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发展视角下俗语语义研究

来源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94953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温端政《中国俗语大辞典》为语料来源,结合语义发展的视角,从俗语的退隐与消失、俗語语义扩大、俗语语义转移三个方面来尝试探讨俗语语义的发展变化,并对俗语辞典的编纂与完善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拓宽我们对俗语研究的视野,给对外汉语俗语教学带来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俗语;语义演变;辞典编纂
  俗语是在群众生活中广泛流行的通俗而定型的语句,属于熟语的一种。大多数俗语都是劳动人民从生活经验中创造出来的,简洁凝练、含义丰富且在日常生活中常为人们所使用,因此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人们实践范围的扩大、思想观念认识的改变,俗语的语义内容和语音形式也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前人对于俗语语义的发展演变情况研究较少,本文以温端政《中国俗语大辞典》为研究对象,结合语义发展的视角,从俗语的退隐与消失、俗语语义扩大、俗语语义转移三个方面来尝试探讨俗语语义的发展变化。这对于促进汉语俗语本体研究、启发对外汉语俗语教学、完善俗语辞典的编纂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俗语的退隐与消失
  由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观念认识的改变,使得包含旧事物、旧观念的俗语,逐渐趋于闲置状态,淡出人们的视野。在考察《中国俗语大辞典》后,据统计,退隐与消失的俗语大概有150个,现举例分析如下:
  (1)熬灯油
  (2)拔香头子
  (3)疯狗咬人无药医
  (4)叉手不离方寸
  (5)盗不过五女门
  例(1)“熬灯油”旧指在晚上点油灯学习或做其他事情等。纵观现如今的社会,油灯这一类事物早已基本派不上用场,故包含这一类旧事物的俗语也大都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趋于退隐与闲置状态。
  例(2)旧时代江湖上的人们结拜,通常要烧香跪拜,告知天地,“拔香头子”即把祭拜的香拔掉,表示双方从此断绝一切关系。这种结拜仪式在当今社会上已经绝迹,故这一类俗语也不再适用于今天。
  例(3)“疯狗咬人无药医”指旧时生产力落后,社会医疗水平不发达,被疯狗咬过了的人,必死无疑,没有药可以医治。纵观今天,社会飞速进步发展,医疗水平显著提升。过去被视为无药可医的各种疑难杂症,今天都有了各种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治疗措施。我们不仅有传统的中医,更是引进了见效快的西医,甚至可以中西医结合诊治。该俗语反映的社会现实明显与今天不再相吻合。
  例(4)“叉手不离方寸”两手在胸前相抱,表示恭敬,是我国古代日常生活当中人们见面打招呼的一种礼仪。但现如今,人们多以微笑点头或挥手致意,故包含该礼节的俗语今天也不再派上用场,退出历史舞台。
  例(5)“盗不过五女门”旧时代的人们认为女儿多的人家一定很贫穷。这从侧面也反映出了旧社会的女性地位比较卑微,多受到人鄙视、轻蔑。很明显,该俗语注定也将成为历史词。
  二、俗语语义扩大
  随着人们实践领域的扩大、交际的需求,俗语的语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考察《中国俗语大辞典》后,据统计,俗语语义较原来本义的基础上扩大的俗语大概有152个。根据俗语本义与其比喻义或引申义所涉及到语义领域的不同,可以将俗语语义扩大的类型大致分为:由个别到一般、由指物到指人、由具体到抽象。以下将针对这三种类型逐一举例论述。
  (一)由个别到一般
  (6)饱汉不知饿汉饥
  (7)弄花一年,看花十日
  (8)不会打仗不吃粮,不会唱歌不卖糖
  (9)吃米不忘种谷人
  (10)读书不离案头,种地不离田头
  (11)强将下,无弱兵
  例(6)指能吃饱喝足的人,是体会不到吃不上饭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后来也泛指身处良好、无忧无虑环境中的人,是感受不到其他人的痛苦的。
  例(7)意思是说养花的人得费很大的功夫、精心呵护,才会有后来人们所能看到的盛景。后来泛指所有你能看到的光鲜亮丽的事物或景象背后,都暗含不为人知的付出和努力。
  例(8)指成为一名战士就得会打仗,想要做生意就得会叫卖。后泛指不管做什么行业,都要有做该行业的本事。
  例(9)指吃到米饭时不应当忘记播种人。后泛指对自己有过恩惠的人应当要铭记在心,心怀感恩之情。
  例(10)指读书就要有读书的样子,种地就要有种地的派头。后泛指无论从事哪一行,都要一心一意、心无旁骛。
  例(11)指有出色领导才能的将军手下,是不会有软弱无能的士兵的。后泛指在一个群体之中,领导者比较强悍有本领,下属的能力也不会太差。
  (二)由指物到指人
  (12)打蛇打七寸
  (13)老虎屁股——摸不得
  (14)牛鼻子穿环——让人家牵着走
  (15)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
  例(12)指打蛇就要命中它的要害,“七寸”即指蛇的心脏所在的地方。比喻要想成功打败敌人,就要击中其要害,一招制敌。
  例(13)是说老虎的屁股是不能摸的。比喻有的人自以为很神气、目空一切,这种人不要去招惹;也指人蛮横得很,不好相处。
  例(14)指人没有主心骨,人云亦云。也指为情势所迫,只能受其摆布。
  例(15)指不管人有没有伤害老虎的意思,老虎对人的攻击性总是很强的。比喻出门在外,不管在任何时候,都应当要注意自我防范。
  (三)由具体到抽象
  (16)打闷雷
