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研工作为核心推动学校发展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vy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1月,我校被正式纳入“通过学校发展计划提升海淀区学校国际化水平”项目。在这两年多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新了,教学水平提高了,教研氛围浓厚了。
  在新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非常重视教师有效的教研活动,定期开展“注重常态教学,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系列专题研讨活动,坚持每周二的教研制度。各教研组根据选好的课题,紧密围绕教学内容,共同钻研教材,深入备课,将新课标的理念融入教学之中,努力做到将课外知识与课内知识相结合,将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相结合,将三维目标的培养与学习过程相结合,在高效的课堂中培养学生,提高教学艺术。同时,各教研组还定期推出研究课供全校教师学习,这项活动的价值不仅仅是在一节课上,还在于相互学习的氛围上,备课是群策群力,上课是精心准备,评课是各抒几见,这样使每一位教师更快更好地融入教师群体之中,营造了和谐的教研氛围。
  为了使教研活动更深入,我校还定期开展“阳光杯”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研讨、提高,而不是评奖,这样的教研活动对每位教师,都是非常有益的。
  教研组活动已成为我校的常规项目,各教研组通过课堂教学研讨、看评课堂教学实录等形式开展活动,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高中新课程改革即将在北京市全面展开。新课程在功能、结构、内容、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比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
编者按:新课程的推进要求教师的专业素质随之发生相应的提升,由此,对教师研修也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同时,在信息化背景下,网络研修的功能日渐突显,因此,如何通过网络研修最大程度地突破时空限制,形成研修共同体,进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师研修的效率与质量,已成为推进教师研修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北京市西城区网络研修走在了区域网络研修的前列,下面两文力图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还原西城网络研修的全貌,希望能给
我校参加“中英学校发展计划合作项目”已有两年多的时间,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经过不断研究、思考、实践,我校在思想层面和操作层面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收获。    一、 在思想层面    积极实践“全员发展”的全纳教育。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快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二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在不同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努力目标。  不断探索“开
一、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学校发展计划现在,我校已经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自上而下制定计划的模式。每个学年末在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全体教师员工参与学校发展计划的制定,同时,还发
【摘要】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各行业的效益不断提高,对交通运输有了新的要求,这也促进了公路工程建设的发展。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重点加强安全质量控制,并使用新技术和新工艺,不断加强人员管理,从多个方面进行,从而能够有效的确保工程的建设质量,促进公路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控  随着公路工程的不断发展,安全问题也慢慢的进入人们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
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新生人口不断增加,根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预计到2020年,全国总人口将达到14.2亿人左右.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国内0至3岁的
在制定与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我校管理效能有了显著的提高。  ◆干部的学习力和领导力有所提升  实施“学校发展计划”之后,我们对干部的考核更加侧重学习力和领导力,促使干部们不断深入实际研究工作,勤于反思,提高了工作效益。  ◆教师的学习力得到提升,研究意识得到增强  我们定期举办“书市”,向教师推荐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使教师们拓展了知识面,提升了专业素养。一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管
随着学校发展计划思想的实施与运用,我校从一所农村小学顺利地实现转型,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生力军。  学校发展规划更新了我们的观念,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学校、分析自己的学校,促使我们改变自己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被动地位,主动规划学校的未来。  学校发展规划使我们找到了首先要解决的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即要建设一个卓有成效的团队,促进不同类型教师的发展,最终达到“人人发展”的目标。“卓越团队建设”,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综观世界历史,一个国
期刊
中英合作项目——“学校发展计划”课题研究已经按照我校制定的发展计划逐步实施着。从2005年项目实施以来,学校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对社区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  西苑小学的办学规模属于中等,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中英项目的实施正是为学校搭建了一个共同教育的平台。学校不仅仅是管理者的,它还是学生的、教师的、家长的、社区的、我们大家共有的学习活动场所。  通过学校自评,我们认识到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