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gse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拼音是认识汉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一年级的学生对拼音产生兴趣,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拼音读准、写准?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近三年低段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摸索,大胆革新,现在能用3周的课时完成拼音教学,而且学生掌握得非常扎实。下面是我的几点做法。
  我把拼音教学的内容按顺序大致分为以下几大块:声母教学、带声调的单韵母教学及书写、声母的书写、声母和单韵母的拼读、复韵母教学及书写、声母和复韵母的拼读、前鼻韵母的教学和书写以及声母的两拼练习、后鼻韵母的教学、书写、拼读和声母的两拼练习、三拼音练习、整读音节练习、巩固复习。接下来我谈一些较为重要的环节:声母教学、复韵母教学、前鼻韵母教学及三拼音拼读、巩固拼读。下面是我对这些教学环节的具体做法。
  一、声母教学,兴趣为先
  1.集中教学
  研究表明,小朋友对故事和音乐最感兴趣,所以小学教师经常会通过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儿歌、童谣等形式来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声母教学中,先把声母变成儿歌,几天时间学生就可以随口唱出,之后用手指认,在此基础上才慢慢开始学习书写。以后每天巩固辨认,孩子们就可以牢牢记住了。
  用这种方法教学的理由:我对比了传统教法,声母的集中教学节约了学习声母的时间,传统教法一天学2~3个声母。每天都有声母、韵母、拼读,这种方法贯穿整个拼音教学过程。学生入学后,我对他们入学前的拼音掌握情况进行了摸底,当时只对声母表进行了测试:全班31人,声母、韵母都会的有一人,指认声母可以脱口而出的有5人,有一点点基础的有21人,一点基础都没有的有4人。以上数据说明,孩子在幼儿园就已经接触了拼音,传统教学一节课就练几个声母,对于一点基础都没有的孩子还能凑合,对于有基础的孩子来说是煎熬,不但会让孩子对拼音失去兴趣,很可能会让他们认为小学学习一点都不好玩,哪个孩子明明会了还愿意干巴巴地坐在座位上作陪衬啊!但为何我们的教材上并没有要求改进这种传统教法呢?我想教材是给全国的小朋友用的,在没有任何基础的偏远地区,集中教学这种新教法孩子们可能接受不了。这种教法比较适合教育理念较为先进的地方教学使用。
  集中教学法缩短了声母教学的时间,从而使孩子不至于产生学习疲劳。
  2.难点突破
  对于声母中的几个形近字母,尤其是b、p、d、q的分辨。我采用的方法是手势法:左手握拳拇指向上bbb,向下ppp,右手握拳拇指向上ddd,向下qqq。大概1个月的时间,我班每天语文课前都会做这个手势游戏,孩子们好喜欢,我班的孩子对于这4个声母几乎不会混淆。
  3.胸有成竹
  胸中有物,方能跃然纸上。我班学习书写声母是在拼音教学的一周后,这个时候他们对于声母的辨认已经完全没有问题,所以,书写起来自然不太困难。书写格式的口诀是:中格要占满,上下留半边。有了口诀,辨认就不成问题,孩子们只用了3天就学会了书写声母。
  在声母教学的过程中,编儿歌也好,做手势也好,背口诀也好,我始终站在孩子的角度,让他们用喜欢的方式来学习,提高了兴趣,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韵母教学,重在“滑音”
  复韵母我也采用了声母教学的方法,集中与兴趣为先。但是,我重点是教会学生“滑音”的方法:把嘴巴张成前一个字母的样子,然后快速滑向后一个字母。例如ɑi,把嘴巴张成ɑ,快速滑向i,就会发出“挨”的读音。
  滑音法的好处:传统教法是让孩子联想图片记住复韵母,一天教3个。用传统教法教学后,孩子们对于ei、 ie 、iu 、ui4个形近复韵母很容易混淆。而用滑音法,就算孩子们不记得复韵母的读音,用这个方法也可以把所有的复韵母“拼”出来。把教学复韵母的9课时缩短至3课时,即第一课时教会滑音法、第二课时书写、第三课时练习拼读。
  教学成果:3天后我一个个过关检查,全班30人,只有3人出现了形近复韵母偶尔混淆,如果老师稍加提醒,要求滑出来的话,孩子们可以马上拼对,说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前鼻韵母中的“n”,学生很难读准,我把它当成嗯来发,嘴角向后拉,像微笑。
  三、三拼变“两拼”,省力又省时
  在孩子们了解了什么是三拼音节的基础上,我又将三拼音的教法大胆改革,即把三拼音也像复韵母那样用滑音的方法划出来。例如,jian----j----ian(烟),这样就多了这样几个韵母:
  uā uō uāi uān uānɡ
  蛙 窝 歪 弯 汪
  iā iāo iān iānɡ iōnɡ
  鸭 腰 烟 央 拥
  由于孩子们对于滑音的发音方法已经掌握,用这种方法学习三拼音节,效果非常好。这样,就算  孩子们想不起来韵母读什么,只要掌握了这种方法,任何韵母都可以拼出来。快速拼读也就是个熟能生巧的过程。
  传统教法中,三拼音是个难点,我曾经的2届学生用传统方法教学三拼音后,总有一小半的孩子拼不出来。也许他们看到多了一介母就不知该发什么读音的缘故吧。而用这种方法,除非特殊学生,一般的孩子都能掌握。
  四、巩固拼读,温故而知新
  再好的拼音教学,也离不开巩固。3周后,拼音已经教完,这个时候就进入了一个巩固的阶段。我班巩固拼读的工具有:拼音翻页卡和字典。这里我要特意介绍一下用字典巩固拼音的方法。
  1.巧“建”房子,在玩中学
  在我班巩固拼音拼读阶段,每天都有用字典“建房子”的作业。例如,如果我布置的是建“B”房子,那么就是把字典音序表中B这个音序中所有音节拼读2遍。这项作业开始后,拼读能力就进入了飞跃期。
  2.巩固、认字相结合
  我的方法是把课后的生字用词组的形式做成课件,每天拼读这些词组,一边认字,一边巩固拼音。教学拼音的一个月左右后,孩子们的作业登记本上上陆续出现了“拼音掌握很好”这样的家长反馈。有位家长特意留言:“拼音掌握得真的很好,如今任何故事书,只要是带拼音的,就可以独立阅读。”这样,拼音教学慢慢地进入了收获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比较难、比较枯燥的内容,加上学生刚上学,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突破,使拼音真正实现它的工具性,成为学生日后学习的得力助手。
