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应该将课堂上有限的时间花在最近发展,去利用最恰当的方式、方法突破重点、难点、典型题例解法。导学案教学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力工具。
关键词:导学案教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的编制
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是每一位生物教师一直在思考、探索、亟待解决的大问题。课堂教学中不能面面俱到,必须重点、难点突出,实际教学中老师们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堂中精讲精练,但课后学生不会做的习题不能及时与老师交流,教学效果不好。高中生已经有一定的自學能力与理解能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解决的问题属于已有发展区,通过师生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属于最近发展区,应该将课堂上有限的时间花在最近发展,去利用最恰当的方式、方法突破重点、难点、典型题例解法,这样就能好钢用在了刀刃上,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实效性,这与近年来所倡导的翻转课堂相吻合。我校的生物导学案教学模式现已基本成熟,我们自己历时三年编写了必修一、二、三,选修一的全部导学案,从最终的教学成果来看,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是成功的。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导学案呢?“导学案”,顾名思义就是教师研制的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是以学生为本,配合教师的评价,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导学案分预习学案和课堂导学案,从导学案的教学实施方面来看,课堂的很多内容提前了,让学生自学完成,这样一来课堂的时间教师可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来教学,对于大家都能掌握的基础知识不再讲解,将重点任务用来解决疑难或者大家都出错的地方,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主动去教而变得“被动”,这种模式下,主动地角色就变为学生,将原来的“老师教什么我学什么”变为“我要学什么老师就来教什么”,这种模式将逐渐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它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的重要教学手段。
导学案的到底怎样的编写呢?本人根据我校学案编写的实际操作,整理了以下步骤:
一、 明确导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
1. 以课时划分为准,不以章节来划分,分课时可以让学生的每堂课前都有自主学习的机会。我们课本里有些章节的内容是要分好几个课时才能完成的,如果只是设置一个导学案,学生的工作量会在第一天的量非常大,之后的几天又会没有任务。
2. 多设置问题,且难易程度必须有一定的梯度,但是多以基础内容为主,较难内容可以设置为小组讨论形式。这一项非常重要,问题设置要科学,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并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 在学生的操作方法上一定要以方法化为准,强调学法指导。知识的学习在学案教学中我们强调的是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升,这一点很重要。
4. 多设置能力提升的环节,可多联系实际问题等,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二、 导学案编写的具体内容
1. 根据三维目标联系实际制定本节的学习目标
2. 根据实际情况明确重难点
3. 找准本节内容的学习方法,如实验探究法、小组互助法等
4. 学习过程,大多以填空的形式呈现
5. 小结
6. 达标训练
三、 导学案的不断校正
校正工作建议让不同的老师来做,并且这个工作要不断地去进行,在使用过程中也是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去校正。
导学案的具体操作老师们可以灵活应用,本人根据我校的实际教学总结了以下操作方案:
(一) 课前预习,这部分工作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且是整个学案教学的重要环节,工作量大。
(二) 课内讨论探究,课堂导学案学习阶段,重在精讲点拨、巩固检测,这就要求学生对课前的准备非常充分,老师在课堂的备课是根据学生的课前学案的预习情况来准备的。上课过程一般可分为五大环节:预习质疑、认定目标、交流探究、梳理小结、达标反馈。预习质疑和认定目标的环节,可以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交流探究需要教师口述或以任务条的形式将本节学习任务平均分到小组内,一般情况下每组只完成其中一项即可,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自己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等,并指导学生做好班级大展示;梳理小结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发挥好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点拨到位,并指导学生建构和完善知识体系;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或纸条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三) 课后提升
1. 作业布置。习题要精练,帮助学生巩固、拓展、提高。
2. 反思。根据学生作业批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总之,现阶段的社会教育环境正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如何才能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促进学生的终生成长和发展,成了教师、家长和社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我校实施的导学案教学已经初有成效,这有力的说明导学案的教学对构建高效课堂是非常有帮助的,当然,在这方面我们还应该不断地去发展,以做到更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高效课堂[G].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G].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李玲玲,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
