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还给学生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_a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现代化的人才观深入人心,素质教育的要求日益迫切,有识之士大声疾呼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培养具有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很早就赞扬过“小孩教小孩”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习:当今也出现了许多与此有关的教学模式,但是具体做起来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遇到许多困难。至今课堂上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还比比皆是,笔者是一个普通的初中教师,近来正在实践和探索怎样让学生在探索、思考中成长。在此谈谈自己的感受,以抛砖引玉。
  转变自己的认识。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还不敢放手让学生学,不能使学生成为课堂这个大舞台的主角。或者在课堂上运用启发性的话语,或者双边活动热烈一些,但掩盖不了学生被牵着鼻子走的实质,未能培养出独立探究精神的学生。
  对此,教师要多给学生自觉的时间,教会学生自己制定每一课的学习目标,教师把舞台让给学生。
  教会学生自己制定每一课的学习目标,学生自己进行课堂总结。学每一节内容前,让学生根据预习情况,说说应该从哪些方面学习这节内容,学完后,说说自己的收获有哪些。一开始学生可能感到比较困难,慢慢地就会找到些规律,面且自己在实践中得到的方法永远也忘不了。养成习惯后,进行课外阅读、学习也能给自己制定个目标,有目的、有取舍的读,有针对性的总结。
  教会学生从教材中提取信息,教会学生自己找问题。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概括出自己知道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不懂的。教给学生规律,然后让学生大胆实践。如找出段落中心句来把握理解文章:不但要“解其言”,还要“知其意,明其理”
  读过一节停一停,回过来想一想,这一节说明了什么?读过几节再连起来想一想,回想中多设问,超前预想下一节内容等等。在数学课上,引导学生自己完成每一道例题,每个定理、每个公式。在课堂上要创造条件,形成主动思考的氛围,让学生在思维运动中训练思维,真正做课堂的主人。孙维刚老师认为:“教师讲,学生听,间或有些提问,其实质是学生在教师那块土地采掘,而把课堂的舞台让给学生,让一个学生到前面来讲,促进了学生之间的聪明才智的相互传染,这不是教师一个人那块瘠薄的土地所能比的。”
  让学生当教师(1)在课堂上规定一段阅读的时间,然后让几个同学根据自己的概括,像教师一样提问其它同学,并根据其他同学回答说说自己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站在讲台上与其它同学交流。(2)人人当教师。为鼓励全班每一个同学都积极思考,有时也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如在学习一些自读篇目时,我让全班每一个同学都给大家讲一个问题,不许重复。不用老师动嘴,学生就学得很好了。(3)小组比赛。我把全班分为四组,每一组研究一个问题,负责教会全班同学。其他三组就某段提出问题,研究此段的小组负责解答;同学们没有问题时,该组再向同学们发问;并根据回答,向其它三组的同学布置作业。
  让学生互相评价每个人的回答。让学生自己检测、互相检测。
  不可忽视的关键:创设思考的气氛,养成探究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完全不要识记和背诵固然是不行的,但这种脑力活动应当占第二位,学生的主要的努力应当用到思考上来。让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要调动学生思考与探究的积极性。从提高思维能力来说,多给学生自学的时间,可以让孩子的大脑聪明起来,使不聪明的孩子聪明起来,使聪明的孩子更聪明,这是孙维刚教师的名言和定理。
  让学生思想上认识到思考的重要性。动脑思考比吃现成饭要难得多,人都有一种避难就易的惰性。很多同学被动接受的多了,难以启动主动思考的习惯。教师应在思想上使其猛醒,指出积极主动地思考是真正掌握知识的捷径,也是人生发展的需要。“正像肌肉离开的锻练就会萎缩一样,智慧离开紧张的动脑,离开独立的探索,就得不到发展。”沿着积极思考的路去学,才会越学越乐越无穷。死板机械地学,被动地接受,永远不会点燃智慧的火把。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思考的时间,每个问题都自己探究。教师不要急于说出问题的答案,学生探索的过程比问题答案更重要。教师可以对学生启发,但不要提示。正如孙维刚教师所说,一个提示是在学生跳高时把他托横杆,面我们应该增强其弹跳力。因此,不要时可让学生把解析的思路的写下来。虽然慢了点,但对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很有帮助。
  不要把难的问题变成简单的。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地思考的过程,就是充分理解材料的过程。学生读起来吃力不要紧,要的就是学生似懂非懂的效果。有的教师唯恐学生不会,把一些难的问题尽量弄得学生一听就懂。学生当时会了,却失去了锻练大腦的机会。上海的钱伟长教授就认为:“把学生教懂了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这样我们培养创新之才是不利的,我们要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
  培养一种寻根究底的精神,不放过一处疑问。小至字词含义大至篇章有理解,世上没有“没有为什么”的东西,让所有的疑问去寻找一个解释,这样在阅读中得的格处多。养成了习惯,学生的智力素质就上了台阶。
  让学生寻找资料,多了解与材料有关的背景。
  我深信,只有积极的思考,才能给学习注入活力,才能给学生带来乐趣,无论什么都弥补不了思考的领域里荒废的东西,人首先应该在思考的领域成为劳动者。
  教师的引导。学生开始可能不习惯自己去探究,或者无所适从,或者班内乱糟糟的,教师不可一下子什么也推给学生,从一个知识点,某些学生入手,让全班学生逐步适应并喜欢离开教师,自己学习。
  控制课堂节奏。在某一时间内,全班针对某一部分内容来探讨,而不要太散漫,把不同的问题杂乱无章地搅在一起。
  对学生多鼓励。告诉学生“敢于这样想就很了不起,人类就是从不断的失败中吸取教训进步起来的。”
  创造条件,让学生向教师,向课本挑战。在辨论中,明白正误,发展智力素质。
  适当地开展竞赛的方式刺激学生的动脑的积极性。时刻注意全班同学是否都在动脑,在学生发言时,对说话罗嗦者要有时间上的控制,以免耽误时间。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认识和做法,当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但是,我相信,养成学生的探索精神,不但能更好地学好数学,更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我们应该大胆探索、积极改革,寻求更完善的实施方法,使我们的教学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
