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隐喻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dan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对黑人音乐尤其是爵士乐布鲁斯的热爱与深刻理解,帮助他构建起宏伟而绚丽的文字大厦。文学和音乐的完美结合使埃里森的文学作品独具魅力,他把黑人音乐巧妙地融合进其长篇小说《无形人》中。作为黑人文化隐喻的黑人音乐赋予了小说音乐般的“形”、“神”、“韵”,帮助作家建构了小说意义并加深了小说的主题意蕴,揭示了黑人群体“无形无体无根”的生存困境,以及寻找自我与文化身份认同的强烈愿望。
  关键词:黑人音乐 爵士乐 布鲁斯 文化隐喻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小说《无形人》讲述了“我”—— 一个南方黑人小子的故事:“我”曾经努力想要被白人认可,但因触怒校董和校长,被逐出校门。“我”来到纽约寻求生存,在屡次受挫之后,最终意识到“别人看不见我,我是一个无形人”,于是蛰居地下室,过起了无形生活。近60年过去了,这部小说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刻文化内涵仍有着无穷的魅力。国内外读者和评论家对小说的研究热情不减反增,中国学者对埃里森及其作品的研究近年来也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硕士论文或者博士论文专门研究小说的寻根主题、文化内涵和艺术技巧,如精湛的象征艺术、幽默的语言、独特的叙事方式、文学作品之间的引喻等等。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笔者发现黑人音乐对于该小说意义建构和主题意蕴的奇妙功能,可以说没有黑人音乐的成功借用,《无形人》就不会有如此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二 黑人音乐:美国文化的隐喻
   从早期的田间号子、劳动歌曲、福音与灵歌到布鲁斯及至目前风靡全球的爵士乐摇滚乐,黑人音乐已经经历了五百多年的历史;黑人音乐的发展贯穿整个非裔美国黑人的抗争史,是黑人文化的灵魂和集中表现形式。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起源于南方黑人奴隶的灵魂乐、赞美歌、劳动歌曲、叫喊和圣歌的蓝调音乐(Blues,也称为布鲁斯音乐)。布鲁斯充满着黑人们的忧郁、苦闷和伤感,它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黑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黑人文化的灵魂。20世纪初,黑人思想家艾伦·洛克首先意识到,“民间流传下的这些音乐形式是社会现实的一个延伸部分,因此具有一种文学潜能”。(Bernard:27)作家和诗人们开始尝试把这种文学潜能转化为文学实践;可以说,黑人音乐尤其是布鲁斯爵士乐帮助成就了美国黑人文学。最具代表性的就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另一位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如他的短篇小说《索尼的布鲁斯》就充满了爵士乐布鲁斯的元素。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里也大量使用了黑人文化元素,其中就包括黑人音乐。
   埃里森于1914年出生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这里是美国西部黑人音乐中心之一。他从小喜欢音乐,做过音乐号手并在黑人大学塔斯克基学院学习过音乐,曾梦想像阿姆斯特朗一样,成为杰出的爵士乐家,这也是当时黑人小子们共同的愿望。埃里森对于黑人音乐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认为爵士乐可以作为美国文化的隐喻。与美国国家一样,爵士乐有着多样化的起源和复杂的身份,美国民主的进程和美国黑人的解放过程都和黑人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艾略特的《荒原》令埃里森着迷并引导他真正转向文学创作,他认为《荒原》的“节奏更接近于爵士乐而不是黑人诗歌,它的幻想与阿姆斯特朗一样复杂多样”(1972:159-160)。并认为海明威的作品“让人想起布鲁斯和爵士乐,尤其是爵士乐这种融合与同化的艺术形式”(Bultler:186)。埃里森不仅从爵士乐的独特视角去解读文学作品,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之后,他仍然坚持对音乐的热爱,写过很多音乐评论文章,并把音乐元素融合进文学作品中,以丰富小说内容,推动情节发展并深化小说主题。
