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浇3000亩地才是互联网 三农

来源 :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nshuxue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下的热词排行榜中,“互联网 ”绝对是名列前茅的一个。身在传统产业中的人们都在努力设想着,自己的产业实现“互联网 ”之后,会产生怎样颠覆性的变化。“三农”领域的人们也不例外。
  农业可谓是传统产业中的传统产业,当“互联网 ”的时代日益靠近,这样的产业也注定会改变。事实上,有些变化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以来,在部分地区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农村电商,就是这种变化的代表。
  有数据显示,仅到2013年,在淘宝和天猫平台上,从县域发出的包裹就达14亿件,注册地在农村(含县城)的网店超过200万家。截至2014年底,国内已经出现211个淘宝村,涵盖网店7万家。而且这种变化不只发生在东部地区。2014年上半年,网店交易额同比增速最快的25个县,19个来自西部。
  表面看,是网店、淘宝村数量增长呈现爆发之势,其背后则是更为深刻的变化。曾经饱受销路之苦的农产品与广阔市场的距离不再遥远,曾经就业无门的乡村青年有了创业就业的新平台,曾经缺乏后劲的农民增收之路有了新途径,曾经活力不足的农村消费市场出现了令人兴奋的新增长点。基于此,一些地方已经把发展农村电商作为“三农”“互联网 ”行动计划的首选。
  “互联网 ”之于“三农”的未来,的确值得期待。但“互联网 ‘三农’”不该只是局限于农村电商。互联网来到中国,经历了从工具到渠道、从基础设施再到互联网经济体几个阶段,如今的“互联网 ”更是意味着无限可能。有人说,“互联网 ”时代赋予了传统农业、落后农村、弱势农民奔向现代化征途上一次后发制胜的绝佳契机。也有人说,给现代农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将是下一个风口。如果这样,只把“互联网 ”局限于农村电商,这种“野心”是否有点小了?
  虽然,城乡数字鸿沟、农村信息孤岛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但互联网在弥合城乡差距、倒逼“三农”改革方面已显现一定的功力。互联网 农业,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的应用,提升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让曾经困难重重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有了新的可能。互联网 农民,互联网思维、信息化技术等造就出一批“新农人”,相对于以往的传统农民,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有了很大的不同,
  “谁来种地”的问题似乎看到了可能的解决方式。互联网 农村,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配套的公共服务模式,硬件改变乡村传统面貌,软件改变乡村生活方式,乡村的改变进入新时代。
  前段时间,笔者遇到一位种粮大户,他流转的1万多亩地里运用了“大田农业物联网”技术,一个人可以控制3000亩地的浇灌,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但如今成为了现实。就像这位种粮大户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一样,“互联网 ”的时代,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值得期待。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患者应激的影响,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⑴研究对象及分组: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
阅读与写字是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基础教学,也是对小学生的基本要求,更是落实小学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措施。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基于阅读的小学生写字指导策略的探究,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