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干部文化向成熟型学校迈进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sc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以建设干部文化为切入点,带动各项工作向前发展。干部文化建设给学校,尤其是干部队伍带来可喜的变化。
  ◆干部文化建设激发了干部工作热情
  我校一校四址。学校从管理方法上进行突破,实行适用于一校多址的大主任负责制,实施日常管理大主任负责,重大事件集体决定,行政例会把握全局的运行模式。2006年9月,我校领导集体以高效、创新的工作作风,获得“海淀区和谐校园”和“北京市和谐校园”的称号。
  ◆干部文化建设更新了干部学习观念
  在建设干部文化过程中,干部们树立了“要思考、要成长、要发展,就需要学习”的新观念。每位干部完成了自我定位,确立了作为的方向;2007年4月,第一期翠微小学管理型人才培训班开班,学员们认真聆听名校长、专家的管理讲座,积极实践,撰写管理论文,掀起学习、实践、反思、创新的热潮。
  ◆干部文化建设完善了学校管理制度
  在建设干部文化的过程中,学校建立了一套加强干部管理的长效机制,各部门自主制定发展计划,先后出台了教育、教学、科研、后勤、体卫、艺术社团等各项管理制度,学校各项管理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轨道。
  翠微小学将一如既往地运用学校发展的新思想,推动学校向国际化学校发展。
其他文献
编者按:新课程的推进要求教师的专业素质随之发生相应的提升,由此,对教师研修也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同时,在信息化背景下,网络研修的功能日渐突显,因此,如何通过网络研修最大程度地突破时空限制,形成研修共同体,进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师研修的效率与质量,已成为推进教师研修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北京市西城区网络研修走在了区域网络研修的前列,下面两文力图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还原西城网络研修的全貌,希望能给
我校参加“中英学校发展计划合作项目”已有两年多的时间,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经过不断研究、思考、实践,我校在思想层面和操作层面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收获。    一、 在思想层面    积极实践“全员发展”的全纳教育。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快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二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在不同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努力目标。  不断探索“开
一、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学校发展计划现在,我校已经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自上而下制定计划的模式。每个学年末在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全体教师员工参与学校发展计划的制定,同时,还发
【摘要】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各行业的效益不断提高,对交通运输有了新的要求,这也促进了公路工程建设的发展。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重点加强安全质量控制,并使用新技术和新工艺,不断加强人员管理,从多个方面进行,从而能够有效的确保工程的建设质量,促进公路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控  随着公路工程的不断发展,安全问题也慢慢的进入人们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
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新生人口不断增加,根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预计到2020年,全国总人口将达到14.2亿人左右.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国内0至3岁的
在制定与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我校管理效能有了显著的提高。  ◆干部的学习力和领导力有所提升  实施“学校发展计划”之后,我们对干部的考核更加侧重学习力和领导力,促使干部们不断深入实际研究工作,勤于反思,提高了工作效益。  ◆教师的学习力得到提升,研究意识得到增强  我们定期举办“书市”,向教师推荐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使教师们拓展了知识面,提升了专业素养。一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管
随着学校发展计划思想的实施与运用,我校从一所农村小学顺利地实现转型,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生力军。  学校发展规划更新了我们的观念,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学校、分析自己的学校,促使我们改变自己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被动地位,主动规划学校的未来。  学校发展规划使我们找到了首先要解决的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即要建设一个卓有成效的团队,促进不同类型教师的发展,最终达到“人人发展”的目标。“卓越团队建设”,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综观世界历史,一个国
期刊
中英合作项目——“学校发展计划”课题研究已经按照我校制定的发展计划逐步实施着。从2005年项目实施以来,学校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对社区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  西苑小学的办学规模属于中等,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中英项目的实施正是为学校搭建了一个共同教育的平台。学校不仅仅是管理者的,它还是学生的、教师的、家长的、社区的、我们大家共有的学习活动场所。  通过学校自评,我们认识到由于
2005年1月,我校被正式纳入“通过学校发展计划提升海淀区学校国际化水平”项目。在这两年多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新了,教学水平提高了,教研氛围浓厚了。  在新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非常重视教师有效的教研活动,定期开展“注重常态教学,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系列专题研讨活动,坚持每周二的教研制度。各教研组根据选好的课题,紧密围绕教学内容,共同钻研教材,深入备课,将新课标的理念融入教学之中,努力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