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请吃“硒”餐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24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栏语:从硒被发现与人体健康有关以来,人们逐步认识到,应该像摄取淀粉、蛋白质一样,每天也应摄取适量的硒。为了能让更多的人认识硒、了解硒与健康的关系,本刊特意开设“硒与健康”栏目,就硒与健康相关问题答疑解惑。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造成动脉硬化的原因很多,原因之一是过氧化作用损伤动脉内膜。动脉内膜受损后,胆固醇、钙质、血小板容易在受损处凝聚、沉积。受损内膜下层会发生炎性反应,使血管壁增厚,于是形成动脉硬化。
  冠心病发病的原因很多,缺硒就是其中一种。临床研究观察发现,心肌梗死、心绞痛患者中血清硒含量较健康人明显偏低。研究发现冠心病病情越严重,患者的血硒水平越低。因此,血清硒浓度降低会增加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而硒对冠心病的防治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稳定、修复心肌细胞
  
  硒是很强的抗氧化物质,缺硒时动脉内膜容易发生过氧化损伤。另外,硒参与稳定、修复损伤的心肌细胞膜,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充足的硒可改善心肌供血不足,加速损伤细胞的修复,可让心肌梗死范围减少,增加冠状血管的血流量,改善微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换句话说,适当的硒浓度对动脉内膜有保护作用,从而可预防动脉硬化。
  
  防止血栓形成
  
  在人类的血小板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特别高,对硒特别敏感,硒缺乏患者的血小板表现出聚集性增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很容易受损伤脱落,血小板易附着聚集在血管壁上,引起血栓。给硒缺乏的患者补硒,可增加血小板内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能阻止动脉内血小板血栓形成,从而可预防冠心病发生。
  冠心病常伴有血脂异常,而补硒可以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有益于心血管功能的改善。
  因此,冠心病高危人群(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和有心脏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者)和已经确认为冠心病的患者(包括已经确诊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的患者,安装过冠脉支架、进行过冠脉搭桥的患者)都应补硒。
  生活在硒缺乏地区的人群、通过化验发现血硒水平偏低的人群、皮肤容易出现褐色斑的人群等也都应该补硒。
  补硒可以采用食补、硒保健品补充、药补,以食补为主。很多食物中都含有硒,其中蛋类、动物内脏以及肉类、海产品都是硒的良好食物来源。值得注意的是,冠心病患者在食补补硒时应考虑限制胆固醇、脂肪等摄入量。硒的摄入量每天50微克为宜,最多不能超过400微克。
  编辑/杨春霞 yangchunxia@jtyy.com
其他文献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暖集中供热发展迅速,一种是热电厂以热电联产实现城镇集中供热.另一种是通过热水锅炉来完成的.热电厂热电联产供热的调峰热源大部分也采用热水锅炉.文中以
设计了单片机信号发生器的流程,利用Keil编制了具体的程序,并进行了调试与分析。
国际期刊IEEE Nanotechnology Magazine近日以封面论文形式报道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微纳米课题组提升纳米操作机器人可控性的相关成果——“虚拟纳米手”,这是该课题
导轨配磨就是一对相互结合的导轨,采用磨削手段借助导轨磨床的精度和一定的检具测量,控制导轨的形状和尺寸,使导轨获得良好的接触精度和几何精度.
文中给出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人机结合信息采集方案,该方案为及时、准确地获取车间生产数据提供技术支持,为MES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介绍了在PC-DMIS测量软件的环境下,用3个曲面基准面最佳拟合建立测量坐标系的详细步骤。
描述了高压油管管端设计要求,分析了目前广泛使用的管端结构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设计方案,从冷镦变形裂纹和密封效果等方面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
为了保证百万核电主汽调节联合阀在实际应用中能高效、安全可靠地运行,在主汽调节联合阀壳体的设计中,针对主汽调节联合阀壳体的结构,包括进出口锥体结构的设计,阀壳壁厚的计
我27岁,近2年来自觉心跳很快,紧张、睡觉时感觉明显。起床后心口难受,用手捂才能舒服。2007年去医院做过心电图,结果显示心功能降低,心肌供血不足,心率120次/分。服了一些药未见好转
有关调查显示,中国颈椎病患者已达5000万人,每年新增颈椎病患者大约100万人,日渐增长的发病率让越来越多脖子疼痛的人认为自己患颈椎病。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对此,我国颈椎康复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