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果油中棕榈油酸的富集及其减肥功能评价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dfy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对从沙棘果油中富集棕榈油酸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减肥功能进行了评价。  由于沙棘果油中棕榈油酸与甘油结合为甘油三酯,为获得游离脂肪酸,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沙棘果油皂化条件为:皂化温度80℃,时间2h,皂化当量1.1,95%乙醇∶沙棘果油为2∶1(v∶w)。  通过气相色谱法,使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得原料中各脂肪酸组成成分为:肉豆蔻酸0.70%,棕榈酸32.85%,棕榈油酸35.04%,硬脂酸0.91%,油酸11.29%,异油酸7.92%,亚油酸8.80%,亚麻酸1.43%,花生酸0.83%。  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确定了短程分子蒸馏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第一次蒸馏温度100℃,气压0.1Pa,进料速度1.0mL/min,转子转速120r/min;第二次蒸馏温度90℃,气压0.1Pa,进料速度1.0mL/min,转子转速120r/min。最终得到的轻组分得率为20%,其中棕榈油酸含量为52%。  减肥实验采用C57BL/6小鼠,设空白组、模型组、棕榈油酸低剂量组、棕榈油酸高剂量组及对照组(棕榈酸),实验10周。实验结果表明,棕榈油酸具有一定的减肥效果,且可减少腹型肥胖的发生。血脂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棕榈油酸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但同时也引起了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的下降。通过肝脏中总胆固醇和总甘油三酯的测定结果,推测以游离脂肪酸的形式摄入棕桐油酸,可能反而增加肝脏负担。血清及肝脏中各抗氧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棕榈油酸可减少肥胖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
其他文献
摘 要:研究生在读期间完成学位论文,其意义是基于理论框架的知识探索、原因剖析、现象描述、问题解决或假设的验证。开题报告则是论文的陈述梗概,它不仅展示着研究者的论文选题、问题提出及探究实施方向,同时也是有理有据的解决思路的呈现。开题报告表格不单是形式上的简单分隔,内容由看似形散实際却紧密相连的几部分构成,即研究选题、研究问题、研究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作为学位论文的“总军师”及研究生学业进程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