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头术:史无前例的挑战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gx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全球首例换头术将可能实施的消息越炒越热。俄罗斯现年30岁的计算机科学家瓦雷里·斯皮尔多诺夫称,他就是意大利神经学家赛吉尔·卡纳维罗全球首例头部移植手术的对象,他希望手术能在2016年完成。
  卡纳维罗要实施换头术的雄心并非起于现在,早在2013年就表示要实施了,不过,现在还真是找到了可能也可以实施的对象。尽管很多人,包括专业人员对此表达了不屑一顾的态度,并进行了各种批评甚至指责,但是,不能不承认这是一种治病救人的创新,不乏合理的内核。
  因为,斯皮尔多诺夫从小罹患先天性肌肉萎缩症,迄今为止并无治疗的方法,其身体情况每年都在恶化,现在只能依靠轮椅行动。因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他同意接受卡纳维罗的头部移植手术,即将斯皮尔多诺夫的头部移植到捐赠者健康的躯体上,捐赠者将是一位脑死亡的病人。斯皮尔多诺夫说,我当然害怕,但我没有太多的选择,如果我不努力地试一试,我的人生也许就这么完了。
  卡纳维罗是意大利都灵高级神经协调组的临床医生,因高调宣传“换头”想法而引发医学界争议。2015年2月,他在《国际外科神经学》期刊刊登了一篇综述目前脑移植技术的文章,称现在技术已可以实现“换头”。他对媒体表示,将在今年6月在美国马里兰举行的美国神经和矫形外科医师学会年会上展示自己的项目。
  据悉,头部移植手术非常复杂,估计需36小时才能完成,成本达75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7000万元),手术涵盖很多史无前例的难题。
  根据目前器官移植方面的法律和规范,如果捐赠者及其家属同意捐赠,而且斯皮尔多诺夫也获得知情同意(动手术很有可能死亡),以及卡纳维罗所属医院甚至国家的医学伦理委员会能批准,那么这一手术就有可能实施,只不过这是一个巨大的器官移植手术,同时也是双相的和互为条件与因果关系的。对于躯体(简称B)来说,是移植了斯皮尔多诺夫的大脑;对于斯皮尔多诺夫的大脑来说,则是移植了躯体B。
  换头术的挑战要大于创新,或者说失败的可能性大于成功。首先在技术上要克服一系列问题,例如,血管、神经要接通并起作用,最重要的是斯皮尔多诺夫的大脑要与B的脊髓连接,而且,术后要防止免疫排异反应。即便所有的技术问题都能解决,而且换头后,也恢复了意识及智力,同时让身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正常,还是可能会遭遇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的巴特·杰尔医生评价的“会比死更难受”。
  这种难受首先会表现在自我意识对躯体的接纳和感受上,即斯皮尔多诺夫的大脑总是会面对B的躯体和四肢发出疑问:“我是谁,这是我的身体、手和脚吗?”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就有可能患上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疾病。
  精神分裂症主要是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产生障碍,以及精神活动与行为不协调。一般存在感觉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和行为障碍,以及认知功能障碍。
  如果斯皮尔多诺夫的头换到B的躯体上,那么会首先导致斯皮尔多诺夫的感觉知觉障碍,这种障碍注定是要发生的,因为斯皮尔多诺夫的感觉和认知,除了依靠眼、耳、鼻等感官所获得的感受和信息外,还要大量依赖于B的躯体和四肢的触觉,尤其是皮肤传来的感觉和信息。
  成年人的皮肤表面积约1.5~2平方米,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担负着感觉、调节体温、分泌排泄和吸收等生理功能。
  仅仅是皮肤的感觉就极为复杂和敏感。皮肤能分辨出来的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和痛觉。刺激作用于皮肤,未引起皮肤变形时产生的是触觉,引起皮肤变形时便产生压觉。触觉、压觉都是被动的感觉;触觉和振动觉结合产生的触摸觉则是主动的感觉。这些感觉都是由皮肤上和皮肤内部的各种感受器来完成的,如帕氏小体产生压迫感觉。
  换头后,来自B躯体皮肤的感觉,是否会被斯皮尔多诺夫大脑认定为自己的感觉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正常人在生活中长时间因前臂压迫而发生麻痹时,便会失去正常的位置感,这是皮肤本体感受的一种功能。但是,斯皮尔多诺夫的大脑会不会接受和产生这种正常的感觉还是个疑问。更重要的是,如果斯皮尔多诺夫恋受结婚,与情人或妻子亲热时,他的移植的B躯体会不会给予他正常人的愉悦感是个更大的问题。如果不正常的话,这样的生活可能就真的比死更难受,甚至让其精神分裂。
  另一方面,让斯皮尔多诺夫更为难受的另一个问题是身份问题,包括后代的身份。换头与换身是互补的,因此,换头术是创造了一种人的嵌合体。以斯皮尔多诺夫而言,他拥有的是B的躯体,以B而言,他(她)拥有的是斯皮尔多诺夫的思想,那么,这个嵌合体的身份该如何确定。如果以精神和灵魂决定的人的一切而言,当然可以把这个嵌合体算作斯皮尔多诺夫,但是,其他的问题也会接踵而至,即如果进行生物识别,那么,只有斯皮尔多诺夫的大脑才算是斯皮尔多诺夫,而要以B的身体部分进行识别,就会产生矛盾,甚至连斯皮尔多诺夫生病后需要输血也会产生问题,是以B的血型来输血,还是以斯皮尔多诺夫大脑细胞的表面抗原标准来输血呢?
