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社团,你准备好了吗?

来源 :中学生天地(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一季,校园里的青春气息异常浓烈——热闹的宣传,火爆的招聘,纷繁的活动……随着新学期一起到来的,是轰轰烈烈的社团纳新活动。
  面对这道声势浩大的选择题,有人跃跃欲试:“没有社团生活的高中时代是不完整的,究竟去哪个社团释放我的光和热呢?”有人持观望态度:“学业那么重,有那么多时间参加社团活动吗?班主任会不会不支持啊?爸妈反对怎么办?”有人则直接回避:“这些活动不适合我,没有我感兴趣的社团。”
  本期特别关注,邀请到几位学生社团的骨干人物,和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的社团故事。如果你还在为如何做上面那道选择题犯难的话,别忙,听完这些故事,再问问自己:加入社团,我准备好了吗?
  魁地奇社:骑着扫把飞翔
  王佳晟(杭州外国语学校)
  如果你只是想一想,不去实践,那么你的世界里永远不会有魔法降临。人人都会做梦,你有勇气让美梦成真吗?
  你看过《哈利·波特》吗?还记不记得小说或电影中那激动人心的魁地奇(Quidditch)比赛?现在,魁地奇运动已经从魔法世界走进了我们这些“麻瓜”们的现实世界,而且中国也有了第一个魁地奇运动组织,那就是杭州外国语学校魁地奇协会。我很高兴,我和我的伙伴们为这个梦想的实现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2011年暑假,我远赴美国,去哈佛大学参加那里的“暑期学校”。有一次,我跟着哈佛大学一个环保社团一起去足球场担任志愿者,环保社的社长和我聊起了即将上映的《哈利·波特7》,他无意中提到,他的一个好朋友也在玩魁地奇,而哈佛大学的魁地奇队是很有声誉的。
  作为一名资深哈迷,我一下子兴奋起来了。我清晰地记得,哈利是如何蹬着扫帚飞上天,抢回了被马尔福夺取的记忆球,如何吞进了金色飞贼而让比赛结束,又是如何欣喜于小天狼星送的最先进的扫帚火弩箭……但我们又不是魔法师,怎么玩这个魁地奇啊?于是我一再追问,他只是告诉我,参加魁地奇比赛的每个队员都和《哈利·波特》里面一样,要骑着扫帚,看起来很搞笑。但是在哈佛,大家都很喜欢这项运动。
  后来得知,哈佛魁地奇队在暑假是不训练的。遗憾之余,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找到了IQA(国际魁地奇协会)的官方网站,并在心里产生了一个模糊的愿望:把这项运动带回中国。
  回国之后,很多人都问我在美国的经历,而我对每个人都会提起魁地奇。几乎所有人一听到都惊愕地问:“这可怎么飞?!”许多人都感到夹着一把扫帚在两腿中间跑来跑去简直是个笑话……
  显然,要把这项运动介绍给大家,不能光靠我一个人的热情,必须要一个有组织的团队。正好,我是杭外“右脑风暴”社团的成员,我们这个社团集合了一帮热爱创新的家伙,曾经发起和组织过魔方大赛、数独大赛、左手大赛等好几个有影响力的活动,一度辉煌,但那个时候已经“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也需要有一次大型活动来提振一下。9月开学后的社团例会上,我试着跟社团的几个骨干说了我的想法。大家都觉得,这是个很神奇的idea,不妨一试。
  但是真要开始做的时候,我却有点犹豫了。光是翻译游戏规则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国际魁地奇协会官网上所有的东西都是英文的,更何况,即使翻译过来,有没有人愿意读这蹩脚而枯燥的文字也绝对是个问题。
