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护理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guo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糖尿病肾病导致的肾功能不全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通过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时监测血糖和尿糖等,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正确及时治疗疾病,延缓了病情的发展。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护理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4-0154-02
  
  糖尿病是常见慢性疾病,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现以高达9%~10%,易并发肾脏病变、心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眼病病变等合并症。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衰竭等,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患者进行早期健康教育、精心的护理,对改善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9年1月一2011年1月共收治糖尿病肾病患者106其中男86例,女62例;年龄46岁-85岁;病程4-30年。其中Ⅰ期18例、Ⅱ期21例、Ⅲ期44例、Ⅳ期20例、Ⅴ期3例。
  2 护理方法
  2.1 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护理措施,应严格和长期执行。
  ①根据血糖、体重、活动情况,计算每日摄入总热量,按医生制定的3 餐食谱进食,严格限制主食量, 每日总热量约25--35kcal/kg为宜。②限制蛋白质摄入量(每日0.6-0.8g/kg)。这是因为高蛋白饮食可加重肾小球的高滤过状态。增加肾脏负担。由于植物蛋白的生物利用率较低,所以患者最好选用鸡,牛奶,瘦肉,鱼等动物蛋白。③限制钠盐摄入量(每日3g),根据血压及水肿情况采用低盐或无盐饮食。④摄入充足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维生素B,维生素C和锌钙铁等对肾脏有保护作用。同时避免食用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酸的食物。
  2.2 运动治疗护理:
  根据病情合理安排运动。重症患者需卧床休息,轻中症患者可自由活动,以不疲劳为度。运动宜在注射胰岛素30—90min内进行,注射胰岛素2h后,不可过多活动,避免低血糖发生。体重超过标准者,适当减轻体重。
  2.3 控制血糖:
  根据医嘱良好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被认为是引起肾脏病变的始因,严格控制血糖在临床前期具有延缓肾脏病变进展的作用,长期维持血糖正常,可使肾功能稳定。指导患者严格执行饮食计划,尽可能使血糖控制在6.5mmol/L以下。
  2.4 控制血压: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硬化,血压升高较显著,只有有效降压,才能减轻肾小球“三高”状态,延缓病变发展[1]。应每日监测血压两次,特殊者定时测量,注意观察血压变化。高于正常者,及时报告医师。
  2.5 水肿及皮肤护理:
  患者由于体内蛋白的丢失,长期浮肿和循环障碍,加上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较弱;皮肤易破损、难以愈合、感染甚至褥疮,应保持个人清洁卫牛,经常为患者整理床铺,每天记录液体出入量,适当抬高肢体以减轻水肿,对水肿轻者限制活动,重者卧床休息。
  2.6 生命体征观察:
  按护理级别巡视病房,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出现头晕、心慌、汗出等低血糖症状,及时报告医师,并立即测血糖,并给患者补充葡萄糖。如出现恶心、头痛、呕吐、烦躁、神志不清等酮症酸中毒症状,立即报告医师进行抢救。
  2.7 心理护理:
  心理治疗对糖尿病的控制非常重要。乐观稳定的情绪有利于维持病人内在环境的稳定,而焦虑的情绪会引起一些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拮抗胰岛素,引起血糖升高。而由于糖尿病肾病病程较长且难以治愈,患者易产生悲观、消极情绪.失去治疗的信心。应多与病人交流,掌握患者心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帮助患者树立起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3 健康教育
  让患者了解糖尿病肾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其治疗具有长期性和规律性。合理饮食的重要性;自测血糖和注射胰岛素的正确方法;低血糖症状及预防;避免使用伤肾药物和劳累;适量运动和正确服用药物的方法。定期监测血糖、尿蛋白和血压,病情变化随时就诊。
  
  参考文献
  [1] 赵洪芝,韩月仙.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5,6(I):59-60.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4-0142-02    健康体检是从视、触、叩、听的物理诊断检查中发现新的异常特征,成为自我保健,主动健康的重要方式。能从各项化验数据的量变中看出身体质变的信息,有利于促进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了满足人们这一心理需求,我院率先在牡丹江地区成立健康体检中心,所有体检项目在体检大厅完成,我在体检过程中体会到,统
期刊
[摘 要]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复既要考虑医学的、心理的、社会的康复,又要考虑综合方法,包括药物、饮食等方法使患者全面康复。脑卒中发率和死亡充较高,致残率也非常高,有后遗症者占发病患者总数的80%,为了提高禽血管病患者的生存质量,通过对偏瘫患者早期肢肌功能锻炼,以恢复运动功能、预防和治疗患者肢肌肉萎缩、畸形,减轻瘫痪肢肌体疼痛,并从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康复护理,提高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4-0128-02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急性的严重的心肌损害或突然加重的负荷,使心功能正常或处于代偿期的心脏在短时间内发生心排血量显著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1】临床以急性左心衰竭较为常见,是严重的急危重症,急诊科的救护对于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治疗是关键的一步。只有正确有效的急救护理,才能提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82.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4-0141-02    逆行胰胆管取石及支架植入术患者均采用伏卧体位并且操作时间长,依托咪酯持续输注麻醉对逆行胰胆管取石及支架植入术患者循环和呼吸功能的抑制程度较轻,其安全性较高[1],尤其适合用于老年,冠心病,高血压等危重病人的麻醉。手术麻醉过程中护士密切观察护理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将其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1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4.2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4-0099-02     ARDS自1967年首次报道以来,已在人类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低氧血症、肺顺应性降低和肺浸润等特点已被充分认识。尽管呼吸支持疗法不断改进,病死率仍在50%以上,目前支持疗法仍然是ARDS病人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其目的在于缓解呼吸衰竭,纠正低氧血症和治疗先驱疾病。缓解呼衰为治疗先驱病争取
期刊
[摘 要]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和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其出血量大、病死率高,控制出血是抢救是否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  中图分类号:R65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4-0145-03     我病房在2010年间共收治39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为了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护理,配合抢救,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4-0134-02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不断完善,使我国人均寿命不断提高,进入老年化社会,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因年龄大,病程长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并发症是患者早日康复和度过危险期、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因此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我院骨伤科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4-0153-02    分娩是特殊的生理过程,疼痛在此过程中普遍存在,分娩所伴随的阵痛是许多产妇产生紧张、焦虑、颓丧、恐惧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给产妇、新生儿以及家庭造成了诸多不利因素和不良反应[1]。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模式更加人性化的要求以及人们对产科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分娩镇痛成为产科临床工作中重要的组成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6.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5-0257-02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呼气流速受限,但可部分地自然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期刊
[摘 要]高血压病病程很长,发展不平衡,大部份是良性缓慢过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的进展,容易并发或导致靶器官损害,积极控制血压可制止或逆转高血压造成的靶器官损害,推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为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延长高血压病病人寿命,在培养人们健康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选用适合治疗药物,控制高血压进展、预防并发症,对病人进行有效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高血压/高原地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