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激(组诗)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6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 度
  小时候,有个表哥爱捉弄人
  他拿粉笔,在尽其所能的高处
  写下我的名字,再写上“坏蛋”二字
  而我无法涂掉它
  作为报复,我也写上他的名字和“坏蛋”
  不过他轻而易举地涂掉了自己的名字
  再换上我的名字
  我只有在他走了之后
  才能爬上梯子,享有占领制高点的快乐
  在“坏蛋”之前,面壁写上他的名字
  我的朋友在他的办公室高挂一块白板
  每天在那里粘上一张纸
  每天他得仰起脖子,手也尽其所能地抬高
  他自嘲如此苦修为了治疗颈椎
  他以毛笔,中楷手书《心经》
  在他的名字之后,他写下“沐手”
  一个每天都在用敬语的人
  我怎能不高看他一眼
  即 景
  我本应仰望它们
  只是由于楼层的高度,变成了俯视它们
  大雪节气之后,白杨树的叶子所剩无几
  鸟雀们也不再群集于光秃秃的树上
  只有两只喜鹊以此为乐园
  忙于在树杈上搭窝
  每天都有生动的一课
  太聪明了,它们选取的小木棍,长短都合适
  太灵巧了,它们可以把小木棍弄弯以符合加固所需
  太神奇了,它们猛啄树干像预先去除可恶的瘤子
  同样神奇的是,它们选定向阳的南面作为入口
  当然,太不容易了,它们要飞到几十米之外或更远
  找来一根又一根
  你不会比它们更理解什么叫
  风吹草动
  你不会比它们更盼望春天
  它们的窝搭好之后,就会孵出一窝小的
  在冷雨中,它们将轮流守候雏鸟
  你不会比它们懂得什么叫
  心惊肉跳
  如果你不能亲眼目睹那一幕幕
  明年春天,你就到我们的院子里来吧
  只是我们不明白,为什么它们那么快
  就学会了飞翔
  只会如此赞美:春天
  唯有在它们的羽翼上就位
  我的敬仰会再次转为遗憾,正如
  有生之年,我永远不能
  用梵文写一首诗
  试 笔
  临近午夜,看到对面顶楼上
  有人借着月光练习跳绳
  此时此刻,还有这么好的精力
  想必是个年轻人
  可以想象,他动作娴熟身轻如燕
  这样的场景并不多见
  事实上,这么多年来
  我是头一回目睹
  即便他是一时兴起,也足以
  让我羡慕不已
  听不见他跳绳的声音
  但可以想象耳畔生风
  听不见他的喘息,如同
  即便他发现了我,也只是
  一个模糊的身影,远远不及
  一声咳嗽清晰
  不知道他为何夜半操练
  或許,他也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家伙
  为瘦身,或只是为了证明自己
  重拾少年的技艺?种种猜想
  都无法证实,如同
  每每面对一张白纸,全然是个生手
  但我知道,当我回到灯下
  我将接过他的绳子
  我的手感到了有力的一握
  为这郑重的接力
  感 激
  即便为自己的生日写一首诗
  我也不能把自己独立出来
  我想起的人
  有的可以听到,有的
  再也不能
  种种奇妙的关联令人感激
  感激近在身边的人
  感激远在远方的人
  即便太遥远的,像上帝一样
  难以取悦
  而最遥远的,就像一个孤儿
  所幸我从来不是一个孤儿
  所以,为自己的生日写一首诗
  唯有感激
  所有我想到的人
  以我卑微的名义
  耳 洞
  耳朵越来越脏
  太多油腻之物
  即便如此,耳洞
  仍然阻止手指探入
  感谢造物主吧
  蜿蜒的耳洞自设禁区
  对直奔目标的莽撞说不
  对洁净之名说不
  对如雷贯耳说不
  责任编辑 夏 群
其他文献
高明的作家常常会有意识地建构自己的文学地理,即在某种独特的空间或地域中比较集中地写人状物,抒情表意,从而使这一空间下的人和事都有鲜明的“这一个”意味,呈现出别具情致的文学诗意。最近读到李永兵的非洲题材系列短篇小说,一种浓郁的文学风情扑面而来。这些作品都以非洲的卡萨布兰卡小镇作为小说背景地,在小镇的某个援非工地、贫民窟、靠海的简易酒馆,活跃着来自祖国黄村和本土的各式小人物:小商店老板、包工头、援非工
期刊