  就在这时,社团的一位骨干跑来找我,说他跟他们班的一位外教提到了此事,那个外教非常感兴趣,而且她在读大学时就见过她的同学玩这个。我一听就来劲了,赶紧跑去办公室找她。她非常年轻,刚刚毕业没多久,见我来找她,也非常开心和激动,表示非常乐意帮忙。她帮我们联系了她还在念大学的朋友,来帮我们答疑解惑。这件事给了我们极大的动力和信心。
  我们写了策划书,向学校提出申请报告,并且很快得到了批准。我们自己买了笨拙的小扫帚,去五金店做了6个比赛用的球环。花了两个星期翻译出规则之后,我们又在学校里进行了一次魁地奇建队报名,有约50位同学报名,成立了代表高中三个年级的3支队伍,并一共打了三场成功的试验比赛——史称第一届杭外魁地奇联赛。比赛虽然简陋了些,但是大家玩得都很高兴。
  我们下定决心“吃螃蟹”,也品尝到了“螃蟹”的美味。但是,当激动的心情平复下来后,我们回味自己做的这件事,开始慢慢意识到一些东西。
  首先,虽然活动总体上成功,但问题也暴露出来。因为我们只是把它当作一次临时的社团活动来做,加上组织者对赛制也缺乏了解,导致大家训练次数不足,事实上也没法组织大家经常来训练,毕竟来玩魁地奇的同学有很多并非“右脑风暴”的社员,人家也有自己的社团活动,本来高中学习就挺忙的,凭什么为了一个兄弟社团发起的临时性活动付出那么多精力呢?而训练不足直接影响了比赛的流畅性,裁判的水平也不高,队员不能心服口服。
  其次是运作组织过程磕磕绊绊,缺钱,缺经验,缺人手,缺一套完整的运作体系,缺宣传……几乎什么都缺。
  但我们为此付出了心血,也从中享受到了乐趣,舍不得让它仅仅这样昙花一现了。然而,如果还是这样杂乱无章地进行下去,恐怕大家的热情很快就会耗尽……寒假到了,七位杭外的高三保送生和出国生以及一位高二的同学来了一次“密会”。经过讨论,大家都觉得,如果想让魁地奇的火种继续燃烧下去,如果想让更多人喜欢并参与到魁地奇运动中来,甚至向校外拓展,必须有一个专门的“组织”。于是,杭外魁地奇协会成立了。
  我们写了一份比较完善的策划书,把团队分成了赛务、宣传、财务、公关四个小组,四个小组相互配合,但都有各自明确的责任,“各个击破”地去完成各自的目标。有了这样一个比较健全的组织,事情一下子变得顺利了很多:
  我们制作了“官方视频教程”,如果你有兴趣了解怎么玩魁地奇,到优酷上去搜索“杭外魁地奇”就OK;我们在人人网和新浪微博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平台,游戏规则、赛事实况、照片和近期动态都能很方便地找到;我们拉到了资金和服装赞助,制作出了更好的比赛道具;我们和国际魁地奇协会取得了联系,还成为了正式成员,获得了国魁联世界杯的参赛权……
  最重要的是,我们连续组织了第二届和第三届杭外魁地奇联赛,水平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除了本校师生外,杭二中、杭十四中、浙江工业大学等许多外校的同学都被吸引来观战,场上场下几百人一起热血沸腾的场面,真是壮观!   听听我的经验:
  务实地走好每一步,不要眼高手低。我们刚开始的时候也有点急于求成,把目标一下子就设定为要大力推广魁地奇运动,让大家都来玩。但后来才体会到,大家时间精力都有限,关键是先要不断完善魁地奇协会内部构架,能够组织起像样的魁地奇比赛,然后才能吸引更多人的兴趣和参与,慢慢扩大影响力。
  Have fun。与其为了某种“使命”或 “名利”而做什么事,不如单纯一点,为了得到快乐去做。如果我不是一个死忠的哈迷,如果不是觉得魁地奇真的太好玩了,可能早就迫于各种压力放弃了。创立杭外魁地奇协会这段经历带给我的,没有别的,只是一段High过的青春。
  心理社:坚持、在坚持
  李心悦 (曾就读于嘉兴市第一中学)
  如果你只想试一试,不去坚持,那么你的世界将总是止步于失败。万事开头难,你选择一战而败,还是愈挫愈勇?
