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su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终身学习,终身有益。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的指导思想不仅仅是为了升学考试,而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为终身学习打基础。
  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王富仁先生说:“我认为在语文的教学任务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兴趣很大程度上来说可以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让学生喜欢学语文,知道语文不仅是升学的工具。另外在阅读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实际,想出更多的金点子,运用更多的课堂教学手段,并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一种趣味横生的教学情境,使之进入一种“乐读爱读”的境地,自觉地投入到阅读中去,让学生真正把语文阅读当作一种快乐的事。我认为在语文课上1、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不要吝惜时间。要以学生的读为本,着力点放在学生的读上,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阅读者、思索者、探究者。2、鼓励学生自己大声地朗读,读得尽兴、读得深情、读得忘我。3、组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比如:默读、精读、泛读、略读和浏览等,全班齐读、分组读、男女生比赛读、个别读等,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学习从多角度深入解读课文,并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4、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不同文体不同文章的读法,美文美读,要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比如:节奏、语速、停顿、轻重音、感情基调等。同时鼓励学生有自己创造性的读。
  二、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结合生活实际‘联系学生自身体验,走进文本,吸取营养。比如学习朱自清《背影》,不用重点分析这篇文章的段落大意、层次结构什么的,而应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父亲艰难攀爬买橘的段落,再结合自己生活的点滴,感悟深深的父爱,进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只让学生被动的接受,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就要采用探究性阅读教学方法。教师在掌握学生原有的期待视野和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营造和构建一种自由、民主、和谐的阅读心理情境,使其能够主动地对文本进行理解和探究,经过体认和感悟,最终去主动建构文本意义和自身意义,从而达到自我优化和自我完善的阅读教学活动。这种阅读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独立阅读,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学生的经验情感,引导他们去感悟,领会文本的言外之意,象形之旨,弦外之音,凭借自己的想象力,理解力,对作品的主体、意境、形象等,进行积极的创造,补充,真正确立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如:我在教《心声》这一篇课文时,先让学生阅读,尤其抓住重点描写心里的段落,反复朗读,真正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进而理解作者以“心声”为标题的含义,构建本文大致的写作思路,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题,通过矛盾冲突的分析,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这就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探究和发现的阅读中。在探究性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方式,珍爱学生赋予个性的理解和新鲜的阅读感受,变被动接受学习为自主探究学习。
  四、教学方式多样化,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采用“诵读”、“情境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文本中丰富的人文性,浓厚的感情色彩,并逐渐受其熏陶和感染,而不能以教师的讲析替代学生的感悟。例如诗歌教学,要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语言的优美,情感的丰富,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读者诗歌描述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引导学生对其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
  五、尽可能张扬学生个性,展示自我才能。可鼓励学生筹划诗歌朗诵会,课本剧表演赛,班级辩论会,名著知识竞答赛,编故事接力等。如:我在教《变色龙》一课时,学生阅读过后,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善于讲故事的同学,我就鼓励他们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感悟,绘声绘色的讲出來,生动地再现奥楚蔑洛夫的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人物形象。在教《威尼斯商人》时,我就鼓励善于表演的同学,在班级分角色进行表演,活灵活现的展现人物形象。这样就激活了学生各富色彩的智慧,让他们的才能尽情展现,潜能从容释放,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应通过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们爱上读书,养成自己找书读,多读书的习惯。在教学《生物入侵者》一文前,我大肆宣传“生物污染“的危害及部分人的麻木不仁,在学生的情绪高涨时戛然而止,让他们自己去查相关资料。结果,学生搜集的资料比较齐全,涉及到的书之多,出乎意料。如《我国加大防治生物入侵力度》、《中国外来入侵生物现状》、《入侵生物,朋友还是敌人》等。因大量的阅读,学生自然见多识广,再加上学生敢于大胆质疑,合作探究,因而上课的效果相当不错。
  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通过必要的语文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把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激活了语文课堂,为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打开新局面。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等多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巧用 多媒体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 语文教育担负着学生德育教育的重大任务,如何让学生从语文课学习中获得做人的道理,如何让学生减少因教育部到位而出现违法的行为成了语文教师的重大研究课题。  【关键词】 语文教育 德育 育人功能  语文教育担负着学生德育教育的重大任务,如何让学生从语文课学习中获得做人的道理,如何让学生减少因教育部到位而出现违法的行为成了语文教师的重大研究课题。结合教学实际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强化“做人”教育。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扬民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多问多思,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从而产生探索、创新的愿望。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陶行知先生曾言简意赅地说:“创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才有探索
期刊
期刊
会议
【摘要】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习语言,又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不仅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学法,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关键词】 创新发展 质疑 解决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