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鷟《龙筋凤髓判》用典特征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iao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发现,《龙筋凤髓判》的用典呈现出多用语典、以类相从等多种特色,四库为“隶事而作”的说法有一定依据。
  关键词:隶事 语典 以类相从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关于张 的《龙筋凤髓判》,以南宋洪迈和清代《四库全书总目》中馆臣的评价最为人关注。洪迈在《容斋随笔》里批评说:“是当时文格,全类俳体,但知堆垛故事,而于蔽罪议法处不能深切,殆是无一篇可读,无一篇可味。”此说影响甚大。到了清代,四库馆臣在《全书总目》中给以全新评价,认为“其文胪比官曹,条分件系,组织颇工。盖唐制以身、言、书、判诠试选人”。针对洪迈的说法,《四库总目》特为之辩解说:
  “居易判主流利,此则缛丽,各一时之文体耳。洪迈《容斋随笔》尝讥其堆垛故事,不切于蔽罪议法。然 作是编,取备程试之用,则本为隶事而作,不为定律而作,自以征引赅洽为主。言各有当,固不得指为 病也。”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释:“其名似乎法家,实则隶事之书。盖唐制以判试士,故辑以备用也。”将《龙筋凤髓判》归为类书,并非自《四库全书》始,早在《宋史·艺文志》中,就已经把它与《初学记》等放在一起了。四库全书对《龙筋凤髓判》的评价被多数人认为比较公允,它指出了《龙筋凤髓判》的几个特点:体例上,“胪比官曹,条分件系”;其成书与唐代的“身、言、书、判诠试选人”有密切关系;文风上“缛丽”;写作目的是“为隶事而作”,“实则隶事之书”。
  初唐时期盛行编辑类书,以供写作者模仿查检和提供辞藻故事。就文人而言,都把能参与国家类书的编辑看作是莫大的荣誉。张 的《龙筋凤髓判》在编排体例上,“官领其属,事归于职”,确实应该说受到了类书的启发,有着类书编排的影子。但是,毫无疑问,四库全书并不能根据体例和其“堆垛故事”的特点就说它“实则隶事之书”,因为,初唐时期的科举选士之判文,受当时盛行的六朝缛丽文风影响,典故都特别多。《全唐文》中有崔融的《对沉书穿床判》一道,崔融也是初唐时代的人,其活动年代与张 大体相近。我们可以把他的判与张 的做一对比:
  崔融:孔安家承阙里,训习淹中。黄叔度之平生,朱买臣之故事。康成进德,斯览卷于八千;士安行道,愿加年于数百。邑宰职当训俗,务在化人。管幼安之藜床,莫钦高义;王君公之板榻,靡尚真规。缧 冶长,昔闻其事;鞭挞 越,今见其人。徒有望于劝农,终致惭于励学。廉使亲承圣旨,肃事澄清,一字之褒,人知激节;片言之贬,士识愧心。附状称不,优贤据理。自须惭德,更怀文过,须是提刑。
  再看张 《龙筋凤髓判》中的《尚书都省二条》之二:
  王隆忝沾趋吏,幸列胥徒。禄虽给于斗储,官未阶于尺木。鸡卵之馔,虽避嫌疑,鹅目之钱,若为窥觇。每受一状,皆取百文,未申疵面之功,翻起黑头之患。猎青凫之小利,触骢马之严威。因事受财,实非通理,枉法科罪,颇涉深文,宜据六脏,式明三典。
  不难看出,崔融的判明显也有“堆垛故事”之特征,140多个字里光事典就用了8个。与崔融相比,张 的判只是有些艰涩的语典,其他方面二者并无区别。显然,以篇中用典的多少来判断是为隶事而作,是站不住脚的。
  那么,四库全书根据什么说《龙筋凤髓判》是为隶事而作?为搞清这个问题,我们需把它的用典情况作一个全面的考察。
  在《龙筋凤髓判》中,77道较完整的判文用典最少的是《吏部》第二条(王见山有策略),全文91个字,用了5个典故(用典以程涛、郭成伟《校注》为依据),语典“戎昭”1个,出自《左传》;事典4个,张良、陈平出自《汉书》,观丁父若俘出自《左传》,李左军与韩信出自《史记》。《亲蚕》用典最为繁密,223个字用了28个典,其中事典2个,语典26个,主要出自《论语》、《周礼》、《礼记》、《汉书》、《诗经》、《宋书》、《楚辞》和扬雄《甘泉赋》、《解嘲》及吴均《续齐谐记》等。《太乐》一条,390字左右,篇幅最长,76个小句构成的24组骈句,用典39个。也是全书用典最多的一道。其他用典都在10到30个左右。
  统计分析发现,《龙筋凤髓判》用典有如下特色:
  第一,语典多于事典。