  我可以很肯定地说:心理社是我高中最美丽的回忆。
  那时,高中的生活才开了个头,各种社团的招新就开始了。相信这对于大多数的高一新生来说,都是件陌生而充满激情的事——听说了很久,但是第一次接触。
  我瞥见了在角落里的心理社招新告示,一下子就兴奋了,这是个很吸引我的社团。只是,招新广告有些语焉不详。后来我去心理咨询室和心理老师聊天,说起心理社,老师说,心理社现在没有了,那个告示已经作废了。我不甘心地问老师,那还会不会再开?老师说,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试试。
  我很有兴趣,试试就试试!
  全凭着对心理学的热爱,还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我成了心理社的社长。
  可那时,我连“社团”是个什么概念都不知道。整个心理社就只有我一个人,所有的事都只能自己做。该怎么入手呢?一个人不叫社团,我该找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玩,我要招新。我天天跟着我学美术的闺蜜学习Photoshop,终于拼出一张比较满意的招新海报来。老师帮助我准备了申请表,想报名入社的同学都会来找我要申请表。那一阵我每天都尽可能呆在教室,生怕有人找我领表格时我不在。拿表格的同学免不了会问起心理社要干什么,未来怎么发展,大概会招多少人等问题。有些问题第一次被问起时,我还会傻眼,不过多讲几次后,就能从容微笑作答了。
  无数张报名表返回到了我的手里,以什么标准来选择成员呢?态度。我希望心理社不仅仅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社团,更是社员的精神港湾,不论大家在生活、学习、交友哪方面遇到了困惑,都能在这里得到发泄和疏导。我们愿意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所以,态度很重要。
  就这样,我召集到了第一届的心理社成员。每个心理社成员在入社时都会签一份保密协议,保证我们每次交流时和别人分享的秘密是不能对外公开的,这是最起码的尊重,每个人都要遵守。我们之间的交往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社员有的内向,有的外向,但大家常聚在一起,从认识自己到认识朋友,从亲情到爱情……无话不谈。大家都喜欢这样的见面,分享各自被压抑了许久的秘密。第一届社员之间颇有默契,社团内的氛围很好。
  但第二届社员进来时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新的社员来自我们下一届的新生,而原本老社员之间已经很熟悉了。为了让新社员尽快融入我们的大家庭,我们设计了让老社员来介绍新社员的方式,但这样的方式显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老社员过于活跃导致新社员不能及时融入。心理社出现了新社员大规模退社的情况,招进来的12个人在第一次活动后只留下来了5个。
  我们顿时仓皇失措,后来是当时的副社长带着几个老社员找到那些新社员,逐一询问他们离社的原因,再把他们一个个劝回来。我知道这件事的时候,非常感动,因为学长学姐去挽留学弟学妹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后来,我们也一起反思了这个问题。社团招新,其实双方都只能看到对方的表面,之后免不了有个相互了解的过程。作为新社员,应该有积极主动融入的心态,而不是被动等待被接纳。而社团本身也应该在包容性、归属感等问题上多做做功课。
  渡过了这些难关,心理社一天天茁壮起来。那一年的校庆表演上,我们的心理剧作为试行样本表演,反响不错,学校从此开始每年都举办心理剧大赛。那一年的心理文化月,我们在校园里开展了几个实验,大多数的同学都参与了我们的活动。我觉得这就是影响力。
  不过,中学社团有一个致命障碍——高考。想安心地做好一个社团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大多数师长都不会同意,毕竟高考是一场我们输不起的博弈。但我们依然坚持存在,因为这是高中生活中重要的一笔。
  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在高三的时候就退出社团专心学习了,但我有个学弟却做到了我们没有做到的事。他高一入社时,学习成绩不理想,父母和老师都向他施加压力,让他离开社团,我也曾劝过他,然而他却留下了,因为他有兴趣且有能力组织社团活动。他一直坚持到高中毕业。后来的事实证明,社团活动其实并没有影响他的学习。
  回想起我最初接管心理社的那个契机,是老师的一句鼓励:有兴趣,就试试。真的试了才知道,坚持这两个字有多重要!