一  1976年,我二十一岁,冬季征兵的时候,我报了名。这是我第四次报名参军。  时值初冬。卤汀河上吹来的风带来阵阵寒意,但我心里暖洋洋的。今天部队上的人来村里对适龄青年面选,这是第一关。第二关,硬碰硬体检。第三关是政审定兵。第一关特别重要。部队上来带兵的看不上眼,那就没戏了。  面选在马甸小学的操场。我早饭碗一丢,赶紧出门。走出三四十米远,我又踅了回来。我看看上身穿的是刷得泛白的大棉袄,赶紧脱下
期刊
1  2017年年底,一场小雪悄无声息地来到了江北。王逸兴早上推开门,看见门口的花坛里、树冠上已经覆盖了一层薄薄的白。白雪与绿叶相互映衬,淡雅清新,别提有多养眼了。儿子王子青看见雪,立即欢叫起来,缠着要爸爸陪他打雪仗。已经四年级的小男孩,之前一直跟爸妈在广东生活,几乎没见过像模像样的雪。  好,你先去洗脸,等吃过早饭爸爸陪你堆雪人、打雪仗。  一家人正坐在桌边吃早餐时,门外走廊上有人在拍打衣服上的
期刊
一  天将傍晚,暮色比往常要稍微暗了那么一点儿。西面的杨树林子中,静静地浮动着铁锈色赤霞;杨树林子背后那条浑浊的河水,正自南向北不紧不慢流淌着;而更远处的山谷里,日头已悄然隐没了涨红的脸面,整个五尺铺镇便被暮气轻轻收拢,活像一只刚刚降落在地面上的大风筝,倏忽静了下来。  大黄蜂最先闻听到马蹄和车轱辘声,便箭一般离开了家门奔向路口,虎视眈眈蹲守在平时自己最喜欢的那块“风水宝地”上。说是“风水宝地”也
期刊
快半夜的时候,沈志祥突然接到老婆姚兰打来的电话。姚兰急匆匆地说了两句话,沈志祥激动得也没听清,只记得姚兰最后说,明天晚上《新闻联播》后不见不散。沈志祥想对姚兰说儿子想她了,还想问问她明晚想吃什么,连着喂了几声,没听到姚兰说话,却听到一阵“嘟——嘟——”的忙音。沈志祥心想,姚兰说明天晚上《新闻联播》后不见不散,那明天晚上就能见到她了!沈志祥虽然没有和姚兰说上一句话,但还是高兴得睡不着,才分别二十多天
期刊
步行街上人流如织,人们手持大包小袋,沉浸在节前疯狂扫货的喜色之中。如织人流里,我瞄见一个行迹诡异的家伙,裹着灰色短风衣,帽沿遮下了半幅脸,看不出相貌和年龄,行路漫无目的,低垂的目光来回扫视路人的提包和口袋。猎物出现了,一个年轻美女左手拎着沉甸甸的购物袋,右手往嘴里推冰糖葫芦,忘却了身后挎包拉链半敞,露出了皮夹的一角。那男人贴近目标,伺机下手……  我的右手本能地从羽绒服里呼地抽了出来,虎口与拉链磕
期刊
开 头  我举着一只放大镜在地图上寻找。  我有一个写作习惯,在动笔设计人物和故事之前,先要在地图上标出人物的行动路线图,再在纸上列出人物故事线。这保证了我在文本中的叙述能够流畅和合理地完成,这个习惯已经保持了多年。  这一次,也不例外。  我要在地图上寻找两个点。故事与人物的开始点。  作为一名军人写作者,我对江西是不陌生的。江西的名字,从某种程度上说,在我们共产党党史和人民解放军军史上有着浓墨
期刊
一  过了东西湖大桥,余怒甩了一把方向盘,把汽车驶上了京港澳高速。改变路线是他临时决定的,上武汉三环线前给汽车加油时,余怒突然收到项目部短信通知,原定明天召开的春节安全工作会议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严重,改为手机视频形式召开。这等于给正在年休的他又腾出一天休息时间,于是余怒决定拐道陪母亲去一趟韶山。瞻仰主席故居是她和父亲多年未遂的心愿,现在父亲先走了,他不想母亲也留下遗憾。  已是农历腊月二十八,高速
期刊
天边最后一抹残阳伴着三长两短五声渺远的汽笛声悄然吞噬了小鎮,站台斜阳剪影下翘首以盼的是一位母亲,她紧张地摩搓着双手,时不时望着站台上的时刻表,最后一班从远方开来的列车即将抵达,她从嘴里哈出一团团雾气,绕过眉间的黛结,直迎上进站的火车蒸汽,裹挟着,糅杂着被淹没、消失。  每月月末25号是方二嫂最盼望的日子,她会推掉站台上的一切工作,把攒着一个月的假期用在这一天,早早收拾好家,做好可口的饭菜,拎上儿子
期刊
胡竹峰有古意,这“古意”,说的是他往来相亲的皆是古人,日行起居,也莫不是一派古风古韵。屈原、司马迁、陶渊明、范仲淹、张岱、胡兰成……《战国策》《聊斋志异》《红楼梦》……古人在他的文字里复活,古人所看的书、所览的画也在他的抚摸下再度鲜活起来。古人、古书与他相伴相行,往来交接,完全浸染了他的日常生活,也使他笔下的文字,全然退去现代生活的痕迹,仿佛亘古如此,仿佛天地不仁,白云苍狗,绵延至今,与久远之前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