  (17)青天里打下一个霹雳
  (18)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19)拔出脓来,才是好膏药
  (20)脚踩两只船
  例(16)、例(17)都是借助生活中某一自然现象延申到某种抽象行为。例(16)借“打闷雷”这一自然现象,来比喻不明真相,闷在心里面瞎猜;也比喻在精神上突遭打击。例(17)比喻突然发生了了不得、很令人震惊或害怕的事情。   例(18)是由具体事物上升到抽象行为的概括。比喻人说话做事没有条理秩序;也比喻什么事儿都掺和一点儿。
  例(19)字面意思是指能把脓血吸出的膏药,才能算作是真正的好膏药。用来比喻能真正解决棘手问题的办法,才是真正的好办法。
  例(20)借助于脚踩两条船这一具体行为,来比喻同时跟双方保持某种特别的关系,一般含有贬义、责备意味。
  三、俗语语义转移
  有些俗语在传播的过程中因主客观等原因误传、误解,致使俗语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出现了新义,并且感情色彩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但由于社会约定俗成、文化心理因素影响等原因,这些俗语的语义反而固定下来,为人们所接受。整理发现,语义发生转移的俗语,文章找到以下7个:
  (21)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22)无奸不商
  (23)无毒不丈夫
  (24)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25)七不出门八不归
  (26)五大三粗
  (27)不靠谱
  例(21)汉语的读音有区分意义的作用,汉字“为”的发音实则应读二声,而不是四声。“为(wéi)”,是指“有所作为、修为”之意,“为(wèi)”,是表示行为的对象或目的,“为了”。将其翻译成现代文是指,“一个人如果不注重自身内在品质的修养,不注重修德行善,将会被天地所不容,难以在这世间立足”。
  例(22)意为没有一个做生意的商人不是奸诈狡猾的。实则应为“无商不尖”,意思是说在古代,人们做生意,量好足量的米之后还会再额外加一点儿,致使量器里面原本呈平面的米会再鼓起来一点。久而久之,成为该行业心照不宣的一条规矩,没有一个做生意卖米的商人不是这么做的。
  例(23)指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必须心狠手辣,敢为其他人不敢为的事。原句出处应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度”应表示“度量”而并非“毒”。
  例(24)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女子”是指身边受器重的红人,并非特指女子,“小人”则是指与君子相反的人。孔子的原义是想表达作为一个家庭或国家的主人,管理人事,要注意处理好与身边人的关系,并非是对女性的贬低和不尊重。
  例(25)一般通俗地解释为,每逢初七这天便不能离开家门,逢初八这天出去了就不要再回家,属于一种禁忌习俗。原义应当是想表达在出门之前,一定要先做好这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同时,无论身在何处,要严格遵守“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种信念,否则就无颜再回来面对自己的家人。
  例(26)俗语中的“五大”是指双手、双脚大以及头大;“三粗”是指腿粗、腰粗、脖子粗。该俗语原是指一个人的外型看着很结实强壮、高大魁梧,是一个褒义词,后来才逐渐变成今天略带有贬义色彩的俗语。
  例(27)原是指一个人在演奏乐器时,不用依靠谱子,即兴创作发挥就能演奏好乐曲,后来引申为技艺高超,是一个褒义词。但现如今,该俗语常用来比喻不切实际的言论、意见、计划等;有时也可用来形容一个人靠不住,办事不稳妥等,语义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四、对俗语辞典编纂的启示
  俗语辞典的不断完善与更新,主要是为了更加便利地服务于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与现代生活关系不密切的、处于退隐与闲置状态的俗语,建议可删除。对于新出现的常为人们所使用的俗语条目,应当与时俱进、及时补录,如“床头吵架床尾和”“酒好也怕巷子深”等。另外,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俗语大辞典》中出现的个别错别字应当要注意,第589页,俗语“马上吃猪蹄——不知骨头落哪里”(歇)释义中,所提及的明·沈景应该是沈璟。“景”应为“璟”。沈景是清朝人,擅长画山水画;沈璟才是明朝人,戏曲家、曲论家,著有《义侠记》。
  五、结语
  研究俗语的语义发展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现代汉语、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很多俗语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大指导与借鉴意义。文章通过列举部分俗语条目,结合语义发展的视角从俗语的退隐与消失、俗语语义扩大、俗语语义转移三个方面,来尝试探讨俗语语义的发展变化并提出对俗语辞典編纂的建议,以期能够促进汉语俗语本体的研究,给对外汉语俗语教学带来一定的启发。但由于俗语条目众多且包罗万象,文章在整理归类时难免会有疏漏,分类也不够详尽细致,期待以后会出现更多的角度和示例进行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温端政.中国俗语大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王希杰.词汇演变发展的内因和外因[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3(04):20-26.
