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第四课时教学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ekne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鸿门宴》中两个主人公刘邦和项羽的性格特点分析,探讨新时期如何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 《鸿门宴》 性格特征 价值观
  一
  《鸿门宴》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文章,学生对文章中两个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兴趣极为浓厚,大部分学生认为项羽是他们心目中的无冕英雄——重情重义、用兵如神。刘邦虽是实际上的成功者,但学生对其评价不高,认为他——多谋奸诈、圆滑奸诈。按正常的流程来说,这篇文章就讲解结束了,但学生的讨论并没有因下课而结束,争论声此起彼伏,成王败寇,难道只有心狠手辣、忘恩负义才能成功吗?
  回到办公室,回想下课学生激烈讨论的那一幕,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学生的思维被调动,热烈参与,积极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是应该提倡的。但这种谁也无法说服谁的场面又说明了一个问题:在以成功为评判标准的尺度下,是应该赞赏项羽还是刘邦?中学生正处在性格塑造、价值观构建的时期,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中学教育不可忽略的一课,整理思路后,便有了《鸿门宴》的第四课时。
  上课开始后,针对上一节课的现象,我抛出了问题——项羽为何失败?刘邦为何成功?一番讨论之后,我们得出一致结论:刘邦的成功不在于他的心狠手辣,而是利用了项羽性格中的弱点。现整理记录如下:
  1.师心自用——善于用人。
  太史公司马迁曾评价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孤傲自负,不善用人。刘邦登帝总结原因时,也曾说:“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吾擒也。”这“汉初三杰”之中的武将韩信,文臣子房张良,本来都是项羽手下,却都离他而去投奔了刘邦。
  其后,任人唯亲的用人方式把陈平推给了刘邦;英布本来是项羽属下;张耳是项羽盟友,这些人后来成为刘邦取得天下的重要力量。
  相比之下,刘邦在用人上则表现得更加成熟,总体上对人才的重要性有足够的理性认识,善于使用人才,任人唯贤,论功行赏,只要有才能的人,就均大胆使用。
  学者王铭认为项刘人才观不同,“刘邦能虚己听人,项羽则刚愎自用;刘邦放手用人,项羽信谗多疑”。项羽用人以亲以尊,形成亲亲尊尊的人才观;刘邦用人以实以贤,形成尚贤任能的人才观。不可否认的是,刘邦的善纳人才、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是他取得胜利的法宝。
  2.气量狭小——豁达大度。
  项羽气量狭窄,集中体现在他的封赏方面,有功不赏,有过必寻。刘邦能放手用人,赏不移时,刘邦定天下后,探讨楚败汉兴的原因,高起、王陵言:“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刘邦的豁达大度还体现在能知错就改,如西过高阳,监门郦食其求见时,见“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食其不拜,长揖,且说“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座。郦食其本是小小的城门卫,素来“慢而侮人”的刘邦对他的慢待亦属正常,但郦食其的一番扣住刘邦心底的话,立刻起身、提衣服、道歉,改正过错。
  3.仁而爱人、凶狠残暴——心狠手辣、安抚人心。
  这是一组很有意思的对比,两个主人公都体现出性格中的矛盾处。《史记·项羽本纪》载: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这一句话引出了项羽心中的仁义之心,而刘邦却很淡然地说道:我的父亲即是你的父亲。项羽的仁义一直是其性格的最大魅力,无论是“情义”还是“道义”,他的失败都深深让我们痛惜,他的“义”实则是对敌人的义,是对自己的不义,因为对于刘邦而言,以兄弟相称只是逢场作戏罢了,但项羽未能看得明白透彻,让狡猾的刘邦钻了空子。
  刘邦引兵西进先于项羽进入秦中,采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喜……与父老约,法三章耳……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一系列措施尽收人心,而项羽,楚军夜坑秦卒二十余万人于新安城南,火烧秦宫,三月不灭的大火已烧尽人心。项羽虽能“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爱惜士子,但失了民心,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在这“三喜”“一恐”中,项羽由于残暴的性格已使后来的失败初露端倪。
  二
  项羽已远去,但他的失败却引起我们深深的反思,他是叱咤沙场的英雄,本可以成就一番伟业,却由于性格上的缺陷而自刎身亡。这时,学生已经认识到性格的重要性,我便顺势抛出问题:如何才能成功呢?学生陷入思考,一番讨论之后,结论如下:
  1.充分认识自己,扬长避短。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要能充分认识自己,剖析自己,客观看待、了解自己。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一个人越了解自己,就越明智、越有力。客观认清自我,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无论是“吾日三省吾身”的自我反省还是“以人为镜”的参照他人,才更可能发掘长处,避开短处,取得成功。
  2.不断反思,完善性格。
  性格从主观上来讲是由遗传基因造成的,但从客观上来讲跟后天成长的环境因素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完美的人,没有完美的性格。很多时候,性格无法改变,尤其是当突发事件出现时,我们感受到无能为力,但这并不表明我们就束手无策、缴械投降。成功之道在于取长补短,这里的取长补短其实就是性格上的互补。将别人身上好的人格特点汲取过来弥补自己身上的不足。人总是一个逐渐蜕变的过程,只有不断吸取,才能获得成功。会思考的人、经常思考的人不断取长补短才是最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人,这里的思考,绝大部分还是对自己性格的思考。只有不断优化性格,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史记选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8(第2版).
