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殊形貌CdS纳米颗粒修饰的DNA传感器在DNA杂交信号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 :传感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onu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水热法制备出具有特殊核桃状外表的纳米小球修饰在玻碳电极的表面,通过5’端巯基修饰的探针DNA共价结合在CdS层敏感层上形成共聚物,再与靶DNA杂交,利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修饰CdS纳米颗粒的电极检测得到的DNA杂交信号有明显的增强,峰电流强度值与靶DNA浓度值的负对数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信号增强的最大值在靶DNA浓度为10^1μmol/L时得到。传感器灵敏度提高,检测下限可达1pmol/L以下。
其他文献
为了对低速移动的声源目标进行较高实时性的方向跟踪,把四元声传感器面阵分为两个二元线阵,分别对目标进行测向,然后融合两组测量结果,给出了目标方位角的计算公式。根据线阵在被跟踪目标方位角不同时测向精度的不同,用加权因子增加较高精度的线阵测量结果的影响,降低误差较大的线阵测量结果的影响。该算法可对传感器阵列所在平面内任意方位的声源快速进行测向,完成一次测向只需对两对时间采样序列分别进行互相关运算,并可获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能量受限,部署环境复杂,如何提高网络工作时的能效一直是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热点,而能量模型的建立与优化是进行能效分析的基础。就网络通信中,点到点的单跳
应用DNA微阵矩技术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组织差异基因表达谱改变,以寻找肝纤维化相关基因,探讨肝纤维化的发病机理。抽提正常肝组织和肝硬化组织中的mRNA来制备探针,经杂交、洗
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肝硬化、肝癌的最主要原因。
针对异类传感器目标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ESM和红外传感器的互补信息进行目标识别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了神经网络在目标识别中的优越性,完成目标初步分类;其中对于ES
患者中,一例为男性,58岁,因肝硬化并腹水反复发作,于2002年5月20日开始服用拉米夫定0.1,每日一次,2月后病情逐渐稳定.于2004年3月自行停服,于当年7月6日再次发病入院,出现黄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自身节点定位精度与确定该节点位置的锚节点的几何关系密切相关。分析了TOA算法的定位原理,引入了GDOP描述定位误差与锚节点群几何布局关系,并给出了基于惯性
目的分析血浆置换和内科综合治疗在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的影响因素,评价血浆置换在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效果。方法比对1997至2004年间收治的422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
提出了一种新型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在外加压力下,该传感器的极板面积、间距以及介质层介电常数均发生改变,并导致电容发生变化。同时介绍了接口电路的设计,该电路基于电容-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