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yxx_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7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纠正心衰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 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能改善CHF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心力衰竭;认知行为干预;生活质量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因疾病反复发作,病程长,症状较重,往往需要住院治疗,增加家庭压力和经济负担,往往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等心理反应,从而加重CHF的临床症状,影响患者恢复[1]。从护理学角度出发,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对心衰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让心衰患者消除各种不良心理,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内科于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老年CHF患者78例,其中男43例,女35例,年龄59-78,平均(68.5±9.5)岁,平均病程(4.8±1.2)年,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2例,Ⅲ-Ⅳ级46例。基础心脏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49例,冠心病25例,扩张性心肌病4例。排除有精神病史和脑、肝、胆原发性疾病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心功能分级等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
  1.2.1 认知评估 成立干预小组,主动与患者沟通,与患者建立友好关系,必要时应用肢体语言安慰患者,使患者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评估患者的文化水平、理解知识的能力和心理状态。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尽量采用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甚至图画进行表达。运用自制的心力衰竭认知程度测评表,测评患者对发病诱因、疾病表现、治疗方式、预防保健知识四部分的认知程度,共32题,答对一题得1分,答错或不作答得0分,根据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分值,制定个体化的认知行为干预计划。
  1.2.2 认知重塑 根据患者个体认知能力差异进行分层次、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多种形式引导和教育[2],向患者详细讲解心衰的疾病知识、治疗方法,合理引导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时对教育效果予以评价,以便及时给予补充及重复引导,强化患者记忆,以达到预期目的。
  1.2.3 行为重建 建议患者穿着宽松衣服,给予半卧位,让患者感觉舒适。告知患者控制钠水摄入的重要性及意义,发放图文并茂的食物含水量表,以便患者自己统计、控制出入量。建议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少量多餐,控制钠盐摄入。心衰患者对药物知识的知晓程度可直接影响患者服药依从行为,护理人员应对药物知识进行全面宣教,强调规范服药的重要性。提示患者劳累、感染和情绪激动是发病的诱因,应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尽量避免感冒,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1.2.4 放松疗法 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提供温馨舒适的环境。指导患者松弛肌肉,舒缓压力,必要时可给予心理暗示,分散对疾病的过分注意,以达到放松的目的。
  1.2.5 家庭支持 让家属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鼓励家属关怀患者,探视患者,给患者营造一个轻松、稳定的心理环境。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心理状态,>50分评定为焦虑或抑郁。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包括总体健康(GH)、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等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由小组成员向患者详细说明填写方法,让患者自行填写。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资料以 χ±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SAS和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1个月后,SAS和SDS评分均有降低,而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观察组情绪改善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均优于干预前,但兩组间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 论
  CHF患者易引发负性情绪,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与躯体症状相互作用,严重影响治疗效果与康复[3]。认知行为干预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通过帮助患者分析当前状况、诱因,介绍相关知识和预后,纠正错误的认知行为,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从而增强治疗的依从性[4]。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患者对自身状况和治疗手段有了详尽的了解,通过认知重塑,亲属的支持配合,有效降低了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最大程度上扩大了药物治疗的效果[5]。生活质量作为临床上评价患者身心整体康复的重要指标,包括个体心理、物质生活条件及社会功能等各方面的主观感受及客观状态,尤其适用于评价CHF等慢性疾病。通过对患者实施认知能力评估,重建认知行为,家庭支持干预,遵医嘱指导,放松训练指导,饮食指导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6]。认知干预和行为疗法能较好地解决患者各种心理问题,起到比单纯药物治疗所达不到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刘艳.认知行为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负性自我概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4):14-16.
  [2] 尹亚妮,吕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护理知识认知度的调查及对再住院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l6):1886-1888.
  [3] 张红斌,张军,杨建国,等.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与抑郁焦虑状态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11):1849-1850.
  [4] Gheorghiade,Colucci WS,Swedberg K.Beta-blockers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J].Circulation,2009,107(12):1570-1575.
  [5] Biteker.Current therapeutic perspectives in 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J].Ann Thorac Surg,2011,91(1):331.
  [6] 娄云霄,魏万宏.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4920-4921.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沈阳市农村孕妇孕中期免费超声筛查出生缺陷项目组织、筛查对象、执行流程及管理.
目的 探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20例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实施一期彻底清创,并根据细
【摘要】 目的 探讨骨科牵引术对下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8例下肢骨折患者采取牵引术治疗,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并进行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8例下肢骨折患者经牵引治疗后,46例患者康复,2例患者的骨折处呈未完全纤维愈合,但肢体功能得到了部分恢复。随访时间6个月后,约85%患者的骨折处未出现疼痛,肢体运动功能较好,生活能够自理。结论 骨科牵引术对下肢创伤性骨折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
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并骨髓坏死(BMN)临床上十分罕见,最近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目的 通过了解儿童体内铁、锌、钙元素的含量水平,探讨防止儿童体内微量元素缺乏或过多的防治方法.方法 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门诊298例2个月~14岁儿童无名指末梢血行铁、锌.
目的 观察5%那他霉素联合0.2%氟康唑应用于真菌性角膜炎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96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依据病情轻重分为治疗A组(轻中度)与治疗B组(重度),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那
【摘要】 目的 观察鼻腔喷雾器(鼻朗)加糜蛋白酶治疗儿童感染性鼻炎的临床效果,寻找治疗儿童感染性鼻炎的新途径。方法 选择80例感染性鼻炎的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鼻朗加糜蛋白酶混合制剂喷鼻,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糖浆,治疗期限均为2周,分别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达(92.5%)高于对照组(72.5%),经χ2检验,χ2=10.05,P<0.01,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
期刊
目的 分析输卵管妊娠破裂误诊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减少误诊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24例输卵管妊娠破裂误诊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4例中,
高血压是一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此疾病具有较高的病发率、致残率.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6年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8周岁的成人高血压病患的发病率约为百分之二十五左右,虽
目的 探究氨溴索联合小剂量阿奇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蛋白酶与抗蛋白酶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