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对幼儿心灵施暴?

来源 :新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chen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幼教专家、心理学家经过调查研究分析表明:“受心理虐待的儿童更容易误入歧途,走向犯罪,诱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心理虐待,又称“心灵施暴”,是指那种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有意或无意的、经常性或习惯性地发生的导致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言行。
  对幼儿的心理虐待有什么表现?
  专家指出,用教师的威严来威胁恐吓幼儿,主要包括训斥、罚站、罚睡等;故意或者无意疏远冷落幼儿,对孩子不理不睬不去亲近;不做调查了解,便武断专横地评价、批评幼儿;压抑剥夺幼儿的想象力和童真;苛刻要求幼儿,以成人的标准去衡量、评价和要求幼儿;对犯错误的幼儿爱算旧账等等,都属于对幼儿的心理虐待。
  产生心理虐待现象的原因比较多,如教师本身的心理素质不健康,不愿对幼儿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忽视幼儿的独立人格,认为幼儿不懂事,没什么人格、尊严可言;有的教师认为不打骂孩子就行了,其他的惩罚无可厚非;教育方法不科学,没有清楚区分管教和虐待的不同;有些教师将生活中的失望、沮丧、愤怒等不良情绪发泄到幼儿身上,孩子成了“出气筒”和“替罪羊”。
  幼儿园教师虐童案引发关注
  近期,社会上各种媒体纷纷报道幼儿园教师虐童案。
  幼儿园老师虐童,不但给社会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对儿童身体造成了伤害,更是形成了对幼儿的“心理虐待”。然而,很多幼教工作者却毫无察觉,并没有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以及这些行为给幼儿的成长发育带来的不良后果。
  其实,心理虐待现象在幼儿园中比较普遍。比如游戏时,某幼儿对老师说:“老师,张某某把我推到了。”
  因幼儿张某某以前经常犯这种错误,所以一听到这种话,教师不做调查、不去了解情况,张口就说:“张某某,你怎么又推小朋友了?去到一边呆着去,我们的游戏你就不要参加了。”而后,不由分说便将幼儿张某某拉到了一边。
  由于教师的不经意,张某某急红的小脸、欲言又止的细节却被教师忽略了。
  以上场面看似很寻常,但其实教师的做法已经对幼儿幼小的心灵构成了伤害,原因是他的所作所为剥夺了幼儿的辩解机会和游戏的权利。
  在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偶尔有个别幼儿说话,有些教师便会把幼儿叫起来说:“某某某,就你话多,好,给你机会,去外边说去吧。”教师边说边把幼儿拽到门外。
  这件事情从表面上看是幼儿不守规则,幼儿应该受到批评,但是,这只是成人的看法,他是站在成人的角度上,一切以成人为中心,由成人决定孩子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却忽略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尊重与平等的原则。这样做的结果从表面上看可能是幼儿无条件的顺从,在老师的绝对权力下循规蹈矩,但这种结果势必会影响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形成。
  有时,孩子表现积极:“老师,我想帮你做事。”
  “你?不行!”教师回答。孩子黯然低头离去。
  “学了这么久,你还不会?真是榆木脑袋!”
  诸如此类的语言在幼儿园中屡见不鲜,这些话会极大地挫伤孩子的上进心和积极性,其对幼儿造成的心理伤害是无法估量的。
  这样的事例,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由此,我们不难看到,教师很随便的一些言行,其实已经对幼儿造成了“心理虐待”。
  心理虐待,比体罚还严重
  许多幼教专家、心理学家经过调查研究分析表明:“受心理虐待的儿童更容易误入歧途,走向犯罪,诱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据调查,许多幼儿教师灌用威严来威胁恐吓幼儿,主要包括训斥、罚站、罚睡等。
  有些教师对那些调皮或犯了错的幼儿,不进行正面耐心的教育,而是施以恐吓、斥责。如某幼儿经常打人,教师就说:“再打人,就把你送到公安局,交给警察叔叔。”甚至,有些幼儿打了小朋友之后,教师会恐吓他说:”再打人,我就找把刀切掉你的手。”久而久之,这些教师虽然能把幼儿管得服服帖帖,但却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对一些性格孤僻、能力较差、不太听话的幼儿,一些教师常常给出一副冷面孔,以致对幼儿的心理造成伤害。
  一些教师对较顽皮的幼儿常常采取不问缘由、一味批评的态度。这些做法极大地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进取心,使孩子自暴自弃,本来存有的悔改之意也就荡然无存了。
  某些教师在处事方式上“对人不对事”,对不喜欢的孩子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批评幼儿时总爱带上“从来”、“每次”、“没有一点”等夸大的字眼。
  对幼儿的天性进行无情地扼杀和剥夺,不允许幼儿有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没有掌握幼儿的心理需求,苛刻要求幼儿,以成人的标准去衡量、评价和要求幼儿,给幼儿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导致幼儿频繁地产生挫折感。
  如何根除“心理虐待”
  专家建议,要改掉幼儿教师心理虐待的陋习,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有被爱、被肯定、被尊重的心理需要。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正确把握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
  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每个幼儿园都会有淘气、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幼儿,有时成人出于某种原因和想法阻止幼儿发表意见与参与活动,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他侵犯了幼儿受教育的权力。站在幼儿的角度,我们可曾想过幼儿会是什么感受呢?
