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道德选择

来源 :道德与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1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和方面。道德领域是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视域。没有道德的介入 ,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不完整的 ,也是难以为继的。本文围绕道德人、道德观、道德律和道德力等方面的研究 ,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道德建设与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系 ,探讨了我国可持续发展在道德领域中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揭示了重视和加强道德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volves many fields and aspects of social life. The moral field is an important field of vis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ithout moral interven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ill be incomplete and unsustainable. This essay elaborates the inner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constr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ystematically on the aspects of morality, morality, ethics and morality, and discusses the deepness of morality tha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faces Hierarchy. It is revealed that emphasizing and strengthening moral construction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其他文献
莫里茨·盖格尔运用现象学的方法建立了价值论美学。盖格尔对审美价值的研究,首先是把审美价值从正在进行体验的主体之中孤立出来,对其构成成分及其价值模式进行阐述,以便寻
[目的 ]了解影响小工业工人心理健康的因素 ,提出相应对策。 [方法 ]采用基本情况问卷表和SCL 90症状自评量表 ,调查了 2 0 1家小工业的 162 0名工人 ,运用单因素分析和逐步
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符合市场经济运作规则、贴近现实社会生活、推进“以德治国”方略实施 ,是建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的依据和现实基点。在此基础上的道德体系建设
我国社会道德状况呈现功利化、多元化、层次化的特点.我国道德教育应根据这些特点,寻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结合点,正视道德多元化趋势,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注意先进性要
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内在逻辑进程中,主要是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贯穿于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始终。通过对青年黑格尔和青年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比较分析可知:从
人的行为应该如何的道德规范虽然都是人制定的 ,但是 ,优良的道德规范决非可以随意制定 ,而只能通过社会制定道德的目的 ,从人的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本性中推导、制定出来。道
《经》文以“利”释“义”,即用“利”字为“义”下定义;意思是:凡“义”即“利”而非非利,非“利”则非“义”。《经说》三句:(1)“芬”字,毕沅释为“美”,是;其他还有一些解
在分析现行实践观的理论缺陷的基础上 ,从人的本质出发阐释了实践的本质 :人的本质的现实体现和确证 ,是实践理论指导下的人的活动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theoreti
目的 了解来自农村的中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以便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对农村师范生 51 6名 ,城镇师范生 336名进行测试和比较分析。结
目的 了解老年心身疾病患者生活满意度与个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生活满意度Z和艾森克个性问卷评定 5 4例老年心身疾病患者的状况 ,与 5 4例老年非心身疾病患者和健康老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