   三 序言中黑人音乐的主题曲作用
   小说《无形人》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黑人音乐,如爵士乐、布鲁斯、圣歌等的直接引用,或者借助音乐手段来描述人物和场景。序曲中,“我”蛰居地下室,点亮1369个灯泡,“我有一台无线电唱机;我筹划着要搞它五台……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善于把无形无体的境界是一般的变现出来,也许这是我喜欢他的原因。”(7)有时“我”边听音乐边吃甜点,有时也吸大麻,“由于大麻烟的作用,我发现了一种欣赏音乐的新的分析性方法。”(8)这里不仅描述了“我”目前的生活状态,也表现出“我”对于黑人音乐的热爱与对布鲁斯特征的了如指掌和欣赏能力。接下来,“我”走向幻觉,听到了一场名为“黑中之黑”的布道,由牧师和信徒的应答轮唱组成,“黑会使你遭殃……”/“黑会使你成为……”/“黑……”/“要不就叫你完蛋。”(9-10)此处,随着黑人布道词和黑人兄弟们的唱和,“我”在反思过去发生的一切,眼前的混乱与“我”的经历一样让人糊涂,布道词反复出现“黑”,“黑”到底会使我们怎样?黑使我们一无所有,使我们受尽屈辱。同时,又与疯癫的老妇人所唱的黑人圣歌“诅咒你的上帝,孩子,然后就去死吧”相互穿插。接下来,“我”与老妇人进行了一场关于“自由”的讨论,老妇人说:“我爱他,更爱自由”,“自由存在于爱怜之中”,当问她自由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她说:“别问我了,孩子,我头都痛了!”(10-11)这段对话写出了黑人社会的普遍生活状态,老妇人杀死了与白人所生的孩子,给了他“自由”的解脱,自己却并未获得自由,黑人们付出了一切,也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
   后来“我”走出幻觉,又听到了阿姆斯特朗“天真的问话:‘我造了什么孽?为何我周身漆黑,如此忧伤?’”(12)路易斯·阿姆斯特朗被称为永恒的爵士乐之王,他的音乐在世界环绕了已近80年,至今无人可及。阿姆斯特朗的这首歌传神地描述了黑人的忧伤,也容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读者可以由此预见“我”的种种遭遇。阿姆斯特朗和他的这首曲子在序曲里反复出现,如主题曲一样,始终在“我”脑海里,也在读者耳边萦绕,整部小说就是基于这首歌的一曲悠长的爵士乐表演。
   四 黑人音乐的意义建构作用和主题表现功能
   像爵士乐的多重节奏一样,小说《无形人》具有多重主题:寻找自我、成长、狂欢、黑人的抗争、自由和爱等。作者频繁地借用布鲁斯、黑人圣歌等音乐来表现小说的多重主题尤其是黑人的寻根主题。对美国民谣和黑人音乐没有一定了解的人是读不懂埃里森的《无形人的》的,因为这些民谣和民间故事都有其深远的暗示意义。故事讲述过程中不断出现黑人音乐的直接吟唱场景或者幻觉,记录着“我”从追求白人生活,排斥黑人文化到逐渐找回自己黑人文化身份的过程。
   小说第五章用近二十页的笔墨来描述校长布来索博士关于建校历史的演讲,其中有一段黑人歌曲“鲜血和白骨之歌”的描述:
   “那意味着希望!唱一支艰难和痛苦之歌:那意味着信仰!唱一支谦卑和荒谬之歌:那意味着忍耐!唱一支黑暗中斗争不已之歌,那意味着:胜利……”(114)
   主人公也深受震动,对建校的前辈充满感激,充满了民族骄傲,那时“我”是全心全意信任白人的,以为“我”既然能跟他们一起在大学里学习,与他们就是平等的。
   后来,“我”得罪了校长和校董,拿着校长的“推荐信”北上纽约去“挣明年的学费”。 “我”在找寻工作的过程中听到一位拉车人反复吟唱的歌声:
   “她的脚像猴子的脚,腿像一条缝了的哈巴狗的腿……他是撒旦的女婿,他是一个能吹三种音调的谐音的人……该死,我想,他们真是难言的民族啊。”(158)
