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创新教学方法探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y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对于一些事物都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学习,他们也只是出于短暂性的兴趣。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大多数会失去继续学习的信心。因此,如何激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出几点建设性的数学手段,让我们共同探讨趣味教学法。
  一、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结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堂教学在传统教学的过程上主要是以老师为中心,但在现代化的教学中,教师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注重并加强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与此同时,数学教学在其内部的组织结构中也发生一定的变化,并且是建立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下的教学理念,这也就决定了数学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评价以及评价方法等多个方在都会发生不同程度改变,从而促进数学教学的发展与改革,保证并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从小学阶段数学实践教学自身的特性来看,小学阶段的数学可以说指一种思维习惯的活动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对数学基础性知识、创新性的思维能力以及发展性的逻辑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核心所在。
  二、重视教学目标的变化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已变成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这就是要求老师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特别关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包括知识的来龙去脉,产生的背景、过程和意义,以及获取的能力和方法等。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是通过有趣的实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概念的形成和深化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在知识技能中,蕴涵着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三、吃透新教材的新增板块
  新教材中的“思考”与“探究”是新、旧教材较明显的一个区别,新教材中的“思考”与“探究”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分析归纳能力有极大的帮助。新教材已不提反函数,而是通过画图形、观察图形归纳得出。只有老师吃透新教材才能让学生在认知结构上发生变化。我们也要利用集体备课时间专门对此类问题进行深刻的探讨,老师们各抒己见,力争在教学中尽量多地去設计“思考”与“探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四、注意课堂上教师角色转变
  第一,新课程要求老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
  第二,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间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給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
  第三,老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
  一是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生,发现“火花”;
  二是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
  三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五、趣味练习,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练习是巩固所学,延伸认知的主要手段,但是以往的练习内容枯燥、形式呆板,学生完成的积极性不高,机械被动地进行练习,这抺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激情,而且并没达到巩固学生所学的目的。因此我们要对传统的练习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全面改革,设计出趣味性练习,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做到当堂训练当堂达标。作业不要只限于教材与练习册上的习题,我们要学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的趣味作业,让学生积极完成,使作业成为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杠杆,达到巩固知识、强化理解与记忆的作用。如学完分数这一节后,为了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记忆,我让学生采用画一画的方式来表示各个分数,并由此来判断大小。这样的作业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学生完成的积极性非常高,在娱乐的氛围中顺利地达到了练习目标。对于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老师可让学生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以小组为单位来集体完成。不管什么内容、什么形貌的作业,只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能够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激情,让学生轻松而愉悦地完成,达到巩固所学、提升兴趣目的就是好的练习。
  六、巧妙设计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争取使作业富有趣味性。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可以这样设置习题:一位同学在实验室打扫卫生时,不小心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摔成了两块。想去配一块又不知尺寸,怎么办呢?学生对此兴趣很高,纷纷一起讨论究竟拿哪一块去好呢?有的学生选择的是有一个角的大玻璃,沿两边延长,玻璃的形状、大小变化无穷,因此不能用。用含有两个角的那块玻璃,分别延长两个角的一边,就发现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组成一个固定的三角形,这样可以找出与原来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问题就解决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大大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七、重视现代技术手段在教学的应用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原来的一本教材、一本教案、一枝粉笔传统方法与手段已不能适应形势,必须合理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当前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展示了数学的本质及内涵,改善了认知环境,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将数学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全新境界,所以被广泛地应用。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指导教学,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学会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只有教的主导与学的主体有机结合、共同进步,才能在课改的道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其他文献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是信息化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并影响着教育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媒体有机结合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正走进课堂,它把声音、文字、图形、图像、动画、等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媒体有机的结合起来,构建起新的教学模式。
期刊
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可见阅读的重要性。通过阅读可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中学基础教学中,阅读更是考场中重要模块,几个大文段让学生望而生畏。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阅读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而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很多学生却没有掌握文章阅读的窍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阅读这座书山,勤也没有径,勇而攀不得,掉进书山文海中,堕入云深不知处。于是就产生畏难情绪,阅
期刊
一、快乐教学法的概述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快乐教学法”已被教育界逐步接受和认可,并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快乐教学法”主张学习作为学生一件快乐的事情,在这种快乐情绪的刺激下提高学习效率。快乐教学法主要應用于具体的课堂活动,主要通过老师利用一定的教学方式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实现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快乐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
期刊
一、教师走班制合作教学内涵、方式和原则的研究  (一)教师走班制合作教学内涵的研究  教师走班制合作教学是指在主题驱动下,把学科知识结构划分为几板块,以每位专长某一知识板块的执教教师为主体,把同一教学内容,在同一区域学校内的同一年级中进行循环教学,在同学科教师的同伴互助下,提高执教教师教学能力。  (二)教师走班制合作教学方式的研究  本校每个年级有8个教学班,8个班都是平行班。如若以一位执教教师
期刊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务实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可以说这个“效”很重要。这个“效”,一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高效率,二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三是指高效课堂改革带动教育改革所生发的高效能。只有在教师指导下的高效率的学生学习取得了高效益的回报,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构建高效课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教师,假如能够在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所学内容力求理解、力求掌握的心理倾向,因而会学得十分主动积极,也会很有成效。对此,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过程,还有不断地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查阅大量相关资料之后,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利用生动的“引新”,刺激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每一节数学课,要想达
期刊
一、問题提出的背景  (一)学生方面  第一,在心理,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写作有畏惧心理,提起写作就心烦,不知如何下手;视写作为任务,一旦完成就置之不理,既不修改也不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写作方法。第二,在语言上,大多数学生写作词汇匮乏,语句支离破碎,缺乏连贯性;文章表达方式单一,词语搭配不当,语法错误较多。第三,学生在谋篇布局方面能力弱,不懂得在写作中使用过渡、转折等手段将主题有机地结合起来。第四,在写作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利用教科书外,还应该积极地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可见,在新课程理念下,课本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因此,我们必须摒弃“教教材”的传统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灵活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熟悉、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尽可能地由教材的“复制者”转变为教材的“创造者”,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自己学生的实际情
期刊
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还包含了很多方面如:养成预习习惯、写作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动笔习惯等等。但是,需要了解的是任何习惯都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后天一点一滴的积累当中逐渐养成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持之以恒,刻苦练习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这需要坚持不懈的意志力和精神。我们在培养小学学生学习习惯方面要从细节入手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声音要响亮等。教师要从细节入手,自身方面也要做好
期刊
一、前言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的基础性实践活动,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师生的身心发展,并决定着师生学校生活的质量和生存状态。课堂教学改革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和任务。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复杂性理论的发展,人们逐渐超越了原有的认识范式,认识到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相应的,课堂教学改革也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偶然性,需要用复杂一动态的理念来看待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变化。本文试以此视角来重新审视我国课堂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