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中等职业院校食品质量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

来源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co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浅谈在中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在思想上应该关注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专业技能方面应该加强学生对产品标准和检验标准的认识,在自动化生产的主导下,通过引入世赛的标准,建立质量至上的理念,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加强责任意识;标准;渗透;人才培养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原来的吃得好转化为吃得健康,吃得营养,人们食品安全的意识不断提高。中职学生是我国产业生力军,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对于实现我国强国富民政策 、推进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 促进社会就业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中职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怎样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中职食品质量安全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方面谈谈几点想法。
  一、加强学生公民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为进一步提升中等职业院校食品质量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水平,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公民责任意识的培养。食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及生命安全,若是学生不能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应付了事,很可能会导致重大的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影响社会运行。为此,中职院校可定期为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社会责任等主题宣讲,营造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使其充满社会责任感,这样方可使其在学习中更为主动地掌握相应专业知识,在步入就业岗位后尽心尽责。另外,结合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引入一些食品问题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们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在侧面培养其公民责任意识,使其明白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大幅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公民责任意识,从而为其之后的学习、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提高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的渗透
  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的判定,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食品检验。而食品检验就是依据相关标准,对食品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副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合格。近几年,无论是分析类专业学生或食品专业学生,对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的认识尚浅。同学们通过学习基本能掌握检测方法和操作,但是为什么检测某个项目,检测的意义和检测结果的判定认识很浅,归根结底,主要是对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的认识不足。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提高标准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程教学与食品检验方法标准对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标准化意识,更新教师掌握标准最新发展的动态,加强学生识读标准的能力。
  三、强化基础教学
  进行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应放在基础教学方面。我们都知道,学生在中职院校学习的主要目标在于掌握一门专业知识,教师通过强化基础教学,能大幅增强学生对相应知识的掌握情况,加深其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水平,从而在无形中帮他们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食品质量安全知识体系。在实践中,教师可引入混合式教学、小组合作教学、分层教学、项目教学等诸多辅助形式,让知识更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其对基础知识内容产生更深入理解,提升学习效率。另外,在强调基礎教学时,教师也要对学生实践能力提起重视,以此实现理论与实践同向同行,共同进步,这样方可达成对人才的高效培养目标。
  四、利用职业技能竞赛来培养人才
  不同于普通院校,中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时,更应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实践水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此,中职院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定期举办一些食品质量安全技能竞赛,以此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其在与其他学生的竞赛中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为后续专业知识学习指明方向。在技能大赛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表现对其进行评价,而后将评价结果实施系统化整理,并以此为基准对后续的教学流程、教学内容展开优化,帮助学生及时查漏补缺,凸显出技能竞赛的教育价值。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在技能竞赛中与其他同学实现思维的碰撞,从而有效拓展自身的思维水平、专业能力,进而逐渐发展成为更加专业、全面的食品质量安全专业综合型人才。
  五、结语
  本文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总结和思考,在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上做以上几点思考。通过加强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他们感知食品质量安全专业的重要性,必须诚信做人、做事,才能确保食品安全。在标准思想的引导下,在自动化生产的主导下,通过引入世赛的标准,建立质量至上的理念,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关系着各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成效。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其特殊性,存在学习环境适应、专业选择、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处理、理想与现实差距等多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从实际案例出发,简要阐述大学生自我伤害发生的原因、过程、征兆,为高校预防、避免各类心理健康危机事件的发生,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提高防范技能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预防  
期刊
摘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面向高校大学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既是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外在要求,也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必然。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大学生;价值观  一、大学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背景  2021年2月,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召开,会议指出根据时代发展要求与中国发展实际开展党史学习的必要性。党史学习教育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
期刊
摘要:要激發低年级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是可以从多方面进行的,比如培养他们的即兴创编能力,也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尽可能激发其音乐想像力和激发其音乐创造性的思维潜能,能促进其积累音乐创作的经验及充分发掘自身的音乐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即兴创编;创编表演;创编演奏;音乐教育  基础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创造性价值,已经引起了音乐教育人士的广泛重视,而从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音
期刊
摘要:公共参与素养是重要的政治素养之一,指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并用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行使人民当家做主政治权利。在中职思政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新课标,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中国公民。本文探讨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策略,以幼教专业为例展开探讨,以期为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贡献力量。  关键词:活动型课程;公共参与素养;培养  作为政治素养的重要内容,公共
期刊
摘要:“雙高”建设掀起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浪潮,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及专业建设改革成为各高职院校的研究重点。而为了实现这一愿景,高职院校和不同专业的教师需要在理清高职院校高质量建设的基础上,把握人才培养与强水平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之间的联系,以市场、社会建设需求为导向,围绕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落实有效措施。  关键词:“双高”背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明确课程改革目标  
期刊
摘要:近年来,网络诈骗案件频发,高校大学生成为主要受害群体。本文通过具体案例,重点分析了电信诈骗和网络刷单常用诈骗套路和新型诈骗方式,并讲解了具体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网络刷单;预防措施  近年来,网络诈骗案件呈上升趋势,高校大学生成为主要受害群体。网络诈骗指不法分子以非法占有他人钱财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拟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使受害人陷入错误认知,从而骗取受害人钱财
期刊
摘要:计算是小学数学课程中最为重要的知识点,因为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后续学习的大部分知识点都需要进行计算,并且,计算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计算能力较差的话,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方式正慢慢被社会抛弃,因此,教师需要选择更加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借助核心素养来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计算能
期刊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应该发挥主人翁精神。尤其是作为高三文科生,更应该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但是数学科目与其他学科相比,逻辑性强、趣味性弱,如何培养高三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是每一个高三数学老师亟需探讨的难题。  关键字:高三文科生;自主学习;数学  在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中,我所教的两个班级平均分都不好。这是我第一次教文科高三年级,当我看到这样的成绩时,心里真的难以接受:这样状况怎能在
期刊
摘要: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更多维的课堂,单一的课程和固化的教学模式难担重任。结合专业发展方向,整合课程与教学资源,实施嵌入式语文教学,是提高中职生综合职业素养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技能人才;职业素养;中职语文;嵌入式  一、嵌入式教学法  嵌入式,是源于计算机领域的一个概念,该系统通常针对特定任务,与应用紧密结合,可结合实际进行调整和优化。这种灵活、可更新、重实用的特点恰好吻合新时代背景下教学的
期刊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翻看历年的中考试卷,我们也不难看出,阅读在中考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阅读能力强的学生,英语成绩一般不会太差。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个难题,本文就此谈谈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阅读;能力;策略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