  《龙筋凤髓判》多用语典。如《考工》用典22个,故事类有6个:觉朱邑之廉名出自《汉书》“朱邑为大司农,廉洁守节”;黄霸出自《汉书》“黄霸治行尤异”;赠金蛇出自《后汉书·杜乔传》“永昌太守刘君世以金蛇遗梁冀”;献璧马出自《淮南子》“虞公好宝,而晋献以壁马钓之”;九品之宜出自《三国志·魏志》“陈群为尚书,制九品官人之法”;严助出自《汉书》“严助拜会嵇太守无善声,武帝招之,助恐,上书原奉三年计最。”语典14个:“同力度德”出自《尚书》;“明试以功”出自《尚书》;“三载考绩”出自《尚书·舜典》;“六府孔修”出自《尚书·禹贡》;“激扬清浊”出自《汉书》;“才行”出自《后汉书》;“黜陟幽明”出自《尚书》;“含香”出自《唐书》;“染翰”出自《汉官仪》;“政以贿成”出自《左传》;“黩货之夫”出自《左传》;“骄淫”出自《尚书》;“苍蝇迷黑白”出自曹植诗;“素将丹青”出自《周礼》;“考殿最”出自陆机《文赋》;“水镜”一句出自《道藏定观经》。
  篇幅最长的《太乐》一条39个典中,只有师旷、延陵、魏文帝、孔子、伶伦、杜夔、荀助7个事典,其他32个全是语典。语典是骈体追求藻饰的主要手段,四库说张判“缛丽”,大概缘此。
  第二,单篇的类从性。
  《龙筋凤髓判》中的隶事,在一篇中多能将就一件事件相关的典故索罗组织在一起,如《刻漏》:
  漏生夜睡不觉失明天晓已後仍少六刻不尽钟鼓既晚官司失朝挈壶所掌,司刻成班;铜史分曹,金徒启位。阴虫成魄,恍惚如神;灵蛇吐津,希夷若鬼。日不藏往,晦明之所莫违;月不爽来,寒暑由其顺序。自三苗乱政,五霸任权,史官丧纪,畴人废业,孟陬於焉舛候。摄提所以乖方,五夜不分,六日无辨。圣朝修百王之弊政,举千载之颓纲,龙首应时,鸡人合节。大小之候,共砌荚以凋荣;昏旦之期,逐宫槐而舒卷。二分二至,无亏余遂之踪;大馀小馀,允叶容成之度。何得漏生弛慢,吐号乖宜?朝官颠倒於衣裳,街吏失期於钟鼓。齐君望晓,莫听钟声;京尹失时,空奔马足。漏司乖错,准法论刑。
  从“挈壶所掌”开始,道“大馀小馀,允叶容成之度”,这么长的一段,几乎把古书中所有有关刻漏的文字都搜集来,“挈壶所掌,司刻成班”出自桓谭《新论》;“铜史分曹,金徒启位”、“灵蛇吐津,希夷若鬼”、“月不爽来,寒暑由其顺序”出自陆 《刻漏铭》;“阴虫成魄,恍惚如神”出自陆机《刻漏赋》;“日不藏往,晦明之所莫违”语出《易经》;“自三苗乱政,五霸任权,史官丧纪,畴人废业”,出自《汉书律历志》;“孟陬於焉舛候。摄提所以乖方,五夜不分,六日无辨”,出自《汉书律历志》;“举千载之颓纲,龙首应时”,出自《后汉书·张衡传》;“鸡人合节”出自《周礼》;“大小之候,共砌荚以凋荣”,出自《东京赋》;“昏旦之期,逐宫槐而舒卷”,出自《五经要义》;“二分二至,无亏余遂之踪”,出自《左传杜预注解》;“大馀小馀,允叶容成之度”,出自《史记》。这些典故,就漏生失职这件事情而言,并没有多少必要的联系。
  再看《太医》:
  大医令张仲善处方进药加三味与古方不同断绞不伏云病状合加此味仰正处分,五情失候,多生心腹之灾;六气乖宜,必动肌肤之疾。绝更生之药,必藉良医;乏返魂之香,诚资善疗。张仲业优三世,方极四难,非无九折之能,实掌万人之苦。郭玉诊脉,妙识阴阳;文挚观心,巧知方寸。仙人董奉之灵杏,足愈沈疴;羽客安期之神枣,攻兹美。华陀削胃,妙达古今;仲景观肠,誉闻寰宇。圣躬述谴,谨按名方;肃奉龙颜,须穷鹊术。岂得不遵古法,独任新情?弃俞跗之前规。失仓公之旧轨。若君臣相使,情理或通。若畏恶相刑,科条无舍,进劾断绞,亦合甘从。处方即依,诚为若屈。刑狱之重,人命所悬。宜更裁决,毋失权衡。
  从“五情失候,多生心腹之灾”到“仲景观肠,誉闻寰宇”,说的是身体生病的中医原理和古代的著名良医,这些与张仲事件说没关系也多少有一点,说有关又实在没有必然的联系。以上所引两例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通过张的搜罗堆积我们把有关刻漏的书本提法和古代良医和神人医病的典故都找到了。
  第三,依据所判事件、所属性质组织相关性质典故。
  在《龙筋凤髓判》中,多数篇中的典故都出自史书,少量出自子、集。但是有两道判却比较特别,它们主要来自佛经类。祠部有两条,条一是僧院受贿滥度人,20个典故一个来自《春秋》,一个来自《初学记》,一个来自《隋书》,一个来自《史记》、一个来自《楚辞》,其他15个分别来自《涅磐经》、《释加如来成道记》、《释典》、《高僧传》、《维摩经》、《释老志》、《楞严经》、《四十二章经》、《王巾头陀寺碑》、《瑞应经》、《法门颂》、《净土十要》。条二主要出自《僧肇论》、《六祖坛经》、《法华经》、《法华经钞》、《华严经》、《佛祖统记》、《无量寿佛经》、《释法琳破邪论》,多是与佛家有关的经书。
  此外,《公主》条一,是裁决少公主出嫁的规格超出了长公主。这道判词的典故出自下列古籍:《文选》、《初学记》、《山海经》、《水经注》、《诗经》、《毛诗外传》、《汉武内传》、《异苑》、《韩诗内传》、《诗序》,多是文学性质的书;而《公主》条二是山阳公主为子求官,这道判文用典除有一个出自《诗经》、一出自《山海经》外,其他7个典故全出自《史记》、《后汉书》、《汉书》史书类书籍。