其他文献
写作是集识字、阅读、理解、观察、思考、书写等多种能力为一体的综合性语言活动,是学生系统地表达知识经验、生活情感的书面语言形式。写作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有重要的作用,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初中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初中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本文主要分析了
期刊
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影响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质量,下面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一、严而无度  (一)缺乏沟通  部分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严格,缺少关爱,只是一味的要求,不善于与子女进行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很少和孩子沟通。导致子女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爱与支持,亲子关系逐渐疏远。这样的家长忽视了孩子是个独立自主“人”,忽视了孩子自身的感受。  (二)亲子对立  部分家长对孩子过于“严
期刊
初三下学期,语文复习进入了综合阶段。一模考试后,学生在现代文阅读的“整体感知”“推论预测”“形成解释”等方面均存在着不足,学生在试卷分析中反映的问题也大都集中在“记叙文阅读读不懂,抓不住中心”和“议论文阅读把握不到中心论点和论证过程”这些方面。可见,学生还是没有掌握较好的考场现代文阅读策略。回顾近年来,北京中考对现代文阅读的考察无论从文体还是从阅读量上均有一些变动。面对多文体多文字的阅读材料,学生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化学属于九年级才开设的学科,由于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学生初学时的感觉是内容丰富易学易懂,但是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出现后学生又会感到难度变大,不易理解,以至于到了溶液和酸碱盐的学习就更困难,缺乏从本质上理解物质的形成和转化的根源,导致他们理解、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降低。究其原因,学生们虽然记忆了“分子、原子、离子”等一些具体的化学“微观”概念,但缺乏从微观角度科学
期刊
在当今的社会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独生子女的家庭生活条件也越来越优越,然而,我们却发现,有很多孩子在享受这些关爱时,他们越来越任性自私,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贴尊重长辈,同伴之间不会谦让,不能友好相处,不知道关心爱护他人,没有同情心和责任感,缺乏自信心,独立性自主性差。幼儿园开展混龄教育是针对现代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幼儿无兄弟姐妹的现状,思考试图通过混合的组织方式,为幼儿提供一个近似家
期刊
课程改革提倡建立评价项目多元化、评价项目多样化、既关注结果又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突出评价对改进教学实践、实现教师与学生发展的功能,改变课程评价方式过分偏重知识记忆与纸笔考试的现象以及过于强调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的倾向。在我们的课堂中过于重视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考察,而忽视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察;评价方法单一,往往过多地依靠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
期刊
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名著阅读再次走进我们的视野,成为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也在高考的试卷构成中占有一席之地。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无可回避的要面对这一现实。  我是一名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我的学生中绝大部分阅读量及其有限,也没有很好的阅读习惯。再加上习惯于快餐文化的孩子们似乎很难沉下心静静地阅读。面对这些实际困难,为保证名著阅读课的质量,我也努力地进行了尝试,争取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確保阅读活动
期刊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这一概念,并将其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关键”因素,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为目标必将是我国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在未来现实生活中能用数学的思维去抽象概括、收集分析
期刊
一、分科在活动区中的理论  分科课程是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按照其逻辑顺序组成的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分科课程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本身的发展而产生,从古代萌芽、近代形成到现代应用,已有了数千年历程,参与并见证了整个人类教育的发展史,因此是历史最为悠久、为人类社会发展做了财富重要贡献的学校课程。然而,在当代教育中,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的深入,许多人提及分科课程,大有“谈虎色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时,不难发现一个突出而棘手的问题,就是家庭作业的质量不如在学校时作业的质量,表现在:每班都会有几个学生作业不能及时完成,很多学生的作业态度较差,字迹潦草(与认真写出来的字比相差甚远),页面不整洁。对于学生作业情况,有好多农村家长不重视学生的学习,学生做不做作业,家长根本就不管,或者只是表面的督促。针对这些现象,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