  听听我的经验:
  我觉得许多高中生加入社团的时候都有这样的心态:先问自己能从社团中得到什么,而不是先想我能在这个社团中做些什么。然而你不付出、不融入,怎么可能有所收获呢?你努力融入这个集体,在这个舞台上实现自己的价值,就一定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名鸾汉服社:我有我的力量
  杨肖悦(杭州第二中学)
  如果你只是跟着凑凑热闹,不去创新,那么你的世界里永远都只有别人的脚印,既然要做,就努力烙上你自己的印迹。
  “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我愿重回汉唐,再谱盛世华章。何惧道阻且长,看我华夏儿郎。”初遇汉服时,我初三。初中的毕业典礼在孔庙举行,所有的同学着汉服,行古礼。那时的我,第一次觉得汉服很美。
  上了高中,在学校社团招新仪式上,我见到了身着汉服的“同袍”(来源于《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是对汉服复兴者的昵称),这让我有了与汉服重逢的机会,我义无反顾地加入了鸣鸾汉服社。   当我第一次拿到自己买的汉服,在寝室试穿的那一刻,心中是满足和自豪。想要宣传汉服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汉服的愿望,也在心中逐渐清晰起来。经过一年社团大大小小活动的历练,我接掌了汉服社。
  成为社长后不久,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元旦汇演,作为一年中为数不多的社团大型活动,我们对于元旦汇演的重视,可想而知。经过讨论我们打算以舞台剧的形式来展示汉服文化。我向同班的一位古诗词造诣非常深厚的同学提起此事,她爽快地答应帮我写剧本,当天晚上,她就将第一幕写完了。一周以后,完整的剧本《江山一诺》交到了我手上。有了剧本,我便召集社员出演,由于人员不足,我们甚至向动漫社和棋魂社借了两位同学。而写剧本的那位“同袍”,在彩排过程中身兼数职,一人包揽导演、编剧、武术指导,还客串了旁白和宫女。
  我们辛苦排练了一个月,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节目没有通过学校的初审。老师说,我们的舞台剧和话剧社的节目形式重复,且元旦汇演上话剧类的节目太多,建议我们表演的节目是穿着汉服走秀。得知这一消息,我的心情,只有“悲愤”二字可以形容,我和编剧当场就和老师据理力争,第二天又去找老师理论,但两次均以失败告终。
  走秀这种样式的活动汉服社搞过太多次,并且我们认为它不足以体现汉服真正的文化内涵,既然我们承担起了汉服社复兴的使命,就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我们宁愿放弃这次演出,也不愿意敷衍了事。最终,汉服社缺席了元旦汇演。我向所有参加排练的同学一一说抱歉,内心无比沉重。
  这场夭折的活动,使我真正意识到了责任的重大。我一度迷惘和退缩,不知道要怎样将这个社团维持下去,或者我就让社团按照原有的轨迹运转,平稳过渡到下一任社长的手中。可我复兴汉服的梦想怎么办?难道要“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既然做了,总要留下点什么!我和“同袍”们彼此扶持,重拾信心。我们接过了社团,承担的就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爱好,还有社团创建至今的所有成员的共同期望,我们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创新,向前走一步,再将这个社团传递给下一届学子。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我们到底应该用怎样的形式去展示汉服文化。我们所要传承的,是千百年来泱泱华夏的礼仪与文化,我们所要展现的,是炎黄子孙的气度与魄力。