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视域下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kkpum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认知语言学认为学习者的语言认知能力与语言学习的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笔者从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整体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差可从认知方面找到其根源。因此从认知角度出发,探讨构建三位一体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意义重大。
  关键词:认知视域;教学模式;独立学院;英语应用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H319
  引言
  众所周知,语言学习与人们的认知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渐渐出现了认知语言学,它为我们的外语学习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笔者在从事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学习者的心理认知能力对语言学習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此背景下,笔者拟尝试从认知的视角探讨独立学院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弱的成因及改善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
  一.独立学院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现状分析
  笔者担任英语专业2009级、2011级、2012级和2014级学生的《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通过几个学期的跟踪调查,对这几届共计270余名英专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英语学习情况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大多数学生的英语作文中的语句句式结构较为简单,所用的单词多为最基础的词汇;
  (二)翻译作业中句子结构的组织出现问题较多,在翻译时无法理出稍为复杂的句子的主要结构,不知道如何把中英文进行切换;
  (三)阅读英文文章时能够读懂文章意思,却无法用英语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或口头回答教师提出的与内容有关的问题;
  (四)在做口语练习时,某些音素的发音会出现错误,对单词重音和句子语调的把握更是模棱两可;
  (五)在做听力练习时,无法听写出空缺部分的词、词组或句子,或无法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针对这样的状况,要解决学生们在听、说、读、写、译这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就要首先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根据Kreshen(1985)的输入假说和Swain(1985)的输出假设,“听”和“读”与语言输入有关“读”、“写”和“译”则考查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然而,大量的语言输入并不能保证学习者具有良好的语言输出能力。从输入信息到输出答案这一过程的顺利完成,离不开人的大脑去理解这一环节,这一环节就体现了人的认知能力和大脑的认知机制的作用。
  在听力或阅读理解过程中,有些学习者或不能分辨出所听到的词句的发音,或无法分辨所学过的单词或短语,或甚至出现能够听出来每个词的发音却不知道该词的意思或拼写。这些情况表明学习者对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图式较为欠缺或陌生,因而大脑无法在理解的过程中迅速提取或激活相关的语言图式,包括语音图式和词汇及结构等。因此,学习者大脑中存储的认知图式的多寡对语言能力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事物认知有偏差,就可能造成听力或阅读理解有误的情况出现。“说”是检验学习者口头的语言输出能力的最直接的途径,它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从最简单的朗读到对话到演讲或报告,可以是日常的口头交流,也可能是更高级的口头翻译,学习者必须具有足够的语言输入作为基础才有可能很好地掌握这项语言技能。但是,并非词汇量大、语法知识掌握得好的学习者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就强,这是因为学习者固有的思维模式未能激活大脑内储存的各种语言图式,并灵活调用,即对英语语言的认知方式不熟悉,英语认知能力较为欠缺。
  “写”和“译”是最能体现学习者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两种技能。写作需要调动人的大脑中积累的各种认知图式,除了词汇、语法等基本的语言图式外,还需要学习者的语言逻辑能力、与写作话题有关的背景知识甚至对世界的认识等内容图式。
  总之,听、说、读、写、译是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不同表现形式,但这些方面无不反映了学习者所掌握的英语语言图式的数量及熟练程度。各个方面能力有强弱之分,是由于对于信息的加工和处理能力不同,换言之,学习者对英语语言的认知能力有强有弱。因此,必须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认知能力,使其能够运用以往掌握的知识去理解新知识,同时举一反三,掌握所学的新知识,并把它正确运用到听说读写译的各个环节中。
  二.独立学院英专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多元化培养模式途径
  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离不开长期、系统的语言学习。学习者是否具备了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主要体现在其对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的掌握上。因此,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就是对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鉴于以上的分析,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可以从认知的视角做出如下细节上的尝试。
  (一)听、说教学相结合
  听力和口语是体现外语学习者对所学外语掌握情况及其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检验外语教学成果最直接的途径。在真实的社会交际中,听和说几乎是相伴而生的,有对话,就有人发言,有人倾听,而且听者和说者的角色是随时互换的,所以从认知的视角看听说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秉承“以听促说、听说相长”的理念,对学生听力和口语能力的培养同时进行。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不断学习,确保自身语言输出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标准而自然的发音。教师在听说教学的环节中应适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同时也尊重学生作为课堂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具体来说,听前帮助学生进行任务分解,明确听力训练的每一过程应完成的任务,掌握听力解题的技巧,以便使其逐步理解所听材料;听的过程中,首先针对所听材料大意,提出简单而明显的问题令学生回答,增强学生的信心,然后再针对材料内容和细节提出更具体的问题,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所听材料,最后使学生逐步完成听力练习、最终实现对所听材料的透彻理解。当然,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所听材料,还需要通过提问来检验,比如提问学生说出空缺的单词、短语,所选答案,听写句子或复述所听材料的大意等形式既可以检验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程度,同时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及在公众面前“说”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虽提倡听说相长,但在听说教学环节中听和说的任务是独立的,在分别进行两项活动时应有区别、有重点地对待,不能本末倒置。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中,也需要有一定的热身练习,如对学生输入与口语任务有关的词汇、短语及常用口语句子等,可通过教师补充或听类似的录音材料来获取进行口语练习的语言素材;此外,学生通过听录音模仿地道的发音及语音语调,这对于英语口语交际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发音正确,所说的内容才有可能为他人所理解,否则口语交际就成为空谈,交际能力和交际效果是好是差更无从谈起。   (二)读、写、译教学相结合