  更重要的是,如果斯皮尔多诺夫可以生育,他的后代必然是B的染色体,那么,这个后代到底是斯皮尔多诺夫的孩子还是B的孩子?
  如果不能解决这些挑战,换头术不过是为了换头而换头,也无法造福于患者。
其他文献
有人询问:家里的老奶奶便秘,医生说是因为不活动造成的,可是老人家就不愿意动,怎么办?  办法医生其实已经说了,就是让老人家动起来。  人老了,不能觉得幸苦了一辈子,就该歇歇了。生命在于运动,不能倚老卖老不动。但是,不少老年人平衡不好,稍稍不注意,很容易摔倒,一摔倒就可能骨折,也许从此瘫痪在床。这样想来,如果去锻炼,不是非常不安全吗?  不少老年人确实平衡能力不好,但是这里有个因果关系。不是因为平衡
2012年12月8日,潘长江为父亲摆下80岁寿宴,并献唱《我的老父亲》:“不知不觉你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你眼角上添了皱纹……央求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听着儿子深情款款的心声,父亲潘林生眼中泛起感动的泪光。潘长江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县,父母都是县评剧团的演员,父亲潘林生艺名“小悦来”,在当地艺术圈颇有名气。  5岁那年,潘长江患上了一种罕见病——尿崩症。医生断言:“这孩子活不过25岁。
有这样一项竞赛,虽然兴起的时间很短,但却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的参与,而且越来越多的学校也开始成立社团,各省、市教育部门、各地科学技术协会等也大力支持其发展,使更多的人接触这项竞赛。说到这儿,想必你能猜到是什么竞赛了吧?不错,就是机器人竞赛!  机器人竞赛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逻辑思维、动手实践、团队合作等多项综合能力,又因其极富动感,独具魅力,已
美容与养生的功效,让红糖一跃成为追求美丽与健康的消费者津津乐道、争相购买的新宠。它绝对是让你越吃越漂亮的食品。  红糖是甘蔗榨汁后,浓缩形成的带蜜糖。几乎保留了甘蔗中所有的营养成分,和砂糖比营养更加丰富,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且更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一直被认为是补血佳品。其实红糖的功效不仅如此,还能美容养颜。红糖做面膜,可去角质、美白淡斑、滋养嫩肤;红糖泡水喝,可以补血养颜、调理月经、美肤悦颜。 
“当你喜欢很早吃晚餐,或者经常在晚上活动(或者两者都做)的话,这样做会使你体内的血糖浓度在没有进食的漫漫长夜里得到稳定。”来自MD 安德森癌症中心的高级临床营养师斯蒂芬妮.马克松这样解释道。  为什么应该注重血糖浓度?血糖和它所影响的激素会提高或者降低人的食欲和能量,除此之外还会干扰到体内储存或燃烧脂肪的功能。“低血糖会让人在早上觉得懒洋洋的,甚至会更难起床。”马克松这样回答,她还说到低血糖还会让
一项研究综述称,母亲心脏病风险增加与早产有关。《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The 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上发表的一项分析表明,早产本身也会增加母亲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研究人员检视了10项大规模的妊娠期研究,样本量在3706至923686人之间,随访期从12至35年不等。具有早产史的妇女发生缺血性心脏病、中风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无早产
近期研究发现,非恋爱伴侣的选择有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会找几个一对一的同性密友,而男性更喜欢数量多的男性团体或俱乐部。研究员在一些动物的社交圈也发现了这种模式。很多男性之间的友谊就是联盟的构建。  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系的研究员大卫·巴雷特对全球11万多名成年Facebook用户的个人资料照片进行了分析,不同性别的用户间显现出了巨大的差异。不论何时,只要照片中出现一大群人,那么这群人则倾向于为男
太极拳是一种动作柔和的武术,它采用腹式呼吸法,姿势有点像舞蹈。对很多年龄段的人来说,它都是非常有效的锻炼方法。最近的多项研究和详检都发现,练太极拳能提高或改善平衡力、腿部力量、心血管耐力、脉搏率、肌肉灵活度、免疫系统反应、睡眠习惯、幸福感、自我价值感,以及在认知测试中集中注意力和完成多项任务的能力。  俄勒冈研究所(Oregon Research Institute)的项目研究员说,太极拳比拉伸等
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们已成功在临床实验中在羊身上用3D打印技术使其自身干细胞在膝关节内生长出新的半月板。实验原理通过对患者完好无损的膝关节进行磁核共振成像来模拟半月板的大小和形状,发送数据到3D打印机,用可降解材料造出一个精确复制品植入膝关节,随后注入两种生长因子的蛋白质吸引干细胞。人的每个膝盖有两个半月板,在人走路、跑步和弯曲膝盖时发挥稳定和减震的作用,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跳跃、负
近日,全球首例换头术将可能实施的消息越炒越热。俄罗斯现年30岁的计算机科学家瓦雷里·斯皮尔多诺夫称,他就是意大利神经学家赛吉尔·卡纳维罗全球首例头部移植手术的对象,他希望手术能在2016年完成。  卡纳维罗要实施换头术的雄心并非起于现在,早在2013年就表示要实施了,不过,现在还真是找到了可能也可以实施的对象。尽管很多人,包括专业人员对此表达了不屑一顾的态度,并进行了各种批评甚至指责,但是,不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