其他文献
滥用成语     小李平时最爱滥用成语。一天,他去祝贺朋友结婚,新娘新郎向来宾敬酒时,小李见新娘俏丽无比,便由衷地赞美道:“你今天真是格外漂亮,简直是面目全非了。”见新郎忽然不高兴了,小李连忙举起酒杯,对新郎说:“来,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让我们同归于尽吧!”  霹雳星:★★★★     你画我也画     富人买了一幢豪宅,在墙上写上了“禁止涂画”几个字。  不久,一人路过,在墙上写上了“谁叫你先
编者按:  张兴让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明星厂长。  1984年,张兴让在担任石家庄第一塑料厂厂长时倡导组建石家庄市第一个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松散型联合体——东方塑料联合公司,赢得了“张联合”的称号,与当时因承包一举成名而被称为“马承包”的石家庄造纸厂厂长马胜利齐名。1986年,推行以“人尽其力、物尽其用、时尽其效”为原则的“满负荷工作法”,“张联合”又变成了“张管理”。1988年,他获得了全
壹  坐在胭脂路维多利亚理发店对面的黄鹤茶馆里,一九四二年早春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户斜斜地照在脸上,萧敬文感觉有些刺痛。就好像那不是一束柔和的光,而是在湖南乡下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鬼见愁草,锯齿状的叶子能轻易划破人的肌肤。萧敬文绝没有想到会在这里见到阔别十年的妻子柳蓝,更没想到妻子已经改嫁,在店里忙上忙下的那个男人就是她的丈夫宋连科。茶馆跑堂的伙计告诉他,对面那家夫妻店开了两年之久,在武昌颇有名气,不少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74~76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面的大小。  2.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使学生主动探索,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使学生在不同的活动
【摘要】规则意识是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一年级的新生刚从幼儿园阶段步入小学阶段,很多方面还保留着幼儿的气息,但进入了小学必将面对一系列常规教育。本文提出一年级的科学课需要尽早且有特色地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低年级 科学教学 科学规则 绘本阅读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在7—9岁,他们的心理、行为、思维方式还具有明显的幼儿特征:好奇、好问、好动手,喜欢探索,对直观、形象的事物
观点    发展教师,校长应以怎样的心态和姿态面对?是着力于发展教师的专业。还是着力于发展教师的人生?为此,本刊2005年10月在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开题为“学校展教师?!”的专题研讨会,来自省内近20位知名校长各抒己见、各辰所长。他们的实践再一次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样的学校,就有什么样的教师发展。  学校发展教师是为了什么?这似乎是一个非常幼睢会被常人忽略的问题。但只要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其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双边教学活动互动方式的变革。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与语文教学进行整合,对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网络教学优势,促使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都起到了重要的作
摘 要:《沉沦》是郁达夫早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名篇,具体描述了一个日本留学生的心理独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是其创作中最具有涵盖意义的一部作品。本文则选取“文学是人学”这个角度切入作品,力求从自传性文体和性苦闷描写这两方面入手,通过论述作品对于“文学是人学”观念的阐述来说明文学发展历程中“人的文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沉沦》;自传性文体;性苦闷;“文学是人学”  作者简介:刘
1998年调任桃城区档案局副局长,2007年调任衡水市档案局副局长,2012年任衡水市档案局局长,至今,已有十六年从档经历的张延平可以说是档案线上的一位“老人儿”了。熟悉她的人都说,张局长是个“谋事儿、干事儿、干实事儿、也能干成事儿的实在人”,她自己说,档案工作,建起来的是真实、完整、不可替代的档案,输出去的是切实、可靠、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服务,从源头到终点都必须务实,档案工作重在“实”字。  张
一、设疑要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明确的目的性  有些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去考虑学生的学情与教材的特点,随意地设疑,这样只会让设疑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一大负担,与设疑的初衷相违背。如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新课导入时,教师组织学生“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面、作业本的封面和课桌面、自己的手和数学书的封面等,观察有什么不同之处。教师的本意是结合本节课的重点,通过比较让学生说出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