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的结构与布局方法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ud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叙文写作中,关注开头、结尾是最基本要求,同时还要把握段落层次,特别是文章写作脉络的梳理、结构关系的承接要得当、有序,让记叙文更具可读性。很多初中生在记叙文写作中,认识到开头、结尾的关系要照应,但对文章段落层次之间的衔接,以及写作素材与主题的结构布局上却缺乏有效整合,使得记叙文条理性不足,影响记叙文写作质量。本文将以记叙文的结构布局为例,来探析其方法。
  一、围绕时序展开文章脉络
  在记叙文写作中,时间为序的写作方式较多。以《范进中举》为例,作者在描写胡屠户贺喜、范进借钱等事件时,都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以便在段落层次间形成清晰的时序性。当然,除了顺承时间的秩序外,在记叙文写作中也可以采用倒叙、插叙等记事手法,来展现生动的故事情节,提高文章可读性。如鲁迅的《故乡》,通过运用插叙手法,来回忆少年闰土的形象,从而升华了文章主题。所以说,在指导学生进行记叙文写作结构布局时,可以从时间的顺序上,步局写作层次和结果。
  如某学生的《倒霉的一天》,在写作段落层次衔接上,以时间的先后发展为序,但因记录的事件多,且烦琐,有些故事与“倒霉”并不相干,整体写作质量不高。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原文做出批改意见。要求整个一天的事件,必须要体现与“倒霉”有关,如刷牙时牙刷断了,出门错过公车,交代的任务未完成,被妈妈批。三件事要从时间上进行承接,第一阶段为牙刷断了,划破了牙龈;第二阶段未赶上公车,愣是多等了20分钟;去帮妈妈买东西正赶上卖完了,被批了一顿。由此,让整个文章的可读性得到提升,也能够让读者从中体会到“倒霉”的情感。
  二、借助空间转移打造移步换景写作布局
  记叙文写作中的结构布局,除了时间顺序外,还可以依托空间转移变化,以空间活动为背景来实现移步换景。空间的变化,也能够呈现合理的写作结构,往往通过作者的自身观察位置,来刻画写作对象,实现全面记叙。如在某学生的游记中,该文在写作顺序上,未能顺承空间观察点的变化,导致游记内容混乱。如在开篇一下车,就看到了美景,然后在描写下车后的美景中,又增加了在车上沿途看到的景色,显然给读者带来观察空间上的错乱。同时,在对景色描述时,方法单一,仅以作者所见所闻进行记述,未能从不同观察点、不同空间点、不同对象的对比、变化中来渲染美景,让读者感到平淡无奇。
  另外,在整个写作中,未能融入作者的内心所思所想,未能发表自己对美景的情感变化。为此,在对该文的批改中,与学生进行沟通,确立游记所记叙的空间顺序;然后,根据不同观察点,整理并描写看到了哪些风景;在下车后,对所看到的风景进行专门描写,这些风景,对作者的内心有哪些影响,激发了怎样的情感变化;随后,根据作者所看到的不同风景的对比中,归纳不同空间的风景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对本次旅行的意义,对自己的心情有哪些触动,最后表达对本次旅行的快乐体验。
  由此,将空间的变化,作为文章段落衔接的基本结构,并根据不同空间来组织布局,来融情于景,才能让文章更具真实感、生动感、趣味感。
  三、时空交互手法展现错落有致风格
  对于记叙文中的写作结构与顺序,时空交互方式的运用,整合了时间、空间为序的优势,并由此来整合写作材料、编排写作布局,体现错落有致的写作风格。当然,对于时空交互手法,要求学生能够从人、事、物等不同主体的时空变换上,组织好层间条理关系,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较高。我们从余光中的《乡愁》阅读中,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余光中的记叙手法采用了时空交互方式,并从时空变换上来升华浓浓的情感。
  有学生在确立《我的家乡》这一写作主题上,其结构布局采用顺序手法,描写了多个时段、多个空间的历史变迁。在小时候,家乡的经济环境不太好,道路交通不便,泥泞的土路,每次出行都倍加艰难,居住的房子,多是平房,屋内除了一盏电灯,连个电视都看不得。后来,家乡的经济有了较大转变,窄窄的土路被宽平的柏油路所取代,一排排整齐的高楼,拔地而起,自己的家也搬上了楼,屋内也配置了电话、电视等家用电器,现代化气息越来越浓。从作者的写作布局上,显然覆盖了时空交互手法,特别是在家乡最新的变化上,将辛勤的努力、用心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来为家乡的和谐美好做出贡献,由此来升华作者的情感。
  时空交互写作结构的应用,打破了单一时间、空间的变化,更是从不同时间、不同空间视角来展现人、事、物,来融入情感,穿越时空,从不同维度来刻画多彩的世界。
  四、甄选结构布局之法,打造多彩叙事
  每一篇文章,在结构布局上都要突出一定主题,特别是在记叙文中,更应该围绕立意主题来展开材料梳理、选择,避免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借鉴影视作品叙事中不同的剪辑手法,来比较记叙文结构的布局方法。如引入并列组合方式,以相对独立性的几件事、几个场景作为写作对象,来共同刻画某一写作主题。如某学生在“你害怕挫折吗?”写作中,分别从“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等方面,来强调人在遇到挫折时,应该敢于面对,勇往之前。另一位同学则引入波澜跌宕式,以“文是看山不喜平”为方法,打破传统几件事平铺直叙的格局,来引入起伏错落的叙事手法。类似在《水浒传》中往往故事叙事一波三折,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让文章读起来充满了“波澜”趣味。