关键词:导学案教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的编制
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是每一位生物教师一直在思考、探索、亟待解决的大问题。课堂教学中不能面面俱到,必须重点、难点突出,实际教学中老师们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堂中精讲精练,但课后学生不会做的习题不能及时与老师交流,教学效果不好。高中生已经有一定的自學能力与理解能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解决的问题属于已有发展区,通过师生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属于最近发展区,应该将课堂上有限的时间花在最近发展,去利用最恰当的方式、方法突破重点、难点、典型题例解法,这样就能好钢用在了刀刃上,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实效性,这与近年来所倡导的翻转课堂相吻合。我校的生物导学案教学模式现已基本成熟,我们自己历时三年编写了必修一、二、三,选修一的全部导学案,从最终的教学成果来看,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是成功的。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导学案呢?“导学案”,顾名思义就是教师研制的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是以学生为本,配合教师的评价,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导学案分预习学案和课堂导学案,从导学案的教学实施方面来看,课堂的很多内容提前了,让学生自学完成,这样一来课堂的时间教师可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来教学,对于大家都能掌握的基础知识不再讲解,将重点任务用来解决疑难或者大家都出错的地方,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主动去教而变得“被动”,这种模式下,主动地角色就变为学生,将原来的“老师教什么我学什么”变为“我要学什么老师就来教什么”,这种模式将逐渐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它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的重要教学手段。
导学案的到底怎样的编写呢?本人根据我校学案编写的实际操作,整理了以下步骤:
一、 明确导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
1. 以课时划分为准,不以章节来划分,分课时可以让学生的每堂课前都有自主学习的机会。我们课本里有些章节的内容是要分好几个课时才能完成的,如果只是设置一个导学案,学生的工作量会在第一天的量非常大,之后的几天又会没有任务。
2. 多设置问题,且难易程度必须有一定的梯度,但是多以基础内容为主,较难内容可以设置为小组讨论形式。这一项非常重要,问题设置要科学,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并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 在学生的操作方法上一定要以方法化为准,强调学法指导。知识的学习在学案教学中我们强调的是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升,这一点很重要。
4. 多设置能力提升的环节,可多联系实际问题等,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二、 导学案编写的具体内容
1. 根据三维目标联系实际制定本节的学习目标
2. 根据实际情况明确重难点
3. 找准本节内容的学习方法,如实验探究法、小组互助法等
4. 学习过程,大多以填空的形式呈现
5. 小结
6. 达标训练
三、 导学案的不断校正
校正工作建议让不同的老师来做,并且这个工作要不断地去进行,在使用过程中也是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去校正。
导学案的具体操作老师们可以灵活应用,本人根据我校的实际教学总结了以下操作方案:
(一) 课前预习,这部分工作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且是整个学案教学的重要环节,工作量大。
(二) 课内讨论探究,课堂导学案学习阶段,重在精讲点拨、巩固检测,这就要求学生对课前的准备非常充分,老师在课堂的备课是根据学生的课前学案的预习情况来准备的。上课过程一般可分为五大环节:预习质疑、认定目标、交流探究、梳理小结、达标反馈。预习质疑和认定目标的环节,可以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交流探究需要教师口述或以任务条的形式将本节学习任务平均分到小组内,一般情况下每组只完成其中一项即可,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自己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等,并指导学生做好班级大展示;梳理小结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发挥好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点拨到位,并指导学生建构和完善知识体系;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或纸条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三) 课后提升
1. 作业布置。习题要精练,帮助学生巩固、拓展、提高。
2. 反思。根据学生作业批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总之,现阶段的社会教育环境正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如何才能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促进学生的终生成长和发展,成了教师、家长和社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我校实施的导学案教学已经初有成效,这有力的说明导学案的教学对构建高效课堂是非常有帮助的,当然,在这方面我们还应该不断地去发展,以做到更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高效课堂[G].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G].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李玲玲,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