  这是《龙筋凤髓判》中根据内容性质决定典出处最明显者。其他多没这么明显。当然,这种出典性质的类丛性或者是内容决定,可能与作者有意识地安排无关。
  《龙筋凤髓判》用典甚多,但可发现各篇用典很少出现完全相同的情况。即使有同一典故多用的情况,也是尽可能地变换语词。笔者费很大功夫,只找到以下几个算是重复使用的词语。“凤池”一词,在两道判中出现,一是“中书省”第一条,有“凤池清切”,此后在《将作监》中以“凤池青锁”出现。“青锁”一词,一个是“凤池青锁”,一个是《门下省》“沉沉青锁”。故事典“裴楷”出现两次,一是在《中书省》二有“裴楷之英姿肃肃,朝野羽仪,魏舒之容止堂堂,群寮领袖”,《吏部》一里有“居晋则裴楷清通,王戎简要”。“画饼”一典,《吏部》一有“镂冰之子,万众不可滥收,画饼之夫,百选尤其堪总”,在《考工》第二条则以“徒招画饼之讥,终致举肥之诮”说出来。“戎昭”一词,在《司勋》中是“早习戎昭”,在《吏部》第二条中仍出现“早习戎昭”。这是一个完全重复的。
  在《龙筋凤髓判》各篇中找到相同的隶事是很难的。这也可以看出张 涉猎的书籍非常广泛。根据笔者粗略统计(按郭成伟点校本),所涉书籍共有一百多种,出现频率最高的主要是《汉书》、《周礼》、《后汉书》、《礼记》《史记》、《论语》、《尚书》、《国语》、《晋书》、《左传》、《三国志》、《管子》、《孔子家语》、《抱朴子》、《尔雅》、《梁书》、《春秋公羊转》、《易经》、《诗经序》、《文选》、《穆天子传》、《风俗记》、《续晋阳秋》、《魏略》、《山海经》、《汉武内传》、《释名》、《北史》、《初学记》、《北堂书钞》、《诗经》、《楚辞》、《淮南子》、《韩非子》、《十洲记》、《世说新语》、《物理论》《帝王世纪》、《拾遗记》、《古今注》、《广志》等,史书占多数。
  从以上情况看,《龙筋凤髓判》用典有多种特征,称其“本为隶事而做”,显然有一定的根据。如果考判者事先将《龙筋凤髓判》内容背熟,那么在写作用典中一定会大受裨益。
  
  注:本文系“2008年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唐代判文文学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1997年。
  [3] 董浩:《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作者简介:谭淑娟,女,1965—,河北承德人,博士,编辑,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工作单位:贵阳学院学报编辑部。
其他文献
摘要 浪漫主义是西方文学发展史上一个有着明确风格和创作群体的流派,李白作为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因其豪放自由的诗风,也被冠以了浪漫主义诗人的桂冠。过去对于李白的浪漫主义特征的讨论往往集中在其手法的夸张、想象的瑰丽,但是如果我们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比较阅读两种异域文化中孕育的具体诗篇时,会发现李白在表现自然,抒发情感等方面,尤其与西方浪漫主义有着艺术上的息息相通。  关键词:李白 西方浪漫主义 自然
期刊
摘要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文本中的男性,大多是缺席、失声、沉默的“被阉割”或者只能从事洗衣、烹饪等“女性化”职业的“刻板形象”,这种 “男性隐退”的现象是主流文化压抑下的产物。  关键词:女性文学 男性隐退 主流文化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美国华裔作家的作品,长期以来不是被学者们轻视,便是被其忽略,难以进入主流文化。如今这种状况早已消失。美国多元族裔文学研究
期刊
摘要 开高健是日本战后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其文学思想是同二战及战后的日本社会现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处女作《恐慌》所包含的思想既有对战争的反思,又有对传统价值体系的否定和超越。它体现了经历过战争的知识分子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由向往的思想。  关键词:开高健 《恐慌》 象征 战争 反思 人生 自由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开高健是日本战后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他出生于二
