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文学思想对传统诗学体用观的超越及学术史意义——从“诗界革命”到“摩罗诗学”

来源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bik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晚清开始,中国文学思想多以西方思想文化为其理论资源,或倡导革新传统的“诗界革命”,或建构破旧立新的“摩罗诗学”,从传统诗学的基本内涵着手,超越崇尚中正平和的传统文学思想,以唤起民众,救国图强。这既是诗学观的超越,也是国民性的改造,更是近代中国文学思想的创举。“诗界革命”与“摩罗诗学”的意图和方法不只具有历史的价值,更有现代的学术史意义。新的诗学观的提出,为文学发展的方向和审美旨趣提供了另一种可能。“诗界革命”与“摩罗诗学”东西方文化异质冲突的诗学表征、以诗歌精神启动社会变革的诗之用、文学思想的革故鼎新、
其他文献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课题组提出了推动开放式办学,构建“产学研用思”协同型聚集模式、形成思想政治引领的“共建、共管、共享”人才培养机制。实现高校思政课与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对接,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进行系统性创新,提出“二路径”“三实现”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产学研用思”相结
为解决城市管道漏水检测难、不易定位的问题,笔者在分析当前管道测漏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相关检漏法,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声波管道漏水检测系统,实现了漏水点的检测和定位。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且经过实验验证,能够达到预期的检测目的,后期可优化设计,实现产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