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效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04397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是一种情境化的互动活动,教学中从兴趣入手,全力营造一种多元和谐、动态开放的生活化学习情景,促进学生语言知识、交际技能与情感体验的连接,促进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让学生在生动的活动中理解、运用所学的知识。
  关键词:小学英语 情境创设 途径 效果
  对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来说,适宜的教学环境不但可以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还可以提供在实践中运用语言知识的机会。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是一种情境化的互动活动,我们要革除以往教师为主体的单调的传统英语教学方式,注重语言交际性,从兴趣入手,全力营造一种多元和谐、动态开放的生活化学习情景,设计多元化的情境能使学生的心灵与心灵进行对话和撞击,促进学生语言知识、交际技能与情感体验的连接,促进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让学生在生动的活动中理解、运用所学的知识。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作了尝试,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教材内容激活情境
  小学英语教材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情境内容。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激发学生乐学情趣,实施直观教具,创设教学情境,如在展示新语言点时,我们能展示教材中的实物,或画出相应的简笔画,可以刺激学生大脑兴奋,直接感受英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强化求知欲望,并形成深刻的印象。例如,在黑板上画一个湖泊,问学生:“What’s this?”回答“It’s a lake.”在湖泊的上面画一座桥,又问:“What’s?on the lake?”回答:“It’s a bridge.”又在湖的周围画几棵树,问:“What are these?”回答:“Trees.”又在树下面画一些花和草,问:“What are these?”回答:“grass, flowers.”这样就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公园图。也可以让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在黑板上画出物体。这种方法不是无目的的画,而是在听懂老师的指令的基础上进行的练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乐中学。
  二、利用教材文本创设表演情境
  创设情境,表演对话为学生提供了互动的机会,开发和挖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潜力,激发他们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表演可分为师生之间的表演和生生之间的表演,两者都可由两部分构成。首先是表演课文上的内容,让学生进入角色,加强理解。如在教介绍和问候句子时,老师就创设情境:当你和你的朋友或熟人见面时,要主动的打招呼,如“Hello!Li Yang.”“Good morning,Zhang Hua.How are you?”然后让学生在同桌之间互相打招呼;其次是根据所学课文内容灵活自由地表演,强化所学知识。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拓展情境
  多媒体手段可以把丰富多彩的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感受到纯正地道的英语,极大地弥补了直观教具的不足之处。随着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引入,灵活运用各种电教手段,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使用示范,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让学生置身于以英语为母语的环境中,体验英语的实际运用。研究证明,一节课中小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5分钟到20分钟。这一时间段是课堂教学的最佳时域。因而在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时,学生的注意力已不能高度集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看画面,根据画面的变化给人物配音,让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进行交际性练习。
  四、运用体态语言创设心理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非语言手段,如语言、表情、动作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消除恐惧感,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情境中去。例如,在教一些动词时,我就带着学生用肢体语言学习:stand(起立),sit(坐下),draw(画画),dance(跳舞),run(跑),jump(跳),swim(游), open(打开)等,在教“run”时,我边做奔跑动作边说:“Look! I can run.(看,我能跑),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印象,并记住了词汇。当学生说错或者说不出来时教师更应该宽容、轻轻地告诉他:“It doesn’t matter. Please say after me.”在教师语言的调节下,激起强烈的情绪,内在的心理倾向趋向于教学过程,学生便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只有积极、肯定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活跃。如每当学生回答正确时,及时地说一声:“Very good!”“Well done!”“Great!”“You are clever.”以示表扬。
  综上所述,语言源于生活,脱离实际生活的语言是不 “真实” 的。一个语言枯燥的课堂是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只有将语言融入生活,它才会绽放魅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多种生活化教学情景,给每个学生搭建一个“活动的舞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情境中学习、运用、巩固知识,以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李吉林《谈情境教育的课堂操作要义》.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作文教学,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作文是一种感情色彩很浓的心理活动。当作者有了感想、感悟,有了写作的冲动后,这种写作就是有感而发的主动行为。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写人、记事等作文的写作技巧,素材选择、布局谋篇等知识。  关键词:作文教学 写作方法 写作情境  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作文教学,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也
期刊
摘 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分析及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语文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之一,也是中学阶段语文教师教学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之一。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但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语言知识,更好地掌握语文阅读的内涵,而且可以让学生逐渐掌握提高正确的语文阅读教学分析及能力,让学生具备语文学习的能力。因此,对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分析及能力进行研究,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师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  关键
期刊
语文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也是承载和传承历史和文明的工具。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营造良好氛围,使学生“敢读”  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思维敏捷,从而更容易接受知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应保持角色平等,变“一言堂”为“群英会”,应把机会让给每一位学生,使他们通过朗读来尽情地诉说自
期刊
长期以来,学生缺乏写作兴趣,作文教学效率低下一直成为语文教学的瓶颈。究其原因,在于不少语文教师今天练这个方法,明天练那个技巧,疲于奔命,陷在技法的梦幻之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其内部的规律,不仅是一种作文技巧和方法的“灌输”,更是一种作文意识的“唤醒”,是一种引导学生在作文的实践中体验和领悟、探究和发现、把握和发展的过程。  因此,语文教育工作者不能盲从,必须关注学生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指导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但当今的农村小学生对作文普遍缺乏兴趣,畏惧情绪严重,写出来的作文思路狭窄、内容单薄、语病较多。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一直留心调查、研究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与思考,发现导致目前这种现状的原因有:  1.目
期刊
摘 要:英语背诵是开启学生学习英语之门的一把金钥匙,是知识输入的一种有效途径,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英语基础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语感,进行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活动。在英语教学中,有效指导学生的背诵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关键。  关键词:英语 背诵 技巧  众所周知,背诵一直被我们视为学习的良方。但有些学生一听说背书就脑袋发胀,直到口干舌燥才勉强背下来。到课堂上或考试时,还是会忘得一
期刊
摘 要:识字能力是读写能力的基础。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无疑成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孩子们年龄小,识字量大,学得快,忘得也快。为了使学生快乐、主动、高效地识字,笔者有意识地创设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取得了良好实效。  关键词:识字 兴趣 自主 高效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本学段的重要内容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在学校中的不断深入,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当中如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摆在小学美术教学研究者面前的现实问题,每个小学生对自己情感抒发的最直接的途径之一就是绘画,所以小学生们进行感情交流的重要场所就是美术课,本文通过对小学生创造出的开放式的教学空间,使得在美术学习当中能够对快乐进行寻找、体验和获得,这使得对小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对成功进行体验的关键就是在小学美术课堂当中对快乐
期刊
摘 要: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它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构成语言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把“阅读”教学变成真正的“乐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语文阅读 乐读 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期刊
摘 要: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习作的情趣和欲望。生活即作文,习作的材料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眼前,几乎用不着刻意地发现、捕捉,信手拈来,无处不在。阅读和习作本是一家人,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读中学写,以读促写。  关键词:兴趣 生活 阅读 指导 想象  习作作为当下小学语文教学难点,我们都在不断探究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习作教学,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习作教学中需要注意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