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协调人际关系的功能及其实现

来源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w1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推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发挥其在社会治理领域中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功能。这一功能的实现要准确把握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价值,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协调人际关系的内容,进一步加强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内化与外化相统一、心理健康教育和构建网络平台的方式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人际关系;功能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676(2015)06-0043-03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各种利益关系纷繁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从而使得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实践活动,可以在社会治理中发挥关键作用,实现教育和协调利益关系的功能。此外,市场经济环境下人的主体性和主体意识的增强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增加了难度,为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因此,本文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协调人际关系的功能及其实现,期冀其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一、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价值
  (一)人际关系和谐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
   首先,从定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实践活动,其根本目标就是促使人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并在实践中外化为良好行为。这些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传播以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没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的传播就缺乏了桥梁和纽带,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无从谈起。人际和谐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良性循环,从而更好地发挥作用。[1]其次,从内容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形成了和谐的人际关系,教育对象更容易接受教育者的观点和意见,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播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得以有效实现。
  (二)人际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要素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人在社会中就要有一定的社会关系作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人际关系和谐成为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一个家庭、一个组织实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就能够积极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激发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创造力,从而为社会发展创造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说服教育等方式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促成人们之间真诚有效的沟通,逐步实现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并最终转化为良好行为,为社会和谐奠定基础。
  (三)人际关系和谐是实现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各方面的竞争也日益加剧,人们的压力增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许多不和谐因素,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频出。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人际关系不和谐等因素导致的。试想一下,如果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正常的沟通渠道,人们通过向亲朋好友倾诉心理健康等相关问题就能够得到缓解或解决。此外,人际关系和谐也可以使人们正确认识现代社会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以良好的心态参与社会活动,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四)人际关系和谐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注重过程、调和、多元和互动。社会治理的过程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治理过程需要多方力量的协调共进,没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治理的过程就难以整体推进。社会治理面临调和的问题,需要调和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和谐为调和矛盾、实现善治奠定了基础。同时,人际关系的和谐为社会治理的多元和互动提供了宽松、包容的社会环境和人际环境,推动社会治理走向新的高度。
  二、思想政治教育协调人际关系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思想政治教育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由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独特地位决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其进程中既要关注物质需求,又要加强人文关怀,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必须加快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需要。其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是不可或缺的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高度重视人,着眼于协调人际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减少摩擦和内耗,努力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和社会环境。[2]在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中要特别注意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协调人际关系的功能,用有效的方式解决人际矛盾,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基础上的社会和谐。
  (二)思想政治教育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的属性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人最根本的属性。人的成长依赖于社会,个人只有融入到社会中才能最大限度实现自身的价值,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协调人际关系功能的实现中,需要综合考虑人与社会的关系。当然,个人的存在和社会也会有一些矛盾,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等,根本问题就在于如何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人们协调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推动社会的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基本关系和永恒主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得到调整,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人关系的延伸,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取决于人的需求的满足状况,而人的需求又是和自然密不可分的。人与自然是相互冲突又相互统一的复杂关系。思想政治教育面对人类生存的困境,帮助人们确立一种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已显得十分迫切。[3]一方面,人类需要从大自然中获取人类必须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形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教育作用,引导人们树立敬畏自然之心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另一方面,人类必须依附和改造自然才能生存。在实践活动中遵守法律规定,以合理的方式开发自然资源,与自然融为一体。   三、思想政治教育协调人际关系的实施路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协调人际关系要做到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协调人际关系的功能的实现不是简单地以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语言交流作为评价的标准。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是各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一个人在社会中会受到各种影响,如何坚持正确的认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是不可缺少的。首先,教育活动不是简单地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表面交流,而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沟通,教育者既要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又要体现倾听者的态度。只有这样,教育对象才能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下表达自身的想法,接受教育者的建议,正确处理人际矛盾。其次,教育与自我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协调人际关系中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教育中体现自我教育的要求,自我教育中要发挥教育者的引领作用,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促进教育对象自我认识的提高,为改善人际关系提供主客观条件。再次,自我教育的过程是提高自我认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的过程。[4]教育对象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需要提高自我认识能力,摆正自己的位置,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保证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
