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山水诗浅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uli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人物之一,山水诗是他后期诗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他的山水诗,诗味很浓,有非常鲜明的形象性,意境清新优美,最能表现他的创作特色和艺术成就。他不用生词僻典,长于白描,以清新流畅、准确生动的语言创造静谧的意境。
  关键词:王维;山水诗;意境优美;语言生动;白描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人。他出身官僚地主家庭,父处廉,曾为汾州司马,早丧。母亲博陵崔氏,虔诚信佛三十余载,对王维思想有一定影响。王维早慧,工诗善画,博学多艺,史家称他九岁即能属辞,今存名作中《洛陽女儿行》乃十六岁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十七岁作,可知他确实是才情过人。十五岁即进京谋取功名。十九岁时赴京兆府试,中第一名解元。
  王维早期诗作,也像许多同时代的诗人一样,充满乐观进取精神,他写了不少关于游侠和边塞的诗篇。他的后期诗作,最重要的是山水诗。王维、孟浩然皆被誉为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其实二人同中立异是显然的。孟浩然侧重于田园风光的描写,而王维侧重于山水景色的描绘;孟浩然的田园诗是对盛唐升平、士人悠闲舒适生活的反映,王维则经历了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体会到了社会的动乱和政治的黑暗,官场沉浮,受排挤,陷身于贼,接受伪职获罪,中年丧妻等等坎坷,促使他在自然山水中寻求解脱,他又很受禅宗的影响,所以其山水诗多体现了一种空灵和寂然,闹中取静,以动衬静的写作技巧。晚年亦官亦隐的生活,也是由闹趋于静,以静养性的一种心理历程。
  王维的山水诗,诗味很浓,有非常鲜明的形象性,意境清新优美,最能表现他的创作特色和艺术成就。苏轼在《题兰田烟雨图》中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诗情与画意的完美结合,便是王维山水诗的成就和艺术特色所在。
  《山居秋暝》作于诗人晚年在辋川别墅隐居时,描写了秋山雨后薄暮至夜晚的景色,抒写隐居闲适之情,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读这首诗,使读者犹如置身于雨后新晴的秋夜空山,一轮皓月洒下银光,照着山间的松林,一条清泉流过石崖,欢腾地流入山脚的湖中。山下,湖平如镜,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松脂、荷叶的芳香,竹林间传来浣纱姑娘们劳动归来的笑语声,湖面的荷叶深处,荷叶摆动,渔歌阵阵,一艘艘顺流而下的渔船打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这样优美的景色,真要叫人流连忘返。如此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追求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也从一个侧面反衬当时官场的黑暗污浊。这不是一幅静物写生,而是一幅景中有声,静中有动的“诗中画”。诗中所取的意象:空灵的秋山,清爽的天气,明月、青松、山石、清泉、翠竹、青莲,都是高洁情操的象征,“楚雨含情俱有托”,诗人在这里不着痕迹地流露出自己的思想和志趣。
  王维不用生词僻典,他长于白描,以清新流畅、准确生动的语言制胜。刘熙载《艺概》说得好,“王摩诘诗好处,在无世俗之病。世俗之病,如恃才骋学,做身分,好攀引皆是。”
  王维的诗歌艺术,景中有声,静中有动,诗中有画,这个艺术特色体现在他的许多短诗中,如《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的山水诗,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如此。但诗人笔下的景物却是动的:花落、月出、鸟惊、鸟鸣,都是动态,这就是以动写静,静中有动,动则衬静。这动,这声更衬出了春涧的幽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种欲静故动的手法,表现了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和艺术水平。读这首诗,开头“人闲”二字千万别轻易放过,“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人的内心是闲静的,这才能对周围静中之动体察入微,人心境的闲静与景物的幽静契合一体,人与自然和谐一致,诗人所写之景才更能传神。五言小诗,字句太少,最难出色,而在王维笔下,一水一石,一花一鸟,都生动活泼无比,他不追求写景状物的“形似”,而是情景交融的传神,后人称道他的作品有神韵,就是指的传神。
  王维生时即有盛名,他写的《送元二使安西》取首句二字题作《渭城曲》,又名“阳关三叠”,这“三叠”的意思是诗作已谱入音乐,宜于送别时唱。
  诗人用最经济的笔墨,通过景色和人物活动的描写,集中地抒写了送别场面中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谊,诗作充满离情别绪,情意深婉动人。这首诗在唐代就轰动诗坛,堪称别席离筵的绝唱。著名诗人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的赠别诗中曾引用过其诗意。中、晚唐时,王维《渭城曲》在社会上相当流行。李东阳《麓堂诗话》就“王摩诘‘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之处”。
  王维的诗风与同时代的李白不同,李白遵循形象思维的法则,根据抒情诗反思维化为形象的需要,在诗歌表现手法上大量运用“比”“兴”手法,创作出不少著名诗篇,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王维同样遵循形象思维的法则,他根据写景诗的记实特点,在山水诗的创作中用“赋”的手法,塑造了大自然的优美艺术形象,创立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我国诗史和文学史上,仍不失为一个有重要地位的诗人。
  参考文献:
  [1]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2]李东阳(明).麓堂诗话[M].
  [3]刘熙载(清).艺概[M].
  作者简介:
  杨纯娟,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普通本科院校向学生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或技能型大学转变。而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其实现办学模式转变关键一环。BOPPPS模式正是基于这种需求,很好规范了应用性教学流程。本文尝试通过文献数量分析形式,包括年度数量、发表机构、文献来源、关键词关联性及频度以及研究层次和学科分布等方面,分析BOPPPS在国内研究现状。  关键词:BOPPPS;教学模式;文献研究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更
摘要:后进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关键在于要遵守教育规律、讲究教育策略,让教育具有针对性,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  关键词:后进生;引导;疏导;督导  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在遵守纪律、学习成绩、行为表现等方面暂时处于落后的学生。后进生并不是天生就落后,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障碍、产生挫折,出现暂时的落后是正常的,班主任要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他们。后进生也是学生,也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