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论党员学习的基本原则和有效方法

来源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ua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不竭动力。陈云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人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典范。通过对自身革命经历的深刻总结,他对学习问题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系统性认识,其中既包括蕴涵深厚哲学韵味的基本原则,也包括具有极强操作性的实用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今天,每位党员要积极从陈云的这些科学认识中汲取养分,提升自己的学习质量,打破本领恐慌。
  [关键词]
  党员学习;基本原则;有效方法;有益启示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7)04-0095-07
  学习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不竭动力,共产党人靠学习赢得了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也靠学习领导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上坚定前行。对每一个共产党员来说,要坚定理想信念,就必须要靠学习;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就必须要将自身建设成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习近平要求全党勤奋学习,打破本领恐慌,破解前进难题,他强调各级干部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一刻不停增强本领”,“只有全党本领不断增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1]。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陈云是中国共产党人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典范。习近平对陈云的学习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陈云同志出身贫寒,只读过小学,但他靠在长期实践中坚持不懈的刻苦学习,具备了很高的思想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他号召:全党同志要“学习他学习的精神”[2]。陈云关于干部学习的这些思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系统地阐述陈云对学习问题的思考和实践,本文将之分为原则和方法这两个层次进行说明,以期为全党同志更好地学习科学、增长才干、创新发展、服务群众,提供些许历史经验。
  一、学习遵循的基本原则
  对为什么学习、向谁学习、学习态度、学习标准等基本问题的系统性回答,构成了陈云对学习问题的原则性认识。这些认识是陈云长期探索和思考的结果,是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党员学习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实践性是陈云对学习问题科学认识的根本特征,即:学习的内容是源自社会实践,学习主要途径是在社会中锻炼,而学习的目的及其评判标准则是为了服务社会和改造社会。
  (一)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
  在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发出了“要领导革命就须要学习”、“共产党人就应该懂得各种各样的事情”[3]P177的号召下,陈云提出了“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的重要论断。学习是党员增强党性的外在规定和内在动力,是否学习是衡量党员党性高低的基本标准。学习是党员的责任,是党的力量發展的不竭动力,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党员头脑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前进的思想保证。在《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中,陈云将“学习”定为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六项条件之一,他指出:共产党员的口号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每个党员“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4]P50他提出的这一标准影响深远,至今《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第一项就是“学习”。