  [2]王铭.楚汉战争与刘邦、项羽用人.苏州大学学报,1986(3).
  [3]朱自清.散文集〈背影〉序.文学周报,1928(345).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如何深入有效地在二本院校开展商务英语教学,是目前二本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已走上工作岗位的30个学生的问卷调查,结合当前二本院校商务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前市场对外语人才的需要,提出了二本院校非英语专业商务英语教学的一些建议和措施,并且将二本院校非英语专业的商务英语教学定位为“公共商务英语教学”。  关键词
摘 要: 乘法的意义是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对乘法意义的深入理解能有助于学生对乘法口诀的学习。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对乘法的意义的教学作了探讨,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数学思维。  关键词: 乘法的意义 教学思考 教学实践  一、课前思考  1.对乘法的意义本质认识不深刻。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都是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孩子看图,理解题意,能根据图意说出图中是几个几。然后根据几个几列加法算
2013年我国来华留学生规模已经达356499人,他们分布在我国各个省区市的不同类型的学校中。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是被中国本土文化所吸引,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又要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及学校所在地的地方文化。而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而言,更好地将中国的文化理念有效地对来华留学生进行合理输入能够使留学生在知晓当地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知识,还能减少由于跨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误解
摘 要: 许渊冲先生在多年的翻译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有的理论,“文化竞赛论”就是其中之一。本文运用此理论分析中国古代诗作《长干行》的两个英文译本,以此说明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甚至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竞赛。  关键词: 优势竞赛论 《长干行》 许渊冲  1.理论源起——提出“优势竞赛论”的原因  许先生平生译著颇多,理论贡献颇丰。他的理论可以概括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其中“竞赛”指“翻译是两种
摘 要: 创新的基础是自主探究性学习,也是幼儿创新意识培养的关键。怎样更好地培养幼儿自主探究意识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依据农村幼儿园的自身优势,从幼儿的兴趣需求发展出发,因地制宜,以自身发展为根本,解放空间和时间,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积极尝试在种植过程中发展幼儿探索精神。主要围绕开发种植环境,培养幼儿探索精神,增强幼儿探索能力。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资源作为最新鲜的教学资源,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让
一、设计意图  幼儿期正是良好行为规范形成的关键期,在此时形成的一些行为习惯,将影响到幼儿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因此我们在幼儿一日教学活动中,都非常重视幼儿的养成教育。伴随我园苏州市教育科研“十二五”重点立项课题《一日活动中幼儿养成教育有效渗透的研究》的深入开展,运用音乐艺术培养幼儿良好常规是我进行课题实践研究的主要内容。我把音乐教育的美感艺术和常规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将歌唱教学作为课
摘 要: 随着笔记本电脑的普及,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在所难免,无论是软件系统故障还是硬件系统故障都让用户一筹莫展,尤其硬件故障,没有专业的维修经验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问题所在。作者就自己的IBM R51E 1843 2XC笔记本无法开机问题的维修过程,向大家展示如何应用电子理论联系实际维修笔记本,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电子理论 笔记本维修 电路 芯片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社会,笔记本电脑
中国是诗的国度,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朱光潜先生也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开始入手。”所以,我们从牙牙学语开始就背诵诗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这其中绝大多数背诵的都是古诗。然而,随着社会发展,人类面临的生存背景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语言方式、感情方式都发生了变化。1919年“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后,诗歌创作开启了“现代诗”的新篇章。  《向青春举杯》这一单元选
摘 要: PISA中阅读测试在阅读素养的界定、阅读目的的确定、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测评的题目等方面构筑了一个完整的阅读测评体系,体现出了独具特色的阅读测试设计思路。文章分析了pisa阅读测试,以为小学语文的命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 PISA 阅读测试 小学语文 命题  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是由经
摘 要: 传统的美术教学重视技能技巧的模仿和训练,忽视了幼儿对于所表现内容的感受、理解和欣赏。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主题活动课程成了整合课程中比较普遍的一种实践形式。在课题组的引领下,作者在传统美术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了主题背景下的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并大胆进行了尝试。在研究与实践中,努力让这份“灵动的创意”,成为幼儿园中一道“流动的美”。  关键词: 主题背景 幼儿园美术教学 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