走秀,只能让观众看到一件衣服,看不见背后的传统文化。或许,将汉服与中国元素中的古琴、茶道、舞蹈等结合起来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五一节假期中,我们趁着西溪花朝节的机会,去西溪湿地组织了一次外拍活动。起先我们很紧张,怕人们把我们当成怪物,可出人意料的是,游客们大多以赞赏的眼光望着我们,都说我们身上的衣服很美,十分好奇。许多游客提出想和我们合影。有人还问我们有关汉服的历史,有个游客还对我们说:“希望你们能多举办几次这样的活动,也希望你们继续坚持下去。”
  5月初,在面向初中同学的杭二中社团展示中,何东涛副校长点名要穿那套“白色的儒雅一点的”汉服,她在学校碎心湖畔与同学们合影,兴起之时,还与学生同演了一段“新编版”《梁祝》。后来,在何校长的“怂恿”之下,校长叶翠微也穿上了那套白色的汉服,和我们共同录了一段汉服社的宣传片。
  有一位来自北师大的教授在合影时对我们说,他也很喜欢汉服文化,希望我们能将其发扬光大。
  今年5月底,汉服社又参加了杭二中、杭二中国际部、长河中学共同举办的慈善义演活动。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我们自行完成了节目《琴思》的编排与演出,将汉服与舞蹈、舞剑相结合,配上朗诵、音乐和幻灯片,既展示了汉服,又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在编排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难题,领舞临时不能跳,有人扭伤了脚,古琴坏了,动作不齐……我们对节目进行了多次修改,终于让节目日趋成熟。回报我们的,是节目结束后热烈的掌声以及同学的好评。而这次演出对于我来说,还有其他意义,这是我在交接前所负责的最后一项活动,活动结束了,我便要将社团交到下一届“同袍”手中。虽然有不舍,但我相信,有着一代又一代社员的不断创新,汉服社会越来越出色。
  听听我的经验:
  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参加些有营养的社团活动吧,那绝对会令你的高中生活更充实。我知道有很多同学会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怕社团活动浪费时间,怕老师和家长不支持,最终远离社团。可我发现,我身边的社团活动积极分子们没有一个是耽误学习的,而且他们的家长和老师都支持他们的活动,我们也聚在一起讨论过原因,最后得出结论——真正的热爱是有魔力的,它可以感染你周围的人,最关键的是你自己坚定与否,如果你为梦想执著坚持,爱你的父母和老师们,谁会忍心击碎一个孩子的梦?有时候,不是周围的阻力大,而是你自己信念不够坚定。
  跑酷社:梦想随身携带
  洪振柯(衢州高级中学)
  如果你想过、试过、做过、收获过,可你不愿那段经历尘封在中学时代,没关系,记得带上你的梦想,飞向远方。
  老翁是在高二时转到我们班的,之所以叫他老翁,是因为他年龄比班里的同学们大,有着其他同学都没有的成熟。他被分配到我们寝室,作为320寝室长的我,很热情地带他参观了学校。
  走到学校的后山,我们看见了一张石桌,他突然跑过去,奋力一跃,身体几乎与桌面平行,接着手用力撑了一下桌子,平平稳稳地落在地上。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我看得目瞪口呆。我结结巴巴地问:“这,这……这是跑酷?”他笑着说:“嗯,你也知道?”
  在寝室的“夜谈时间”里,我才了解到,老翁原来是广东珠海ET跑酷队的二级队员,这次来衢州读书,是他家里人的决定,但是他却有一个随身携带的梦想——在衢州发展自己的跑酷队。
  同寝室的4个同学听后,立马拜他为师,我理所应当地成了大师兄。老翁严肃地告诉我们,跑酷对于他来说非常重要,所以要求我们不能以只是玩玩的心态来学习跑酷。
  我想着以后自己也像老翁那样“飞檐走壁”的情景,坚定地答应了。