  为什么学习如此重要?陈云说道:“干部没有文化,没有知识,革命是革不成功的。”“没有文化不成,不要说别的,如果没有识字的人,军队中连文书也找不到,工作便不能做好。”[4]P9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个人成长、工作前进、革命胜利等小“事”、大“事”来说,这个“器”就是学习,学习是党员成才的“基本建设工程”。[5]P154具体说,首先,学习决定了干部的认识水平,学得多、想得深,视野就宽。陈云分析说:“许多不识字的同志都是好同志,但有时了解问题眼光不远大。不识字不能看报,许多地方发生的事变不了解,许多东西不懂得。没有文化,政治水平很难提高,不能看得远,只看到目前,只看到陕北。这不行,要看到全中国,看到全世界。”[4]P94进一步看,学习是工作前进的重要动力。陈云认为:“不把工作和学习联系起来,工作的意义就不完整,工作也不能得到不断改进。因为学习是做好工作的一个条件,而且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6]P318根本上讲,干部学习的好坏,是决定革命成败的重要因素。陈云振聋发聩地讲:如果我们党有了“成千成万”有知识的干部,“并且能够保存下来,使用到革命决战关头,实在是无敌的力量”[4]P118。“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思想力量要变成现实力量,其背后必由人来主持。先进理论只有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掌握,才能成为变革世界的动力。而先锋队掌握理论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要做到革命利益高于一切,是一个教育和锻炼的过程”[4]P121。
  对广大党员提出的学习要求,陈云都以身作则地实践了,学习成为他“一生的重要习惯”[7]P25。即使在“文革”中,已“靠边站”时,他仍坚持学习。赴江西前,他购买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斯大林全集等,统共二三箱的书;[8]P16到江西后,在1969年10月到1972年4月这两年半时间中,他思考党、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和命运,整日看书,光《列宁全集》就读了两遍。[9]P18到80年代末,已近85岁高龄的陈云,仍然给中顾委写信,要求组织老同志们学习哲学,既要为“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更为“带动新干部乃至全党内同志都来学习哲学”[5]P428。
  (二)实际工作是重要的教育武器
  干部要在工作中学习,要在实践中锻炼成材。“真正政治上高明的革命家,只能在革命斗争中培养,不能专从学校里训练。”[4]P142总结革命正反经验,特别是经过对党内教条主义干部教育政策的彻底批判,陈云提出了“实际工作是重要的教育武器”的观点,他指出:“实际工作的过程,就是教育干部的过程。”[4]P125
  为什么要在工作中学习?在陈云看来,这是由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客观条件和真理性质这两层原因决定的。由于共产党“领导着军队和政权”,每个党员都要工作,同时,“因为学校没有那样大,不可能住很多人”[4]P94。因此,党员的学习绝不能仅仅是在党校的短期学习,更要靠个人终身的自学,陈云强调:“我们学习主要的还是靠自修。”“在工作中学习是最主要的办法,是最靠得住的办法。”[4]P172他用“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激励同志们,号召大家进社会这所“长期大学”成博学之士。[4]P94从更深层看,党员在工作中学习,是由实践“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决定的,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故而陈云提出:“真正的理论,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逐渐深刻地领会,因为理论是实际的反映,归根到底是来自实际,而不是来自书本。”[4]P144因此,他教育干部学习和研究必须要做到“实际第一,书本第二。……我们一定要实际第一。”   党员在工作中学习,根本上是要向群众学习。列宁曾讲:青年“只有在与工农的共同劳动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10]P294。毛泽东常用“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俗语教育干部,他讲:“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11]P933陈云非常赞同毛泽东的观点,他强调:离开群众,世上是没有什么诸葛亮的。党员要领导群众、做群众的先生,首先就要向群众学习,做群众的小学生。他向党员提出了“一个口号”,即:“在工作中,不仅要依靠组织,更主要的是要依靠群众。”[4]P218正是如此,陈云提出“每个共产党员要随时随地的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向群众学习。”他不仅教育广大党员,“一切实际工作中的和群众斗争中的经验教训,是我们最好的学习的课本”[4]P50。更告诫同志,“疑难不决的事情,要请教群众,没有这一条,不能算马克思主义者”[4]P218。他鼓励那些缺少群众工作经验的同志:只有通过群众工作这“一条出路”,才能学习“实际的阶级教育”,今天没有经验,明天就有经验了。参加群众工作越久,经验就越丰富。[4]P78知识少、不能成“家”,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不学习,不深入群众”[4]P187。
  对那些缺乏实际经验的新党员、新干部来说,就更应到实际工作中学习,特别是要到艰苦环境中工作锻炼。陈云不仅告诫“新干部”,“只在学校中学习,要掌握理论是不可能的。”“单靠听讲看书,甚至饱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原则,想在政治上真正开展是不可能的。……没有实际经验,就没有政治上开展的基础。”[4]P142更提出要将让他们“先到工作中去学习”确立为“一条章程”,[4]P14将之确立为党内制度。“艰难困苦给我们锻炼本领的机会。”新党员要学习成长,就要在艰苦环境中“墩墩苗”,锤炼党性、增强本领。陈云强调要派新党员到基层学习、在困难中培养,“将大批的延安新党员新干部派到地方上去”,特别是要让他们“多走逆风,少走顺风”,必要时,“要分配其不愿干的工作,以磨炼其意志。”[4]P156在1941年下半年,陈云在送别自己被精简下乡的秘书刘家栋时,真诚鼓励他要珍惜到基层锻炼的机会,要好好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学习。[5]P340
