注重直观教学、电化教学,特别是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课,培养学生技能,发展学生个性。
我们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成立了15个兴趣小组,努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两年来学校培养出一大批有专长的特色人才,其中美术班成绩斐然。合格加特长的新苗正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茁壮地成长。
五、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建有图书室、阅览室、少先队活动室、劳动实验实习基地、红领巾广播站等育人基地,在学生中成立手工、绘画、书法、剪纸、雕塑、文娱等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学校组织了文艺兴趣小组,师生自编自演节目,每逢“元旦”、“六·一”、“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都举行文娱汇演,这不仅活跃了节日的气氛,而且让学生领会其节目的教育意义,激发他们对文艺的兴趣爱好。学校成立剪纸、绘画、书法、手工制作等兴趣小组,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我们把学生制作的一些精品放到陈列室对外展出,让师生观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意识。学校一直坚持重大节日和周一的升旗制度,旗手由上周为学校争得荣誉或取得突出成绩的少先队员担任。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使学生懂得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自身能力的重要,培养了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发挥陶冶情操功能
优雅的环境有着陶冶师生情操的功能,它给人一种享受,使人心旷神怡,从而以境滋情,由情生爱,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褒美贬丑”的感情。因而这几年我们精心规划校园,合理布局场所。新建一幢功能齐全的综合大楼,修建环形跑道、直跑道、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台、旗台、沙坑等。同时在校园四周能绿化的地方全种上草坪、树木、花卉,使之形成绿化带。如今校园内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小鸟成群,一派生机。
为了让每一个场地都成为文化熏陶的好场所,成为教育学生的好课堂,我们充分利用每一块空间,每一个角落进行美化。
二、坚持爱国主义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两年来,学校把“全面发展加个性特长”作为学校办学的宗旨,坚持开展多种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儿童文化活动,让爱国主义主旋律飘扬在校园上空。
学校坚持每周一升旗仪式活动。升旗时要求全校师生立正恭敬,唱国歌时严肃认真。为使师生树立“心中有国旗,心中有祖国”的爱国主义思想。我们坚持“校长国旗下的讲话”,从做人、立志、生存、爱心到国旗、国歌、国徽;从悠久历史文化、优良道德传统到继承先辈遗志、进行新长征,形成一套由浅人深,由抽象到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学生由于直接聆听这种有针对性、有计划性、有演讲性的国旗下讲话,爱国主义种子深深在孩子们心中扎根、开花、结果。
同时学校开展读百种好书系列活动,有意识地向学生推荐必读书目,使学生增强了阅读能力,学会了选择。《中国人口报》刊登了我校学生在寒假中,用自己零用钱和压岁钱购买有益图书的大幅照片。在流行歌曲十分盛行的今天,大唱旋律优美、内容健康的儿童歌曲,对占领校园文化阵地,用积极向上的思想引导学生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除了教唱《国歌》、《校歌》外,每周五利用晨会时间,全校集中教唱一首好歌。每学期举行一次班班有歌声歌咏比赛和小歌手赛活动。
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校园内健康向上的气氛浓了,文明礼让的学生多了。为此《建瓯报》作了《芝山中心小学文明教育成效大》的专题报道。
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师生关系是构成校园文化的主要方面,尊重学生,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激发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我们要求广大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成和自己平等的人来看待。既要爱那些品学兼优的“凤凰”,更要爱那些暂时后进的“丑小鸭”。除此之外我们还建立了“慢生”转化目标、计划和措施,提出对“慢生”应做到“四清”:知识底子清,学生生活行为习惯清,思想情绪心理清,家庭及校外情况清,对他们教学坚持“四优先”:提问优先、板书优先、批改优先、辅导优先。每期定时召开爱生座谈会,发放“慢生进步奖”、“典型爱生奖”,从而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生活不仅消除了冲突,而且提高了全校师生的精神文明程度。
四、创造良好教改氛围,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创设良好教改环境,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激发学生乐学、会学、增强能力、发展个性是优化教育环境的关键所在。为了寓教于乐,我们采取了“备课讲科研,教学讲乐学,课后讲兴趣”的做法,即:以教育科研为主导,研究教学,提高质量;讲课生动活泼,注重直观教学、电化教学,特别是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课,培养学生技能,发展学生个性。
我们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成立了15个兴趣小组,努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两年来学校培养出一大批有专长的特色人才,其中美术班成绩斐然。合格加特长的新苗正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茁壮地成长。
五、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建有图书室、阅览室、少先队活动室、劳动实验实习基地、红领巾广播站等育人基地,在学生中成立手工、绘画、书法、剪纸、雕塑、文娱等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学校组织了文艺兴趣小组,师生自编自演节目,每逢“元旦”、“六·一”、“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都举行文娱汇演,这不仅活跃了节日的气氛,而且让学生领会其节目的教育意义,激发他们对文艺的兴趣爱好。学校成立剪纸、绘画、书法、手工制作等兴趣小组,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我们把学生制作的一些精品放到陈列室对外展出,让师生观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意识。学校一直坚持重大节日和周一的升旗制度,旗手由上周为学校争得荣誉或取得突出成绩的少先队员担任。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使学生懂得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自身能力的重要,培养了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