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欲、理性与引导灵魂——柏拉图《斐德若》的灵魂神话绎读

来源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42936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柏拉图的《斐德若》中,苏格拉底叙述了一段“灵魂马车”的神话,呈现了人类灵魂中爱欲与理性的复杂关系.灵魂神话的主题是赞颂爱欲,苏格拉底反对吕西阿斯对爱欲的批判,因为他认为爱欲使人失去理性而陷入疯狂.苏格拉底认为灵魂疯狂的根本原因在于两种爱欲的冲突.对具体个人的爱,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美本身”的爱欲,两种对立的爱欲使得灵魂无所适从.灵魂神话是苏格拉底“引导灵魂”的修辞术实践的一部分.通过讲述神话,苏格拉底意在引导斐德若灵魂从爱言辞转向爱智慧.
其他文献
基于广大农村地区存在地理位置、经济状况、村庄内部凝聚力等方面的差异,主要针对团结型村庄、分散型村庄、分裂型村庄等,分析了当前新乡贤在不同社会结构的村庄中参与治理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了不同社会结构的村庄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有效模式,以期因地制宜地利用新乡贤资源,充分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随着宅基地制度改革与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同时步入深水区,实践中以强制无偿和自愿有偿为主的宅基地退出模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侵害农民合法权利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农民成员权受到忽视、农民知情权受到限制、农民收益权无法落实、农民参与权被弱化等.鉴于此,应当建立宅基地资格权退出机制、强化宅基地退出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建立宅基地退出与宅基地流转联动机制、构建集体审批与行政备案相结合的宅基地退出程序,提升农民在宅基地改革中的幸福感、参与感与获得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突出旗帜鲜明的政治方向,彰显执着坚定的人民立场,展现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突出攻坚克难的问题意识,凸显精深厚重的文化底蕴,体现笃行担当的实践指向.深刻把握其理论特征,有助于深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不断增进学校立德树人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采用福建省58个涉农县2007—2019年的面板数据,基于动态系统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探讨城镇化率对县域人均粮食产量的非线性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率对县域人均粮食产量有非线性影响,且存在双重门槛效应,门槛值分别为0.455和0.575,形成一个先升后降的倒U型曲线;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同的县域,农业财政投入对人均粮食产量的影响效应不同,高城镇化水平县域受到的影响弹性更大;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种植结构和县域公路密度等对县域人均粮食产量均有显著影响,且因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而存有差异.鉴于此,在有序推进新型城
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的《神谱》和《劳作与时日》两部诗歌作品,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互相关联的思想整体.“神-人”关系是这一思想整体的要义,位于其核心的是正义或神义论问题.通过讲述神的谱系、宙斯对神界和人界正义秩序的建构,尤其是普罗米修斯和潘多拉故事中人神互相分离之秩序的确立和人类特有之生存状况和生活方式的起源,赫西俄德为希腊人首次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神义论叙事体系,古希腊正统的神义论思想由此得以确立.
基于心流体验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构建双元互动影响下的用户融入模型,分析人机互动和人际互动对用户融入的影响机理,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心流体验在用户互动对用户融入影响中的中介效应,感知相似性在人际互动对用户融入影响中的中介效应,以及分析用户互动对用户融入影响的年龄差异.研究发现:心流体验在人机互动对用户融入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感知相似性在人际互动对用户融入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用户互动对用户融入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据此,提出优化内容创作以营造良好环境,健全平台功能以优化互动模式,注重群体细分以
本文分析了时间概念,讨论了物理时间、形而上时间和人文时间各自的有效性.着重研究了人文时间的多种时态,特别是意识时态和历史性时态,论述了“古今”概念与“作”(创制)概念何以化时间为历史以及在定义历史性上的决定性意义,并且说明了中国的形而上学和历史哲学的一致性.
基于2006—2019年中国30个省份(西藏和港澳台地区除外)的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并通过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探究二者的交互响应.研究发现: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区域差异显著,整体呈现出“东—中—西”梯度递减的分布格局;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城镇化均存在较强的自我累积效应,但二者的相互促进作用较小;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城镇化之间存在正向交互响应,但二者的响应强度不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均较大程度来源于自身的方差
古希腊诉歌诗人忒奥格尼斯名下流传了一部诉歌集《忒奥格尼斯集》,在诗集序诗之后的第一行诗句中,诗人说,自己为这部诗集留下了一枚“封印”.如何理解“封印”的所指,对于理解诗人设置“封印”的意图和诗集整体呈现的品质和政制意蕴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封印”问题史的梳理和对诗文的考察,与“封印”处于对应位置的“诗歌技艺”或许能够开启“封印”的另一重意涵.这种“诗歌技艺”与赫西俄德和荷马一脉相承又有所区别.忒奥格尼斯用这一“遗忘”与“记忆”交织的诗歌技艺为诗句封存优良政制的品性与立场,目的 在于持续唤起对秩序、道德与正
催收非法债务罪的设立有利于克服前置法的疲软,是刑法结构现代化变革的必然趋势.鉴于教义研究的匮乏及司法解释的缺位,有必要深度解构催收非法债务罪的保护法益和构成要件,以实现对不法行为和罪责的精准评价.在法益方面,合法正当的讨债秩序是直接法益,债务人的人身、财产不受侵犯的利益是间接法益.在构成要件方面,对于非法债务和行为方式的解读应当重视发挥刑法法益的解释论机能;情节严重是表明违法性程度的要素,是否达到罪量要求应结合客观的违法性要素进行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