  (二)思想政治教育协调人际关系要做到内化与外化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协调人际关系功能的发挥是内化与外化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要做到内化与外化的统一,首先要关注内化的过程。内化是教育对象接受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和道德规范并转化为个体意识的过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和谐人际关系的支撑,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需要个人从自身出发,接受社会要求的规范和准则,促进个人意识的觉醒。思想政治教育协调人际关系的功能实现需要个人内化水平的提高。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协调人际关系的外化过程也是至关重要的。外化表现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的结果通过外化表现出来。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受教育者表现出符合社会和谐的外化行动。思想指导行为,行为反映思想,只有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外化能力,才能在思想政治指导下为和谐的人际关系提供外化基础。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协调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内化和外化的方法是不可分割的,只有重视这两个方法的结合,才能实现受教育者思想和行为的转变,为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创造条件。
  (三)思想政治教育协调人际关系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因素也逐渐增多,由心理问题引发的人际交往中的矛盾难以协调,对社会的和谐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如何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来解决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全社会亟待解决的课题。第一,教育者需要借鉴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教育对象进行必要的理论和实践教育,增强其心理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协调人际关系的过程需要借助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对教育对象进行心理疏导,这样有利于在教育活动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功能,促进教育对象心理问题的解决。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协调人际关系要求结合教育对象的需求开展相应的心理咨询工作。教育者通过语言、文字对教育对象在人际关系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着力解决困扰教育对象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帮助教育对象增强心理素质,采取恰当的方式解决自身与他人之间的人际矛盾。第三,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注意消除教育对象内心的顾虑,采取渐进式的谈话,耐心听取教育对象的个人看法,做好双向互动交流,为教育对象改善人际关系创造积极的条件。
  (四)思想政治教育协调人际关系要建立相应的网络沟通平台
   在现代科技条件下,教育对象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网络等新媒体的兴趣较高,因此需要借助网络平台来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协调人际关系功能的发挥还要依托现代科技条件下的网络平台的开发,借鉴有利于教育对象更加便捷和有效接受信息的方式,开阔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途径。第一,网络平台的建设,可以方便教育对象积极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关于人际关系协调方面知识的学习,以生动有趣的内容和有效的方式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第二,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照顾教育对象的隐私,更有利于引导教育对象向教育者倾诉内心的疑问,保证教育者掌握實情,对症下药,解决困扰教育对象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最后,网络平台的利用不仅仅局限于电脑平台。如现在青少年使用频率较高的微博、微信和教育网站的客户端都可以作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空间,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协调人际关系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邬 丽,周先进.论人际和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影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1):51.
  [2] 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25.
  [3] 谢振安.思想政治工作协调党政关系的艺术[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5):8.
  [4] 刘化英.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36.
  责任编辑:徐 芳
其他文献
管理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之一。管理就是让别人去做。要让别人甘心做、乐于做、做得好,就要遵循管理科学,讲究管理艺术:就要认识管理有章法与管理无定法的辨证关系。本文就此
最近几年,对奥数的抨击可谓空前强烈,甚至有人认为奥数之害甚于黄赌毒.各种抨击之声中,有一种观点是“奥数就是提前学,就是拿高年级的题来考低年级的学生!”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算法教学给我们带来了全方位的挑战,算法教学问题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本研究立足于算法教学实践,重点分析教师的算法教学观及教学现状.研究的方法主要采
〔摘 要〕 高校共青团在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期大众就业观念的更新、高校教学机制的完善和青年创业需求的增强使得高校共青团组织必须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融入学校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组织专职团干进行创业教育的培训,规范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形式,并总结成功创业教育案例,从而在高校创业教育工作中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创业教育
〔摘 要〕 目前,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内市场日益国际化。中国经济在全球市场中所占份额迅速提升,市场对实用型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社会需要更多具备高水平英语能力的专业人才。高校应紧跟形势,不断推动教育改革,培养更多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急需的实用型英语人才。  〔关键词〕 高校;实用型英语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676(2015)04-004
进入新世纪以后,许多国家的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都面临这样的矛盾:一方面,学生学习数学的课时数在减少,而另一方面,许多新的数学内容有必要进入中小学课程;一方面,多数学生只需要具备
在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情况下,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校进行的择业观教育,绝对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大学生的初次择业这一环节上,更多的应侧重于指导大学生形成科
数学例题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概念、定理、公式和法则的数学问题,是教师用作示范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数学问题.例题教学是把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进行分析
哲学是企业文化活的灵魂。本文从中西哲学视野对中西企业文化的差异和当代企业文化的要素进行了深层的解读,试图建立一种面向未来但不割断历史、面向国际但不悖逆民族的先进
〔摘 要〕 邓小平党的制度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党建思想的鲜明特点,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制度建设思想在中国的新发展。深入学习和探讨邓小平党的制度建设思想,对于新时期我党构建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邓小平;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67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