  于是老翁就用专业跑酷队的训练标准来训练我们,那个过程对于从不锻炼的我们来说非常艰苦,现在回忆起来都觉得十分恐怖——每天早上5点起床进行体能训练,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靠墙半蹲5分钟、还有各种变态的闻所未闻的训练方式……我们终于知道老翁身上的肌肉是怎么来的了。   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我们几乎天天浑身酸痛,连手都抬不起来,大腿一直哆嗦。老翁看着我们一个个的惨样,笑着安慰我们:“你们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我第一次做体能训练的时候都吐了。”
  又不拿这个参加高考,做好了 也没有奖励,可我们到底为什么面对这么残酷的训练,还要咬牙坚持?我想,是因为老翁对梦想的坚定感染了我们,我们曾在他的梦想前郑重许诺,现在,我们有了共同的梦想。
  经过了一个多星期的训练,我们已经渐渐适应了体能训练,他开始教我们真正的跑酷。
  跑酷最重要的,不是身体素质,而是心理素质,要学会克服内心的障碍和恐惧。他说:“会做一个动作和敢不敢去做这个动作是两码事。如果你不敢,那么和你不会有什么区别?有人在做一个动作时会想这想那,要是失误了怎么办?要是没跳过去怎么办?要是脚钩住了怎么办?要是摔下去了怎么办?那么他就永远学不好跑酷,真正的跑酷者在做动作时,是想着越过障碍后的快感,而不是障碍本身。”
  他的这番话深深触动了我,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从跑酷的一些简单动作开始教我们,可是每次老翁做起来帅气无比的动作,轮到我们做起来就非常难看,他就特爱牛哄哄地在我们面前把一个动作做好几次来嘲讽我们。
  经过一段时间,学校里许多人都知道了高二(7)班有人在玩跑酷,可毕竟我们是民间组织,没有经过官方的认同。于是老翁去找老师谈,想成立一个跑酷社,可是学校以跑酷这项运动太危险为由拒绝了老翁的请求。
  可这并没能阻止老翁想要把跑酷发扬光大的想法。他在学校的贴吧里发帖,在公共体育课带着我们几个徒弟给其他班的同学作跑酷表演。经过努力,渐渐有其他班的同学慕名加入了跑酷社。
  老翁知道跑酷这项运动带有危险性,与我们几个徒弟一起拟定了一份安全责任书,要求每一位入社的成员阅读并签名。而老师也在一再强调安全事项后,默认了我们的跑酷社。
  学校双休日放假,老翁组织社团成员进行团练。他先在城里各个地方踩点,寻找可以训练的地点和障碍物,然后制定团练路线。
  在一次团练时,我因为不专心,做“狗爬”时摔了,脚骨裂,打了两个月的石膏。果然,老翁一再防范的安全事故终于发生了,居然还发生在大师兄我的身上。
  不得已,我退出了跑酷社,只能每天早上在学校里看着他们训练体能。
  在高二下学期快要结束的一次团练中,老翁的脚也不幸骨折了,因为在城墙上做“猫扑”时,墙砖居然突然松动,掉了下来砸到了他。我拄着拐杖去医院里看他,两个打着石膏的人互相挖苦吐槽了一番。
  暑假过后,我的脚好了,进入了高三的复习生活。可是却没有在学校里看见老翁的身影。他去哪儿了?脚伤怎么样了,跑酷社还办吗?带着这些没有人解答的疑问,我匆匆忙忙地挤进高考的大军中……
  后来偶然得知老翁的消息是在电视上,衢州电视台报道了衢州唯一一支跑酷队——NPK自然力量跑酷队,已经发展得非常壮大了,他们和杭州2S跑酷队进行交流,还拥有自己的训练场馆。我顿时一惊,正想着已经快一年没有老翁的消息了,电视屏幕上就出现了那个让我熟悉的身影。
  “当时我们可是连队服都没有呢!”我自言自语道,心中却无限感动。我佩服他无论何时何地都不放弃梦想的勇气,羡慕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我们平凡琐碎的生活中,这真是一个奇迹。
  最后一次看见老翁是在高考结束的暑假,他刚从广东回来,在NPK的场馆里,给我做了一个“双猩猩”,并用和在学校里第一次在我面前表演“猴跳”后一样的表情、一样的语气问我:“想学么?”
