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在高等教育中的研究现状及实施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t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慕课(MOOCs)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因其具有大规模、开放和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在高等教育中发展十分迅速。但是,慕课在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慕课与高等教育传统教学模式如何衔接,慕课的发展前景到底怎样,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慕课的特点和应用现状出发,提出慕课在高等教育中发展和应用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慕课(MOOCs);高等教育;教學模式;应用现状;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G642.42 文献标识码:A
  “慕课”(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指“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基于慕课的特点,决定了慕课在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学生中推行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慕课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慕课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式,以其新颖的学习方式、授课方式和学习自由度,在我国教育界获得一片好评,也吸引了一批企業投资慕课,为汇天下名师、育天下英才而开始慕课建设。从近来各类教育媒体的宣传不难看出,在我国,慕课的发展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了强大的冲击。首先,慕课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的冲击表现在对高校体制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以“学”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冲击以“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第二,精巧的课程设计使照本宣科和满堂灌将无立足之地;第三,撼动现行的教学评价方式;第四,高校人才交流与竞争更频繁激烈;第五,倒逼大学加快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二、慕课的发展现状
  1.慕课的优势
  慕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课程资源丰富,解决了优秀教师缺乏和优质课程短缺的问题。慕课的课程由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优秀教师合力制作,质量有保障;而且学生的自由度高、选择面宽,只要具备上网条件,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选择名校、名师进行。(2)形式新颖,适应新时代年轻人的学习特点。通过慕课的形式,拓展了高校教学途径和渠道,有效弥补了单一课堂教学形式的枯燥,适应信息时代的特点,使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流行的手提电脑、iPad、智能手机等工具进行随时随地学习。(3)通过慕课平台,可以帮助学校进行教学管理,如考试、作业等的网络数字化管理,有效促进教学管理质量和效率。(4)慕课学习模式的互动性很强,学生可随时提问,并得到老师或同学的答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教学相长、灵感激发。在“慕课”这个平台上,教与学、学与学的互动是网上进行的,是即时的,有利于大规模人群间的相互启发,留下思想碰撞的火花。
  2.慕课的缺点
  慕课以网络课程的形式出现,必然带有网络本身的各种缺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单独依靠慕课不利于培养合格的专业性人才。学生自主选择网络课程,在没有学业导师指导的情况下,不能保证学生可以按照专业知识架构系统的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甚至会出现替代学习等诚信问题,从某种程度上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2)不利于对学生情商的培养。通过慕课形式学习,教师不能和学生面对面交流,优秀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功能明显缺失了身教部分;学生面对一个屏幕窗口在一个虚拟空间学习,缺少带有表情、仪态的交流,肯定不利于情商的培养。(3)难以保证因材施教。慕课开发难以全面的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比如某个学生对某个知识点不理解时,他只能通过视频按照一种讲解思路重复学习,教师不能针对这个学生的理解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慕课学习过程中穿插的提问等互动环节也只能是机械的问答,缺少了面对面的灵活应变性。
  三、慕课在高等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1.国家层面
  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意识形态话语权。针对“慕课”的开放性及其对意识形态、文化价值的复杂性影响,国家和政府层面要引起必要警惕和关注,积极参与和应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意识形态话语权。一方面,要从“文化战略”的高度重视“慕课”条件下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打造文化精品课,展现中华文化精髓。同时,还要积极搭建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教育教学“慕课”平台,推动教育资源开发、共享,积极做好平台的培育和推广。
  2.学校层面
  高校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在“慕课”时代要发挥主力军作用。首先,要加强“慕课”的学习研究,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硬件的信息化和人的信息化。其次,要推动“慕课”向本土转化,打造本土化、校本化的“慕课”平台。再次,要改革教学模式,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慕课”带来的最大冲击是教育观念的冲击和对提高教育质量的倒逼要求。因此,高校教育要清楚认识“慕课”发展的现状,以“慕课”冲击为契机,形成倒逼机制,推进高校教育管理和教育改革。目前,一些学校正在尝试将“慕课”的在线授课方法作为传统教学的一种补充,来提高传统教学的质量,这是很有意义的。
  3.教师层面
  要转变教学模式,从灌输走向对话。“慕课”将引发教学方式和课堂组织形式的重大转变,被称为“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即指学生通过“慕课”在线网络完成学习,使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个性化、对话式的教学模式。这种“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大的革命意义,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对“翻转课堂”等一系统新挑战,高校教师要积极做好应对。表面上“慕课”是一个大师在网络上的课程展示,实质上其背后离不开一个教授团队的整体支持。与其说“慕课”是大师的个人魅力的比拼,不如说是高校的整体实力的较量,“慕课”将从根本上使教学团队的实力得到提升。
  4.学生层面
  要改变学习方式,从被动学习走向自主学习。“慕课”的来袭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提出了挑战。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成长的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知识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慕课”的在线课程区别于学校的传统教育,实现了教学课程的自我管理与参与,这种模式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因此对学生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要变过去上课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为自主选择、个性化安排、自我管理的自主学习模式。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在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时间管理、协作竞争等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晓静.课程德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刘献君.论文化育人[J].高等教育研究,2013
  [3]张春铭,汪瑞林.传统教育:如何面对慕课挑战[J].上海教育,2013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介绍湖南省安化县第二中学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有效措施引领学校教育技术现代化发展的经验,是一篇典型的经验交流材料.
摘 要:研究生在读期间完成学位论文,其意义是基于理论框架的知识探索、原因剖析、现象描述、问题解决或假设的验证。开题报告则是论文的陈述梗概,它不仅展示着研究者的论文选题、问题提出及探究实施方向,同时也是有理有据的解决思路的呈现。开题报告表格不单是形式上的简单分隔,内容由看似形散实際却紧密相连的几部分构成,即研究选题、研究问题、研究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作为学位论文的“总军师”及研究生学业进程的重
本课题对从沙棘果油中富集棕榈油酸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减肥功能进行了评价。  由于沙棘果油中棕榈油酸与甘油结合为甘油三酯,为获得游离脂肪酸,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沙棘果油皂
佛山市2001年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全面推进“校校通”工程建设,以“全面推进、科学合理、协调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推进教育管理现代化为目标,经过不懈的努力,目前
期刊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之中,人们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逐渐的增高.这就要求我国将高压输电网络进行有效的建立.在输电线路建成之后,经常容易发生雷击的情况.而当高压输电线受到了雷
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组织有关单位编制的《铝电解厂建设标准》已经建设部、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发布,并已印制完成开始发行,行业标准《铝电解厂工艺计划规范》YSJ010-91
本文认真分析研究了现场装表接电的控制技术要点,希望能够有效的提高该项工作的效率,提高其工作质量水平.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网络宣传、课程设置、图书馆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用以发现和纠正大学生的网络失范行为,以避免网络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方式、情感宣泄形式、文学素养水平等诸多方面造成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文化素养;综合能力  此论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大学生网络文化与素质教育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GH11
配电线路的稳定运行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配电线路故障的监测装置是维护人员解决故障问题的重要检测设备,不仅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还能降低维护人员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