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我才是元凶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og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患难朋友”(A Friend in Need)是英国现代剧作家和短篇小说家毛姆的一篇家喻户晓的短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毛姆冷静、客观、深刻地分析了人格的弱点,揭示了人格的压抑与放纵及由此而产生的真与伪、恶与善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及其后果。本文运用心理分析的文学批评理论对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剖析,探讨其心理的实质。
  关键词:三重人格结构学说 本我 自我 超我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素有“天堂之魔”之称的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他于1874年1月出生在巴黎,童年时由于身材矮小且严重口吃,经常受到大孩子的欺凌和折磨,养成了他孤僻、敏感、内向的性格,并对他的世界观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人性弱点的冷静、客观和深刻分析是其短篇小说的标志,而“患难朋友”(A Friend in Need)就是这样的一个名篇。在这篇短篇小说中,毛姆利用新批评理论分析小说人物的心理,运用对比和反讽的修辞手法,从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生动地刻画出一个虚伪冷酷的绅士形象,展示了生命的脆弱,揭示了人性的缺失。
   “患难朋友”写于1925年,1936年收入小说集《全面人》(Cosmopolitans)。“患难朋友”原名为“一个连只苍蝇也不会伤害的人”(The Man Who Wouldn’t Hurt a Fly),取自“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如果读者从题目猜测小说的内容,应该是一人身处困境,真正朋友出手相救,患难见真情。但是故事的内容与标题却恰恰相反,身处困境的伦尼·伯顿(Lenny Burton)希望爱德华·海德·伯顿(Edward Hyde Burton),他的同姓之人能拉他一把,结果却溺水身亡。作者运用了反讽的手法,让读者大跌眼镜,表达了作者对人性本质的困惑。
   这个短篇小说要传达的信息是:外表往往是靠不住的。从外表和举止来看,爱德华文雅坦率,和蔼可亲,慷慨大方,许多人都说他是个世上最令人尊敬的人,而实际他却是铁石心肠。他对需要他帮助的朋友——山穷水尽的伦尼,并没有伸出援手,而是让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还心平气和地讲述这件事。毛姆在小说的最后没有对爱德华及其所作所为加以评论,这留给读者无限想象和思考空间。作者运用高超的写作技巧创作了让读者感到无比困惑的小说,读者禁不住要问:爱德华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一件令作者和读者都大感震惊的事情?谁是 “杀了人”的元凶?伦尼为何又会“自愿”成为受害者呢?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为什么患难不见真情?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学说为小说的深刻解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全新的研究视角,使我们可以探析一番,从已知的悲剧结局推断出未知的心理原因。
   一 三重人格结构学说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他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提出了三重人格结构学说。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从内部控制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决定着一个人在给定情境中的行为特征或行为模式。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人格结构的最基本的一层是本我。本我即本能的我,它是混乱的、最原始的和非理性的心理结构。它充满着本能和欲望的强烈冲动,按照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行事,它完全不懂什么是善恶和道德,只知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盲目地追求满足和享乐。
   人格结构的中间一层是自我。自我是面对现实的我,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自我是本我和外界环境的调节者,奉行现实原则。它既要满足本我的需要,又要制止违反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法律的行为,即它把外界的影响施加给本我,并努力用现实原则代替在本我中占主导地位的快乐原则。它既以大部分的精力来控制和压抑发自本我的非理性的冲动,又迂回地给予本我以适当的满足,以良心、自我理想等至善原则来规范本我。