   这里,体现了“我”的矛盾心理:从心底里抗拒黑人音乐,所以“我”似乎不明白(或者是假装不明白)这首歌的含义,所以用“他们”而不是“我们”,“我”想要与他们划清界限,“他们是难言的民族”,“我”还没有承认自己的黑人身份。在屡次求职无果后,“我”最终得知校长的推荐信实际上是让他们不要录用我,“请让他盼得要死,让他不停的奔波”(175),“我”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跟着走在前面的黑人哼起害黑人的曲子:“哎哟他们把可怜的知更鸟拔得一毛不剩”(174)。“我”跟着哼唱起来,同时在追问,知更鸟是谁?它做了什么事?谁把它拴起来?为什么要拔它的毛?其实,读者和主人公“我”一样明白,“我”就是那只可怜的知更鸟,“我”的自尊和梦想的羽毛被白人扒光了。此时的“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追求,并对白人希望的开始产生怀疑,“我”的黑人意识觉醒并开始走向寻根的道路。
   参加兄弟会后,“我”在哈莱姆集会上第一次演讲时,有歌声爆发出来,“约翰·布朗的躯体躺在墓地已腐烂——他的灵魂在前进”(312)。约翰·布朗是反奴隶制的民族英雄,此时“我”也受到强烈感染,因为加入了“兄弟会”,一个自称是为黑人解放而努力的组织,主人公很高兴,以为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位置,并打算为之付出一生。后来又爆发出叠句歌“不许剥夺被剥夺的人”(313),“我”与人群一起激动,热情高涨,期望可以与兄弟会成员一起成功地为黑人争取权利,让他们不再受剥夺。南方人塔普兄弟给予“我”很大帮助,让“我”想起家人,早晨咖啡的香气里夹杂了一个低沉的嗓音在唱歌,“别在大清早醒来、白天太热也别来,晚上清凉请你来“(361)。这首南方的歌曲表达了主人公的思乡之情。“我”内心深处一直未曾忘记过黑人的根,所以在脆弱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来。
   后来,“我”发现兄弟会并不是为黑人而奋斗的组织,他们不过是利用它获得自己的利益,这时许久前听到的一首歪诗在“我”的脑海中出现,“面包和酒,面包和酒,你的十字架,根本没有我的重”(406)。黑人们都如“我”一样,背着沉重的十字架——贫穷,歧视,压迫,苦难,甚至比耶稣真主所负的十字架还重。从这里开始,“我”想要找回种族身份,打破枷锁寻回自由和爱的愿望逐渐明显并越来越强烈。
   “我”目睹了兄弟黑人领袖托德克利夫顿被枪杀的过程并参加了他的葬礼。在这段,作者使用了大量的黑人音乐术语来表现葬礼的场景和主人公的心情:
   “缓慢的、沉闷的隆隆鼓声和山道上脚步的嚓嚓声把静寂传播到公园的每个角落。歌声和鼓号声相互追逐激越,犹如两只黑鸽在一座白如尸骨的谷仓上空升起后在静谧的蓝天上翻腾和升高。”(415-416)
   面对高歌的人群,“我”感到惊叹和敬佩,大家都被唤醒了,黑人心中潜伏的歌声被激发出来了,大家不再感到羞耻或恐惧。所有的人都很受感动,打动人心的不仅仅是歌声,更是在歌唱时人们呈现出的一种精神,即黑人民族的精神。接近尾声部分,一场暴动之中,“我”听到一个人神经迷乱般的叫喊,“时光流逝,灵魂死去,上帝下凡,就在眼前”(510)这里,体现出“我”对于黑人现状的无可奈何,只能让“灵魂死去”,但是因为“上帝在眼前”, “我”和黑人们并没有放弃希望。
   黑人音乐的成功运用是小说《无形人》最大的艺术魅力所在,音乐赋予文字跳动的节奏。小说借助黑人音乐突显黑人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了黑人的生存困境。作为黑人文化隐喻的黑人音乐,赋予了小说音乐般的“形”、“神”、“韵”,帮助作者建构了小说意义,推动了情节发展,并加深了小说的主题意蕴。
  
   注:本文系2011年度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多元文化视域下拉尔夫·埃里森文化思想与文学创作研究”(项目编号:201106LX642)成果;2011年度贺州学院科研项目“后殖民主义文化语境下拉尔夫·埃里森研究”(项目编号:2011SKKY39)成果。
  
   参考文献:
   [1] Bernard W·Bell,The Afro-American Novel and its Tradition,Amherst: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87.
   [2] Butler,Robert J.(Ed.).(1995).The Critical Response to Ralph Ellison.London: Greenwood Press.
   [3] Ellison,Ralph.(1972).Shadow and Act.New York:Vintage International.
