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教师角色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lin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快速地融入人们的生活,教育的各个环节也受到了其影响,教育领域教学和科研活动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现代教育技术正以其独有的魅力,引发教育界的革命。文章主要分析了现代教育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毫无疑问,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发展的动力,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资源,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特征之一,便逐渐成为现代教育的同义词。现阶段,许多学校都为教师配备了电脑,连通了网络,学校不需要采取强制措施,许多老师就逐渐离不开电脑网络了——上网查资料备课需要电脑、做上课用的演示文稿需要电脑、通过IM或BBS与外界交流需要电脑。因此,信息技术不仅仅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高效率,而且还改变了教师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教学方式。然而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和教学的需要,那么,教师定位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1 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教师角色定位
  1.1 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的主宰,说什么算什么,学生没有发言权,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师成为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在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人们很容易从外部数据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教师已经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源泉,因此,要确定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主动的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但是不论在任何时代,教师的作用都是不能忽视的,在计算机网络时代,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和地位会被技术所替代。教师之所以是教师,在于教师可在智力、情感、个性、精神和人格等方面全面地培养和塑造学生,这些是信息技术所不能替代的。在信息技术时代,教师的角色要脱离“独裁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1.2 学生学习的伙伴
  在信息技术所构成的教学环境中,学生除接受本校教师面授的方式获取知识外,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接受其他优秀教师和专家的辅导,获得许多可能连教师都不知道的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则由原来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伙伴,与学生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1.3 学生人格的影响者和塑造者
  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不但是因为教师可以传授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还在于教师可以利用自己健康的人格来影响学生的人格。可以在智力、情感、个性、精神和人格等方面全面地培养和塑造学生。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学生会接触到更多的外面的花花世界,他们极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这时候,教师要发挥其作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影响学生,要告诉学生怎么样去正确地利用网络更好的学习,成为学生人格的影响者和塑造者。
  1.4 学术研究者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新的教育工具和方式,不但学生对它陌生,许多教师对它也是陌生的。现在教育技术背景下,教师要具备更高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学习能力,了解更多的信息技术的知识,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换,成为真正的教育专家。同时,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还要对新课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新课程的要求结合起来,根据学生学习特点的转变,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
  2 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促进教师角色转变的策略
  2.1 教师自身的努力
  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最为关键的是要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面对新的教育技术,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要确定新的“学生观”,把每个学生看作一个创造性的个体,鼓励学生持有不同意见;要树立全新的师生观念,即转变传统教育“中唯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重主体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民主、合作的教学关系;转变教育技术观念,改变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技术恐惧症,注重对新技术的应用。教师应以积极的开放的心态迎接新时代对教师角色的挑战,认识到时代要求教学改革,只有开放的思想、开放的胸襟才能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超越自我,迎接信息技术时代的挑战。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师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熟练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同时具有与现代教育技术相适应的科研能力。
  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不仅为人们学习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使网络教育日益蓬勃。教师也逐渐意识到建设网络化教学环境的重要性,积极参加计算机知识的培训,不断从网络上获取信息资源,并善于开发和利用网上教学资源辅助课堂教学。同时,教师还要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合作,吸取和借鉴其他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总之,教师只有不断从自身提高观念,适应信息时代对教育者的要求,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才能更好的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全面主动地学习发展。 (下转第118页)(上接第108页)
  2.2 加大对教学的投入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和推广,首先要为教师配备多媒体计算机和教学软件。目前,我国不少学校由于教育经费限制,存在教育设备不足、陈旧落后的情况,阻碍着新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步伐。因此,需要逐步增加教育投资经费,为现代教育技术下课程的有效实施创设良好的物质条件。
  2.3 加强对教师培训
  近年来各职业院校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提高其教学质量和竞争力,争先购买了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为教师配备了电脑,学生宿舍也开通了网络服务,然而教学效果跟预期的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很多学校购买的先进设备普遍出现了利用不充分的现象。同时,职业院校教师一般不需要坐堂,上完课以后就走人,而当学生有什么疑问想请教时就很难找到任课教师了,有些学生想通过BBS或E-mail向老师请教,但由于部分教师,尤其是年纪稍微大一些的教师对此并不是很精通,或者是不习惯使用这样的交流方式而作罢。由此可见职业院校应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宣传,增强其使用意识,并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培训,提高其使用技能。但是在进行知识培训的时候要注意:培训不但要重视教师对计算机、网络等硬件设备的指导,还要重视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理论的培训。
  职业院校教师具有不同于普通院校教师的素质要求,职业院校的教师是“双师型”教师,是适应职业教育要求的新型教育工作者。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职业院校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角色定位更应该适应社会需求,转变思想,为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余少雄.浅析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师角色的转换[J].科技信息,2010.1.
  [2]姜世华.现代教育技术理念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
  [3]杜宏伟.试论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师角色之转型[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其他文献
【正】 师资问题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只有建立一支有足够数量的、合格而稳定的师资队伍,才能使我国教育事业得到健康发展,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急需的合格人
文章以学生就业的职业能力为导向,对比当前中职生现在就业的情况,找出存在的原因,结合社会需求和实际的教学情况,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进—步改造中职办公软件应
一直以来,应试教育作为传统的教育理念贯穿国内的教育事业,是国内教学体系的支撑,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对于应试教育而言是一场巨大的冲击,在两者的转换替代过程中,应试教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政治课教师面临了很多失衡:学生缺乏政治知识积累;高中政治课知识零散但容量大;新高考模式对政治课教学的冲击。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充分发挥教师的主
【正】 我国高校文科学报将近有450家,每年发表论文数万篇,全国的社科类论文有一半左右发表在高校文科学报上。可见,文科学报在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本文拟
“初中生四级台阶速读训练法”模式构建晏茂心,张先华,钟贤权“初中生四级台阶速读训练法”模式(简称“四台阶”模式)的研究设计,始于1986年春,途经试用修改、立项实验,直至结题验收。8年
摘要:本文以高职院校的学生为对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如何结合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对课程定位、教学模式等方面,探索一条工学结合模式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道路。  关键词:工学结合;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2.1-4     工学结合在当今的高职教育中是最热门的话题,反映了现今高职教育对工学结合的重视。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摘要研究生是我国在新世纪新时期发展的主导力量,其自身的素质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国向来重视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要求各高校开设相关课程,以坚定研究生的政治信仰,提高其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本领。然而,现今研究生的思想政治道德修养水平整体上却不容乐观,因此探寻出一套既符合新时期高校研究生的具体特点又切实可行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迫在眉睫。  关键词党建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  中图
摘 要:本论文以基于.NET的图书管理系统为题,主要叙述了图书的借阅、查询、管理等基本功能以及对各个模块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等功能的实现过程。使图书的各种信息更具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关键词:图书管理系统;ASP.NET;SQL Server2005;B/S  中图分类号:TP31  图书的管理,在过去手工处理过程中的缺点显而易见,大多都还停留在纸介质的基础上,无法适应于时代的发展,已经
以太网与CAN总网由于数据协定的不同而不能进行直接的:夏联。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必要的软硬件配套建设来实现二者的互通。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包括物理层的设计。本文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