   最上面一层是超我。超我,是道德化了的我,它也是从自我中分化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人接受了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理想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它由道德理想和良心构成,是人类生活较高尚行动的动力。超我遵循理想原则,通过自我典范(即良心和自我理想)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超我代表社会道德准则,压抑本能冲动,是人格中高级的、道德的、超自我的心理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在正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是统一的、相互协调的。在自我的自我保护本能影响下,现实原则会取代快乐原则。但同时,现实原则并没有放弃最终获得快乐的打算,而是延迟了快乐的实现,放弃它的多种可能性,使人们的通往快乐的道路变得漫长而迂回,所以人们要暂时忍受“痛苦”。也正是通过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相互制约,人格才能保持正常的状态。但是本我和超我经常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中,自我也总是试图调和这对相互冲突的力量。当这三者失去平衡发生冲突时,就会导致精神病症和人格异常,人格结构就处于失衡状态,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人就会有非正常的举动,甚至会造成毁灭性的后果。
   二 元凶爱德华:压抑后释放的本我
   小说中的爱德华是个大好人。他打桥牌打得很好,而且慷慨大方;说话时嗓音柔和,通情达理;人缘很好,有一个和谐融洽的家庭。他给人最深的印象是忠厚善良,并且他是个富有的商人,每个便士都是自己赚来的。他的文弱矮小会唤起人们做保护者的本能,让人感到他连伤害一只苍蝇都不忍心。
   由此可见,爱德华的人格中有光明善良的一面,其人格中的超我的心理结构非常突出,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超我以良心、自我理想等至善原则来规范本我,使得他的举止行为符合道德行为的标准,具体表现为慷慨大方、通情达理、忠厚善良、亲切慈祥和让人觉得他对人们具有真诚的爱。也正是基于此,走向穷途末路的伦尼才会向他发出求助。
   在爱德华超我人格的具体表现中,读者可以看到自我对于本我的控制。在现实社会中,爱德华自我能力比较强,即将自己的欲望与社会认同的叙事行为规则非常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不仅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并且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中曾经说过人类社会的最终动机是经济的。迄今为止,劳动的需要主导着人类社会。而根据弗洛伊德的看法,这种人类必须劳作的残酷现实必需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得压抑某些追求享乐和满足的自然倾向。富有的爱德华自己赚来每个便士,也就意味着他也必须得压抑某些追求享乐和满足的自然倾向,即以大部分的精力来控制和压抑发自本我的非理性的冲动,又迂回地给予本我以适当的满足。
   在爱德华的人格中,自我的对于本我的控制还表现在他对伦尼的两次委婉拒绝上:第一次,伦尼来找爱德华给他安排一个职业,爱德华对他说目前一点也帮不上忙,再过35年再看看吧;第二次,伦尼说他会游泳,爱德华说如果他能从汐屋俱乐部游泳三英里多路,绕过灯塔那儿的湍急潮流,到樽见的小海湾登岸就派给他一个工作。
   爱德华的这两次婉拒是自我试图在本我和超我之间作出平衡,既可以让伦尼明白自己不愿也帮不了他,也不至于像直接拒绝那样使对方尴尬,特别是保全了他自己慷慨大方的谦谦君子形象。但是这种自我的协调并没有起到作用,一方面是由于焦虑的伦尼当时没有理解他的话语的真正含义,以为是抓住了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另一方面是爱德华受到压抑的本我战胜了超我,得到了释放。如果爱德华慷慨大方地为伦尼提供一份工作,这就意味着他要拿自己劳动挣来的钱去养活一个吃白食的人,因为伦尼除了会打桥牌什么也不会。这无疑会有损于爱德华的利益,与他的本我的追求满足和快乐的本性相悖。现实原则原本并没有放弃最终获得快乐的打算,而是坚持使快乐延迟实现,这时现实原则被快乐原则所取代。爱德华受压抑后释放的本我使他在明明知道因为酗酒放荡而毁坏了体质的伦尼根本对付不了灯塔的湍急潮流和公司没有空缺职位的情况下,还让伦尼去游泳作为给他工作的测试,就是把伦尼领上了不归之路,就是杀了人的元凶,爱德华受压抑后释放的本我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
   三 受害者伦尼:放纵的本我