  我笑着看他,说道:“好。”
  (小编提醒:跑酷有风险,若非受过专业训练,切忌盲目模仿。)
  听听我的经验:
  我们的思维有时候太局限了,总喜欢做方便的选择题,讨厌可以直陈想法的主观题,挑社团也是一样。如果有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固然好,但如果你喜欢和擅长的领域没有可供你选择的社团怎么办?有没有想过自己创建一个?很多人的悲剧在于:不是不知道要做什么,而是知道要做什么,却仍然没有做。还有些同学遗憾高三了、毕业了就要跟自己钟爱的社团Say good-bye了。别忘了,梦想在哪里都可以绽放!高中社团生活锻炼了你,当你走出校门,依然可以找到崭新的天地去进一步实现梦想。将来,你会做得更好!我还要对那些“天生”对社团生活不感冒的同学们说,你缺席社团可以,但有些东西却不可以在你的生活中缺席,那就是——一个梦想,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其他文献
     
·主持人语·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其核心要义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也明确提出了“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的实施途径和要求。相较而言,管理育人是学校最重视也是最难把握的。其一,一视同仁的管理理念在个性多元化的学生面前常遭诟病,刚柔并济的管理思路让学校在管理方法的选择上常陷尴尬,精细周全的管理举措让主张个性化发
10月11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发布《2014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从2014年开始,浙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各科目将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寒、暑假前各考一次。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9门学科同时开考。此外,高考英语听力、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目考试时间调整为与学业水平考试时间同步。学生每门学科可选择参加2次考试,按最高成绩计
今天是文学社新成员名单张榜公布的日子,我跑去找自己的名字却没找着,从两个月前我刚进这所高中算起,这已是第三次名落孙山了。前些日子天文社招考社员,我满怀信心去应试却落选了;投广播社招人时,我又惨遭淘汰。不知道这几个月来,我为什么会处处碰壁。  我并不是个擅长社会活动的女生,听学长说,多参加社团活动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我想以一个全新的形象出现在新同学面前,可总不像在初中时能左右逢源——那么多社团
有一种瘦,  叫作妈妈觉得你不胖。  有一种饿,  叫作妈妈让你再吃点。  有一种时尚,  叫作妈妈觉得挺好看。  有一种爱,  叫作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摘 要】对一所学校来说,影响力是一种软实力,是一种文化力,表现为社会的接受度和能给予社会的影响。由内而外、自然生成是原则,着眼文化力、培育代言人、构建朋友圈、用好融媒体,以及用愿景鼓舞人、用故事感动人、用项目吸引人、用活动影响人,这些学校社会影响力提升的策略与方法是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提供的校本经验,值得借鉴。  【关键词】金葵花;学校文化;影响力;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G627.1 【文献
片名:《巴黎,我爱你》(法国)  导演:奥利维亚·阿萨亚斯等  主演:朱丽叶·比诺什等  听到巴黎,脑海中直接转换成了“浪漫”。是香榭丽舍大道,还是卢浮宫?不,只是凡人的喜怒哀乐。你能看到,在巴黎正发生着什么:卑微而伟大的故事,寻找爱与被爱,自由与理想……十多个小故事,有的看似荒诞不经,有的看似毫无头绪,但是细细品味,你会发现其中每个导演想表达的“真理”。  电影海报上写“une histoire
新型石墨烯晶体管研制成功  物理学家盖姆和诺沃肖洛夫因为“对石墨烯的突破性实验”荣获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从此公众对石墨烯渐渐熟悉起来。石墨烯就是单层的碳原子,它是已知材料中最薄的一种,不仅坚韧牢固、透光率高,而且传递电子的速度比已知导体都快,因此有望替代硅作为顶级电子材料来制造晶体管。  以前,科学家将石墨烯置于绝缘衬底上方来制造晶体管,然而这会削弱石墨烯的电学性能。现在美国IBM公司的研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国学经典;语文素养  当下,不少小学生沉迷于手机资讯、网络奇幻小说及内容浅显的漫画等内容,对优秀文学作品特别是一些国学经典缺乏深入学习和诵读,这不利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蕴含着大量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将学习国学经典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
细细一数,我已游历过美国50个州中的41个了。而这一切,都要从我高中交换尾声的毕业旅行开始。光这次旅行,美国妈妈就带我去了23个州。我的美国经历,也正是从西部之旅开始,才慢慢变得真实、完整——    准备出发  我第一次去美国是2003年,那是高中交换,被派到了人烟稀少的威斯康辛州中部小镇堪培里亚。美国的中学放假很早,到2004年5月底,暑假就开始了。虽然我在那里非常努力,一年就拿到了高中文凭,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