  作者简介:魏春晓,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计算是小学数学课程中最为重要的知识点,因为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后续学习的大部分知识点都需要进行计算,并且,计算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计算能力较差的话,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方式正慢慢被社会抛弃,因此,教师需要选择更加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借助核心素养来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计算能
期刊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应该发挥主人翁精神。尤其是作为高三文科生,更应该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但是数学科目与其他学科相比,逻辑性强、趣味性弱,如何培养高三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是每一个高三数学老师亟需探讨的难题。  关键字:高三文科生;自主学习;数学  在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中,我所教的两个班级平均分都不好。这是我第一次教文科高三年级,当我看到这样的成绩时,心里真的难以接受:这样状况怎能在
期刊
摘要: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更多维的课堂,单一的课程和固化的教学模式难担重任。结合专业发展方向,整合课程与教学资源,实施嵌入式语文教学,是提高中职生综合职业素养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技能人才;职业素养;中职语文;嵌入式  一、嵌入式教学法  嵌入式,是源于计算机领域的一个概念,该系统通常针对特定任务,与应用紧密结合,可结合实际进行调整和优化。这种灵活、可更新、重实用的特点恰好吻合新时代背景下教学的
期刊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翻看历年的中考试卷,我们也不难看出,阅读在中考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阅读能力强的学生,英语成绩一般不会太差。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个难题,本文就此谈谈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阅读;能力;策略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浅谈在中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在思想上应该关注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专业技能方面应该加强学生对产品标准和检验标准的认识,在自动化生产的主导下,通过引入世赛的标准,建立质量至上的理念,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加强责任意识;标准;渗透;人才培养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
期刊
摘要:生物学作为一门探索生命现象、研究自然规律的学科,是高中课程框架当中的重要组成模块。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教育已经成为高中教育的核心内容,这也为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但要做好学生生物知识点的教育工作,而且也要积极落实对学生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社会责任等素养的培养,以此来为核心素养的落实铺路搭桥。基于此,本文以新课改为背景,在阐述高中生物核心素
期刊
摘要:安全工作需要人去实施,落实安全责任人是关键因素,人的安全素养的提升是实现安全的保障,人人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安全;责任;关键;落实  一个单位只有在保证安全的状态下,才能得到发展;一个人只有在确保生命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去承担自己的安全责任。一个单位如何去发展,一个人如何去落实安全责任呢?本人静下心来,思考再三,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落实。  一、落实安全责任,需要认识
期刊
摘要: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自我意识为例,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程思政立徳树人,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目标,完成这一目标的核心要素就是,按照对分课堂教学中讲授、内化吸收、讨论、三个环节进行设计,增强学生接纳度、参与度、获得感,从而提高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对分课堂;心理健康课程;课程思政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思政建设  各大高校展开了对课程思政
期刊
摘要:高中语文教师要灵活运用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法,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写作教学,根据作文主题设计写作任务,运用新颖的合作写作模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鼓励学生自主立意、搜集写作素材,设计出几种不同的写作框架,让学生写作思路更加流畅,引导学生参与写作教学评价,开展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打造更有活力的高中语文作文课堂,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任务驱动法;应用策略  高中语文教师一
期刊
摘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下,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体育健康的重要性,全民健身的思潮正在兴起。受这一社会体育发展趋势的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体育俱乐部在高校悄然兴起并不断发展,各具特色。随着体育运动的日益普及,体育教学被纳入教学质量评价的一部分,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和建设理念日趋成熟,高校体育俱乐部呈现出多元化、繁荣发展的态势。根据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类型和特点,进一步加强对高校体育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