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mfnxk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师的责任的责任。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已成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推进语文素质教育,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培养 创新意识
  创造能力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师的责任的责任。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已成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推进语文素质教育,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现象发人深思,究其原因主要是: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其语言内容充实最快,应用要求也最广,教学中若只停留在经验、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将远离现实,与生活脱节。因此,现代的语文教学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外,还应该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对事物大胆质疑主动思考的能力以及创造性运用的能力。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顿悟和创造,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呢?
  一.首先,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教师应该具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对约定俗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敢于持怀疑态度,敢于标新立异,不墨守成规,不迷信权威,只有这样,才能随机应变地进行创造性教学,才能在教学中以创造教育思想为指导,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形成富于创造性的人格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包括培养学生自学的基础(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便于学生运用与迁移) ,自学的方法与技巧(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基本方法,能举一反三,会筛选、归纳、运用、生成信息) ,自学的人格品质(包括求知欲、独立性、灵活性、观察力、坚韧性、创造性)等方面,引导学生从学会学习,进而学会做人,形成独立、自尊而又富于创造性的人格。
  三.善于挖掘、充分利用课文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语文教材中的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作名篇,以及跳动着时代脉搏、展现着时代特色的美文时文,绝大多数闪烁着作者创造性思维的光辉,为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要善于挖掘并充分利用课文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将这些创造性因素加以提示,使之成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触发点。如教《变色龙》时,提出这样的问题:这篇小说是写人的,为什么以“变色龙”为题呢?这对我们的作文命题有什么启发?学生为了解开疑问,就会通过阅读课文认真思考,来仔细揣摩作者命题的艺术。这样,创造的热情就被点燃了。
  四、优化知识积累,拓宽知识领域,丰富创新和创造思维背景
  陶行知先生说:“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到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一般来说,创新是在旧知基础上的创新。因此,一个人的知识面越广,知识越多,其创新思维就越活跃,创造能力就越强。因此,优化知识积累,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知识面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我们应该让学生首先把课本的知识学扎实,但决不可只局限于课本中的知识,还必须延伸到课本之外;不能局限于语文学科本身,还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多种联系。教师应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更广阔的领域,例如天文的、历史的、地理的、生物的等等,为创新和创造思维构建广阔的知识背景。可通过以下手段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如: 1、开设阅览信息课。每周一次让学生进阅览室进行自由阅读或专题阅读,要求做好读书卡片,写好读书笔记。2、开展信息交流活动。让学生课余时间看书报、听广播,收集信息,并利用课前5分钟轮流发言,进行信息交流。3、开辟班级剪报栏。重点剪贴报纸的社论、短评,各方面的重大成就,先进人物的事迹,优秀时文,热点话题等。4、开展课外阅读竞赛。要求摘抄优美文段、名言警句、名人轶事、生活知识、科学信息等,写好读后评或读后感,以量多质优为胜。通过这种种手段,优化学生的知识积累,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其信息的获取、筛选、评价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五、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形式的联想、想像,拓宽思维空间
  康德说:“想像力是一种创造性认识功能。”牛顿的万有引力源于苹果下落引发的联想、想像,瓦特的蒸汽机源于沸水掀动壶盖引发的联想、想像。由此可见,联想想像是创新和创造之源,任何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联想和想像,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不断地有所创见。语文教材,特别是其中的文学作品,尤其具有形象性、表意性、灵活性,它本身就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像空间和丰富的联想内容。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思维的多向展示,引导学生从“已知”中预测“未知”,作更深更高层次的分析、思考、联想、想像,进行发散思维,促使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或结论,尽力避免思维定势的形成。教师应通过挖掘教材、讲解习题以及其他途径,多设置一些“空白”让学生借助联想、想像去填补,使学生隽逸奔突的才情、明睿深刻的洞察得以张扬和生发。比如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可引导学生想像情节上的空白,情节的走向,人物的命运走势,艺术形象中鲜明而模糊、富有张力的意蕴,作者意念上的省略等。如教《竞选州长》,可让学生设想:“假如我不退出竞选,结局会怎样?”并要求学生发挥想像续写出不同的结尾。又如根据《最后一课》的结束语:“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进行想像: 1、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道别; 2、二十年后的小弗郎士; 3、韩麦尔先生悲惨遭遇等。说明文阅读教学,可引导学生想像被说明对象的形象、结构等。议论文阅读教学,可引导学生把想像与分析、推理联系起来。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联想、想像,去生动地再现课文内容,灵活地填補课文内容,大胆地延伸课文内容,合理的再造课文内容,就能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作文教学中,也应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像,触类旁通,不断拓宽其思维空间。如“一滴水的联想”这样一个题目,教师可启发学生从几个方面进行联想,从而总结出这个题目至少可以作几种立意的文章: 1、体现了团结就是力量; 2、表明了个人离不开集体; 3、强调了持之以恒。此外,还可经常设置各种情景,让学生快速展开联想想像。如“星期天,你到花园玩,看见一个小男孩在和一只小狗说着悄悄话……请你展开联想和想像写篇四五百字的短文。”又如,“早晨,王老师一踏进办公室,只见办公台上插着一束鲜花,她将花儿捧起,心想:这是谁送来的呢?请你展开联想和想像续写下去。”总之,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之外,更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训练联想想像能力。学生联想想像力的开发,有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六、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发展求异思维敢于标新立异,这本身就是创新。
  标新立异即抛弃陈旧的或者普通的成分,创造新的成分,它是创新者把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信息有机的沟通起来,唤起其感性认识,再进一步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归纳、判断推理等一系列逻辑思维加工,使感性认识向理性飞跃。在教学中,我们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树立“异想天开”“敢为人先”的思想,运用求异思维,不依常轨,不受传统方式的束缚,敢于寻求变异,从而引发新的思想、新的见解。例如,“狐假虎威”不好,但有学生却认识到,狐“假”虎威对付老虎,保全性命难能可贵。除此以外,像“旁观者未必清”“留得青山在,也怕没柴烧”“开卷未必有益”“近墨者未必黑”“滴水未必能穿石”“有文凭的人,不一定有水平”“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有出息”……诸如此类的观点,也都是求异思维的典型例子。
其他文献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扬民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多问多思,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从而产生探索、创新的愿望。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陶行知先生曾言简意赅地说:“创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才有探索
期刊
期刊
会议
【摘要】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习语言,又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不仅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学法,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关键词】 创新发展 质疑 解决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
期刊
期刊
叶圣陶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终身学习,终身有益。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的指导思想不仅仅是为了升学考试,而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为终身学习打基础。  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王富仁先生说:“我认为在语文的教学任
期刊
菏泽地区棉花生产的问题和对策菏泽地区行署棉花办公室程宝良菏泽地区棉麻公司蒋平力,赵建优近年来,棉花生产连续滑坡,供求矛盾日趋尖锐,如何发展棉花生产已成为当前我区政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