  写作与翻译最能体现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学生作文和译文中中式英语频繁出现的根源就是学生的语言组织受到汉语思维习惯的影响,中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差异迥然。因此,只有培养学生思维和视角转换的能力才能减少中式英语的产生。
  从认知的视角看,阅读在一定程度上为写作和翻译提供丰富的内容图式和百科知识图式,有助于写作能力的培养。通过阅读不仅能够拓宽知识面,了解百科知识,还能接触大量的词汇、短语等新的语言图式。最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能力的训练,学生能够学习到有用的阅读技巧,比如定位段落主题句、归纳文章中心、掌握写作的技巧等。善于学习的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还可以触类旁通,从中领悟到提高写作的途径,如撰写主旨句、段落组织等。翻译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学生多做翻译练习,还需要教师讲授必要的翻译技巧。此外,学生的英语水平,如所掌握的词汇量和对语法知识的熟练程度,在翻译时都会很清楚地体现出来;尤其是阅读和写作这两种基本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英语學习与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
  对英语语言的认知方式较为陌生,其认知能力也处于较低的水平,因而大学生整体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较差。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需要教师从多个方面努力,积极思索英语教学的新路子,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认知图式,转变学生的思维模式,提高其英语语言认知能力。因此,为了让学生重视英语课,学好英语,就需要了解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们对英语的兴趣,让学生从英语课堂上能够真正受益。
  如果在英语教学中补充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英语词汇、术语、英语新闻、文章、采访等学习材料,那么学生将能够学习到实用的英语,也势必对英语学习表现出更大的兴趣。例如在向学生们讲课时涉及到有关计算机方面的主题,老师可选取一些与计算机、网络、软件相关的例句,补充一些有关黑客、源代码等等的阅读材料,这样学生会比较感兴趣。
  了解英语国家人士的认知方式、提高认知能力,保持对英语学习的持续热情,对于英语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更是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的变化,还要拓宽教学思路,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更新。例如任课教师在进行《综合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可适度渗透语言学、文学、翻译、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等内容的教学,使英语学习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多元化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认知能力,树立立体化教学理念,对于独立学院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作为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积极思索,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认知图式,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最终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参 考 文 献
  [1]Sternberg R J& Spear—Swerling. Teaching for Thinking[M]. 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1996.
  [2] 谢康.认知视域下的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与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159—161.
  [3] 叶苗.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专业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9,(4):89-91.
  张娅(1978-),女,湖南长沙人,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汉语对比研究与翻译,中西文化比较,英美文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高专的英语听力课程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针对高职院校目前的听力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从教学和学生的角度归纳影响英语听力水平提高的因素,并结合本人的学习经验以及教学经验提出一些听力教学改革及能力提高方法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 英语听力 精听 泛听 测听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    目前,高职教育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英语也被大多数高职院校列入必修课。大部
摘要通过人对信息的认知特点说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进而讨论了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的选择、多媒体课件制作应遵循的原则,指出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对教学双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信息 多媒体 课件  中图分类号:G431文献标识码:A    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手段是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实践中往往对如何按照人的认知特点去制作多媒
目的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目前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以及近年来兴起的基因治疗等。但现在临床使用的不少的治疗肿瘤的化学类药品
摘要:综合实训课程旨在通过真实的工作过程和仿真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掌握职业活动知识与技能,获得职业能力。本课题希望通过“跨专业联合授课”的方式和具体操作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构建适用于新建地方本科艺术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职业能力培养 联合授课 实践教学体系建构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分类号】G642.4  职业教育的特色在于面向市场的需求,
戈谢病(GD)又称葡萄糖脑苷脂病,是脂质沉积症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由于葡萄糖脑苷酯酶的缺乏或活性的降低导致出现肝脾肿大,智力低下,反复癫痫发作和共济失调、骨骼受累等临床
背景和目的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心力衰竭的防治更是21世纪世界心脏病学家面临的重要挑战。大量的研究证实心室重构是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
摘要: 认知语言學的发展为翻译学以及翻译教学提供了新的视野。本文总结了国内外认知翻译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翻译教学需要注意的几点,期望对认知翻译教学的研究及实验提出建议。  关键词:认知翻译;文化;译者为中心  【分类号】H059  翻译是一门科学、一种技巧、一种艺术、是一种专业的交流工具。翻译过程是一种认知活,动原文文本变成目的语文本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目的语文本是译者体验认知的产物。
摘要唯有先认识“堆谐”才能掌握各类风格的“堆谐”舞蹈,才能了解“堆谐”舞蹈的艺术价值,使“堆谐”这一藏族舞蹈中的奇葩在运用于藏族舞蹈教学训练之中的同时传承它浓郁的民族地方特色。  关键词藏族 “堆谐” 舞蹈 踢踏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堆谐”舞蹈是藏族重要的民间舞蹈形式,只要是重要的节日,就能看到成群的人穿着藏民特有的服装,挥舞长袖,踏地为节,在高原上兴奋的载歌载舞,时时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