  (三)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
  毛泽东曾讲:“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3]P535谦逊是学习的正确态度。陈云指出:“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或者不愿学习。我们反对那种‘自高自大’、‘自称高明’的倾向,反对那种不愿学习或者对学习没有信心的现象。”[4]P50他特别要求党员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来学习,他强调:“自我批评是共产党员学习的宝贵的武器,虚心地接受党的批评是一个党员进步的必要条件。”[4]P50反之,如果一个党员自高自大、自以为是,这就关闭了同志们帮助自己的大门,也就失去了进步的机会。他郑重警告党员:“最不能实行自我批评的人,最自大的人,就最容易丧失自己的身份,自己的架子搭得越高,跌下来就越痛。”[4]P187他以“讲真理,不要讲面子”、“愈怕丢脸,一定会丢脸。不怕丢脸,反倒可能不丢脸。”等通俗语言号召党员要彻底丢到所谓“面子”,虚心接受同志批评,改正错误、提高自己。他曾为一位犯过错的同志指出一条“明路”——“假如你有错误,人家讲了,就请教请教,问一问人家怎样看法,纠正一番,以后可以少犯错误。”[4]P196陈云鼓励同志们对学习要有信心,特别是那些参加革命早、文化低的工农干部,“要有进取心。态度不傲慢。”[4]P121“读得进的关键,是痛感知识少,下决心读。”[4]P165
  (四)学习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
  革命理论是革命者洞悉世界历史大势的指南针,是他们分析形势、制定政策的“显微镜”和“望远镜”。陈云高度重视理论,强调其重要作用,他指出:“共产党员有了革命的理论,才能从复杂万分的事情中弄出一个头绪,从不绝变化的运动中找出一个方向来,才能把革命的工作做好。不然,就会在复杂的、不绝变化的革命环境中,迷失道路,找不到方向,不能独立工作,也不能正确地实现党的任务和决定。”所以,党员要学习,首先就要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能力的有坚强党性的共产党员”[4]P49。
  党员学习理论必须要联系实际,要将“革命基本理论和实际工作教育一致起来”。理论如脱离实际,就会沦落为僵化的教条,而实践若没有理论指导,便会失去前进方向,陷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之险境。为此,陈云指出:“只停于实际,就不会有远大眼光;只停于高远理论,就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理论和实际两者不能或缺。”[4]P125为实现理论与实际之结合,共产党员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在斗争中学习理论,同时,又用学来的理论更好地指导斗争,在实践中深化、发展认识。在不同党员的学习侧重点上,陈云提出:“有经验者,从理论上去反省经验;无经验者,理论与实践相配合。”“要打破轻视实际的观点,同时,也要反对不安心学习理论,急着要去工作的思想。”[4]P125进一步,他将“学习理论和参加实际工作”一起确立为每位共产党员“不可或缺的责任”[4]P132。陈云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原则,不仅为广大党员所接受和运用,更为他自己一生所坚持和力行,正如一位同志所回忆,“只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思想方法还不算数,必须不断地运用这种思想方法来研究情况、解决问题,在极复杂情况和极难解决的问题中经受锻炼。我们必须像陈云同志所要求的那样,并以陈云同志为榜样,向他学习。”[12]P44
  二、学习采用的有效方法
  如果说,基本原则是党对党员学习的总体要求和宏观规定的话,那么,学习方法则是党员对上述原则所做的具体反馈和微观行动,上述二者是學习中的一对互动关系。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方法问题,因为“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13]P139。为此,陈云就党员学习提出了一些极具操作性的好方法。   (一)“学好哲学,终身受用”
  陈云特别要求党员学好哲学,他多次讲:“首先要学哲学,学习正确观察问题的思想方法,如果对辩证唯物主义一窍不通,就总是要犯错误。”[4]P218“学习哲学,可以使人开窍。学好哲学,终身受用。”[4]P311“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上、工作上才能真正提高。”[4]P254陈云所以重视哲学,原因很多,但根本上源自他对自身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他多次和同志们讲,“过去我们犯错误,主要是因为不根据客观实际办事,主观与客观想脱离。”[6]P311“毛主席对我说,你不是经验少,是思想方法不对头。他要我学点哲学。”[4]P200为此,陈云勤奋学习哲学,不仅精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还参加了由毛泽东主持的“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会”,学习孔子、庄子、荀子和墨子等中国传统古代思想家的哲学思想[4]P232。经过延安的这段学习,陈云逐渐掌握了科学的思想方法,他将其总结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反复、比较”的十五字秘诀。后来,他很有感触地讲:学过哲学后,讲话和写文章就不一样了,就有辩证法了。[15]