   如前所述,劳动的需要主导着人类社会。如果我们不必为了生存而工作的话,就可以终日无所事事,尽情追求享乐和满足,即本我不受自我的监管,人可以混乱地、毫无理性地、只知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盲目地追求满足。而伦尼就是这样不必为了生存而去工作的人:他家里每个季度都会寄一点钱给他,靠国内汇款生活在海外。他桥牌打得很出色,可以赢得一点钱。他总是衣冠楚楚,相貌堂堂,风度翩翩,女人们很是欣赏他。风流倜傥的他可以尽情潇洒,出手阔绰地去打桥牌赢钱的同时也赢得了无数女子的芳心。因此,伦尼人格结构是不完整的:只有本我,没有理性的、按照“现实原则”行动而能做出现实正确的判断的自我,更没有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能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而按至善原则活动的超我,即伦尼的人格是放纵的本我。
   因此,这种免于为生存而工作的双赢是伦尼的幸运,更是不幸。家里不再寄钱给他了,打牌手气又不好,因此来求助于爱德华。要是找不到事情做,他只好自杀了。伦尼放纵的、无限膨胀的本我失去了可以尽情追求享乐和满足的经济保障,使得他有生以来第一次面对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去工作的残酷现实。但是,伦尼的人格结构中没有自我,没有充当本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络者与仲裁者,他也就不能根据自身所处的困境来及时有效地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从而做出理性或正确的判断。所以,他向爱德华寻求一份工作无异于伸手向爱德华要钱。他没有能力为爱德华创造价值,也自然得不到每一个便士都是自己挣来的爱德华的帮助。正是这种没有受到现实陶冶和为了生存而工作的必须压抑的放纵膨胀的本我,使之无法适应突变的失去依靠的现实生活,无法理解爱德华的几次委婉拒绝,无法对爱德华的名为面试、实为拒绝的“游泳测试”和自身的身体状况做出正确理智的判断,最终溺水而亡。因此,是伦尼·伯顿无限放纵和膨胀的本我杀死了他自己。
   四 结语
   爱德华·海德·伯顿的人格中有如圣人般光明良善的一面,也有恶魔般黑暗邪恶的一面。这样的“坏人形象”的性格和行为尽管有悖伦理道德,为文明社会所不容,但其作恶的动机却是比较单纯的,是出自真实的人性的流露与释放。与此同时,受害者伦尼·伯顿之所以会被害,一方面是“坏人形象”的真实人性过分强烈的流露与释放带来的毁灭;但另一方面,受害者本身所具有的某些人格不健全的弱点,即无限放纵和膨胀的本我,使得他无力做出冷静、客观和理智的判断来避免毁灭。
   由于自身的坎坷经历、口吃缺陷以及为社会所不容的情感生活,毛姆本人具有自卑感,因此他得出了人性本恶的结论,认为人性以恶为基点,善恶相兼,人性是复杂不可知的,是个神秘的矛盾统一体。在其短篇小说“患难朋友”中,读者从爱德华·海德·伯顿的人格中既能看到人性中善恶两重性的冲突和对立,又能感受到二者的互相渗透和转化。同时,伦尼·伯顿的悲惨结局又警示读者:人们只有根据自身所处的实际情况及时恰当地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才能做出理性或正确的判断,从而避免造成毁灭性后果。
  
   参考文献:
   [1] Samuel J.Rogal.A 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Encyclopedia. http://books.google.com.hk/,2010,6,2.
   [2] W·L·古尔灵等著:《文学批评方法手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
   [3]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高继海译:《精神分析引论》,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4] 孟庆梅:《从〈患难之交〉看人性的缺失与生命的脆弱》,《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8年第10期。
   [5] T·伊格尔顿:《文学理论导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
   [6] 年慧敏:《〈患难之交〉的文体风格和叙事技巧分析》,《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第9期。
   [7] 周怡、王建周:《精神分析理论与鲁迅的文学创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简介:焦绘宏,女,1972—,河北滦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英美文学、典籍英译,工作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2011年10月,英国小说家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凭借小说《终结的意义》(The Sense of and Ending),将当今英国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文学奖项之一“布克奖”揽入怀中。此前,巴恩斯曾三次入围布克奖,但都空手而归。对于此次获奖,巴恩斯不无幽默地说道:“我把布克奖当成买彩票,它只取决于评委的眼光和喜好。”而评委会主席斯特拉·里明顿在颁奖典礼上说道:“《终结的意义》