  第二,要增强法制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对幼儿实施心理虐待不仅仅是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问题,而且是一种违法行为,是法律所不容许的。有心理虐待言行的教师要站在法制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
  第三,教师自身情感智商有待提高。幼儿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切忌教育过程中的情绪化倾向。教师要学会心理治疗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如认知疗法、厌恶疗法等,及时排解自身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
  教师是幼儿心中的偶像,教师发自内心的关爱、尊重、信任、理解能使他们变得自信,有助于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健康心态、健全人格的形成。
  第四,当孩子为“受虐待”而难过时,父母不应以怜悯的态度对待孩子,或者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更甚至劈头盖脸地责骂孩子,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明白,失败、错误没什么大不了的,人人都可能碰到。勇敢、聪明的人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继续努力。允许孩子失败,也是对孩子能够成功的一种信任。父母的评价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将会影响他的一生。让孩子从小在赞誉中长大,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兴趣。
  教师对幼儿的歧视以及不公正,会使幼儿不相信周围的人对他(她)的爱,这将直接影响他(她)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以至影响他(她)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人,从而形成逆反心理。
  心理健康是儿童的幸福之源。离开心理健康,儿童就不可能尽情游戏,也不能专心学习,甚至无法正常生活。儿童时代的心理健康不仅能够提高幼儿儿童期的生命质量,而且为其一生的健康赢得了时间。
其他文献
卡德尔大叔是库车县栏杆村一位普普通通的维吾尔族农民。卡德尔大叔所在的栏杆村与新疆军区驻库综合仓库部队仅有一墙之隔。村里除了卡德尔大叔懂汉语外,其他人都不懂汉语,又加上他乐于助人,所以村子里有什么事找部队,部队有什么事找村里,都离不开卡德尔大叔当翻译。卡德尔大叔还清楚地记得,那是1967年10月的一天,寒风凛冽,白雪飘零,卡德尔大叔一家正卷缩在冰冷的屋子里,一阵阵的犯愁,怎么才能熬过这寒冷的冬季?一
期刊
庄仕华,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1973年入伍,历任卫生员、外科医生、科室主任、副院长等职,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9次,16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评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拥政爱民十佳好军人”。2005年11月,荣获“中国医师奖”;2006年3月,获得“全国百姓放心医院院长”荣誉称号;2006年9月,被评为“感动新疆十大人物”;2007年5月,被武警部队评为“中国武警
期刊
黄强于2003年12月入伍,在武警新疆总队第三支队特稽大队反劫机中队服役,2005年11月调入新疆公安厅十六处训练基地机动分队二中队工作,2005年12月被选取为一级士官。他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苦练杀敌本领,因工作表现突出,2005年被评为优秀士兵,2006年1月、2月连续受到两次嘉奖。2007年1月5日,在新疆阿克陶县库斯拉甫山区执行侦查搜捕任务中,与恐怖分子英勇作战,不幸光荣牺牲,年仅2
期刊
近年来,塔城公路管理局团委不断组建富有特色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带领和团结广大青年志愿者开展贴近群众生活、贴近困难职工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以各族青年广泛参与为主旨,突出行业特色。志愿者们用知识和爱心热情服务,甘于奉献,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收获着成长和进步。  蕾蕾花朵,“雪莲”最娇  塔城公路管理局团委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
期刊
如果在大街上无意中看到城管和小商贩争执的情景,你会同情谁?相信不少人都会向着那些小商贩。不少人认为,这些小商贩们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弱势群体,在路边摆个摊设个点,不就是为了养家糊口,挣点养命的钱吗?城管犯得着去跟他们较真吗?  在人们的误解中,不经意间,城管成了土匪、蛮横不讲理的代名词。不知情者干脆称他们是“暴力执法”。  真实的城管究竟是怎样的?3月20日,记者走进石河子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
期刊
近年来,发生心理问题的孩子渐趋低龄化,甚至五六岁的孩子也有了“心病”。专家分析,这暴露了现代社会教育环境和家庭教养方式的弊端。  中小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学习、情绪、意志、行为、性格、品德和性心理方面的问题,如学习障碍、厌学情绪、考试焦虑、不良学习方法及习惯、学校恐惧、社交恐惧、抑郁、强迫行为、固执行为、多动症等,还包括偏激、狭隘、嫉妒、自卑、孤僻等不良性格。  心理问题为什么会越来越
期刊
“在一个家庭中,孩子的地位高于一切,或者孩子的学习高于一切,必将导致家庭结构的严重失衡,给家庭教育和孩子心理健康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新疆我心飞翔心理咨询中心创办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许菲说。  在许菲所接触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咨询案例中,最多的就是网络问题。  许多孩子,由于沉溺网络,孩子像变了个人,由于学业受影响,导致跟父母冲突越来越严重,不做作业,甚至厌学逃学,父母对待孩子,要么简单粗暴,要么一味
期刊
心理健康的现代观念发源于西方。心理健康作为精神医学的专门学科是近代社会的产物。1908年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卫生组织“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成立,标志着心理卫生运动的开始及心理健康研究的独立与专门化。学校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其主要任务是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直接和间接的心理学服务,以改善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教育成就。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学的主体部分。  美国:心理教育突出个体性质
期刊
5月8日,距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向社会公布第二批三大类25项“霸王条款”正好一个月,也是自治区工商局给予商家一个月期限自查纠正“霸王”格式条款结束的时间。一场与“霸王条款”的较量正在全疆深入进行中。  这些年,我们告别的“霸王条款”  看着手中的消费小票,张娟的笑容荡漾开来:一次性消毒餐具的费用果然不再收取。而这个变化,缘于我区工商部门针对餐饮业由来已久的“霸王条款”砸下的重锤。  早
期刊
算上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已经连续五年下降。今年报名参加高考的人数为912万,与此同时,还有不少学生在报名后放弃参加考试。  高考不再是唯一出路  据教育专家统计,今年全国放弃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约为100万。不少高中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不再挤高考这座“独木桥”,另有数量更多的高中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教育专家分析,就业形势严峻、高考对改变命运不再具有决定性影响,是不少学生选择弃考的主要原因。  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