  不仅在革命和建设时期,陈云自己学哲学,要求干部学哲学,在改革开放后,他还多次要求党员干部学哲学、学好哲学。他以历史经验教导干部说: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提倡读马列著作,特别是学哲学,对全党的思想提高,认识的统一,起了很大的作用。[4]P254为统一全党思想,提高干部领导能力,他要求党员干部要将学哲学这一宝贵经验继承和发扬下去。他对高级干部讲:“希望能够组织政治局、书记处、国务院的同志都来学习哲学,并把这个学习看成是工作的一部分,也是自己的一项重要责任。”[4]P311对青年干部和新党员的培养,更要提倡学哲学,陈云强调:“在党内,在干部中,在青年中,提倡学哲学,有根本的意义。”[4]P254“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有还是没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思想方法,工作起来会大不一样。”[16]P348
  (二)要“挤”时间学习
  日常工作是紧张忙碌的,在革命年代,更是危险、紧迫的,如何学习?陈云提出了“挤”的方法,也就是从工作之余的休息、娱乐中“挤”时间学习。据身边同志回忆:在担任中组部部长期间,陈云在业余时间,既不打扑克,也不跳舞,而是“如饥似渴,有时甚至到了拼命的地步”[6]P311读书。陈云不仅“挤”时间自己学习,更难得的是,他还“挤”时间到各类院校讲课,授人以渔。他讲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党员》等课程,深入浅出、语言生动、通俗易懂,深受学员欢迎,一位马列学院的学员讲:“自听过陈云同志的讲课后,才如梦初醒,好像才認识了党,才第一次入党。”[17]还有一位中央党校的青年学员回忆:“我真正系统地学习,并且懂得一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党建知识,就是在陈云同志的亲自领导和教诲下取得的。”[6]P317这种“挤”的学习方法,对干部日常学习很有帮助,在当时延安影响很大,毛泽东专门在干部大会上点名表扬陈云,[3]P181并选他为学习模范。据于若木同志回忆,即使在自己和陈云新婚大喜之夜,陈云还给自己连续上了三晚的党史课,从此,在延安留下了“洞房上党课”的学习佳话。
  (三)“支部是教育党员训练党员最基本的学校”
  支部是联结组织和个人的桥梁。从组织角度看,支部是党的微观基础,是“最下层的组织”、“最基本的组织”,[4]P53是完成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从党员角度看,支部是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载体,是“教育党员训练党员最基本的学校”,因此,陈云要求“支部领导机关和支部中党龄较长的党员,应该担负教育新党员的责任。”[4]P61进一步说,就是要通过在支部中建立若干“读书小组”,组内同志们一起学习、互相启发,程度高的同志帮助程度低的同志,共同进步。[4]P107
  为响应“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学习竞赛”号召,陈云亲自组建、参加了“中组部学习小组”和“中青委学习小组”。小组成员按照他提出的方法学习,即:“首先由每个人一本一本读原著,在自学中弄懂原著。在此基础上,与大家一起讨论结合起来,形成相互教学的局面。那时,一周要讨论一次,由一个或两个同志先准备好,先作发言,讲讲这一段、这一章学习内容是什么,中心思想讲了哪些。然后,大家来进行讨论,看他们讲得对不对,还有什么补充。”[6]P314在学习中,陈云不仅完成规定任务,发挥模范作用,而且监督、督促其他同志,他既关心大家的学习进展,交流学习心得,耐心答疑解惑,还严肃批评教育那些未完成读书计划的同志,促其上进。正是在他的积极推动和领导下,学习小组的成员们都受益匪浅。一位列席中组部学习小组的“二排议员”很感慨地说:“我所掌握的一些马列主义基础理论,基本上是在中央组织部期间打下的基础。”[6]P316一位青委同志也曾回忆这段往事道:“我真正系统地学习,并且懂得一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党建知识,就是在陈云同志的亲自领导和教诲下取得的。”[6]P317在1940年4-5月份,中共中央举行的第一届“五五”学习节纪念活动中,中组部学习小组被评为模范学习小组。[14]P278
  (四)读书三法:“做笔记”“一本一本地读”“定计划”
  党员如何把书读好?陈云基于干部实际,结合自己经验,提出了多个读书的好方法,其中三个方法很有操作性。第一,读书要做笔记。在陈云看来,做笔记“有两个好处,一是让你多读几次,一是逼着你聚精会神,认真思索,使你了解深刻些,而不像随便看过去那样模模糊糊。”[4]P107第二,一本一本书读懂。针对有的党员贪多求快、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陈云指出:“要读就读懂,不要一知半解。这种力求把书上的意思都读懂的办法,是达到融会贯通的必经步骤。”“要将现有的主要教科书一本一本地读,既不是弛怠,也不用着急,一步一步来。可以每个星期读三四十页,每字每句都要读懂,不懂的就要认真请教。一本一本书读懂的办法很重要。”[4]P106第三,定读书计划。为了真正读懂书,也为了和懒惰作斗争、培养读书习惯,陈云提出“要订出一个切实的读书计划,照着去办,坚持不懈”[4]P107。例如,在延安时期,为啃下《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哥达纲领批判》《帝国主义论》这些哲学大部头,陈云就用到了上述方法。对一本厚书,他从头到尾一章一章、一段一段地读,读懂为止,读完一本再读下一本;同时,他制定学习计划,想好先学什么、后学什么,无论工作多忙,他都坚持每天读书,计划读到哪一章哪一页,就一定读完,绝不落空。[12]P47   三、给今天党员学习的有益启示
  “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陈云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时期所形成、成熟和发展的这些有关党员学习的思想,对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服务性、创新型政党,对于提升每位党员的执政能力和党性修养,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一)终身学习