期刊
摘要 庄子尊“道”,尚“自然”。“齐物”、“逍遥”、“自然”等思想中表现出的生态智慧,为面临生态危机和生存困境的人类的自救,为我们建设生态式的和谐社会提供着丰富的思想资源。  关键词:庄子 齐物 逍遥 自然 生态智慧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以来,生态学者指出:  “人只是生物队伍的一员的事实,已由对历史的生态学认识所证实。很多历史事件,至今只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去认
期刊
摘要 川端康成特殊的家世和成长历程始终沉淀在他的灵魂深处,蔓延于他的创作生涯中。川端康成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缺少母性和女性气息的氛围中度过的,而最初给予他心灵滋养和情感慰藉的女性就是“千代”,青年时代的川端曾与四个叫“千代”的少女有过不同程度的感情经历,这些经历成为他一生不断闪流的记忆。这种“千代情结”贯穿于他的文学创作之中。本文试从川端康成的掌上小说来探索“千代”的影子,进而挖掘他的“千代情结”。
期刊
摘要 谢灵运是山水诗派的创始人,谢眺是继谢灵运后的又一位山水诗人,此二人简称“二谢”。“二谢”诗歌受其家族命运的影响,形成不同的风格。本文将从写景裁度方式、意象的选择及构筑技巧、情志表达上对二者加以比较。  关键词:谢灵运 谢眺 山水诗 比较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谢灵运和谢眺分别是南朝刘宋时期和南齐时期写作山水的名家。他们都善于在诗歌中描绘秀丽宜人的自然景物,从而寄托
期刊
摘要 伍子胥复仇是中国古代众多的复仇故事中情节最为波澜壮阔的复仇故事之一。就目前可见到的材料看,记录其事的典籍有很多,而且基本上都对其矢志复仇之事进行歌咏或演绎,使得这一故事历久弥新,长盛不衰。其中,《伍子胥变文》在情节上对唐前史籍特别是《吴越春秋》多有因袭,但在复仇行为等细节上,它又大胆虚构,突破了伍子胥故事在以往流传中所形成的注重史实的模式。这些变化是民间浓厚的复仇意识在文学上的反映,使《伍子
期刊
摘要 赵云、关羽都是中国人广泛喜爱的历史人物,但关羽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要远超赵云。这与《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对他们二人的性格塑造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三国演义》中对二将的性格塑造的分析,阐明作品中二人性格的同异及性格塑造的得失和由此带给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三国演义》 赵云 关羽 缺憾 完美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三国演义》塑造的许多历史人物栩栩如生,给后世
期刊
摘要 钟嵘《诗品》品评汉魏至南朝齐之间的诗人一百余人,而独钟情于曹植与谢灵运,这不仅表现在二人为上品之最,更表现为对曹植的评价近似忘乎所以,对谢灵运的评价又确似意味深长。究其原因,是曹植与谢灵运以非凡的文学天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诗歌的形式诠释得最完整最深透,并迎合时代的审美趣味,把诗歌的外延特性演绎得最生动最完美,以其天赋与功力,在中国诗歌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钟嵘 《诗品》 曹
期刊
摘要 岑参边塞诗方面的成就在其早期写景诗中就已初见端倪,故无论是析其诗歌创作还是识其本人,都不可忽略对其早期诗歌创作的探究。本文从社会内容和艺术价值两大方面对其早期写景诗进行浅析,以表现其早期山水田园诗的存在价值。  关键词:早期 写景 社会内容 艺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岑参向来与高适一起被并称为盛唐边塞诗坛的“双璧”。尽管其最终以边塞诗而闻名,然其早期却主要以
期刊