  另一种结构布局也是常用的“凤头豹尾法”,所谓“凤”“豹”,都是人间飞禽、走兽,可谓是极品。在记叙一件事时,就是要开门见山,要吸人眼球,吊足读者的热情,不能啰嗦,开头一定要精彩。接着,展开故事叙述,最后在结尾时,也要雄劲有力,与前文呼应,让读者感觉整个文章结构是完整的,结尾要画龙点睛,浑然天成,不能含混笼统,不知所言。对于一件事,引入“悬疑”的结构布局也不错,故意在开头进行设置悬念,留下“问号”,预埋伏笔,特别是在冲突强烈的画面上,悬而未决,增强读者的热切心理。这种写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卖关子”。如在前面提到了“墻上挂着抢”,则在后面的章节叙述中就得有“开枪”的内容。如果不开枪,则前面的伏笔就没有必要。
  总之,记叙文的结构与布局,影响着整个文章的写作层次,关系到写作的成败。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并重视写作结构与布局方法,围绕不同的写作主题,整合好材料,确保文章框架层次清晰,布局合理。恰当、新颖的记叙结构,定能够让文章添光彩。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二中学(255100)
其他文献
语文,不仅是一门语言艺术,更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成果,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载体。但是,在当下社会中,经常看到与语文格格不入的现象。在大街上,有一些青少年满口脏话:在校园之
二次作文,指的是教师对学生初次作文进行相应的指导与点拨后,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优化而成的作文。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应遵循循序渐进,风格摸索的规律,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小学生复述基础还比较薄弱,而且呈现个体差异,教师对此需要有正确认知,给学生以更多实效性指导,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复述、利用课文插图复述、编辑内容提纲复述,以有效历练学生语言的表述能力。  一、抓住重点词语复述  记忆课文基本情节内容是复述的基础,而学生
外伤性心脏破裂是一种严重的致命伤,发病率低,死亡率高,患者常因心包填塞或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我院自2000年1月~2010年1月诊治外伤性心脏破裂9例,行紧急开胸心脏修补术,获得
目的探讨乳鼠视网膜细胞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从出生8d的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BMSCs,同时培养乳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在Transwell双层培养体系下,利用
微博作为信息交流的工具,也可作为习作展示交流的载体,微博进入习作教学的世界,为学生的习作打开了一个新局面。杜威认为: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兴趣显示着最初出现的能力。兴趣能够让人更多地接触所涉猎领域的内容,而如何正确地利用微博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便是“微博作文”的起点。  一、搭建平台,让习作变得更新鲜  1.轻轻松松入门坎  计算机对学生的吸引力无疑是强大的。在课堂上,随意的一个多媒体
晶状体的混浊可造成光线散射,导致视网膜成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下降,影响白内障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进行白内障手术后,部分患者虽然视力检查良好,但仍反映视觉质量很差。寻求一
笔者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发现,高中生很少有修改作文的习惯。对于写作,他们认为只是一个“写”的过程,接下去“批”和“改”就都是教师的任务了。高三作文训练陷入“原地踏步走”的怪圈。因此有效地进行作文升格教学,是高三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重申标准,发展等级  1.明确标准  在高三的作文升格教學中,首先要把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传达给学生,并强调其中重要的条例,让学生有的放矢。高考评分标准将作文等级分为六
期刊
表观遗传学是指在DNA序列无变化的情况下,基因表达状态发生可遗传的改变的情况,是目前基因组测序后人类基因组的重大研究方向之一。表观遗传学的本质是表观遗传修饰,其对基因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