  “学习是共产党員的责任”。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新情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和新要求,一些党员干部工作中出现了“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18]P403的情况,以致陷入“本领恐慌”。从表面上看这属于技术层面与工作方法问题,其根源在于不善于学习,没有通过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以及实现党的执政目标是极其不相适应的。因此新形势下加强学习不仅仅是从事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更是共产党员的重大责任。这与革命形势下陈云强调“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自觉抓好学习、增强党性修养。”[19]每位党员要担负起这份责任,“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2],做到终身学习。学习过程中要克服“自己的满足”这个敌人,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在困难和逆境中不断磨练砥砺,实现自我超越。通过学习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为民服务新本领,为驱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储备充足“电力”。
  (二)工作中学
  “在工作中学习是最主要的办法,是最靠得住的办法。”[4]P172陈云关于“实际工作是重要的教育武器”的原则以及“挤”时间学习的方法也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尤其是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处于纷繁复杂的工作环境,因日常工作与教学资源所限,党员干部缺少整块的学习时间,更多的学习只能靠在工作中学。要“挤”时间学习,如饥似渴地学习,哪怕每天进步一点点,时间长了也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同时,由于工作形势的瞬息万变,党员干部经常会遇到各种新问题与突发状况,并不能在理论中找到答案,经常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也只能边干边学。边干边学就要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将工作中产生的疑问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在工作中获得答案,在实践中增长本领。工作、学习相互促进、循环上升,这也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党员干部通过工作中学习逐渐转变工作作风,增强了自身能力,有力促进了全党执政水平的提高。
  (三)向群众学
  人民群众的丰富实践是党员“最好的学习的课本”。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陈云正是不断向群众学习,请教群众,才积累了群众工作的丰富经验,从而开辟了工作新局面。新时期党员干部要向群众学习,就是要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11]P899的群众路线,使党的各项主张和政策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和群众期待,使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认识论在实践中更加散发光芒。向群众学还要求党员干部深化群众感情,了解群众呼声,解决群众难题,“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当好人民公仆”[19],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提出:“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一致起来,着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说明新形势下向群众学习、为群众服务、对群众负责、受群众检验是内在统一的关系。这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证。
  (四)善学哲学
  陈云讲:“学好哲学,终身受用。”习近平要求全党同志“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2]“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20]P1哲学经典不仅思想深邃,还往往是大部头。党员要准确把握其内涵,学有所成,必须要有科学方法,既要“做微分”,订学习计划,化整为零,“每天读几页”“读十几页”,一本一本书读懂,也要“做积分”,发挥党的组织生活这个重要内容和载体,通过支部组建学习小组,同志间互相督促监督,交流学习心得,互帮互助、互相促进。善学哲学更是要学习陈云的十五字秘诀,掌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理论联系实际,学深悟透,善学善用,学以致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解决问题。
  时至今日,陈云关于党员学习的基本原则和有效方法,对广大党员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全党同志要不断从陈云丰富的学习观中汲取养分,涤荡心灵,提升自我,把学习当成一种责任、一种方式、一种习惯。在学习中博采众长、启迪心智,在学习中砺能笃行、提高本领,在学习中服务群众,强本固基。如此,全面小康必将成功在望,中国梦定然前景可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第四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序言〉[N].人民日报,2015-02-28.
