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合理服用“安全药”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s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据药品说明书服用药物,人们通常认为是比较安全的。但是,当妇女处于妊娠期时,一旦误用或滥用药物,极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
  提防维生素变成“危身素” 维生素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必需物质,孕妇如缺乏维生素A,可影响胎儿视觉器官发育;缺乏维生素D,可导致胎儿生长速度减慢。人们通常认为维生素是最安全的药物,然而,前提是必须在规定药量范围内服用。孕妇若盲目服用维生素类药物,会对胎儿的神经管造成恶劣影响,维生素有可能变成“危身素”。
  补药好似“催吐药”妇女怀孕之后,体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旺盛,刺激胃肠而致呕吐、恶心。同时,怀孕使胃肠功能减弱,这时过量服用的滋补药积聚在胃内,影响胃肠蠕动功能,加剧恶心、呕吐。人参属大补元气之品,孕妇久服或用量过大,会使气盛阴耗,阴虚则火旺,容易加重妊娠呕吐、水肿和高血压等现象,也可促使阴道出血而导致流产。
  中药也可致流产 某些西药能致胎儿畸形,但某些中药也能使胎儿致畸。有些人受“中药无毒副作用”的误导,认为中药对孕妇和胎儿是安全的。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对孕妇来说,应禁服活血破气、滑利攻下、芳香渗透和大热大毒类中草药。中成药成分复杂,应在考虑病情需要和利弊得失后谨慎使用。常用的一些外科活血化瘀药,如丹参、红花、血竭、地鳖虫、乳香、没药、马钱子等,可使血液流动加快,血液黏稠度改变,甚至引起子宫收缩,导致流产。所以,孕妇就诊时,应主动将怀孕情况告诉医生,以便医生开具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虽然妊娠时期许多药物对胎儿和孕妇有影响,但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凡是药物都会损伤胎儿,对医生开给的药一概不用。事实上,有些疾病如不及时治疗,会加速疾病对孕妇身体的危害,继而影响胎儿。孕妇用药关键在于权衡利弊,合理应用。故必須在医师指导下,遵医嘱用药,切忌滥用药物或听信偏方秘方,做到既不能麻痹大意,又不能因噎废食。
其他文献
林女士生下小宝宝的第三天晨起时,感到乳房异常胀痛,护士叮嘱用热水袋热敷,待医生查房时请医生检查,做进一步的诊治。
<正> 新中国建立以后,党中央即于1950年春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统一祖国大陆。从那时起,西藏3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三次重大转折。认真研究这三次转折的曲折
本文在阐述产业集群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之后,指出认识两者关系可能存在的误区.借鉴关于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成果,说明形成集群的产业必须具备相应的产业要求.然后,本文
我国分配问题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发展,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后果是投资与消费失衡,有效需求不足,矛盾在发展,将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胆石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健康与生活有很大影响。胆石是怎样形成的胆道感染是形成胆石症的最常见原因。据统计,胆囊炎患者中伴有胆石者占60.2%,两者在发病过程中有密切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许多人都会感到精神压力重;再加上有些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各种各样的矛盾就容易造成心情不好。性心理学专家告诫人们:心情不好时最好不要进行性生活;勉强性生活则适得其反。弊多利少。  一种情况是夫妻双方的心情都不好,对性生活索然乏味。却偏偏要进行性生活。夫妻似乎都有同一个想法,企望通过性生活来消除烦恼,好像是生活中的“借酒浇愁”一样。结果是“借酒浇愁愁更愁”。众所周知,人类的一切活动
历史课教学,尤其是《世界历史》课教学,最使学生头痛的就是历史年代和历史事件的记忆。《世界历史》内容庞杂,头绪纷繁,实在不好记。我在历史课教学的实践中,在讲到各个国家
随着我省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才需求问题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需求问题日趋突出.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作者根据自己工作经验,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的人才观为指导,对
从“民工潮”到“招工难”,充分折射出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在经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之后、进入发展新阶段所暴露的一系列问题: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雷同、社会事业滞后和
“重化工业新阶段论”是为过度投资提供理论支持,它不过是对当前产业结构扭曲的不合理抽象;“重工业重新大发展”只会使我国的产业结构更加扭曲,不利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