期刊
摘要 长期以来,在西方世界中,山是田园景观的对立面,并把自然作为人对立一极的客体。而塞尚犹如一个探荒者,在高山之中发现了山的原始魅力,以及大自然“无形”、“混乱”、广袤的深度和生命力。通过对圣维多克山的观照,塞尚体验到大自然的意义和生命的本质,从而发现了大自然的内在价值和情感,使人产生了创造的冲动以及自我实现的愿望,同时也实现了人与自然的沟通、平衡和融合,建立了一个既变化又和谐的精神世界。  关键
期刊
摘要 中国皇家园林集中体现了中国特有的象征艺术建筑风格。本文从象征艺术的语汇分析了中国皇家园林在抽象元素和具象元素方面的运用,并从对中国皇家园林象征艺术的研究中发现了运用的手法。进而利用和借鉴这些手法对我国现当代的园林设计进行指导。  关键词:中国皇家园林 隐喻设计 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TU-86文献标识码:A    一国内外对于象征艺术的研究现状  人们对隐喻设计的研究主要是从文化的角度对语
期刊
摘要 老舍是多产作家,他的大量作品中,有众多是关于节日的。这些作品完整地呈现了中国现当代节日体系,是对现代以来中国节日的复杂感知。中国现当代流行的传统节日、政治性节日和国际性节日都得到反映和表现。老舍对传统节日的感受和体验是复杂的,受着时代的影响,往往联系着他个人的遭际,打上他个人的烙印,贯穿着他的平民意识。  关键词:老舍 节日 呈现 感知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六六在《王贵与安娜》、《双面胶》和《蜗居》这三部婚姻家庭题材小说中塑造了真实而又各不相同的女性形象,从普通民众的角度表达了女性对爱情、婚姻、家庭和自我的种种认识,既折射出社会发展的脉络,也反映了时代生活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婚姻 家庭 女性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婚姻和家庭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区域环境中,人们以不同的角
期刊
摘要 在沦陷时期东北女作家的作品中,女作家们用女性细腻的笔触描绘着具有血腥味的生活,表现女人们在受压迫、受凌辱中逐步形成的坚强。东北女性坚强的生命体验使我们发现男性的传统主宰地位发生改变,甚至男性性别价值在生活中也表现为缺失状态。女作家们从家庭生活、家族生活、自立生存追求中审视异性存在价值,凸显东北女性独有的生存经历。  关键词:沦陷时期 女性体验 身份缺失 异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期刊
摘要 美国著名小说家唐纳德·巴塞尔姆的写作风格奇异,其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个荒谬的不真实的故事,却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人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本文以其短篇小说《玻璃山》为例,对荒谬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唐纳德·巴塞尔姆 荒谬 《玻璃山》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60年代时一些现代主义作家的作品渐渐地体现出这样一种观念,即宇宙是荒谬
期刊
摘要 《金色笔记》是英国著名作家莱辛的代表作。她塑造的主人公安娜不仅是英国上世纪50年代左翼女性知识分子的代表,更是人类自己的代表。安娜通过不懈的努力对自己的意识和无意识进行严格的剖析,完成了一个从精神崩溃到身心完整的心理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一个荣格式的个性化过程。  关键词:《金色笔记》 个性化过程 无意识 原型 阴影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期刊
摘要 伟大的文学作品是对原始意象及神话的重复和颠覆,即伟大的文学作品都包含一个原始意象或神话,这种原始意象或神话的不断重复使其成为隐喻性的神话寓言,而成为伟大的文学作品的永恒母题。本文主要阐述了“补天”神话这种独特的价值意义——寓言性(隐喻性)加以解读与阐释,并试图借助有关作品,诠释这一在漫漫长夜中人们构筑和期盼的乌托邦世界。  关键词:神话 女神 “补天” 再生  中图分类号:I276
期刊
摘要 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对黑人音乐尤其是爵士乐布鲁斯的热爱与深刻理解,帮助他构建起宏伟而绚丽的文字大厦。文学和音乐的完美结合使埃里森的文学作品独具魅力,他把黑人音乐巧妙地融合进其长篇小说《无形人》中。作为黑人文化隐喻的黑人音乐赋予了小说音乐般的“形”、“神”、“韵”,帮助作家建构了小说意义并加深了小说的主题意蕴,揭示了黑人群体“无形无体无根”的生存困境,以及寻找自我与文化身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