  [2]习近平.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6-13.
  [3]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年谱(1905-1995):中卷[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6]金冲及.陈云传: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7]陈方.我眼中的多面父亲[J].纵横,2015(6).
  [8]陈伟力.父亲时刻都想着“要让老百姓的生活一年比一年有提高”[J].纵横,2015(6).
  [9]陈元.父亲教我读书做人[J].纵横,2015(6).
  [10]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缅怀陈云》编辑组.缅怀陈云[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1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年谱(1905-1995):上卷[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15][ZK(]朱佳木.陈云家风——共产党人家风的典范[EB/OL].http://www.hprc.org.cn/leidaxinxi/ds/201506/t20150624_333909.html.[ZK)]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年谱(1905-1995):下卷[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17][ZK(]谢中峰.我对延安马列学院的几点回忆[A].吴介民主编.延安马列学院回忆录[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ZK)]
  [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9]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N].人民日报,2016-11-03.
  [20]习近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N].人民日报,2015-01-25.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开展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语文写作不仅在语文考试中占有重要的分值,其写作能力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甚至学生终身的写作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加强语文写作教学极具现实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 写作教学 策略  1前言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文字准确、灵
根据主题侧重点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主题是"为什么",发展阶段主题是"是什么",深入阶段主题是"怎么样",整个研究呈现步步深入趋势。纵观研究现状,
<正>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这首题名《责子》的五言诗,是陶渊明以儿子们为内容的一首诗歌。名为责子,实乃以子为戏,借子开心、取乐。正如诗人在《止酒》诗中自言:“好味止园葵,大欢止稚子。”可见,诗人归隐田园后,最大的欢乐就寄托在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身上。
绪论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基于“工具性”这一点,作为构成这一“工具”中最为基础的组成部件当属“汉字”。汉字的学习不仅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而且也是传递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但在识字教学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识字教学中忽视了识字教学的原则。本文将探索小学识字教学的原则,以此来有效地解决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识字教学存在问题  通过对新课程目标
在分析影响地方文献服务工作各种因素的基础上.从地方文献采集、合作、收藏、服务、数字化建设五方面阐述地方文献服务工作内容及其实现的策略。
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人们的关注。因此,如何利用数字化资源为中小学新课改服务则成为中小学图书馆工作者探究的课题。文章从构建教育信息教学资源.推广数字化服务
<正> 由齐鲁石化公司、山东省伦理学研究会和山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山东省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暨生产社会化研讨会”5月15日至19日在淄博辛店召开。现将会议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职业道德建设问题(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标准和道德标准向题。一种意见认为,生产力标准与道德标准是一致的,生产力标准也
公共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工作对图书馆整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必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才能满足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要求。本文分析阐述了公共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和存在的问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插图有着提高兴趣、促进表达、深化理解和激活思维的作用,如能在教学中善加利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加强高校党校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党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处理好党校培训的各种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全面开创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