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对从沙棘果油中富集棕榈油酸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减肥功能进行了评价。 由于沙棘果油中棕榈油酸与甘油结合为甘油三酯,为获得游离脂肪酸,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沙棘果油皂化条件为:皂化温度80℃,时间2h,皂化当量1.1,95%乙醇∶沙棘果油为2∶1(v∶w)。 通过气相色谱法,使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得原料中各脂肪酸组成成分为:肉豆蔻酸0.70%,棕榈酸32.85%,棕榈油酸35.04%,硬脂酸0.91%,油酸11.29%,异油酸7.92%,亚油酸8.80%,亚麻酸1.43%,花生酸0.83%。 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确定了短程分子蒸馏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第一次蒸馏温度100℃,气压0.1Pa,进料速度1.0mL/min,转子转速120r/min;第二次蒸馏温度90℃,气压0.1Pa,进料速度1.0mL/min,转子转速120r/min。最终得到的轻组分得率为20%,其中棕榈油酸含量为52%。 减肥实验采用C57BL/6小鼠,设空白组、模型组、棕榈油酸低剂量组、棕榈油酸高剂量组及对照组(棕榈酸),实验10周。实验结果表明,棕榈油酸具有一定的减肥效果,且可减少腹型肥胖的发生。血脂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棕榈油酸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但同时也引起了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的下降。通过肝脏中总胆固醇和总甘油三酯的测定结果,推测以游离脂肪酸的形式摄入棕桐油酸,可能反而增加肝脏负担。血清及肝脏中各抗氧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棕榈油酸可减少肥胖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