   [4] [美]拉尔夫·埃里森,任绍曾等译:《无形人》,译林出版社,1998年版。
   [5] 袁华庸:《美国黑人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
  
   作者简介:万惠蓉,女,1979—,重庆忠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工作单位:贺州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作为基督教的经典典籍,《圣经》无论对西方文学、绘画艺术、风俗习惯、人文现象,还是对西方社会生活的影响都是源远流长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圣经》绘画的表现形式和风格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然而,无论其绘画风格怎样发展变化,《圣经》绘画都打上新艺术思想的痕迹。  关键词:《圣经》 基督教文化 圣经画 西方绘画  中图分类号:J20文献标识码:A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也是西方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期刊
2011年10月,英国小说家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凭借小说《终结的意义》(The Sense of and Ending),将当今英国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文学奖项之一“布克奖”揽入怀中。此前,巴恩斯曾三次入围布克奖,但都空手而归。对于此次获奖,巴恩斯不无幽默地说道:“我把布克奖当成买彩票,它只取决于评委的眼光和喜好。”而评委会主席斯特拉·里明顿在颁奖典礼上说道:“《终结的意义》
期刊
摘要 长期以来,在西方世界中,山是田园景观的对立面,并把自然作为人对立一极的客体。而塞尚犹如一个探荒者,在高山之中发现了山的原始魅力,以及大自然“无形”、“混乱”、广袤的深度和生命力。通过对圣维多克山的观照,塞尚体验到大自然的意义和生命的本质,从而发现了大自然的内在价值和情感,使人产生了创造的冲动以及自我实现的愿望,同时也实现了人与自然的沟通、平衡和融合,建立了一个既变化又和谐的精神世界。  关键
期刊
摘要 中国皇家园林集中体现了中国特有的象征艺术建筑风格。本文从象征艺术的语汇分析了中国皇家园林在抽象元素和具象元素方面的运用,并从对中国皇家园林象征艺术的研究中发现了运用的手法。进而利用和借鉴这些手法对我国现当代的园林设计进行指导。  关键词:中国皇家园林 隐喻设计 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TU-86文献标识码:A    一国内外对于象征艺术的研究现状  人们对隐喻设计的研究主要是从文化的角度对语
期刊
摘要 老舍是多产作家,他的大量作品中,有众多是关于节日的。这些作品完整地呈现了中国现当代节日体系,是对现代以来中国节日的复杂感知。中国现当代流行的传统节日、政治性节日和国际性节日都得到反映和表现。老舍对传统节日的感受和体验是复杂的,受着时代的影响,往往联系着他个人的遭际,打上他个人的烙印,贯穿着他的平民意识。  关键词:老舍 节日 呈现 感知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六六在《王贵与安娜》、《双面胶》和《蜗居》这三部婚姻家庭题材小说中塑造了真实而又各不相同的女性形象,从普通民众的角度表达了女性对爱情、婚姻、家庭和自我的种种认识,既折射出社会发展的脉络,也反映了时代生活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婚姻 家庭 女性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婚姻和家庭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区域环境中,人们以不同的角
期刊
摘要 在沦陷时期东北女作家的作品中,女作家们用女性细腻的笔触描绘着具有血腥味的生活,表现女人们在受压迫、受凌辱中逐步形成的坚强。东北女性坚强的生命体验使我们发现男性的传统主宰地位发生改变,甚至男性性别价值在生活中也表现为缺失状态。女作家们从家庭生活、家族生活、自立生存追求中审视异性存在价值,凸显东北女性独有的生存经历。  关键词:沦陷时期 女性体验 身份缺失 异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期刊
摘要 美国著名小说家唐纳德·巴塞尔姆的写作风格奇异,其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个荒谬的不真实的故事,却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人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本文以其短篇小说《玻璃山》为例,对荒谬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唐纳德·巴塞尔姆 荒谬 《玻璃山》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60年代时一些现代主义作家的作品渐渐地体现出这样一种观念,即宇宙是荒谬
期刊
摘要 《金色笔记》是英国著名作家莱辛的代表作。她塑造的主人公安娜不仅是英国上世纪50年代左翼女性知识分子的代表,更是人类自己的代表。安娜通过不懈的努力对自己的意识和无意识进行严格的剖析,完成了一个从精神崩溃到身心完整的心理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一个荣格式的个性化过程。  关键词:《金色笔记》 个性化过程 无意识 原型 阴影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期刊
摘要 伟大的文学作品是对原始意象及神话的重复和颠覆,即伟大的文学作品都包含一个原始意象或神话,这种原始意象或神话的不断重复使其成为隐喻性的神话寓言,而成为伟大的文学作品的永恒母题。本文主要阐述了“补天”神话这种独特的价值意义——寓言性(隐喻性)加以解读与阐释,并试图借助有关作品,诠释这一在漫漫长夜中人们构筑和期盼的乌托邦世界。  关键词:神话 女神 “补天” 再生  中图分类号:I27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